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貴的沉默》(第二課時)
教學意圖:
語文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相統一的學科,在注重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培養的同時,也要注重對孩子人文精神的培養。《可貴的沉默》這篇課文講的正是在老師的啟發教育下,孩子們懂得了怎樣向父母回報自己的愛的事。因此,在設計本課時注重以讀促情,以讀促悟,以讀引讀,以讀引寫,把學生的課內外閱讀、生活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使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綜合發展,讓學生學會進一步感受愛、懂得回報愛。
教學目標
1、認識“迅、蘊、霎”等9個字,會寫“賀、顧、迅”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祝賀、神氣十足、左顧右盼”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主要內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從朗讀中品味情感。
4、懂得應回報父母的愛,學會理解和關愛別人。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孩子們的情緒變化,懂得關心別人。
教學難點:理解體會為什么說這種沉默是可貴的。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出示第一幅圖,回憶“父母的愛”。
2、齊讀“感受父母愛”的句子。
二、品悟“回報父母的愛”(學習第二幅圖的內容)
1、觀察第二幅圖
①這一幅圖上的孩子們和上一幅圖有什么不一樣?請用一個詞語來形容!(板書:沉默)
②他們在干些什么?
2、學習10-14自然段
①找出你們發現他們沉默的句子讀一讀、劃一劃,待會兒把你們最想讀的、最有感受的那一句讀給大家聽。
②全班交流,師隨機指導朗讀。
①“霎時……沉靜地舉起了手。”
②“教室里寂靜無聲……我和孩子們一起沉默著”
③“沉默了足足一分鐘……可愛恰恰在那……神色之中"
a你從這一句話中知道了什么?
b孩子們沉默了,在這一分鐘里,他們可能在想什么?
c師小結,體會“可愛”的原因。
3、學習第15-17自然段
①師:在老師的啟發下,孩子們是否明白了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彌補自己的過錯?
②這時課堂的氣氛又變得怎么樣?(板書:熱鬧)
③課件出示句子,個別讀:教室里又熱鬧起來,只是與沉默前的熱鬧已經不一樣了。
a、討論交流:為什么此時的熱鬧變得不一樣?(原來的熱鬧是來自父母為自己慶祝生日,這時的熱鬧時因為孩子已經懂得了用自己的行動來回報父母的愛。)
b、討論交流:這就是蘊藏在他們心靈深處的、極為珍貴的東西。到底是什么呢?(板書: 回報愛)
④學習、理解沉默的“可貴”。
a、齊讀第16自然段。
b、你讀完感覺爸爸媽媽此刻的心情如何?
c、 小組討論,體會沉默的“可貴”(課件出示以下問題)
正是這一片沉默,給了孩子們很大的收獲!讓他們懂得了————————;
這一片沉默給了爸爸媽媽多大的享受啊!他們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