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思結合 優化感悟——我教《揠苗助長》。
讀思結合 優化感悟——我教《揠苗助長》。作者:何慶紅 轉貼自:宜昌市猇亭區實驗小學 點擊數:97 讀思結合 優化感悟——我教《揠苗助長》。
《揠苗助長》是一篇講讀課文。這則寓言勾勒出了古代一個可笑的人物形象。通過學習讓學生明白事物是有它自身的內部的發展規律, 做事急于求成,違背常理,借助外力,強求速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
教材安排這篇課文的意圖是,讓學生讀懂課文,初步了解寓言表達上的特點,體會寓言包含的道理。
這篇課文的教學要求是:
1.學習生字,理解詞語。理解寓言含義,回答課后問題。
2.能正確流利的讀課文,培養學生閱讀寓言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3、能流利地朗讀課文,部分學生能在朗讀的基礎上提出較有價值的問題。
4、學習隨文識字的方法,嘗試邊讀邊想,做簡單批注的學習方法。
5、從語言中體會一個道理:做事情要遵循一定的規律;生活中要有美好的愿望,也要有正確的奮斗方法,才能達成愿望。
6、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寓言故事。
根據我執教多年低年級的經驗,我覺得:二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對一些比較淺顯的詞語,已經能夠根據上下文的意思準確理解出來,較長的句子也基本能準確斷句,讀通順。
于是,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以讀為本結合課文的插圖,理解重點詞句,分析人物的言談舉止和心理活動,讀懂課文內容,較為成功地執教了這篇課文。
回頭反思,我的基本做法是:
1、自學過關、嘗試感悟。
教學中,我注意采用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獨立閱讀的主動性,培養獨立閱讀的良好習慣。實踐證明,自學自悟學習方式在二年級課堂教學中適當滲透,是非常必要的,真正體現了“學生是主體”的原則
例如:開課亦始,我就以“預習過關”的方式,實踐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
(1)、首先,我們來預習這則寓言,中有五道關卡擋在我們面前你能闖過去嗎?
(2)、出示寓言大闖關,請同學們根據闖關要求試著預習吧!
朗讀關:讀通課文
字詞關:讀準生字字音
理解關:利用字典或聯系上下文試著理解:揠苗助長、巴望、筋疲力盡
思考關:再讀課文,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提問關:對課文內容,你有什么不明白的?
(3)、這些關卡你能過嗎?你想過哪一關就在小組內認真展示一下,讓小組同學為你加加油!想過哪一關?試試看!
2、注重朗讀 ,激活感悟。
讀、思、議是閱讀教學的三種重要手段,讀是前提,思是基礎,議是關鍵。課堂上進行多層次的朗讀并引進默讀訓練,是有效理解本則寓言所蘊含的深刻寓意的重要手段和途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