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3年級下《長城和運河》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媒體:長城、京杭大運河的圖片)師:小朋友,你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
2、師簡介,讓學生初步認識長城運河。
3、師: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篇贊美長城運河的詩歌。出示課題:長城和運河
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邊聽邊想:第一小節和第二小節分別向我們贊美了什么?
2、學生交流。
3、學生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4、指名分節讀課文,正音。
5、師:通過讀課文,你知道了什么?學生自由談。
三、研讀課文
(一)學習第一節
1、媒體出示。小組合作,學習生字組成的詞語“駕駛、壯麗、創造、中華民族”。
(1)字音重點:“壯、創”,讀準翹舌音、三拼音。
(2)字形重點“壯”:出示形近字“狀”進行比較區別。
(3)詞義重點:壯麗(查字典初步理解,課文學習中進一步理解。)
2、再讀第一節,想一想:我駕駛著飛機航行在祖國的藍天,看到了什么?用曲線劃出有關的句子。
3、出示句子:像巨龍穿行在大地,連綿起伏,曲折蜿蜒。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
(1)做動作表演理解“穿行”。
(2)出示句式: 萬里長城像 巨龍 穿行在大地。
(3)思考:作者為什么把長城比作巨龍?(板書:像巨龍)
(4)再看媒體,感受“連綿起伏,曲折蜿蜒”的含義。(讓學生初步感受到這不僅僅是形似,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高貴、尊榮的象征,又是幸運和成功的標志。長城更是中華民族“龍的傳人”的驕傲,激發民族自豪感。)
(5)出示填空:萬里長城像巨龍穿行在大地,連綿起伏,曲折蜿蜒。這真是一幅 壯麗 的景象。(再次理解“壯麗”)
(6)指導朗讀:“像巨龍穿行在大地,連綿起伏,曲折蜿蜒。”(語音前重后輕,語速前快后慢,讀出自豪的感情。)
4、同桌共讀第一小節。
5、男女生比賽讀,挑戰讀。
6、師引讀:萬里長城萬里長,它有二千多年的悠久歷史,至今仍穿行在祖國大地上。她譜寫了——不朽的詩篇。(板書:不朽)是誰創造了這人間奇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二)學習第二節
過渡:長城譜寫了不朽的詩篇,運河又譜寫了怎樣的詩篇呢?
自由讀第二節,學習生字組成的詞語:絲帶、首都、北京、天堂
指名讀詞語。
(2) 出示實物“絲帶”,感受銀光閃閃。
2、比一比,第二節和第一節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1)出示填空:京杭大運河像 飄落在大地, , 。
(2)看圖體會“銀光閃閃、伸向天邊”。板書:像絲帶
(3)師補充:運河就像我們的母親,在她的哺育下兩岸的人們過上幸福的生活。讓我們帶著對運河的感激之情讀課文的第二節。
3、小組比賽讀第二節。
4、找好朋友讀。
5、師引讀:京杭大運河就像母親,關懷著天下百姓,澆灌著萬畝良田。她譜寫了——動人的詩篇。(板書:動人)是誰創造了這人間奇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