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別人沒想到的》課堂“實錄”
今天是略讀課《想別人沒想到的》,我和孩子們在課堂上享受到了思維的快樂。
課堂伊始。我就板書:筷子。請學生開始寫出,筷子的用處,看誰寫得多。目的是給學生體驗來理解題目的意思。學生紛紛寫,我呢環視了一下,你瞧還真多呢。我不出聲。三五分鐘后,有學生舉手了。一口氣說了三種:夾菜,烤肉串,燙的時候攪拌。有補充的舉手!
我說。一下子教室里小手如林。你瞧:可以作為種花時測量,可以牽牛花的攀延的,可以是小棒,可以是模型,可以是鳥籠的柱子,可以夾垃圾,可以掛毛巾,可以做衣架,可以測量水的深度,可以松土,可以燒火,可以疏通水管,可以作為倒酒的引導,可以是刮除口香糖漬,可以做媽媽的卷發筒,可以是火炬,可以打毛衣,可以繞毛線,可以開啤酒瓶。。。孩子們真的是絞盡腦汁來思考了,你看思維的觸角已經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了。如果給他們時間可能還可以想出更多用處。可是時間有限,我采訪了幾個沒有舉手的孩子,他們都說,原來他們有很多用途我沒想到的,我現在很佩服同學們,以后也要多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了。很順利解決了課題的理解:想別人沒想到的。學生自己提出了學習要求:讀通課文,不理解的詞語句子自己想辦法;默讀思考自學提示上的三個問題。學習就這樣自主的開始了。我要做的就是發現不夠會的孩子指點一下,然后交流。
第二環節,體會畫師的稱贊。我選擇了兩個孩子扮演大徒弟和二徒弟。其他學生思考如果你是畫師,你會對他們說什么,用上“雖然......但是......”哈哈,你瞧學生1說,你們倆雖然畫了很多駱駝很辛苦,可是你們的駱駝還是可以數盡的,而小徒弟的畫上的駱駝是數不盡的所以他勝你們一籌;生2說:雖然你們費盡心思畫了很多駱駝,可是你們的畫面沒有讓讀者展開豐富的想象。生3說,大徒弟二徒弟,你們瞧小徒弟多有創新精神呀,想別人沒想到的,所以目前勝你們一籌,雖然這次比賽你們倆輸了,但是我相信下次你們一定會更用心,吃一塹長一智么。好一個畫師啊。師:兩徒弟,你們聽了怎么想?生:我們一定向小徒弟學習,畫之前一定要好好構思,畫出別人沒想到的畫。好!三個月后,畫師又要考考三個徒弟的長進了,出題:“深山藏古寺”“踏花歸來馬蹄香”“十里蛙聲出山泉”,這都是別人畫過的,不稀奇!現在我們要自己出個題畫一畫“離離原上草”。徒弟應戰么?明天交卷。一節課,孩子們都在想別人沒想到的,我感受到了語文課堂中也有思維的快樂。
這應該不算課堂實錄,只是我的一課一得而已,所以我在其之上加了引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