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做到有感情。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感受湯姆的心情變化,讓學生受到嚴于律己,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重點:讀好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難點:讀好對話,初步感受湯姆的心情變化,學生從中受到嚴于律己、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的教育。
教學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讀題質疑,構建話題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共同學習第17課———“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板書課題(師同時強調“必”、“須”的寫法)。
2、指名讀課題,齊讀課題后,問:看課題,你有什么發現?(師相機強調雙引號和感嘆號。)
3、扣題質疑,問:圍繞課題,你有哪些問題?(為什么必須把這條魚放掉?等)
(設計意圖:教學伊始,指導學生讀好課題,培養學生的語感。課題是文章的眼睛,圍繞課題質疑是 打開文章“窗戶”的有效方法之一。有了問題,促使學生迫不及待地拿起課本,投入學習。)
二、初讀課文,夯實基礎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通全文。
(2)理解詞語,不理解的做上記號。
2、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生字詞
釣魚 魚鉤 魚竿
允許 規定 必須
堅定 低沉 銘刻
(2)指導讀好以上生字詞。
(3)將以上詞語分行進行語言訓練。
(設計意圖:本環節扎實讀好生字詞,不煮夾生飯,是讀通讀順課文的基礎。)
3、同位互讀課文,并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同位互讀互聽,達到朗讀的第二個層次。)
師: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4、指名朗讀課文,正音。
重點指導:
(1)出示內容:湯姆小心翼翼地把魚竿拖出水面。哇!一條他從未見過的大鱸魚!
①指名讀,相機評價。
②師(強調“小心翼翼”、“未”的讀音),齊讀。
(2)師:讀課題時,同學提出的問題:為什么必須把這條魚放掉呢?找出有關段落讀一讀。
①指名逐自然段朗讀。
②“允許”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允許”說句話嗎?(或寫一句話)
③師:現在知道為什么把這條魚放掉了嗎?指名連起來說一說, 齊讀第10自然段。
三、默讀課文,解決質疑
1、(出示填空)——————,爸爸————說:“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湯姆聽了,——————把這條魚放回湖里。
2、默讀課文,邊讀邊想。
3、交流看法,完成填空。
4、師:同學們,這段話連起來,就講出了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平時在寫一件事時,我們一定要寫清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設計意圖:大聲朗讀,可以讓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順,默讀靜思,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也可以達到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的效果。)
四、自主識字,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認真觀察比較每組字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