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露珠教學案例
一、教材依據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蘇教版)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
二、設計思想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為學生樹立獨立人格、充分舒展個性創造必要條件。《小露珠》通過對小露珠這一自然現象的產生、經歷、消失的介紹,向同學們展示了小露珠活潑可愛、充滿生機的特點,抒發了作者對小露珠的喜愛之情。文章在生動有趣的語言文字中,有機地滲透了身邊的自然科學常識。教學中我引導學生表演小露珠和小動物的對話,并且加上動作、神態,來體會情景,描繪情景,演示情景,在優美的朗讀中,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深刻理解了文本內涵。孩子們既可以從中感受到小露珠的親切與可愛,又可以激發出他們探究身邊自然科學現象的興趣,甚至還可以通過體味作者的那種喜悅之情,以及對大自然的愛,并以此來感染、熏陶學生。
三、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并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3、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分角色表演懂得小露珠這一自然現象的產生、經歷、消失。體味作者的那種喜悅之情。
四、教學重、難點: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并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2、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分角色表演懂得小露珠這一自然現象的產生、經歷、消失,體味作者的那種喜悅之情。
五、教學準備:課件頭飾
六、教學過程
(一)以圖片談話導入
1、(出示露珠圖片)同學們認識它是誰嗎?說一說自己見過的露珠是什么樣的。
2、(多媒體出示露珠圖片)欣賞、說說看后的感受,揭示并板書課題:小露珠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出示要求)初讀小建議:
(1)“眼到”:自瀆課文,標自然段號。把字詞看清楚再讀,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2)“口到”:請借助拼音輕聲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心到”:想一想,畫一畫,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1、檢查自學情況。
(1)生詞讀音
夜幕降臨黎明黃豆粒
鉆石水晶珍珠
光彩熠熠植物俊俏
熱氣襲來蒸發笑盈盈
²指名領讀、開火車讀,齊讀(相機正音)
²聯系課文選以上任一組詞語說話。
(2)檢查讀文情況。
指名開火車分段讀課文(相機糾正可能讀破句的現象、正音)
²讀了課文,你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嗎?(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
(三)精讀感悟
1、學習第一段(投示第一段)
(1)指名讀,小露珠是什么時候出現的?
相機引導理解:夜幕降臨黎明
(2)小露珠什么時候有黃豆粒那么大?
延伸想象:小露珠爬呀、滾呀……
用“越來越……越來越”說話
2、小動物是怎樣贊美小露珠的?(學習課文2—4自然段。)
(要求)自由讀2-4自然段
(1)小青蛙是怎樣贊美小露珠的?
出示青蛙的話,多媒體出示閃亮的鉆石
引導用體態語讀好贊美的語氣
(2)小蟋蟀是怎樣贊美小露珠的?
出示蟋蟀的話,多媒體出示透明的水晶
引導帶體態語讀好贊美的語氣
(3)小蝴蝶是怎樣贊美小露珠的?
出示蝴蝶的話,多媒體出示圓潤的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