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遠方的大山 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一、圖片資料引路、導入課題:
初步認識劉翔
1、出示劉翔若干張圖片:同學們,認識他嗎?(劉翔)
你了解他嗎?(指名學生介紹劉翔)
2、師介紹劉翔:劉翔,奧運冠軍,是中國男子田徑隊110米跨欄一級運動員。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劉翔以12.91秒的成績平了保持11年之久的世界紀錄;2009年12月11日,在東亞運動會田徑男子110米欄決賽中,以13秒66的成績輕松奪得冠軍。2011年5月15日的國際田聯鉆石聯賽中,劉翔首試七步上欄技術,以13秒07的成績獲得冠軍。2011年7月10日第19屆亞洲田徑錦標賽,劉翔以13秒22奪得男子110米欄冠軍。(出示)
3、此時劉翔在你的心目中一定是偉大的,可是,在鮮花與掌聲,成功與喝彩的背后往往是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與汗水。
4、出示《我是劉翔》封面圖:這是劉翔的一部非常出色的自傳體作品,生動地記述了這位奧運冠軍如何從一個頑皮的男孩成長為奧運冠軍、世界飛人曲折而多彩的過程。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出自這本書。
5、伸出手,和老師一起寫課題,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過渡:看到課題,你們有什么問題要問嗎?課文講的是劉翔爬山嗎?這里的“大山”指的是什么呢?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好好去讀讀課文,爭取把生字讀準,句子讀通了。
2/學生自讀課文,出示自學要求:
(1)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聯系上下文或查閱工具書理解詞義,讀懂課文。
(3)思考如下問題:
①“大山”指的是什么?
②文中有哪些表示時間的詞語?
③劉翔是怎樣一步步打敗約翰遜的?
3、學生根據要求自學。
4、檢查自學情況
這些字詞你會讀了嗎?
出示:▲跨欄、大阪、成績、迷糊
▲奢望、遺憾、吶喊、屢屢
▲有朝一日、遙不可及、風馳電掣
①指名學生讀第一組:強調“成績”、“迷糊”第二個字讀輕聲。指導“跨”和“績”的書寫,都是左右結構的字,要注意左窄右寬,“跨”字撇、捺要舒展;“績”要注意三橫長短。
②指名學生讀第二組詞,把這些詞語在課文中迅速地找出來,反復讀讀它們所在的句子,體會體會它們在文中的意思。(交流對詞語的理解,只要能用自己的話把詞語的意思表達清楚就行了。)
③指名學生讀第三組詞,強調“朝”是個多音字。
▲出示:“朝”、“及”、“馳”、“掣”在字典中的解釋,指導學生由字義來推測整個詞義的方法。
▲出示三個詞所在的句子,引導學生讀句子,在句子中再次體會詞語的意思。
▲練習讀好三句話
三、再讀課文,繼續感知。
1、播放錄音。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或讀得最好段落進行朗讀。
2、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理清課文脈絡。
3、文中的“遠方的大山”指什么?為什么劉翔會把約翰遜當做大山?
4、文章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劃出有關順序的詞句。
四、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五、作業設計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抄寫字詞。
板書設計:
4、翻越遠方的大山
遙不可及→ 來到山腳 → 翻越大山
目標 堅持 自信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本課生詞新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