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材分析人教版
第一單元有四篇課文,其中《我們的民族小學》《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讀課文。課文從多個側面反映了豐富多彩的兒童生活,體現了我國各族兒童之間的友愛和團結。有的講述了兒童在大自然的懷抱里自由自在、快樂的成長以及它們是如何用兒童的眼光和心靈去觀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過記述兒童攀登黃山天都峰,反映了兒童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贊美了鄉村兒童純樸、勤儉、熱愛勞動的好品質。課文內容豐富多彩,充滿了童真、童趣。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37個生字和46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生活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我國各族兒童間的友愛團結以及它們幸福的學習生活。
2.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樂趣。
3.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
4.培養自讀能力,使學生感受到勞動是快樂的。
教學建議:
三年級的學生,剛剛由低年級升入中年級。開始學習第一組課文,首先考慮的是銜接問題,這一組是低年級和中年級兩個年級語文教學的接口處。除了識字還是教學的重點外,還要求學生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初步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要逐步完成由低年級向中年級教學的過渡。把學生放在一個大的學習情境中學習,把這個單元的語文學習變為學生語文實踐的過程。每一課的學習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學習單元,也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學習活動。教學中要加強整體意識,注意發揮整體優勢,使本組教學形成一個有機整體。
本冊教材的每一個主題單元開篇都設有“導語”用來點明本組的專題,提示學習要求和學習要點。導語的語言親切自然,似一位長者引領孩子們步入美麗的知識殿堂。因此,在教學新一組課文前,讓學生讀導語:我們的生活象七彩的畫,在教室里讀書,在操場上游戲,去科技館參觀,去少年宮演出,到小河邊釣魚摸蝦,到樹林里采集標本……在快樂的生活里我們一天天長大,讓我們走進課文,去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學生讀到這里,急著想知道這一單元的課文內容,教師便可因勢利導,帶領孩子們瀏覽整組課文。
本單元的學習活動名稱:“豐富多彩的兒童生活”貫穿整個學習單元,分四個模塊:
1.《我們的民族小學》(2課時)是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學校生活的美好與幸福,并感受到我國各民族之間的團結友愛。
2.《金色的草地》和《爬天都峰》(5課時)使孩子們感受到大自然帶來的快樂,其中《金色的草地》在體驗大自然給人們帶來快樂的同時,也增強了孩子們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爬天都峰》意在使學生從課文內容的理解中體會在困難面前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要善于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3.《槐鄉的孩子》(1課時)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品質,懂得勞動會給人帶來幸福和快樂。
4.“匯報與展示”(3課時)這次活動圍繞課余生活這一主題進行。活動要能體現學生課余生活的豐富多彩,主要展示學生課余生活的內容和收獲。可以設一個班級展示臺,把自己收集的課外書、郵票等,和大家一起交流、收獲。
本單元教學檢測命題注重字詞的訓練,可通過以下類型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