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和運河 教學案(精選2篇)
長城和運河 教學案 篇1
教學過程:
一、教師準備教的
一、導入新課
1、(看地圖“長城”“運河” )知道這是什么嗎?
點評:這個導入好,一幅小小的地圖,把長城與運河深置學生內心!如果能再來一幅太空拍攝圖,看看全世界能夠看到的僅有哪些 ,效果是不是更具震撼?
2、全名叫: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它們都是享譽世界的建筑奇跡。你們都了解長城和運河些什么嗎?
3、今天我們就通過一首優美的詩歌來進一步了解感受。
二、初讀指導
2、教師檢查學習效果
(2)出示詞語:
駕駛 連綿起伏 曲折蜿蜒 譜寫 不朽 創造
奇跡 詩篇 民族 綢帶 天堂杭州 嘉峪關
三、理清脈絡
四、品析詩歌(詩歌講究節奏、韻律、和強烈的感情色彩)
(一)讀出節奏:指名讀 出示第一節節奏
自讀第二節
(二)讀出韻律:押韻 反復
(三)讀出感情色彩:結合內容理解
3、出示長城圖,讓學生看圖填空說話:
萬里長城坐落在__,它就__,彎彎曲曲,__,非常__。每隔一段,就有__,那是為了__。它是__結晶,更是__象征。
這段看圖說話,無疑為理解下面五個詞語做了鋪墊。但是,這樣是不是同時也割裂了詩歌的意境?
連綿起伏:接連不斷。
曲折蜿蜒:彎彎曲曲地向前延伸。
奇異:奇特,特別。
奇跡: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
不朽:永不磨滅。(例句: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5、補充介紹建造長城的資料:秦始皇滅六國完成統一后,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將秦、趙、燕三國的北邊長城予以修繕,連貫為一,稱“萬里長城”,也叫秦長城。明代也進行了修繕,前后修筑18次,總長6700千米,稱“明長城”,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工程之一。譽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
6、學習“京杭大運河”方法同前
補充資料:京杭大運河在隋朝時期開始大規模開鑿,由于它貫通南北,又稱“南北大運河”,分為四段:江南河、邗溝、通濟渠、永濟渠。乾隆皇帝七下江南,走的就是運河水路。隨著運河的誕生,運河沿岸的港口、碼頭、城鎮,經過世世代代勞動人民的不懈努力和創造,日益興起和繁榮。
7、運河的壯觀和長城的壯觀一樣嗎?
(柔美,雄壯)
五、教學生字:蜒 創
“折”與“析”辨析
這兩個字大有研究!怎樣讓學生過目不錯呢?
二、學生準備學的:
1、自學課文:
(1)自由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字詞,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和課文詞語,把課文讀通順。
(3)指名讀,注意糾正字音
(4)讀文,糾正
默讀課文,了解詩歌有幾節?分別寫了什么?
采取多種形式反復練習朗讀,評讀
1、畫出描寫長城的句子
2、你覺得長城怎么樣?從哪里看出來?聯系上下文找全
結合理解“連綿起伏”“曲折蜿蜒”“奇異”“奇跡”
4、為什么不直接寫長城很長很長,而要這樣進行描寫?
這是對長城的贊美(有感情的朗讀)
理解:不朽
4、作者想表達的僅僅是對長城的贊美嗎?(對民族祖先的歌頌)從哪里看出來?
練習有感情朗讀:贊美、自豪
7、看到運河,你想說些什么?
填空:美麗的京杭大運河就 像__,__的水面上來往__,兩岸是__,一派__景象。
練習朗讀、背誦
理解“譜寫”:寫作(樂曲等)
長城和運河 教學案 篇2
教學片段.
導入新課:
(一)出示中國地圖,說說中華奇跡
1,聽說同學們上課前,都作了預習,對嗎 對課于課文中出現的生詞,你們一般都通過什么方法去理解 那么,在字典中,奇跡是怎樣解釋的呢 (出示幻燈:)
2,中國地圖.
這是我們居住的國土,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在這片土地上,我們的祖先創造了許多的中華奇跡,誰能說說看,你都知道哪些奇跡
2,學生的回答力求簡練,只要說出名稱即可,不必具體描述.
(二) 在圖上找出長城和運河的位置,導入新課
第一部分:長城的教學
(三)了解長城的特點,指導美美地誦讀
1, 在作者的眼里,長城是怎樣的
像巨龍穿行大地
連綿起伏,曲折蜿蜒
(1)像巨龍穿行在大地:在這句話中,"巨龍"是指什么 為什么用巨龍來比喻長城呢 (因為長城長)長城有多長 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全長6700千米,俗稱萬里長城.(出示長城示意圖,及嘉峪關和山海關的圖片)
(2)為什么說像巨龍"穿行"大地呢 可不可以改為"爬行"(想想看,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看長城 對,飛機上,穿行更生動)
(2)穿行的大地間的長城,有什么特點呢 (連綿起伏,曲折蜿蜒)這"連綿起伏,曲折蜿蜒"是什么樣的呢 (請看錄像)
(3)什么叫連綿起伏 什么叫曲折蜿蜒 為什么會有起伏 為什么會曲折 (因為長城是順著山勢而建,隨著山勢,自然有起伏,有曲折)
(4)詞語積累:山峰可以有起伏,長城可以有起伏,那么還有什么可以有起伏呢 (江水,麥浪)有時候,心情的變化,故事情節的變化,也可以有起伏.出示幻燈片:連綿起伏,波浪起伏,麥浪起伏,心潮起伏,(dié dàng)跌宕起伏
小結:運用這樣的方式學習語文,積累詞語,這叫舉一反三,你就找到了學習的竅門.
2, 在我眼里,這是一和什么樣的景象 (奇異)
(四)了解長城的建筑,指導自豪的讀.
(五)了解長城的歷史,理解"不朽",指導深層次地感悟長城.
1,書上說"萬里長城譜寫了不朽的詩篇"實際上這萬里長城是我們的祖先創造的,應該說是我們的祖先譜寫了不朽的詩篇,而這詩篇就是萬里長城.在這里說是"萬里長城譜寫詩篇"是一種擬人手法,課文為什么會說是不朽呢 你是怎樣理解不朽的
2, 一段萬里長城,就是中華民族的歷史啊!早在春秋戰國的時候,我們的祖先就開始修筑長城,直到秦始皇的時候,才修筑了"萬里長城"后來,歷代皇帝都有修建,到了明朝,又修筑了從山海關到嘉峪關的明長城,這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長城.每一個朝代修筑長城,都流著我們祖先的血汗.
3,起初修筑長城,都是為了保護一方平安,可是歷代的長城都沒有起到保護的作用,秦始皇修筑了長城,結果沒有延遲秦朝的滅亡;明朝修筑了長城,可是清明入山海關依然輕面是易舉,"長城"濃縮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啊!
4,(萬里長城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物化.每一塊磚石,每一方泥土,都記錄著豐富的歷史信息.萬里長城是我們偉大祖國燦爛文化歷史的縮影,是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自強不息的象征!)于是:長城成了一種精神,成了一種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驕傲與象征,是巍然峨然的一個民族的魂
第二部分:運河的教學
(一)導入
我們的祖先創造的人間奇跡,不只是長城,還有運河.讀下面的詩句,看看我在飛機上看到的運河是怎樣的一種奇異的景象(播放錄像)
(二)了解運河的特點,指導美美地朗讀
1,看了這段錄像,你有什么想說的話 如果說長城給你的是雄偉壯觀,那么運河給你的是什么 (運河是美麗的)
2,詩中是怎樣描述的呢 "像綢帶飄落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在這兒,說運河是一條長長的綢帶,你認為這樣的比喻好嗎 為什么
3, 這是一條什么樣的綢帶 (閃光的綢帶,水清澈而閃著銀光.這是銀光閃閃,如果是早晨,太陽映照水中,那便是什么 ——金光閃閃)
4,拓展積累:在漢語言中,有很多的組詞方式,像這樣的,詞尾重疊,表示一片或者是程度深,還有很多詞,讀一讀這些詞:
銀光閃閃(abcc):微波粼粼,金光閃閃
波濤滾滾,細雨蒙蒙
涼風習習,烈日炎炎
逃之夭夭,氣勢洶洶
5,這又是舉一反三的學習方法.
6,指導讀詩句,運河是美的,誰能讀出這種美
(三)了解運河的創造,指導動情地朗讀詩文
1,回到課文中,"伸向天邊"說明什么 (運河長)是啊,這條運河是從哪到哪
2,(它長:北起北京,南到杭州,全長1747公里)
3,它連通四省二市: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天津,北京;連接: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出示圖)
4,"大江東去浪淘盡"由于地理的原因,我國的河流都是從西向東流,比如說長江,黃河,它實現了東西的運輸.可是沒有一條河流是南北流向的,這南北運輸可就不方便了.
5,于是我們的祖先就想到開鑿一條運河,將五大水系貫通,實現了南北的運輸流通,你說,能有這樣的想象的人,怎樣 咱們的祖先不僅想到,而且做到了,創造了人間的又一個奇跡.
6,所以書上說,"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這動人,就是對這種創造的想象力的高度概括.你說,面對著這條運河,你想說點什么呢 (我們的祖先多么有智慧和創造力,有創造力的民族是充滿希望的民族,你看今天,我們神六裁人的成功,不正說明了這點嗎 )
7,指導朗讀詩歌
(四)了解運河的歷史,指導自豪地朗讀
1, 如果我告訴你:京杭大運河全長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一條人工運河,是蘇伊士運河的16倍,巴拿馬運河的33倍,縱貫南北,是我國第二條黃金水道(這第一條是長江)你會怎樣想
2,如果我告訴你,這運河的開鑿,最早在春秋時,吳王就開鑿了運河(邗溝),距今2500多年,到了隨朝的時候,開通了從杭州折絡陽再到北京的運河,這運河比現在的運河不要長;我們現在的運河是元朝的時候修建的,你又作何感想呢
3, 如果我告訴你,現在的這條京杭大運河不僅是黃金水道,而且還是我國即將動工的南水北調工程最主要的河道,你又會作何感想
4,是啊!我們的祖先多偉大啊!
5, 指導自豪地讀詩
三,反思
第一,教師應設法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激勵的語言使學生對知識發生興趣,并在教學中精心設計過渡語和導語,結合一些直觀的教具,借助錄像,投影,演示等多媒體進行教學,從而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和濃厚的興趣,使學生一個個精神飽滿,興趣盎然,全神貫注.
第二,盧梭曾講過"教育的問題不在于告訴他一個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樣去發現真理".因此教師不能只給學生"魚",而是要給他"漁"——捕魚的技能,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怎樣授之以"漁"呢 關鍵在于設法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學起于思,思源于疑.
第三,要盡量給學生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活動的余地,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多一點體驗成功的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