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設計與分析: 教學流程設計設計思想課前學生準備:學生搜集有關西沙群島的圖片、資料 課前布置學生搜集有關西沙群島的圖片、資料,一是培養搜集資料的能力,二是為學習課文,讓學生了解、感受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做鋪墊。一、創設意境,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1、創設氛圍同學們,你們出去旅游過嗎?到過什么地方?學生說自己旅游過的地方,并談談感受。師:在祖國的南海上,有一片島嶼,它像一顆顆珍珠浮在碧波上,那就是充滿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島。(板書:西沙群島)誰能把自己了解的西沙群島的情況告訴大家?學生根據搜集的資料說一說。2、出示中國地圖,了解西沙群島的位置課件出示:中國疆域圖誰來指出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3、欣賞圖片,激發學習興趣課件出示:西沙群島的風景圖片。師:西沙群島的風光多么美啊!看得出,大家被西沙群島的景致深深吸引住了。誰能說出自己現在的感受?學生談談西沙群島留給自己的印象。今天我們就一起去參觀富饒的西沙群島,補充課題(22富饒的)學生齊讀課題。1、從學生喜歡的旅游談起,創設意境,使學生交流了解的資料,心中產生學習的欲望。 2、教師利用cai課件出示中國地圖,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搜集掌握的關于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使學生了解西沙群島是我國的海防前哨。3、觀看西沙群島風光片,讓學生從畫面感知西沙群島的美麗,創設一種獨特的情境和氛圍,讓學生享受到西沙群島風光的可愛,從而導入新課。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學生初讀課文出示課件:讓學生自學課文,[要求:“不動筆墨不讀書。”][(1)自己讀課文,畫出生字、詞語。(2)你覺得西沙群島是個怎樣的地方?(3)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西沙群島的?]2、交流學習情況(1)開火車讀課文,檢查讀得是否正確、流利。(2)根據回答,板書:美麗、富饒(3)根據回答,板書:海面,海底,海灘,海島。師相機說明作者按照地點的變化介紹了西沙群島。3、同學們剛才讀得真認真,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到西沙群島去旅游,看一看它的海面,海底,海灘,海島到底是怎樣的美麗和富饒。 1.“不動筆墨不讀書”,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 2.全班學生交流初讀情況,整體感知課文。3.教師引導學生談讀課文的感受,從而了解作者的敘述順序以及西沙群島的風景和物產,整體把握課文的重點三、自主選擇學習課文,探究理解課文內容 4-6’出示課件:自學要求[自學課文要求:1、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學習,了解你所讀的段落介紹了西沙群島的哪些景色和物產?2、學習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可以大聲讀,可以默讀,重點的詞語要畫出來,喜歡畫畫的同學也可以用畫表示出課文的內容。]學生自學課文,師巡視。 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自主選擇內容學習課文,體現了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理念。四、集體交流,深入理解 請你做小導游。師:我們要去西沙群島旅游了,誰愿意為大家做小導游?我們來到西沙群島了,首先看到了什么?1、學習海面(1)誰向大家介紹西沙群島的海面是怎樣的?從這位小導游介紹中,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我看到了西沙群島的海水是竟然是五光十色的?(2)哪個小導游再向我介紹一下海水的顏色?(3)大海應該是湛藍的,然而西沙群島一帶的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是不是顏色多就叫五光十色?引導學生把“五光十色”與“五顏六色”做比較。五光十色:海水色彩繽紛、鮮艷明亮。為什么會出現這么美麗的景象呢?能不能畫出海水瑰麗無比的原因啊?讓一個同學到黑板上畫簡筆畫)(請同學們看著簡筆畫)(師引讀) 因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峽谷,海水有深有淺),所以——(從海面看,色彩也就不同了)。現在,我們就親眼看一看那里的海水。(4) [播放課件:海水顏色的錄像](5)看了錄像,老師感到西沙群島真是美麗啊!同學們,你感覺到西沙群島的美麗了嗎?誰再來讀一讀課文,讀出西沙群島的美麗。他讀得怎樣?(讓學生評價)同學們自己讀課文,讀出西沙群島的美麗。2、海底部分多么神奇的海水啊!現在讓我們換上潛水服,潛入這五光十色的海水中,到海底去探寶吧!(1)哪位小導游領著我們去?從這位小導游的解說詞中我了解到海底有豐富的物產。(2)哪位小導游再來為我們介紹一下海底里有哪些物產?板貼圖片:珊瑚、海參、大龍蝦、魚(3)指導讀出每種海底物產的句子。 讓學生用手勢、動作演示出喜歡的生物的樣子。剛才同學們帶領老師進入了西沙群島的海底世界,現在讓我們親眼來看一看。[出示課件:珊瑚、海參、大龍蝦圖、魚游動圖]學生欣賞。師:西沙群島的海底真是景色美麗、物產豐富啊!你感覺到西沙群島的富饒了嗎?讓我們一起來朗讀這一段,讀出作者對西沙群島的贊美之情。3、學習海灘游覽了海底世界,我們應該浮出水面來海灘上透透氣了。海灘上有什么讓你喜歡?哪位小導游來向大家介紹?聽了小導游的介紹,你了解到海灘上有些什么?(師板貼貝殼、海龜圖片)你喜歡這些貝殼和海龜嗎?誰能讀出對他們的喜愛?指名朗讀。4、學習海島剛才我們游覽了西沙群島的海面、海底和海灘,下一步我們再到哪里去游覽呢?哪位小導游給我們介紹一下?在海島上我們又看到了什么?(根據生回答板畫:茂密的樹林,鳥、鳥蛋)你喜歡那里嗎?讓我們一起來讀出對它的喜愛之情。5、總結全文剛才,老師和同學們一起游覽了西沙群島,[出示課件:回顧課文內容][我們從海面上,看到了( )的( );潛入海底,發現了( ),( ),( ),( );來到海灘,目睹了( )和( );走上海島,感受到這里是( )。]小導游們,我們就要從西沙群島返回了,你想跟游客們說些什么?游覽完了西沙群島,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請你用一句話跟小導游說出來。 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自主交流學習收獲,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合作探究的新教學理念。 讓學生到黑板上用簡筆畫畫出海水五光十色的原因,一是給學生展示自己繪畫才能的機會,二是師生共同完成板書,體現了學生是學習主體的理念。 利用多媒體,使學生感受西沙群島的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激發學生對西沙群島的熱愛之情。 由讀到悟,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理解、體會海底物產的特點。 課件演示珊瑚的樣子和海參的蠕動、大龍蝦威武的形象,以及魚種類多、數量多的特點,使學生真切體會到海底珊瑚和動物的美麗和富饒。感情朗讀,創設氣氛,讓學生感悟海底景色美麗、物產豐富。 讓學生充分合作探究,自主學習。 抓住重點詞句,指導朗讀。注重了讀的指導,體現在朗讀中理解和感悟。 師生共同回顧所學,充分體會西沙群島的風景優美和物產豐富,使西沙群島根植于心,激發學生保衛海島、建設海島的思想意識。五、布置作業,課外拓展這節課我們游覽了富饒的西沙群島,課后就把今天我們去旅游的見聞講給爸爸媽媽聽。課后延伸,在學生了解了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后,再讓學生轉述所學,在講述中表達出對美景的贊美和熱愛之情。
板書設計:
22富饒的西沙群島
美麗 富饒
瞻前顧后 強化知識 培養創新──《富饒的西沙群島》段的教學
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崗區大公橋小學 許炎萍
選擇課文第二自然段中寫魚多的一個句群作為突破口。在學生明確了這個句群的總──分──總關系之后,即將學生的思維導向“總──分──總”段式這一知識的關鍵處──分述部分:
師:請同學們看一看分述部分,想一想:分述部分是怎樣寫出魚多的?
生:寫魚的各種樣子。
師:寫出了西沙群島一帶海里所有魚的樣子嗎?
生:不是。只是舉了一些例子。
師:說說理由。
生:因為它是說“有的……有的……”什么樣的魚怎么樣,什么樣的魚怎樣。
師:很好!老師為你高興。你發現了一種分述方法:舉例分述法。舉例可以用“有的……有的……”句式,也可以具體說幾個事物。
“總──分──總”段式的知識點,應該包括“總──分──總”關系和分述方法兩部分。教學中,后者往往被忽視。這位教師對教材和大綱領悟較深,抓住其間知識要點,引導學生發現探究。
師:上學期我們學過不少總分關系的課文和段落,它們的分述部分,是用什么方法進行分述的呢?請同學們來回憶、分析、總結一直。不清楚的可以相互提醒,也可以問老師。
(師出示已學課文中的句群)
(學生邊看邊議,氣氛熱烈)
生:《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舉例分述。
生:《翠鳥》是分幾方面分述。
生:《一定要爭氣》是分時間分述。
生:《趙州橋》是分幾部分分述。
(師把學生的回答板書在小黑板上)
這個環節很有“瞻前”意識。在前冊教材中,學生已在不少課文中接觸過“總──分──總”關系的段落,但卻對分述方法認識模糊。此時,學生驚奇地發現這么多分述方法,是由于教師變革學習方式,營造創新氛圍,將學生從“吸收──儲存──再現”的學習過程中解放出來,轉向“探索──轉化──創造”,從而激勵學生自由探索,樂中求知。
師:請同學們完成以下兩個填空。第二題需發揮想象后再描述。
1、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有( ),有( ),( )鳥( ),( )鳥。
2、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清晨( ),黃昏( ),到了晚上( )。
這種練習設計,是“顧后”的表現。既讓學生獲得知識馬上運用,進行強化,又使學生將學到的知識轉化為技能;既發展了學生創造性思維,又激活了學生寫作的欲望。
【總評】
段的訓練是中年級的教學重點,這個教學過程著力于使學生掌握句與句之間的關系,并促使知識向技能轉化。瞻前顧后,突出重點,培養創新,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