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飛蜻蜓》教學設計、實錄及反思
師:“據說”是什么意思,能去掉嗎?
生:據說就是聽別人說,在課文中不能去掉,去掉意思就不一樣了。
生: 陶 先生是聽別人說的,他自己也不敢肯定,所以要加上“據說”。
師: 陶行知 先生就是這樣一個求真求實的人。看來,準確用詞很重要。那么,這種說法究竟是否正確呢?老師查了資料,蜻蜓并沒有吃尾巴,而是由于生殖的需要,會咬自己的尾巴。
師:繼續交流。
生:我知道陽光下,蜻蜓的眼睛一閃一閃的,尾巴一撅一撅的。
師:“一閃一閃”讓你想到了什么?
生;想到了星星、鉆石、金子……
師:蜻蜓的眼睛在陽光下就像星星、鉆石一樣閃亮,多美麗呀!誰能通過讀讓老師看到這樣美麗的眼睛。(指名練讀)
師:“一撅一撅”用手做一做這個動作,瞧,小蜻蜓多可愛呀1你能把你對它的喜愛表現出來嗎?(指名練讀)
師:用上“一閃一閃” “一撅一撅”這樣的詞語,小蜻蜓顯得格外可愛與活潑。同學們在說話時,也可以用上這樣的詞語:如小鴨走路一扭一扭的,青蛙的肚皮(生接說)一鼓一鼓的這樣語句會更生動。
師:誰還有自己的收獲?
生:蜻蜓的尾巴會點水。
師:誰給大家說一說,蜻蜓真的是在點水嗎?
生:蜻蜓點水其實是蜻蜓在產卵。
……
三、感悟寫法,遷移練習。
1、(投影出示)
它的尾巴是一節節的,又細又長。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調整方向。
它的眼睛很大,結構很復雜,是由成千上萬的小眼睛構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蟲子……
師:再讀一讀這兩句話,你會發現它們在寫法上有什么共同之處嗎?
生:都是先寫樣子再寫作用。
生:都寫出了樣子的奇特和作用大。
師:孩子們,蜻蜓是昆蟲世界最出色的“飛行家”,它不光有神奇的眼睛和翅膀,還有一對了不起的翅膀,。下面,讓我們來看看蜻蜓的翅膀。
(出示圖片)先觀察翅膀的樣子。
生:蜻蜓的翅膀是透明的。
生:蜻蜓的翅膀很薄很薄,
生:蜻蜓有兩對翅膀,對稱。
生:蜻蜓的翅膀上有一些黑色的點。
……
師:大家觀察得很仔細。那么,它的翅膀有什么作用呢?請大 家結合 老師發給大家的資料來談一談。
生;蜻蜓的翅膀能連續飛行一個小時。
生:翅膀上黑色的部分是翅痣,有了它蜻蜓在飛行時,翅膀不會被折斷。
……
師:請同學們模仿課文中描寫蜻蜓尾巴和眼睛的句子,寫一寫蜻蜓的翅膀。
(生動筆寫話。)
師:誰愿意讀一讀你寫的片段。
(組織交流,進行評議。)
四、創設情境,升華情感。
師:(過渡)看起來普普通通的蜻蜓卻如此神奇,孩子們聽得都入神了。(引讀最后一節)
(投影出示)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說:“把它放了,好不好?”
師:“口吻”可以換成什么詞?
生:口氣。
師:誰來用商量的口氣讀一讀這句話?
生:(讀)評價。
師:孩子們紛紛說:
生接: 放了它,放了它,讓它回家去。
師:翠貞張開小手將蜻蜓往上一送,
生接:蜻蜓展開翅膀向空中飛去。
師:(出示圖片,音樂響起)在 陶 先生的啟發下,孩子們放飛了手中的蜻蜓。重新獲得自由的小蜻蜓在空中盡情享受大自然的樂趣。如果你就是這只蜻蜓,此刻,你想說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