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教案)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把握文章主要內容,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 、通過體驗式閱讀,將自身情感融入角色之中,懂得自覺遵守規則是做人的必須。
二、教學重點:通過抓住文中關鍵詞句,體會湯姆釣魚、放魚的心理變化。
三、教學難點:體會并認同“自覺遵守規定”的重要。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17課,看老師寫課題。(板書“你把這條魚放掉”。R讀課題!
生:老師,你漏寫了“必須”兩個字。
2、師:?是嗎?不就是兩個字嗎,意思不是一樣的嗎?都是把魚放掉嘛!
生:(迫不及待狀)不一樣的!
師:哦?什么地方不一樣啊?
生:有了“必須”是說一定要把魚放掉,和沒有必須不同的!
師:哦,對了。那我們把“必須”補上去一起讀。齊讀。
師:這下對了吧?還有問題嗎?
生:你把感嘆號寫在引號的后面了,應該把它搬到引號里面。
師:為什么啊?
生:因為這是人物說的一句話,一句完整的話要有標點符號。
師:那引號表示什么呢?
生:用人物說的話來作為題目。
師:對,我們就應該這樣仔細地讀書,對關鍵的詞和標點符號要特別留心。我們一起把課題再讀一下。
過渡:這是誰說的?爸爸是在什么情況說這句話的?(湯姆釣到魚)
3、咱們來回憶他釣到的是一條怎樣的魚?【幻燈出示大鱸魚的圖】哇!一條他從未見過的大鱸魚!
當時湯姆的心情是怎樣的?板:驚喜萬分
a帶著這種心情,誰來再來讀讀這句話?指名引讀句子
b他釣的這條魚夠大嗎?誰釣的比他的更大點?
c比剛才大多了,還有更大的嗎?
d齊讀
(二)學習5—12自然段
過渡:好大的一條鱸魚呀!難怪湯姆會------(看板書引讀)驚喜萬分。
1、剛剛還面帶微笑的爸爸看到兒子提上的是一條鱸魚,他卻說:“孩子,(引讀)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引讀:他卻用低沉的聲音說——他堅定地說——)
2、爸爸為什么讓湯姆把這條魚放掉?聽到這句話,湯姆的心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探討的問題。
3、【幻燈】請打開課本97頁默讀第5—12自然段,找出描寫湯姆心情變化的句子,用橫線畫下來,在找到的句子旁寫寫自己的體會。
4、學生自習,師巡視指導
5、交流:你找到了哪些句子?
(1)“為什么?”湯姆很不情愿地嚷起來。
◆從這句話你體會出湯姆怎樣的心情?【學生板書】板:很不情愿
帶著你的理解讀讀這句話,指名評價,你來試試看。
●指名第一個學生讀,如果讀不出感情,可以說:“你讀出了疑問的語氣。但老師你建議你把聲音放更大點。你們知道我為啥這么說?”
●咱們再來讀讀提示語。(全班齊讀提示語)你們有什么發現。
剛才的學生讀湯姆的話。體現教師課堂生成的朗讀指導
●師創設情景再讀:如果你是湯姆,爸爸讓你把這條魚放掉,你愿意嗎?指名讀。(是呀,這么大的鱸魚怎么能放掉呢!可不是嗎?一條從未見過的大鱸魚呢!) 讀提示語,全班讀湯姆的話。
(2)他只好慢吞吞地從大鱸魚的嘴唇上取下魚鉤,把魚放回水中。
a、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出湯姆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從哪體會出來的?找2、3個學生談感受。 學生相機上臺板: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