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弓之鳥》教學設計
生:更羸 師:“更”是個多音字,還可以組詞為打更,三更半夜等。誰知道它另外的讀音?你能給他組個詞嗎?看到“羸”字,你發現了什么?和“贏”字很像,怎么記住“贏”字,可以拆開記,羸:亡、口、月、羊、凡。 出示課件:師:剛才我們認識了更羸,那更羸是什么人?生自由說(更羸是個射箭能手……)師:課文是怎么說的?生交流出示:更羸是古時候魏國有名的射箭能手。出示課件: 師:你怎么理解“能手”(課件點紅)? 師:比如某些同學很會畫畫,我們就叫他畫畫能手;很會唱歌,我們就叫他----唱歌能手。而更羸射箭百發百中,我們就叫他----(生)射箭能手,而且他可不是一般的射箭能手,是魏國──生(有名)的射箭能手呢。 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句話。 師:更羸是有名的射箭能手,你從什么地方體會到這一點的?自由默讀課文,劃出相關句子。 生交流 課件出示: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聽得嘣的一聲響,那只大雁直往上飛,拍了兩下翅膀,忽然從半空里直掉下來。師:是這句嗎?是啊,更羸不取箭,只拉弦,就能讓大雁從半空中直掉下來,這件事真奇怪,讓我們再來讀讀。 “弦”注意正音,不要讀成“玄”。師可根據學生讀的情況肯定:“弦”這個生字你讀得可真準。 師:這是弓,出示“弓”的圖片,這是箭,出示“箭”的圖片。弓上哪一部分是弦呢?撥動弦會發出什么聲響?“嘣”師正音,后鼻音,誰能讀好它 你能把這句話連起來讀讀。 預設:嗯,弦聲還不夠響,大雁沒聽見,所以沒掉下來。再讀讀。 再請一生讀。 師:嗯,這么響,連老師都嚇了一跳,難怪大雁嚇得直掉下來。 師:讓我們再讀讀這句話。生讀 師:這句話中竟然有兩個“直”,仔細讀讀,這兩個“直”意思一樣嗎? 生讀句子體會 交流(飛得急掉得快) 帶著自己的體會再讀句子。 師:是啊,(動畫演示)大雁一聽到弦響,就拼命地往上飛,拍了兩下翅膀,又從半空中直往下掉,這是為什么呢?為什么會發生這么奇怪的事?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劃出相關語句。 生交流。三人次。 課件演示:
【閱讀一篇文章,在整體感悟的基礎上,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切入點來深入閱讀文本。我首先從更羸的名字入手,再引申到“更羸是一個什么人?”再從“有名”二字入手,引出兩個重點句的研讀,“更羸是古時候魏國有名的射箭能手。”、“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聽得嘣的一聲響,那只大雁直往上飛,拍了兩下翅膀,忽然從半空里直掉下來。”接著用動畫演示配合老師的講解,幫助學生理解兩個“直”字的不同含義。這是引導學生把語言還原成形象的一種方式,有助于課文語言文字的理解。】 師:剛才你們交流到的內容都在課文的哪一部分?(9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