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專列》說課稿
五、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從5.12四川汶川大地震說起,從專機,專款,專家說到專列.
溫總理趕到災區乘坐的飛機叫————專機;各級財政,單位專門用于救災的錢款叫————專款;在抗震救災醫療等方面有專門技能或專業知識的人————專家;專為救災物資開出的列車————專列。
二、精讀課文
(一)感受惡劣的環境
先是學生默讀,在書上找出來。指導學生閱讀方法(不動筆墨不讀書)。
然后是同桌合作學習。出示合作學習的要求,然后交流。
“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的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引導學生朗讀感悟燕子遇到的麻煩:冷、餓、累,簡單了解冒號的用法,并隨文理解詞語“氣溫驟降”、“長途跋涉”、“饑寒交迫”、“瀕臨死亡”,觀看圖片,學生談此時的心情(著急、擔心等);再次朗讀。
(二)政府救燕子
著重于一個詞的理解“呼吁”,瑞士政府是怎樣救燕子的? “立即”說明了什么?通過廣播通過電視告訴大伙號召大伙尋找燕子,課文里有個詞語叫————呼吁。再設置情景:如果你是電視臺記者、廣播員會怎么呼吁?讓學生現場模擬播音員呼吁.
(三)居民們救助燕子
匯報交流時再抓住兩個感人的片段輻射開去,把朗讀、想象、體驗、感受以及情感的升華結合起來,引導學生細讀課文,披文以明理,體驗以入情,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1、聽到呼吁后,居民們是怎樣行動的?先學生自由說,再對照書上的段落朗讀。
2、引導理解居民們的愛心,有哪些人去找燕子了?(引導從年齡、職業等方面說)理解“紛紛”。反復朗讀重點段。
出示帶點的詞。學生從內容體會思想,通過多次的朗讀了解普通的居民不畏嚴寒、以極大的熱心和熱情投入了拯救燕子的行動。學生在讀中議、議中讀,在讀中感悟,邊讀邊想,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學生在自讀自議中和文本、教師、同學進行著心靈的對話,情感得到了升華,個性得到張揚。
3、出示插圖,引導學生觀察貝蒂的可貴行為。
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從“凍僵、僵硬、皚皚白雪、凍得通紅”,感受到貝蒂不畏寒冷去拯救比自己更為弱小的、更需要保護的燕子,進一步感受了人們保護動物、維護生態環境的博大的愛心。
課文中的含蓄的詞語、深刻的句子、精彩的場面、生動的意境,學生只有通過多次的朗讀,才能如見其人、如臨其境,《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多讀是感悟的基本方法,讀是發展語言的一種最經常的重要手段。課堂應該保證學生讀書的時間,讓他們在這種最基本的語言實踐中走進語言,感知語言,積累語言。
(四)燕子致謝
1、這些曾經瀕臨死亡的小燕子呀,現在坐上了專列,恢復了生機和活力。如果你就是其中一只幸福的小燕子的話,你會說些什么呢?豐富的想象激發豐富的情感,豐富的情感又大大提高了朗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前蘇聯優秀教師阿英那什維里曾說:“學生不是需要填滿的容器,而是需要點燃的火把。”想象說話也是如此,當教師引導學生發揮想象,步入其境,真情萌發時,學生的火種就會點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