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教學預案
課前談話:
1.每個人都有夢想,(板書:夢想)我小時侯的夢想是當一位教師,通過我的努力,我的夢想實現了嗎?所以當你們叫我王老師我心里美滋滋的。
你們的夢想是什么呢?
(相機評價:志向高遠,美好的夢想,有志氣! 祝你們美夢成真。)
(正式上課)
一、引導質疑
1.初讀了第22課《金子》,你們知道主人公彼得的“夢想”是什么嗎? (尋找金子、發財致富)
他的夢想最終實現了嗎? 你是從哪里讀出來的?
(課件出示)誰來讀讀這一段。
緊扣“不無驕傲”體會說話時的心情。(再讀或齊讀)
2.引導質疑。
讀出了感情,還要讀出你的思考,反復讀著彼得的話,你有什么疑問嗎?
揭示矛盾:彼得明明一丁點金子都沒有挖到,可是卻說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
(教師相機板書:真金)
二、 鑒別“真金”
1.“真金”到底是什么?引導觀察金子圖片:
孩子們,眼前看到了什么啊?(黃燦燦、熠熠發光、亮閃閃的金子)
看著這些珍貴的金子,是不是有些沖動的想法?(評價:實話實說,你真是可愛極了!)
小結:這熠熠閃光的金子的確能讓人產生很多不切實際的想法。但是你們要清楚,這些想法只是一種幻想。(如果學生都說的是正當的想法:是啊,有了金子確實能做很多想做的事情,所以很多人都渴望得到金子。)
2.(如果把幻想當成了追求的夢想,會有怎樣的故事發生呢?)讓我們到薩文河畔去看看。
齊讀第一自然段。
緊扣:“蜂擁而至”(分析金子讓人想不勞而獲。)
薩文河畔上就涌動著對金子的渴望,有一個成語說得非常形象——“蜂擁而至”。
你知道它的意思嗎?在生活中你們見過“蜂擁而至”的現象?(無字詞典)
從“蜂擁而至”中你讀懂了什么?(人很多、迫不及待)
指導用急切的心情讀讀第一句話。(你理解得很好,如果能讀出你的理解就更棒了)
他們為什么要“蜂擁而至”呢?
(聽說……無意間……都想發財致富。想不勞而獲)
那結果怎樣呢?
理解“一無所獲”:什么也沒有得到,兩手空空。是啊,找到金子的機會太少了。在回讀第一句,想想原因?(緊扣“聽說 無意間 蜂擁而至”深入理解不勞而獲是可笑的。)
理解“掃興離去”;掃興離去中你能體會到什么?(垂頭喪氣,經不起失敗的考驗。)
3.為了找到那傳說中珍貴的金子,彼得也加入了淘金者的行列。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2、3自然段,讀完后和第一自然段比較比較,看看彼得和其他淘金者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4.交流反饋:
緊扣“不甘心落空”――“掃興離去”
(相機追問:什么叫不甘心?不愿讓什么落空?)
再讀讀第二自然段,你從哪句話能看出彼得不甘心落空?
強調:他不甘心落空,默默挖掘著,埋頭苦干著,翻遍了整塊土地!(相機板書:堅持不懈)
5.然而,他找到了那熠熠閃光的金子了嗎?是啊,哪怕有“一丁點兒金子”也能讓人看到希望啊!可是,一丁點兒都沒有,直到這時彼得才失望了
6、指、引、齊讀第三自然段。
彼得不但夢想落空,反而淪落到了怎樣的地步?
(緊扣“連買面包的錢都沒有了”體會人生的絕境:山窮水復,走投無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