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遠方的大山》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7.堅持、自信讓劉翔成功翻越了遠方的大山,引讀第八自然段。此時,如果你是劉翔,除了激動、興奮,心里還充盈著什么?(心酸、不易……)
8.文章到這是不是就可以結束了?看看下面寫了什么?為什么要寫這些內容?(再一次印證翻越大山的不易。)朗讀指導。
三、理解題義,情感升華
1.課題是“翻越遠方的大山”,學到這兒,你還認為這里的“大山”僅僅指的就是“阿蘭·約翰遜”嗎?(前進路上的困難,遠大的理想,奮斗的目標……)
2.此時,你有什么話想對自己說嗎?(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有夢想,有信心,并朝著目標堅持不懈地努力邁進,就有成功的可能。)
3.同學們的收獲真多。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生活、學習中做一個強者,敢于挑戰別人,挑戰自我,挑戰困難。
四、課外練習學生讀背有關“志向與堅持”的名言警句,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志者事竟成”等,增加語言積累; 推薦閱讀《我是劉翔》。
五、板書設計:
翻越遠方的大山遙不可及→ 來到山腳 → 翻越大山目標
堅持 自信
教材分析:《翻越遠方的大山》選自劉翔的自傳《我是劉翔》一書,真實地記錄了劉翔從“不敢奢望有朝一日能親眼看到約翰遜”到戰勝世界“跨欄王”的經過,這樣的經過就是從起飛到超越夢想的過程,蘊含了“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就有超越夢想的可能”的道理。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7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劉翔不畏艱難、敢于挑戰的進取精神,同時明白前進道路上的一些困難看似不可戰勝,但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總有超越的時候。
教學重、難點:了解劉翔的不斷進取、不斷超越自我的過程,體會他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艱辛努力;能從劉翔的故事中獲得啟示。
教學方法:講授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
課時安排:第二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