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周巍唯校長執教《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后有感
三、有血有肉、有情有義、有福同享的體驗式課堂
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可以看到這樣幾句話: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這就是一種所謂“我做了,我懂了,我會了”的角色體驗教學模式,在定義上,是個人以一定角色為參照,通過觀察、感悟、模仿、訓練和認同,掌握該角色規范,在認識、情感、行為等方面達到相關要求的過程。
學生閱讀的作品往往有著具體可感的特定的角色,即生動的人物形象(或擬人化的動植物、礦物等)。有效地引領學生對這些角色進行角色體驗,能大大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培養探究性閱讀的能力。
而周校長所提倡的“把書讀到人物心里去”的閱讀方式,正是角色體驗教學的通俗版本。只有與作品人物同呼吸共命運的閱讀才是真正成功和深入的閱讀,如果不能被作品所感動,又如何理解作品蘊涵的人文思想和人性情懷。以前要求讀書要用心用腦,現在周校長明確提出讀書要動情動感,這短短的一句要求看似簡單,實則匠心獨具。當學生真的調動起自己的情感體驗來閱讀文中的湯姆時,我們可以堅信,他們對主人公感情變化的疑惑必定可以迎刃而解。
這就是教學的藝術!最后,引用一句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話來結束全文:
“在優秀教師那里,學生的求知欲望之所以從不熄滅,是因為他們總感到自己是知識的挖掘者,體驗到因自己邊思考邊工作而帶來的愉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