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盜鈴》教學設計
然而,那些葡萄長在一面陡峭屋墻的平臺上,狐貍無論如何也夠不到。它很著急,在周圍的空地上找了一些石塊墊在腳下,由于墊得太高了,以至于跌了一跤,但它還是無法摘到葡萄。
狐貍試了一次又一次,都沒有成功。于是狐貍死了心,只是一直盯著葡萄看。最后,他決定放棄,他昂起頭,邊走邊說:“葡萄還沒有成熟,我敢肯定它是酸的。”
——摘自《伊索寓言》
學生匯報收獲。
8、不少寓言的標題就是一條成語,如“狐假虎威”“自相矛盾”“鷸蚌相爭”等等,這則寓言也是這樣,“掩耳盜鈴”是個成語我們常常用這些寓言來比喻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學了就要會用,才叫學以致用,你們能運用嗎?
課件:選擇填上成語——掩耳盜鈴、亡羊補牢、揠苗助長
現在許多家長望子成龍,不顧孩子實際,讓孩子學這學那,這真是( )!
我發現了自己的錯誤,趕緊改正,還算( )吧!
有的同學做練習冊上的題目,照抄后面的答案,這不是( )、自欺欺人嗎?
9、小結: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大家可以回去把這則寓言說你們的爸爸媽媽聽,還可以去閱讀更多的寓言,相信你們會有更多的收獲。
板書設計
掩耳盜鈴
想偷鈴鐺—————掩住耳朵—————被人發覺
(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