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語文第六冊《狼與鹿》練習
[練一練]
讀一讀,再認真寫一寫。
蔥綠 捕殺 災難 枯黃 傳染病 生機勃勃
繁殖 毀滅 蔓延 威脅 下毒手 生兒育女
多音字組詞。
血xuè( ) 提tí( ) 解jiě( )
xiě( ) dī( ) jiè( )
事物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破壞了這個聯系,破壞了生態平衡,將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歷史上曾發生過此類的故事。去查找有關的資料,出一期小報,到學校后和同學們交流。
目前,人類對自然資源過度的開發利用以及對自然環境的污染,常常破壞生態平衡,造成森林被毀,水土流失,草原荒廢,土地沙漠化。請讀過下列資料后,向周圍的人宣傳環保知識,使我們的地球家園更加美麗。
生態平衡
又稱“自然平衡”。在自然界中,不論是森林、草原、湖泊——都是由動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成份和光、水、土壤、空氣、溫度等非生物成份所組成。每一個成分都并非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統一綜合體。它們之間通過相互作用達到一個相對穩定的平衡狀態,稱為生態平衡。實際上也就是在生態系統中生產、消費、分解之間保持穩定。如果其中某一成分過于劇烈地發生改變,都可能出現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使生態平衡遭到破壞。如果某種化學物質或某種化學元素過多地超過了自然狀態下的正常含量,也會影響生態平衡。生態平衡是生物維持正常生長發育、生殖繁衍的根本條件,也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
生態系統
在地球表面的一定空間中,生物群體與無機環境,通過能量轉換與物質循環聯結成的成份可分為兩大類:無生命成份和有生命成份。無生命成份即無機環境,包括構成植物生長和動物活動空間的基質,生物體代謝媒介,物質代謝材料。有生命成份即生物群落,它由三部份組成: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生產、消費、分解的過程,構成生態系統中通過食物鏈來進行物流和能流。其中的物流總是構成一個循環的通道,而能量流則伴隨著物流,最終以熱能形式消散于外界,不能再進行循環。生態系統,按其環境特征可分為陸地生態系統和水域生態系統。其中陸地生態系統,根據植物群落的特性和結構,又可分為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荒漠生態系統和高原生態系統等。水域生態系統則包括海洋生態系統、湖泊生態系統和河流生態系統。根據生態系統形成條件可分為自然生態系統、人工生態系統及介于兩者之間的生態系統。根據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對外界進行能量與物質的交換關系,可分為封閉式生態系統和開放式生態系統,等等。
生物鏈
生物鏈指的是:由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互相提供食物而形成的相互依存的鏈條關系。這種關系在大自然中很容易看到。比如:有樹的地方常有鳥,有花草的地方常有昆蟲。植物、昆蟲、鳥和其它生物*生物鏈而聯系在一起,相互依賴而共存亡。
生物鏈的例子常常就在我們身邊,而且使人類受益匪淺。比如:植物長出的葉和果為昆蟲提供了食物,昆蟲成為鳥的食物源,有了鳥,才會有鷹和蛇,有了鷹和蛇,鼠類才不會成災……當動物的糞便和尸體回歸土壤后,土壤中的微生物會把它們分解成簡單化合物,為植物提供養分,使其長出新的葉和果。就這樣,生物鏈建立了自然界物質的健康循環。
生物鏈也可以理解為自然界中的食物鏈,它形成了大自然中“一物降一物”的現象,維系著物種間天然的數量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