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最好的你》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本單元是學生升入六年級后學習的第二單元《美與丑》。本課《做一個最好的你》是為了建立起孩子們的自信心,培養成功意識,先是以“羅森塔爾試驗”的結果點明:如果一個人有自信心,對自己懷著期望,他就會朝著自己期望的方向發展,直至成功;接著課文出示問卷,讓學生進行自測,檢查自己的心理狀態;最后文章對如何樹立自信提出了幾點建議,并以富有哲理性的段落作結,深化主題,發人深思?v觀全文,層次清晰,深入淺出,情感發展由弱漸強,結尾令人心情激蕩。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
學情分析
由于是六年級學生,他們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大多是獨生子女,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和發展、競爭壓力的增大、社會閱歷的擴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和自我意識等方面可能會遇到或產生各種心理問題。有些問題如不能及時解決,將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產生不良的影響,嚴重的會使學生出現行為障礙或人格缺陷。我們應努力使之成為具有健康人格與品格、具有正確的世界觀與人生觀的接班人。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多樣的教學活動以及對文章的學習,教育學生如何樹立自信心,引導學生對美好人生的追求。
2.知識目標:把握文章中語言特點及修辭手法的運用。
3.能力目標:體會文章親切、自然的文字風格。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還記得嗎?上周我們上《品社》課時,大家一致評出了我們班人緣最好的兩位同學是——(老師特意延長聲調)
生(齊聲喊道):蘇杭同學和蔡凌烽同學。
師:對了,大家都樂意和他們倆成為好朋友,喜歡和他們一起玩,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大家都認為他們凡是做事有自信心,樂于幫助別人。(大家都向蘇杭同學和蔡凌烽同學投去贊賞的眼光。)
師:一個人只要有自信,就能成為他渴望成為的那種人。你對自己有信心嗎?
(有的同學不斷點頭,一副自信滿滿的樣子;有的同學咧嘴笑了,東張西望,不敢確定;有的同學則把頭低了下去······)
師:如何做一個最好的你呢?(板書課題:做一個最好的你)
下面我們就來做一份測驗題目,根據自己的情況在( )中填“是”或“否”。
(大屏幕上出示這份測驗題,學生在紙上填這份測驗題)
1、我覺得自己有不少優點。( )
2、我喜歡在課堂上回答問題。( )
3、與陌生人相處,我很少局促不安。( )
4、我的小伙伴和喜歡跟我一起玩。( )
5、無論學什么,我覺得自己經過努力,一定能學會。( )
6、我常常對自己的表現很滿意! ( 。
7、我比較容易成為別人的好朋友。 ( )
8、我知道有些人不太喜歡我,但我并不為此而擔憂。( 。
9、每次坐在考場上,我總是信心十足。( )
10、如果我做了件傻事,我會同在場的那些人一起大笑,不覺得有多難堪。( 。
11、我心里覺得我會成為一個很棒的人。( )
12、盡管我還有不少毛病,但我肯定能改掉。( 。
(啟示:課文中這份測驗題能使學生很快對自己的日常行為進行合理的評價,得出相應的結論,大大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畢竟在語文課文中出現心理測驗題,這是很少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