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貴的沉默(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1、 知識與能力:
在第一課時的基礎上,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抓住人物的
神態、動作進行生動描寫的方法。
2、 過程與方法:
抓重點句,通過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幫助學生理解其含義,感受其情
感;結合課文插圖,根據生活經驗想像課文描述的場景,讓學生從孩子們的語言、神態、動作中體會他們的心情。
3、 情感態度價值觀:
受到要關心父母、回報父母的教育,學會關心別人。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理解孩子們的情緒變化,懂得關愛父母,關心他人。
教學難點:
體會沉默的可貴。
教具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課文
1.大家認真聽!(放音樂)知道這是什么歌嗎?再聽聽,熟悉嗎?那么聽到這首《生日快樂》,你想到了什么?
2.指名學生說自己想到的。
3.導入課文。
的確,關于生日這個話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受,這其中也有許多感人的故事。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課文。(板書課題:17 可貴的沉默)老師特別希望孩子們用心地、認真地來學習這篇文章。請大家打開書翻到72頁。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交流各組的問題。
上節課我們在初讀課文時,同學們在小組里都提出了哪些問題?誰來說
說?(抽生說小組的提問)
2.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提出的問題。
下面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沒能讀懂?
3.小組合作探究學習。
讀了課文,下面請同學們以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共同解決你們小組最感興趣、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好嗎?開始吧!(小組討論學習)
4.全班同學交流學習情況。
誰來說說你們小組弄懂了哪個問題?(抽學生講)
5.教師根據學生所解決的問題進行相應課文內容的學習。
三、細讀課文,體味真情
(一)學習沉默時的內容。(課文11---13自然段)
1.教師出示書上第二幅插圖。
這是書上的插圖,圖上的孩子們此時正在——(生:沉默)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教室里寂然無聲,沒有人舉手,沒有人說話。)他們的表情如何?(不安、羞愧、不好意思等)
2.是什么原因讓孩子們沉默呢?(老師的提問)
老師第一次提問時,教室里立刻(安靜下來了),當老師把問題重復了一遍后,教室里(依然安靜),當老師再問“向爸爸媽媽祝賀生日的請舉手”的時候,教室里是(寂然無聲)。沒有人舉手,沒有人說話。為什么會這樣呢?
3.理解“沒有人舉手,沒有人說話”的原因。
(沒有人舉手,是因為他們中間的確沒有人向爸爸媽媽祝賀生日;然而,沒有人說話,是因為大家認識到了自己做得不夠好,感到慚愧。爸爸媽媽都能記得自己的生日,并用各種各樣的方式為自己祝賀生日,而自己卻從來沒有想到為爸爸媽媽祝賀生日,甚至不知道他們的生日,心里真是慚愧不安,因此誰也沒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