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小學英語》3A Unit 2 .Part B、D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牛津小學英語》3a教材按“話題---功能---結構---任務”相結合的原則編寫,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實際。倡導教者從視聽說入手,通過聽、說、讀、寫、演、唱、畫等豐富的語言實踐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良好的語音基礎、初步的語感和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并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自信心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有效的學習方法和自主學習能力等。
根據英語課程標準,對教材進行靈活處理,本節課把unit 2.part b、d兩部分組合成一個課時的教學內容,主要學習red、yellow、blue等八種基本顏色的單詞,并運用句型what color is it? it’s…進行簡單描述,讓學生能將所學的語言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真正運用到今后的生活和學習中去。
二、學生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大都天真活潑,有強烈的求知欲。他們初學英語,對英語課有濃厚的興趣和向往,在課堂上表現積極大膽、樂于實踐,而且善于模仿,因此教師要把握好這一契機,通過組織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來讓學生充分體驗語言實踐的成功喜悅和信心,從而優化教學效果。但是,他們大都好動貪玩,有意注意時間還比較短,因此在課堂上教師也要注重運用激勵和引導,把握好教學活動秩序的“松弛度”。
三、教學目標:
1、語言知識目標: 能聽說、認讀八種顏色的單詞red,yellow,blue, green, orange,brown,black,white 。
2、語言技能目標: 能用句型what color is it? it’s…進行簡單的物體顏色描述并能真正運用到生活中。
3、意識和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創新精神;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互幫互助的樂趣,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4、學習策略:從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實際入手,融語言于情景之中,鼓勵親身實踐;利用學生的信息差,通過同學間的合作,使學生在活動中手、腦、口、眼并用,加深學生對語言知識的記憶和運用。
四、教學策略:
1、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活動教學法和任務型教學。
2、教學手段:flash課件,錄音機、單詞卡片,八種顏色的卡紙,服裝卡片,調好各種顏色的水數杯,大燒杯兩個,小書簽(作獎品用)。
五、教學過程:
i. warming-up
1、聽錄音唱英文歌曲《hello!》。
2、free talk
t: good morning s1: good morning,mr xie.
t: what’s your name? s1:my name is…
t: nice to meet you. s1: nice to meet you ,too.
【 通過師生唱英文歌曲和簡單的問候,創設濃厚的英語氛圍,并自然復習了之前所學的交際用語。】
ii.presentation
1、通過課件的動畫顯示,整體呈現新授內容,并用八種顏色的卡通小朋友來逐個呈現新授單詞:
紅色的卡通小朋友從集中的畫面跳出: hello,i am red. red,red,red,i am red.→教師出示帶顏色的單詞卡片→反復領讀單詞。
2、讓學生和八個顏色卡通逐個交朋友,動畫顯示:hello,i am red. nice to see you.引導學生說:hello! nice to see you, red .
(同樣的方式呈現另外七個單詞)
【 利用flash動畫生動呈現語言知識,讓學生獲得感性認識,同時自然的結合了新舊知識。】
3、出示八種顏色的卡紙,逐個領讀數遍(t:red, it’s red .),然后順勢呈現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