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玉恒教學實錄——《畫楊桃》
生女:(讀文)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么樣子就畫成什么樣。”
師:那一句話還沒讀出來,你讀。
生:(讀文)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
師:他讀得是誰的話?
生:爸爸的話。
師:爸爸的話,你再讀一遍。(此生重讀)那么剛才這位畫畫的同學,看到的東西是什么樣的?
生:五角星樣的。
師:是五角星樣的就應該畫成什么樣的?
生:五角星樣。
師:他沒畫成五角星樣的,而畫得像蝴蝶,犯了什么錯誤了?讀。
生:(讀文)“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師:犯什么錯誤了?
生:畫走了樣。
師:為什么畫走了樣?
生:想當然了。
師:“想當然了”,他想的楊桃有“翅膀”,就按照平常對楊桃的印象來畫了,對不對?剛才課堂提問,誰提了一個關于“想當然”的問題?你是怎么提的?
生:我當時提的是:為什么畫畫不能想當然?
師:現在你明白了嗎?
生:明白了。
師:講。
生:這是因為畫畫如果想當然的話,就會把畫畫得亂七八糟,畫走了樣。
師:要想不“想當然”,要想不畫走樣,應該怎么辦?
生:應該像寫生畫那樣,仔細觀察。
師:課文上怎么說的?
生:(讀文)“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樣..”
師:是誰說的?
生:老師。
師:老師說的。課文最后說老師的話和爸爸的話非常怎么樣啊?
生:相似。
師:那么把相似的爸爸的話再讀一次,大家讀。
生:(讀文)“你看見一樣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師:對了。剛才有一個同學還提問,為什么爸爸的話和老師的話那么相似?誰提的?現在明白沒有?一個父親一位老師,為什么說的話這么相似啊?為什么?
生:因為這都是畫畫的要求。
師:你有別的說法嗎?
生:這是因為他父親和老師的經驗是一樣的。
師:他們有經驗,覺得做事情的正確辦法是這樣的,所以父親說的是這樣,老師說的也是這樣的。因此他們的話就怎么樣啊?
生:相似。
師:好了,經過這一段的讀和對圖畫的評價,你們都懂了沒有?
生:懂了。
師:你起來,你剛才說這課文的含義究竟是什么?我說了,你講那個道理就是含義。你現在對于你剛才講的道理,有沒有更深入的見解?
生:沒有了。
師:那么把你認識到的再說一次。
生:畫畫的時候從不同的角度看,就有不同的形狀。
師:那該怎么辦?
生:將自己看到的就畫下來,不要想當然地畫。
師:看到的是什么樣的,就怎么樣啊!
生:看到的是什么樣子,就畫成什么樣。
師:他說得對不對?
生:對。
師:對,就本課而言,他全懂了。你們懂了沒有?
生:懂了。
師:我相信也全懂了,但再深一層你們還不太懂,一會兒咱們再說。現在你們再看看書。剛才有個同學說了,“老師我知道課文一共寫了19 段,”對,那么你們根據我們剛才討論的情況,實際上重要的段落只有幾個?哪幾個?找出來。在重要的段前畫個圈。(學生找段畫圈)
師:第一個最重要的段落是哪個段?
生:第十八自然段。
師:還有沒有重要的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