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專列》說課稿
接下來,解讀課題:什么是“專列”?先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積累回答,再進一步利用一些圖片幫助孩子們在類比中理解:專列就是專門接送重要的乘客,專門送貨的列車。然后我以“燕子是候鳥,能長途飛行,為什么還要用專列送呢?”這個問題為突破口,為學生走進文本確立探究的方向。
(二)、初讀悟文,體會憐愛之情;
初讀課文時我首先讓孩子們領會課文的大致內容,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文章采用倒敘的方法,先寫人們向乘坐在專列里的燕子送行,然后描述事情發生的經過,最后再回到開頭的送行一幕,首尾呼應。
初步感知文意后,再思考:燕子是候鳥,能長途飛行,為什么還要用專列送呢? (幻燈)孩子們能很快找到“當地氣溫驟降,風雪不止,幾乎所有昆蟲都被凍死了。燕子經過長途跋涉,已經非常疲勞,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饑寒交迫,瀕臨死亡。”這一句。品讀時我引導學生抓住“氣溫驟降、長途跋涉、饑寒交迫、瀕臨死亡”等詞語進行探究。如談到“長途跋涉”時,我先讓孩子們想象燕子都會飛過哪些地方,然后告訴孩子們:“每年三月份,燕子從南方飛回北方要飛五千多公里才能到達目的地,這一路上,它們飛過城市,飛過大海,飛過沙漠,飛過高山,每天都要飛一百多公里,此時此刻的燕子是多么的疲勞!边@樣既是給學生補充一定的資料,同時又借助情境幫助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通過對這些重點詞語的探究和交流,讓學生深刻感受燕子冷、餓、累的艱難處境和瀕臨死亡的那份可憐與無助。
我再引導學生進行角色體驗,想象瀕臨死亡的小燕子會對人們說些什么?學生動情的進入角色,從而產生對燕子的同情,憐愛之心。在學生感情自然流露之時,我再加以朗讀指導,讀出焦急、擔心的心情。
(三)層層研讀,感悟關愛之情
當學生體會到燕子的艱難處境之后,我及時引導:多可憐的小燕子!在突如其來的自然災難面前,燕子是不幸的,然而它們又是幸運的。請大家用心去讀課文的第2、3、4自然段,他們的幸運究竟是來自誰對他的關愛呢?學生進行深入的自主研讀,便很快能找到政府、居民、貝蒂這三個層面。(相機板書:政府、居民、貝蒂)政府、居民和貝蒂救助燕子三個不同層面的代表,并且由大到小,由高到低。孩子們先交流誰對燕子的關愛,我就引導研讀相關的段落,然后加以點撥和朗讀指導,處理好生成與預設的關系,體現“順學而導,由學定教”這一教學理念。
(1)在感悟政府愛心的時候,我圍繞“呼吁”這個重點詞語,創設情境:如果你是瑞士電視臺的主持人或電臺的播音員,你準備怎樣播報這條新聞?讓學生模擬當一回播音員,并給以簡單的提示,讓他們在具體的語言實踐中體驗政府對燕子的關愛之情。
(2)在感悟居民的愛心時,重點體會和想象這句話的含義: “聽到消息后,居民們紛紛走出家門,冒著料峭的春寒,頂著漫天飛舞的大雪,踏著凍得堅硬的山路,四處尋找凍僵的燕子!蔽蚁瘸鍪咎羁兆尯⒆觽兲,再交流從所填這幾個詞語中能體會到什么?在對重點詞語的體會中感悟文本。
當孩子們說到“紛紛”時,都能體會到拯救救助燕子的人很多,我順勢引導:都有哪些人呢?孩子們會想到有老人、年輕人、小孩、政府官員們、警察等不同年齡不同職務的人。根據孩子們的回答,我便引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