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顆鉆石教學案例
中學生,處在兒童與青年的過渡階段,他們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抽象思維能力差,對較高層次的美,常感枯燥無味,由于知識和生活經驗的局限,常常善惡不辨。因此,教師要通過課文中美的教學,引導他們提高辨別美丑能力,引導他們鑒賞含蓄的美,聯系生活實際,糾正他們思想上的一些錯誤認識。比如中學生中普遍存在著一種愛慕虛榮、互相攀比、盲目模仿的不健康傾向,他們認為穿外國名牌,效仿明星打扮,衣著打扮高別人一頭就是美,干什么事情都講究氣派、排場,他們對美丑并沒有明確的認識。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教學中就應有意識地加以引導啟發,使學生認識到,真正的美應該是自然、淳樸的,恰如李白所說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又如柳宗元筆下的小石潭一樣,清澈見底,毫無雕琢的痕跡。更要學生認識到,只有具備偉大的人格才是一個真正完美的人。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每一個人都有一定的理想,這種理想決定著他的努力和判斷方向。”現在的中學生在談到自己的理想時,往往口氣很大,具有較大的不穩定性、多義性和朦朧性,也有一些同學因受當前社會不良思想的影響,理想境界比較低。針對這種實際問題,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需要對他們加強教育,幫助他們了解社會、認識生活,樹立崇高遠大的理想,使學生先成人,后成才,這才是教師的天職,也正是審美教育的終極目標。
可見,語文學科中處處充滿美,而教師的任務就是引領學生去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從而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最終使學生獲得樂觀向上、健康高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