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天都峰》教學設計及評析
學習目標
1、懂得要善于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的道理,培養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2、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是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
3、認識“陡、鏈”等6個生字。會寫“爬、峰”等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峰頂、似乎、忽然”等12個詞語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能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教學重點: 指導理解“我”爬天都峰的過程。
難點 : 讀懂課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話:“爸爸所說:“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有會從別人身臨其境上汲取力量)
教學設計:
師生交流,創設問題情境。
1、引入: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走進黃山去爬天都峰(板書課題)。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文章寫的是:暑假里,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不認識的老爺爺相互鼓勵共同爬上天都峰的故事。}
師:(皺眉說)是啊,我和老爺爺,爬呀爬,靠著自己頑強的毅力,終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頂,可我不明白為什么他們之間要互相道謝呢?
[評析]
教師的神態和語言都流露出自己的疑惑,這充分激發了學生要為老師解決疑難的熱情,個個躍躍欲試。讀與劃相結合使學生手腦并用充分思考。
抓住中心問題深入探究。
1、自學釋疑:
師:自讀課文尋找道謝的原因,并將感受寫在句子旁邊。
2:小組交流:老爺爺和“我”為什么要相互道謝?
3、集體交流匯報。
師:是什么原因使他們要互相道謝呢?請同學們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生:他們互相道謝是因為“我”是看老爺爺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氣向上爬的,而老爺爺是看我小小年紀還要爬天都峰,他才敢爬的。
生:如果沒有我,老爺爺很可能爬不上天都峰,或者根本就不敢爬;如果沒有老爺爺我也不會爬上來。
師:為什么他們都沒有足夠的勇氣爬上來?
生:因為天都峰特別高、特別陡。
師: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來?
生:從“峰頂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看出天都峰的高;
生:從“再看看筆陡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看出天都有峰的陡。
師:什么是“筆陡的石級”
生:臺階直上直下的,鐵鏈像從天上掉下來
師:想登上這樣的高得入云,陡得幾乎垂直的石級真是難上加難。當“我”看到這一切,此時心里會怎么想?
生:心里打顫,想“我爬得上去嗎?”
生:太嚇人了,我怎么爬得上去呢?
生:一不小心就會栽下來的,那太危險了!
……
師:這樣的山峰,怎能不叫人膽戰心驚呢?你能讀出這種心情嗎?
(生感情朗讀第2自然段)
[評析]
教師的一句“為什么開始他們沒有足夠的勇氣攀登”將文章引向深入,使學生感受到天都峰的高和陡,面對這樣的山峰學生身臨其境感受人物內心世界,情緒高漲并進行了豐富的想象,說得有聲有色而且句句符合人物心理,使他們充分體會到了人物內心的緊張與擔憂之情,而此時的朗讀,及時將蘊藏在孩子心中的情感傾泄出來。
師:這樣高的山峰這樣陡的石級的確讓人心里發顫,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他們有了爬的勇氣了呢?
生:“我”想老爺爺這么大的年紀都敢爬,何況我這小小年紀,怎么會爬不上去呢?
生:“我”想:老爺爺的年紀比我爺爺還大,他能爬我怎么就不能爬呢,我一定要爬上去!
生:老爺爺頭發都白了,老人能爬,我年紀輕輕也一定能爬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