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專列教案
【設計意圖:教師的教學設計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應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態,更應該根據課堂上生成的情景推進教學的進程,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同時,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掃除閱讀障礙,還學生閱讀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真正讓學生讀有所思、讀有所悟、讀有所得。】
四、細讀課文,品味理解
1.小結過渡:人們幫助燕子也好,救助燕子也罷,都是源于一種最樸素、最真摯的感情,那就是愛!從文中哪些地方我們可以看到“愛”呢?我們要怎樣讀才能體會這種愛呢?
2.重點指導讀好第三、四自然段。
(1)第三段,應讀出居民紛紛走出家門,不顧天氣惡劣、路途艱難去尋找燕子的情感。
(2)第四段,要讀出小姑娘貝蒂和父母一起,不怕危險、不怕寒冷尋找燕子的經過,要突出險(“覆蓋著皚皚白雪的山間巖縫”)、救助燕子多(“一個人就救護了十幾只”)、絲毫不想自己(“她的臉凍得通紅,手凍得僵硬,但她一點也不在乎”)這三層意思。
3.指導看圖,引導想象。小貝蒂在哪兒發現了燕子?她是怎么做的?會說什么呢?
(1)自己練習講一講;(2)指名說一說。
4.總結談話:多么感人的一幕啊!在尋找燕子的過程中,這樣感人的故事又何止一個!人們用愛、用情,編織了多么美好的故事。讓我們再讀課文,去體會人與動物之間這美好的感情吧!
【設計意圖:攀疑入境,緣文解情,課堂上教師要善于用優美的語言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用“愛”來凝聚學生的思緒,讓學生潛心會文,并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品味、欣賞、感悟,體會人們對燕子的深深愛意。】
五、布置作業,拓展延伸
1.指導書寫,描紅,學生抄寫生字和生詞。
2.熟讀課文,上網收集或查閱報刊資料:①了解燕子的信息;②閱讀有關人與動物之間和諧共處、互相幫助的文章。
【設計意圖:立足文本,超越課堂,每一節課我們都要為學生創設一個廣闊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把搜集或查閱資料看作是一次難忘的旅行,有驚喜,更有收獲……只有這樣,語文課外實踐活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激發興趣
1.聽寫詞語:歐洲、瑞士、舒適、啟程、特殊、驟然、跋涉、政府、踏雪、救護、載著、饑寒交迫、溫暖、救護、車廂、致謝。
2.根據自己的體會,在“人”和“燕子”之間加上合適的詞。
3.學生根據自己的感悟,可能加上“幫助、喜歡、愛、救助”等詞。
4.解題、質疑:什么叫專列?燕子會飛為什么用專列送?課文哪一節說明了原因?
5.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二節,交流用專列送燕子的原因。
【設計意圖:復習導入不能拘泥于簡單的對詞語的識記和對文本內容的粗淺認識,應該找準切入點引導學生進入文本所創設的情境。】
二、細讀課文,深化理解
1.小結過渡:人們幫助燕子、救助燕子,都是源于一種最樸素、最真摯的感情,那就是對動物的愛!從文中哪些地方我們可以看到這樣“愛”呢?
2.讀書圈畫,討論交流。
(1)居民:紛紛(),冒著(),頂著(),踏著(),四處尋找凍僵的燕子。(概括寫。)
(2)貝蒂:臉凍得(),手凍得(),但她一點也()。(具體寫。)
3.重點指導讀好第三、四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