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材分析人教版
教學目標:
1、認識19個生字,會寫4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指定內容。
3、了解名人的故事,感受他們的不平凡。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列寧善解人意、循循善誘和對兒童的保護,懂得做錯事情應該改正的道理。
2、感受高爾基對男孩的關懷愛護和對高爾基的崇敬熱愛.
3、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動腦,熱愛求索的品質。
4、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獲得啟示。
教學建議:
本冊教材是中年級的起始階段,尤其是第一、二組課文更是低年級和中年級兩個年段語文教學的接口處。所以,首先要考慮的是銜接問題,要通過本冊教材的教學,幫助學生盡快地適應中年級的語文學習。因此,教師有必要重溫一下課程標準中對低年級的教學要求,深入了解中年級起始階段的教學要求,通過這兩組乃至后面一兩組課文的教學,逐步完成由低年級向中年級教學的過渡。
識字寫字、詞句訓練是貫穿整個小學階段的重要任務,但在不同年段要求應有所提升。
1、繼續重視識字寫字教學:
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識字能力,所以我們在教學中首先要相信學生的能力,應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引導學生將已經掌握的識字方法遷移到新的識字、寫字學習中;其次應突出難點,注意簡潔;(如:第1、2、3、6、7課生字表)第三,到中年級不僅寫字還要寫詞;(例:出示詞語表)第四,隨著學生識字、寫字量的增加,字詞的鞏固成為一個重點,最主要的方法是多接觸、多見面,特別是在閱讀中多見面,根據中年級特點,還可以在小練筆和習作中,在具體的運用中來鞏固。(如:《小攝影師》)
2、加強詞、句訓練:
詞句訓練的主要任務有兩個:理解和積累。在理解詞句方面我們除了繼續引導學生自覺運用查字典、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等方法準確理解詞語的意思外,更要重視引導抓住關鍵詞句,領悟語言文字表情達意的精妙,感悟做人之道。
(1)抓內容精彩之處,例:
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學習這種在精彩之處邊讀邊想,幫助深入體會課文內容的方法。
(2)抓關鍵性的詞語運用之處,例:
《奇怪的大石頭》
在教學課文第二段時,教師引導學生默讀思考:你從這段話中讀出了哪一個字?然后抓住“孤零零”和“嚴嚴實實”等關鍵詞語進行品讀,理解石頭之“奇”、石頭之“巨”。
(3)抓課文留白之處,富課文內容。
教師引導學生移情體驗,轉換角色,在此基礎上朗讀,會越讀越美妙。
3、與“學習伙伴”交朋友 培養閱讀能力和習慣
從一年級開始出現的“學習伙伴”的形式,到三年級上冊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本冊教材在精讀課文內部或結尾處,以學習伙伴的口吻、以“泡泡” 的呈現方式插入了許多提示語,用來引導學生認真讀書,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有重點地深入感悟和思辨,以培養閱讀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學中我們應該引導學生主動和“學習伙伴”交朋友,逐步學會讀書方法,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如果能引導我們的學生充分利用好學習伙伴,與學習伙伴交朋友,從小就養成一邊讀一邊想,一邊讀一邊勾畫旁批等讀書習慣,語文學習能力一定會得到極大的提高。
“學習伙伴” 除了利于學生學習外,還利于教師的教學。教師可根據學習伙伴的提示,選擇備課上課的著力點,提高教學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