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遠方的大山》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一、 精讀課文 1.出示“有朝一日”、“遙不可及”兩個詞所在句子。這兩個句子都出現在課文的第二自然段中(出示第二自然段,再去讀讀看,你能讀明白什么?
2.抓住關鍵詞談感受: ▲阿蘭·約翰遜是當時跨欄界高手。——“根本就不敢”、“奢望”、“遙不可及”、“更別提”;聯系第一自然段“很早就知道” ▲阿蘭·約翰遜是劉翔眼里的一座大山,要想跨越這座大山,要想超過他,不容易!——“遙不可及”、“更別提”(板書“遙不可及”) ▲當時的劉翔對自己不自信。
3.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
4.當時,在劉翔看來極其難以翻越的一座大山,最終,劉翔卻成功地翻越了!找到這段內容!(8——11自然段)
5.指名學生讀8——11自然段。(讀出驕傲、自豪、興奮的心情。)板書:翻越大山
6.課文的3——7自然段寫的又是什么呢?快速讀一讀,邊讀邊思考!(劉翔和阿蘭·約翰遜比賽的情況)
二、感受不易,學習劉翔精神
1.再次默讀課文3——7自然段,完成這樣的表格。
比賽時間 比賽結果 劉翔 阿蘭 約翰遜
2.交流
3.任何比賽,我們不能只關注結果,更應該關注過程,走進人物的內心,和他們一起想,一起說……接下來,請同學們沉下心去默讀課文3——7自然段,完善這樣一個表格:
時間 “我” 約翰遜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比賽時間 比賽名稱 比賽結果
4.光想不做非英雄好漢!劉翔是這樣想的,也是這么做的:
a烈日炎炎,劉翔又踏上了綠茵跑道……
b這天,劉翔在練習 110米跨欄時,不小心受了傷…… (練習說話)
5.2001——2003年,整整三年時間,近12次的比賽,無數次的練習,使劉翔覺得——引讀第七自然段!板書:來到山腳
6.從“遙不可及”到“來到山腳”,再到“翻越大山”是一個艱難跋涉的過程,用心、用情再次朗讀課文3——7自然段,想想劉翔的成功靠的是什么? ●堅持不懈(板書) ●有夢想、有目標 ●自信(板書)哪里讓你感覺到劉翔的成功離不開“自信”?一開始劉翔不是很“不自信”嗎? “但我跟他的差距越來越小,我屢屢拿第二,而約翰遜總是第一!” “但我隱隱感覺到,我已經站在了山腳下!” ——經過劉翔的刻苦訓練,劉翔與約翰遜的差距越來越小,劉翔也越來越有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