估 計 教學設(shè)計(精選2篇)
估 計 教學設(shè)計 篇1
估 計 教學設(shè)計
總第21課時
教學要求: 通過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獲得對長度單位的感性認識,掌握對長度估計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估計的意識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新課
1、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
2、用手比劃一下1米、1分米、1厘米和1毫米分別有多長。
3、不用尺子,在本子上試著畫出一條長8厘米的線段,再和同桌比一比看誰畫得最準確。
4、說說自己估計得怎么樣,有什么感想?
5、今天我們就來估計一樣物體的長度,看看誰估計得最準確。板書課題:估計。
二、探究體驗
1、教學例5
⑴摸一摸數(shù)學書的面,是什么形狀的?
⑵你有辦法知道它的長和寬嗎?你能計算出它的周長嗎?學生獨立完成。
⑶全班匯報: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長是多少厘米的?
⑷學生在四人小組里活動:拿出彩帶估計一下,用彩帶數(shù)學書圍一圈至少要多長?剪一段試一試。并討論:怎樣才能估計得更準確?
⑸全班匯報:你估計得怎樣?有什么感受?有什么辦法能估計得更準確嗎?
三、實踐應(yīng)用
1、完成46頁做一做第1題:下面哪個圖形的周長最長?先估計,再量一量,算一算。
2、完成46頁做一做第2題:
從小紅家到學校有下面幾條路可以走(如圖)。
四、全課總結(jié)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2、師總結(jié)。
估 計 教學設(shè)計 篇2
課題: 估 計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積極參與和相互討論的過程中學習估計的方法。
2、通過對長度的估計、測量,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長度的估計方法
【教學準備】
教師:畫、彩帶三條;
學生:刻度尺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引人估計。
1. 我們的教室有多長你知道嗎?有辦法知道嗎?
2. 要想知道一樣物體準確長度必須用尺或其他儀器來測量。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身邊往往沒有尺,有時候也不需要非常準確的數(shù)據(jù),只要大概的尺寸。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該怎么解決呢?
3. 今天我們就來估計一下生活中物體的長度, 比比誰的眼力最好,誰的估計能力最強。(出示課題)。
二、操作感知,引導(dǎo)探究
<一>畫線段
1. 我們來回憶一下已經(jīng)學過哪些長度單位?你能用肢體語言表示長度單位嗎?請你表示出1米大約有多長?請你表示出1分米大約有多長? 1厘米大約有多長呢?
2. 我們已經(jīng)知道1米、1分米、1厘米大約有多長,你能不用直尺,畫出一條長4厘米的線段嗎?試試看!誰愿意到黑板上畫?其余同學在老師發(fā)的白紙上畫.
( 生畫線段 )
3. 誰能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畫的?
4. 同學們的方法都很好,請用直尺量一量,看誰畫的線段最接近4厘米。
5. 指生說自己畫了多長.
6. 再看黑板上畫的線段,估計一下是長了還是短了?
請一生用尺測量,明明長了為什么都覺得短了呢?
7. 剛才有的同學畫得很接近4厘米,有的同學畫的不是很接近,不要緊,我們再來畫一次.這次你想用什么方法畫?
8. 畫完后,再測量. 說說你第一次畫了多少?第二次畫了多少?有進步嗎?還有哪些同學有進步,請舉手.
9. 接下來我們要向新的難度挑戰(zhàn)了。請看題:不用尺,畫一條8厘米長的線段。各自畫,畫完了量.
10. 說說這次你畫了多長?是怎樣畫的?
<二>裝飾畫
1.剛才同學們都用非常好的方法畫出了非常接近8厘米的線段,真能干!老師這里還有些彩帶,也要請你們分別來估一估它們的長度。
2. 這些彩帶曾老師是打算用來給一張畫鑲邊的(出示裝飾畫)。我們來看這張畫,我想給這張畫鑲上一圈邊,你們能幫我估計一下嗎,用上面的哪根彩帶會比較合適呢?(把一張畫貼到黑板上。)
3. 請你們拿出老師發(fā)給你們的畫,兩人一組,估計一下它的周長大約是多長?
小組討論。匯報
4.下面讓我們來圍一圍,看看情況怎么樣。
(動手圍)
5. 哪些同學猜對了?
<三>估計身高
1.同學們的眼力真不錯,下面進入“眼力大比拚”的第三個環(huán)節(jié):估計身高。你們都知道自己的身高吧?
2. 請一名學生上來站到老師身邊。你有多高?同學們,身高是130厘米。看了他的身高,你能猜猜老師有多高嗎?你是怎樣想的?
3. 剛才有幾個同學猜的已經(jīng)很接近了,告訴大家,老師的身高是150厘米。誰猜的最準?
4. 今天,我們教室里來了一位老朋友(請王老師上場)。同學們,和王老師打個招呼吧!王老師比曾老師高多了, 你們能猜猜王老師的身高大約是多少呢?能說說你猜的時候是怎樣想的嗎?
5. 說得真好,可以用**同學和王老師比,也可以用曾老師和王老師去比,都可以。剛才同學們猜了這么多的答案,到底誰猜得最準呢,我們請王老師來告訴大家吧!
6. 謝謝王老師!
7.同桌兩個同學相互猜身高。
三、動手操作,鞏固新知
1、做一做1
(1)人人動手將估計結(jié)果寫在亮題版上
(2)動手量一量,算一算(小組合作)
(3)說說估計的方法(a、一段一段估計再算出周長再比較;b、分別將兩圖的線段分段對比,估計兩條線段是一樣長還是哪條長些,短些,從而估計出周長最長的圖形。)
2、做一做2
(1)人人動口在小組交流估計方法。
(2)請個別同學全班交流。
3、做一做3
(1)每個同學自己估計,當你側(cè)平舉時兩手之間的距離是多少。
(2)每組的同學手拉手圍一圈,估計一下,這圈的周長是多少。
(3)兩個小組合作,估計一下,如果要拉成周長是10米的圈,至少要有幾個同學。余下的同學還可以拉成周長為幾米的圈呢。
四 小結(jié)下課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相信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估計能力一定大大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