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作1 (蘇教版三年級下)
(2)看圖說話。第一組有三幅圖,第二組有四幅圖。學生應仔細觀察,并展開合理的想象,按順序說清楚圖的意思,注意前后的連貫。
(3)看圖習作。學生可以從書中選,也可以從自己看的課外書中選幾幅連貫的圖寫。
二、進行口頭作文訓練。
1、先在小組內進行朗讀,學生之間可以相互提醒、補充。
2、小組將說得好的同學推薦到班級交流,相互評議,共同提高。
3、教師適當提供或引導學生交流好詞語。
4、練說、交流、指導、再練說的基礎上,可以讓學生再一次自由讀讀例文,看看是否又有新的啟發,體會例文的寫作步驟。
三、看圖練習。
1、小組分別交流自己寫的作文,對照要求挑選好的同學到班級進行交流。
2、指名讀自己寫的事情,其他同學聽,適當進行補充。
3、集體評議:看圖是否恰當,內容是否真實,想象是否合理,事情是否說清楚。
四、學生習作
1、明確要求:
2、練習寫稿。
3、修改評議。
4、學生謄寫。
課前思考
1、本次習作的類型是看圖作文,重點是讓學生學習層次分明地表述圖中意思,建立事的概念。同時也在著力培養學生前后聯系的思考方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2、例文語言清新活潑,生活氣息濃郁,簡潔正確,值得學生效仿。
3、在練習中如何將畫面的內容活起來是訓練的重點。學生通過相互之間的交流,從偏到全,從簡單到具體,從平淡到生動,循序漸進,逐步成文,又要顯示學生習作時各自的個性。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的對話交流在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
4、要留足時間讓學生從例文中悟,在對話中成文。
5、細節:讓學生學習角色對話的不同寫法。
教后小記:
今天上了習作1《看圖寫話》。課上,孩子們說得倒還不錯,可交上來一改,感覺這篇看圖寫話猶如雞肋,食之無味。
分析了一下,我認為問題可能在以下幾點:
1.我在指導過程中,一直強調想象的合理性,比如從環境、動作等等。這一方面,這樣做能訓練孩子的觀察力和分析能力,但是太過了也會嚴重束縛孩子的想象力,導致文章寫上來缺乏靈性。
2.我在指導過程中,讓孩子用一定的句式來說話:如,“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里……”,“瞧,孫小圣有趣極了!……”,這同樣各有利弊,一方面可以規范孩子的語言,一方面又束縛了孩子的思維,使文章中規中距。
3.孩子說和寫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在課上孩子們說的很多,寫的時間相對減少。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在這指導的度上多下功夫琢磨琢磨,多平衡一下說與寫的時間。注意指導的方式方法,通過一些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有順序地,全面細致地看圖,注意圖中事物的聯系,邊看邊想,弄清圖的意思。要啟發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從圖畫出發展開想象,以豐富看圖的感受,然后再引導他們用幾句話或一段話把豐富地感受自由地表達出來,說清楚,說明白。
教學反思:
本次習作是看圖作文,寫這樣的文章對學生來說思路會清楚一些。在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觀察4幅圖的意思,明白它們分別講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再引導他們從中得出寫看圖作文要注意的幾個地方(1)仔細觀察。看懂每幅圖的意思,弄清每幅圖之間的聯系。(2)展開想象。圖上看到的內容可以寫,圖上沒有的內容,可以展開豐富合理的想象與聯想來寫。(3)層次分明。每一幅圖就寫一段。(4)重點突出。幾幅圖中選一、兩幅圖寫具體。(5)語句通順,條理清楚楚。(6)正確使用標點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