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遠方的大山》的解讀
《翻越遠方的大山》選自《我是劉翔》一書。劉翔用流水式的筆法回憶了自己從練跨欄到戰(zhàn)勝跨欄界的傳奇、自己心目中的大山——阿蘭·約翰遜。課文雙線并行,交織前進,完成了本課的敘事。一是時間線索,二是劉翔內(nèi)心的變化,即自信心的不斷確立進而強大。
課文研討時,組內(nèi)老師定位在感受劉翔的刻苦精神與堅持不懈上,我以為不然。課文中有寫嗎?沒有。那是我們拋棄課文的主觀強加。作為運動員,沒有刻苦精神與堅持不懈地訓(xùn)練,誰能進步與成功?那么,劉翔選入教材,不僅僅是這個目的。課文最想傳達的,也是從文本中可以讀出來的是什么,是劉翔自信心的建立和不斷增強。行文第二自然段,“不敢奢望能親眼看到”,其實就是從未想過。這么真實的想法,這幾乎是每一個剛?cè)胄械娜藢δ囊恍凶铐敿壐呤帧⑴枷竦膽B(tài)度。演藝圈的不是經(jīng)常說,我從來沒敢想過能和您這樣的大師同臺公戲,其他行業(yè)不也是如此。剛做教師的,沒人敢想能和心目中的明特級怎么樣怎么樣。第一次碰面時,劉翔的心里發(fā)生了變化:劉翔啊劉翔,你將來能和他跑得一樣快嗎?劉翔向前邁出了一步,那就是意識當(dāng)中期待自己和大山一樣高大。當(dāng)然,還只是期待,并沒有想超越之心。在接下來的數(shù)次交鋒,劉翔一心想的也只是“和約翰遜一樣快”,一次次的第二,讓劉翔感到自己已經(jīng)站在了山腳下。2004年的那次超越,劉翔“有點迷糊”、“回過神來”,說明他在此之前并沒有十足的自信,直到回過神來,劉翔才真正信心滿滿。信心有時是要行動來樹立的。劉翔的每一次信心的增強都有他行動的支撐。但反過來,我們要使學(xué)生體會到,超越別人的最大問題,首先是超越自己。劉翔就是一個不斷超越自己的人。把握住了這點,不至于課堂跑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