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精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湯姆為什么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3、從讀中感悟故事所蘊含的道理:無論什么時候,都要自覺遵守社會公德。
教學重點:精讀課文,從讀中感悟文中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
教具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略)
(二)、復習課文第一部分:去釣魚。
1、出示課件,創設情景。
2、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
過渡:在這個美麗的夜晚,湯姆是怎樣釣魚的?
(三)、理解第二部分內容:釣到魚。
自讀第2~4自然段。
1、找出湯姆釣魚動作的詞語?(套上魚鉤,甩起魚竿,拋向遠處等)。
2、從這兒可以看出湯姆的釣魚技術怎樣?(熟練,經驗豐富)。
3、出示句子,“爸爸在一旁微笑著,投來贊賞的目光。”
4、讀句子,從中你體會到什么?
5、湯姆釣上來的究竟是怎樣的一條魚?
6、指導讀句子“哇,一條他從未見過的大鱸魚”,體會湯姆的驚喜心情。
7、從哪些詞語看出這條魚很大?
過渡:這么大的一條鱸魚,湯姆帶回家了沒有?為什么?
(四) 、揭示課題。
1、此時,爸爸做了一個什么樣的決定?
2、揭示課題:“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3、出示句子: {“你要把這條魚放掉!”
{ “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1) 比較這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2)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五)、理解課文第三部分:放掉魚。
過渡:剛才爸爸還在一旁微笑著,可這會卻用低沉的聲音命令湯姆把魚放掉?
默讀第7~12自然段。
1、從爸爸的話中,找出必須放掉鱸魚的理由?(離允許釣鱸魚的時間還有兩個小時)
2、這么大的一條大鱸魚,湯姆舍得放嗎?從哪些詞可以看出來?
3、那么可不可以不放呢?(湯姆認為可以)為什么?(沒有人看見,也沒有人知道我們是在這個時候釣到的鱸魚)
4、可是能不放嗎?爸爸是怎么說的?(不管有沒有人看見,我們都應該遵守規定。)
5、從這句話看出爸爸是個怎樣的人?(嚴格遵守社會規定和社會公德的人)
6、聽了爸爸的話,最終湯姆怎么做?從“只好”、“慢吞吞”這些詞中,你體會到什么?(無可奈何)
7、大鱸魚得到了自由,可湯姆的心情卻一落三丈。
8、指導讀句子“我這輩子再也釣不到這么大的魚了。”
9、從中,你體會到湯姆什么樣的心情。(萬分遺憾)
10、分角色朗讀,體會湯姆的心情變化。
(六)、理解第四部分:銘刻在記憶里。
過渡:湯姆放掉那么大的鱸魚,他后悔了嗎?
1、出示句子“可是那晚的情景卻一直銘刻在他的記憶里,爸爸的話也一直回響在耳邊。”
(1)、“那晚的情景”是指怎樣的情景?
(2)、“爸爸堅定地話語”指的是什么?
2、“銘刻”是什么意思?從“銘刻”和“回響”兩個詞語說明了什么?(湯姆牢牢地記住爸爸的教誨)
3、在父親的影響下,湯姆成了一個什么樣的人?
(七)擴展延伸,鞏固教育。
1、從這個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啟示?
2、在實際生活和學習中,有許多社會公德,是我們必須自覺遵守的。
3、出示練習題。
4、小結:學了這篇課文,讓我們把“爸爸”說得話銘刻在心里,做一個時時刻刻都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的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