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嫦娥奔月(三課時)
課前思考:
《嫦娥奔月》這則神話故事,作者以事為題,簡練、明了,規定了整個故事寫作的重點所在。文字淺顯,情節簡單,愛憎分明。
嫦娥奔月這個情景作者描繪得很美,怎樣才能讓學生身臨其境,我想單純靠教師的見解顯然是不行的,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感悟。于是我想,不妨將這一課上成體驗情感、練習說話的訓練課。在整篇課文的指導學習中,放手讓學生去讀、去品、去說、去發揮,如從“飄飄悠悠”一詞入手,借助課文內容、插圖,啟發學生想象當時的情景,通過指導朗讀,使學生不僅弄清了意思,還感受到了課文的意境美。我一直只是從中導讀、點撥、鼓勵、稱贊。
在 課堂上讓學生自己發揮想象,從中感悟,我想試一下。
[課前思考17]
剛才認真地學習了韋老師的教學設計和小蔡的資料,明確了本課教學的主要目標和教學方法,我想在初讀教學中著重引導學生在讀通讀順課文的基礎上,培養學生概括課文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以及課文主要內容,培養學生自主讀書的能力,指導學生學習積累詞語和句子。第二課時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抓住關鍵詞語和句子,圍繞“后羿、嫦娥和逄蒙分別是什么樣的人?”閱讀感悟,深入體會,在有所感悟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三課時重點在于指導學生復述課文,要授之方法,讓學生分組練習,然后在班上復述,通過評價,進一步提高復述水平。
值得探討的是,“后羿尋妻”應該是第二部分的內容吧,韋老師的設計中把這部分內容放到第三部分學習?我認為應該放在第二部分中,嫦娥奔月后羿尋妻,故事到此,結局已定了。
課前思考:
對學生古詩文的引導和閱讀。古詩是中華民族的古典文化的瑰寶,我們有責任讓學生繼承和發展下去,這節課中我安排了大量的拓展閱讀,還讓學生收集了《牛郎織女》的故事,讓學生談談你對故事中的人物有什么看法,以及自己的讀書體會;然后在學生讀《嫦娥奔月》讓學生邊感悟課文內容,邊體會文中內涵,來體會文中人物的形象,在自己心中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讓學生對整個故事中的人物進行評價。
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發現美。從月美,到人美用優美、甜美的語言去讀課文,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去發現美,感悟美。讓學生會在感悟中能充分感受到這些美的。
教學反思:
人們常說,美的力量是永恒的。“嫦娥奔月”的故事從遠古一路走來,盡管一走就是數千年,可人們還是由衷地喜歡它,一輩輩地傳誦著,就因為故事中蘊藏著動人的美!《嫦娥奔月》敘說的是美麗善良的嫦娥為使百姓免于受害,吃了長生不老藥升天奔月的事,意境優美,情節動人,充分感受人物的外在表現,進而走進其豐富的內心世界,獲得情感的陶冶與心靈的當地。重在讓學生讀悟的過程中感受人物的美,真正做到在讀中悟。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領略課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的心地善良、舍己為民的品質。
[教學反思15]
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發現美。從月美,到人美用優美、甜美的語言去讀課文,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去發現美,感悟美。讓學生會在感悟中能充分感受到這些美的。
嫦娥外表美麗,她的心靈更美!
本文的教學我把重點放在了閱讀課文內容,把握課文內容,理解嫦娥的美麗、善良、正直、自我犧牲的精神。最后讓學生反復誦讀課文,復述課文,進一步體會嫦娥心地善良、舍己為人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