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別人沒想到的》教學案例
[情景說明]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雖然篇幅短小,講述的道理卻很有教育意義,學生讀后能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文中的小徒弟雖然只畫了兩只駱駝,一只完整,一只只露出一個腦袋,但畫面卻營造出數不盡的駱駝的情境,讓人拍案叫絕。課文的題目揭示了這篇文章的中心,插圖揭示了小徒弟畫面的內容,文章采用懸念的手法引人入勝。教學時主要采用默讀思考的辦法,理解小徒弟的畫為什么能得到畫師的稱贊,從而真正理解老師所說的話,開闊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在日常生活中,想別人沒想到的,做別人沒做到的。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師:從前有人給畫師出了一個題目:深山藏古寺。畫師們煞費苦心,精心繪制,有的畫出群山綿延,露出古寺一角;有的畫了山上茂盛的古木中露出古寺的塔尖;有一位畫師也畫了山,畫了樹,卻不見古寺,只畫了彎彎曲曲的山道和一位在山下小溪旁提水的老和尚。你們覺得哪位畫師的作品最切“深山藏古寺” 的題意呢?
2.學生討論后回答。
學生甲:第三個好,因為有和尚,那山上肯定有寺院。
學生乙:第三個只有深山,沒有古寺,不合題意。
學生。何艺J為乙說的不對,第三個畫師的“古寺”才是真正的藏起來了,前兩個都能看到寺角或塔尖,那怎么算藏呢?難道你玩捉迷藏的時候還把頭露出來嗎?
(眾學生:哈哈哈……)
師:說的太好了,雖然不見寺,但老和尚與古寺緊密相聯啊,他下山取水,寺必在山中,真可謂“深山藏古寺”呢!同學們肯動腦筋,勇于創新,想別人沒想到的,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新課《想別人沒想到的》。(板題)
二、學生默讀思考,分析討論:
1.師:請大家默讀全文,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生:課文寫了一位畫師的三個徒弟比賽,看誰畫的駱駝多的事。
2.分組討論:你覺得哪個畫得最棒,為什么?
3.生自由發言,匯報討論結果
生甲:我認為小徒弟最棒,他最聰明,沒費多大力氣就畫出了數不清的駱駝,那兩個徒弟忙了半天累死了,可是畫得再多也還是可以數得清啊。
生乙:我覺得小徒弟好狡猾。ㄉΓ
生丙:小徒弟的畫既簡單,又有新意,他想到了別人沒想到的。
4.教師小結:
剛才大家討論得非常激烈,說得也有各自的道理,F在我們一起來看看畫師想的是不是和大家一樣。
5.讓學生在文中找出畫師說的話讀一讀,讀出畫師對這位小徒弟由衷的稱贊來。
三、思維拓展:
1.師:小徒弟的確是愛動腦筋,想出了別人沒想到的好辦法,聰明的同學們,你們也是一個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你還有什么好辦法可以畫出更多的駱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