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臺就是陣地》教學案
老師:通過找資料了解了白求恩是一個怎樣的人,為我們下面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優優,你讀了這篇課文后有什么問題嗎?
優優:老師,我查過字典,“陣地”是指軍隊為了進行戰斗而占據的地方,通常設有工事。而手術臺是醫生為病人做手術的地方,與軍隊打仗沒什么關系。那白求恩為什么說手術臺就是陣地呢?
老師:你提的問題正是課文的重點,讓我們一起來解答這個問題。首先來看一下,白求恩是在怎樣的情況下說這話的。
優優:是在他工作環境越來越危險,衛生部長再三請求撤離小廟的情況下說的。
老師:課文是怎樣描寫白求恩的危險環境的?能找出來讀讀嗎?
優優:我在課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里找到:
(1)突然,幾發炮彈落在小廟前的空地上。硝煙滾滾,彈片紛飛,小廟被煙霧淹沒了。
(2)敵機不斷地在上空吼叫,炮彈不斷地在周圍爆炸。
(3)一連幾發炮彈落在小廟的周圍。廟的一角落下了許多瓦片。掛在門口的布簾燒著了,火苗向手術臺撲過來。
老師:是啊!情況這么危險,白求恩又是怎樣工作的呢?從中你懂了什么?
優優:白求恩鎮定地站在手術臺旁,像什么也沒發生一樣繼續工作著,而且爭分奪秒地給傷員做手術,戰斗進行了三天三夜,他連續工作了69個小時。他把自己當作了一名抗日戰士,更把手術臺當作了自己工作的陣地。白求恩冒著生命危險堅守陣地,不顧疲勞全力搶救傷員,說明他對工作極端負責,他把中國的解放事業當作自己的事業。我從他身上看出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
老師:白求恩大夫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高尚品質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應該永遠懷念他。
<作業指導>
課后練習3. 把帶有“陸續”、“繼續”“連續”的句子畫下來,讀一讀,想想這三個詞在課文里能不能調換,為什么?再選擇其中的一兩個詞造句。
老師:這道題有幾個要求?
優優:有三個要求。(1)畫句子。(2)思考三個詞語能不能調換,并回答為什么。(3)選擇一個詞語造句。
老師:我們來做第一個小題。優優,你找到有這三個詞語的句子了嗎?
優優:
(1)我軍的傷員陸續從火線上抬下來。
(2)白求恩低下頭繼續給傷員做手術。
(3)白求恩大夫在手術臺旁,連續工作了69個小時。
老師:這三個詞語都有接連不斷的意思,能調換嗎?
優優:不能。因為這三個詞語除了有相同的意思,還有不相同意思。“陸續”指中間有間隔,戰士受傷不可能是毫無間隔性的;“繼續”指原來做某件事,中間被其他的事耽擱后,接著再做下去。“連續”指不間斷地做下去。
老師:知道了他們的不同點就可以使我們造句時恰當使用。
優優:我來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