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①課件出示坦克圖:讓我們來看看坦克圖,哪里是坦克的"矛",它的作用是 (生接:進攻)哪里是坦克的"盾",它的作用是 (生接:自衛)
生齊讀:
②學到這兒,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發明家呀
是呀,這真是一個善于發現問題,善于解決問題的發明家呀!
他這種勤于思考的品質值得我們大家共同學習!
③說話訓練:
因為有了這個愛思考的發明家,坦克橫空出世了!這可是舉世矚目的一項重大發明呀!科學界為發明家舉辦了一個隆重的成果發布會(播放課件).
小朋友們,你能當當發明家,介紹一下坦克的發明過程嗎 為了使你的介紹更引人入勝,老師為你準備了提綱,自己先試著說一說吧!
四,品味作品之道
1,師過渡引導:是的,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是的,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你能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嗎 (比如說坦克)
生齊讀:是的,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②同學們,其實在生活中,我們也享受著集合帶給我們的便利.比如說這枝鉛筆,它就集合了橡皮的優點——可以擦,筆的優點——可以書寫.請與同桌討論討論:我們身邊還有哪些東西也是集合的產物
(充氣雨衣,電動自行車,卷筆機,拉鏈衫……)師點評
③句中的"誰"除了指物體外,還可以指什么 (人)是呀,可以指人!這個誰可以是你,是我,是他.請再與同桌討論討論:如果有可能的話,你希望將哪些同學的優點集于一身
坦克把盾的自衛,矛的進攻合二為一,在戰場上大顯神威.
坦克把盾的自衛,矛的進攻合二為一,在戰場上大顯神威.
對了,在鐵屋子上開個小洞,從洞里伸出進攻的"矛"——槍口或炮口.當然,這鐵屋子還要會跑,得裝上輪子,安上履帶.
坦克把盾的自衛,矛的進攻合二為一,在戰場上大顯神威.
可是,這樣固然安全,自己卻變成了只能縮在殼里保命的蝸牛或烏龜.自衛,是為了更好地進攻呀!
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我站在鐵屋子里,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
有一天,我……
在這緊張危急的關頭,我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 )
我轉念一想:可是,( )
我經過深思熟慮,終于想到了絕妙的主意:對了,( )
落荒而逃,潰不成軍,抱頭鼠竄,哭天喊地,丟盔棄甲,魂飛魄散
【反思】
新課標中具體的3~4年級閱讀目標是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本課的3、4環節很好地體現了這一目標。“大顯神威”詞語的理解能為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對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起來的過程復述,即訓練學生的思維,又對文本有了更進一步的研究。
開發智力無凝是教育的一項根本任務,本文發明家的思維過程是值得學生體驗的過程。學生在反思發明家想法的過程使自身學會在看待問題上能從不同的角度出發,發散思維,學會求知,學會思考,學會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