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古詩兩首 教案
現在你知道詩人為什么要停下來不走呢,詩人眼前看到的是什么?理解“坐”“愛”
再把三、四句連起來說說它的意思。
5、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6、回答問題:這是什么季節,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景色?你是從哪里知道的?
(深秋季節,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楓林美景。)
五、總結全文,體會感情。
六、指導朗讀,背誦這首詩。
1、想象著詩歌意境,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2、指名朗讀
3、聽錄音朗誦后再次練習美讀古詩,體會情感。
4、按從遠到近的順序觀察圖畫,然后指導背誦。
七、作業:
介紹古詩
(可用小導游、小畫家、小詩人……來表達古詩的意境。)
板書設計:(簡筆畫)(略)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古詩《楓橋夜泊》,讀準“泊”,理解“泊”“對愁眠”等字詞的意思。
2、讀懂《楓橋夜泊》,感受古詩描繪的意境,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歌的意思,并能體會詩人的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過程:
一、復習
⒈背誦《山行》
⒉《山行》這首詩描寫了什么景色?交流介紹自己上堂課的作業,加以適當評價。
二、揭題,解題
1、板書課題,讓學生書空。
2、指名讀題,正音:泊b (領讀,然后開火車讀課題)
解釋“泊”:——停船靠岸。
它的另外一個讀音是什么?p湖泊
3、解題、質疑:
詩中點明地點的詞是——楓橋;點明時間的詞是——夜;
誰能連起來說說“楓橋夜泊”是什么意思?
猜一猜:這首詩也許會寫些什么?
引導質疑:寫了什么季節怎樣的景色,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4、介紹作者。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出示自學要求,引導學生按要求自學古詩。
⑴輕聲讀課文,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如果能讀出詩歌的韻味就更好了。
⑵自讀課文,想想每句詩的意思,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一個問號。
2、檢查自學情況,引導質疑思考。
(1)讀生字。
(2)指名讀課文。
(3)齊讀課文,引導學生正確停頓。
(4)引導質疑、交流:
通過你們的自學,還有哪些問題不能解決?提出來和大家一起商量?
(5)學生質疑后引導:你們真會思考,一下子就提出了這么多問題,那你們說這些問號你們可以怎樣解決呢?
(6)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查字典、聯系詩的上下文、看插圖、問同學老師……
三、再讀課文,自主解疑,讀懂詩意。
1再讀古詩,嘗試解疑
2你們已經解決了哪些問題,是怎樣解決的?和大家交流一下。
3小結引導:同學們真了不起,自己解決了這么多問號。那每句詩分別描寫了什么?你能自己史著說說嗎?先準備一下。
4理解每句話
⑴理解一二句
輕聲讀一、二句邊讀邊想象詩句中的描繪的畫面。
這是什么季節?從那兒可以看出來?這是詩人的心情詩什么樣的?
理解“愁”,相機穿插詩人的背景資料,結合“秋天”這一特定的季節感受詩人的“愁”
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前兩句話的意思?指名回答。
⑵學習第三、四句
指名讀三、四句。
回答問題。
①“姑蘇”在什么地方?
②“到”是什么意思?
③說說三四兩句的意思。
⑶用自己的話說說全詩的意思。
四、總結全詩,體會情感
這首詩描寫哪些景物?抒發了詩人什么心情?
五、指導朗讀,練習背誦
1讀的時候怎樣才能把詩人的這種情感讀出來呢?先自己練習一下,再讀給組內同學聽聽,看看他們有什么建議或有什么值得你學習的地方,再改進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