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2》教學案
在漢字中,大多數的字是一字多意,用在不同的地方就表示不同的意思。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根據上下文確定字詞的意思這是正確理解一個字詞意思的一種重要方法。
如下列句子中都有一個“白”字,它們表示的意思卻一樣。
(1) 我的勞動沒有白費。
(2) 你們三人都聽明白了嗎?
(3) 東方發白了。
(4) 這項發明,填補了我國的一項空白。
(5) 爸爸不問青紅皂白,狠狠地批評了他。
如果把一個個單獨的“白”放在這里,我們就不知道它的意思。只有通過聯系上下文我們就會知道:第一句中的“白”是“沒有效果”的意思。第二句中的“白”是“清楚”的意思。第三句中的“白”是“明亮”的意思。第四句中的“白”是“空的、什么都沒有”的意思。第五句中的“白”是指“像霜、雪那樣的顏色”。
實踐活動——查字典,完成練習
1、按音序查字法的要求填表
要查的字
音序 音節 字典里的幾種解釋 根據詞語選字義 柔 (1) 軟使 (2)變軟 (3)不強烈 (4)柔和,跟“剛”相對 柔和 溫柔 柔嫩 柔軟 據 (1) 占據 (2) 按照,依照 (3) 可以做證明的事物 (4) 憑借,依靠 證據 據點 據理力爭 據為己有 2、按部首查字法的要求填表
查帶點的字
查什么部首 再查幾畫 選擇解釋 安居樂業 (1)使平靜(2)平靜、不危險(3)裝設、安置 川流不息 (1)呼吸的氣(2)利息(3)停止口語交際
當有人敲門的時候
當你一個人在家的時候,有人敲門,你會怎么想?怎么做?
語段1:
星期天早上九點鐘的時候,我一個人正在家里認真地做作業,突然“叮鈴鈴……”一陣清脆的自行車鈴聲在我家門前急促地響起,同時我聽到有人大聲地喊著,好像是喊我的名字,那聲音聽起來有些熟悉。緊接著我又聽到了有人敲門的聲音。于是我放下手中的筆,走到門前,從門上的“貓眼”向外望,可是什么也沒有看到。我大聲地問:“請問,你是誰呀?”
“我呀!王露!我的大班長,你連我的聲音也聽不出來了嗎?”
我認真一聽,確實是王露的聲音。我連忙把門打開,連聲說:“對不起!因為我是一個人在家,必須要謹慎一點,如果把壞人放進來,那可就慘了!多說了幾句,你不怪我吧?”
“我怎么會怪你呢?確實應該這樣!”王露微笑著說。
然后,我和王露一起學習,一起跳皮筋,一起做午飯,我們度過了一個非常愉快的星期天。
語段2:
星期天,爸爸去揚州進貨,媽媽去服裝廠上班,我一個人在家里。早上九點鐘的時候,我正在認真地做作業。突然,“叮鈴,叮鈴……”我家的音樂門鈴很認真地響了起來,打斷了我的思路。我放下手中的筆,站起來走到門前,從門上的“貓眼”向外望,可是什么也沒有看到。于是我大聲地問:“請問,你是誰呀?”
“潘老板在家嗎?”
我一聽是找我爸爸的,就說:“我爸爸不在家,你有什么事,等我爸爸回家再說吧!”
“我是你爸爸的朋友,到你家拿東西的,你把門打開,我拿了東西就走。”門外的人說得很懇切。
“對不起!不行!我不認識你,還是等我爸爸回家再說吧!”我又一次婉言拒絕了他的請求。
“你不相信我嗎?你爸的手機號碼是什么,我來跟他聯系。”我一聽連我爸爸的手機號碼是什么都不知道,還想從我這兒打聽,沒門。
“實在對不起,我也不知道。你還是等我爸爸回家再說吧!我要做作業了。”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