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小興安嶺》說課稿
第一,說教材:
《美麗的小興安嶺》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本組單元是圍繞“歌頌祖國大好河山、展現祖國發展成就,培養學生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這一主旨而編排的!睹利惖男∨d安嶺》描寫了小興安嶺的美麗和富饒,字里行間流露出對小興安嶺的熱愛之情。
第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單元訓練重點和中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會認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文中詞語;
能力目標: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體會作者準確生動的語言,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觀察事物的方法;
情感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景色、豐富的物產,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并產生創建美好家園的觀念。
第三,說教法:
德國教育家蒂多惠斯說過,教育的藝術是激勵、喚醒和鼓舞。《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本課,我結合遠程教育資源,采用情境教學法、語言描述法、質疑引探法、先扶后放教學法。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合理的引進適當的激勵和評價機制,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潛能。
第四,說學法:
朱熹曾說:讀書之法,在于循序漸進,熟讀精思.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重視學法指導,是改革課堂教學,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需要,更是讓學生終身受益的需要,我準備引導學生采用讀中感悟、合作探究、自主創造的學習方式,不刻意追求知識的傳授,而重在學生感悟,“抓住一段,教活全篇,把握重點,綱舉目張”,來增強語言積累,提高語言能力,發展創新思維,滲透"讀""思""議""勾"等學法.
第五,說教學程序:
本課我設計用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出示本課生字詞,學生自學,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了解課文內容順序,F在重點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在這一課時教學中主要解決第二、第三教學目標!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閱讀教學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因此,我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自主活動為基礎,重誦讀,重感悟,重探究,重創新。整個教學,圍繞“美麗”分四步設計:發現美——討論美——贊賞美——憧憬美。
第一步:情境激趣,發現美
我這樣創設:同學們,我們祖國幅員遼闊,山河秀麗。我們曾游覽過北京的古老時尚,曾贊嘆過黃山的奇石,曾感受過天都峰的險峻與秀美。今天,我們再一起到一個河流交錯、山巒起伏的地方去觀賞一下吧!這段話,老師充滿激情的娓娓導入,學生回憶了舊知,激發了求新知的欲望。然后,我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出示課件,讓學生邊聽錄音,整體感知課文,學生聽后,說出了自己的感受。(師旁白:此時,圖、文、聲的結合,使學生沉浸在春夏秋冬四季的美景中)聽完之后,孩子們一定有了自己的感受,教師伺機引導學生談出自己的感受:小興安嶺實在是太美了!我再及時設疑:課文哪一句話表達了作者的感受?學生說出了最后一句。教師再沿著這條中心線索理清課文內順序就很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