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和鹿》教案設計
3、師:讀了這篇課文后你有什么收獲? 思考
4、其實我們以前也學過類似于這樣的文章。出示《駱駝和羊》,學生默讀
思考:把這兩篇文章聯系起來,想想讓你明白了什么?生。。。
4、小結: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取長補短,相得益彰。”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美無缺。不要因為它的美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為它的難看而否定它的長處。我們要學會正確地看待事物。
出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取長補短,相得益彰。”
5、請你說說自己或身邊的人有什么優點和缺點?生。
總結:以后你們都會正確對待自己的優缺點,發揮你的長處彌補你的短處,相信你們都會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最后老師送你一句話:孔子曰:“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四、拓展延伸
1、閱讀《驢子和白馬》(課后)
2、 推薦《伊索寓言》課外看,開一個小小的交流會。
板書:
28獅子和鹿
欣賞 角 美 差點送命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抱怨 腿 細 獅口逃生
反思:
試教了3次后,這是最后定下來的教案。試教時,還不是很滿意。在教導的多次指導下,略讀課,該抓什么,該放什么,有點清晰起來了,但是對于課堂上細節的處理,我還是不夠滿意。
從整體感知到品讀“欣賞角”和“抱怨腿”的部分,課堂把握的還是挺好的。之后,配樂老師講故事,學生試著復述,學生講得也不錯,積極性都很高。
最后的理解寓意,再說說自己或身邊的人都優點和缺點,學生也都能講得挺好的。
上午試教了,在細節上再修改了一點點,整理好教案和課件已經快一點。教導說,那個學校是1:20上課的,我是第一節,教導就馬上開車送我去了。
到校,直奔上課教室,弄好課件,等待上課(延遲了10分鐘)。猛然發現這里的孩子只有20個,一下子很難適應(我們學校50個啊)。課前孩子們在玩耍中嬉笑聲,讓我突然覺得這里的孩子基礎會比我們那里差多了。心里突然擔心起來,雖然我已經做好了借班上課的難的思想準備,但還是出乎我的意料。
課前的談話盡量弄得輕松點,想拉進距離,調起積極性。我不是有經驗的老師,沒有一定的調節課堂氣氛的能力,所以課堂上始終只有3、4個學生舉手,到最后的明白寓意和結合自己說說優缺點,那幾乎就是1、2個學生舉手。一堂課總算勉強順利地上下去了。
備課,思考,琢磨了這么久,竟然沒有想到這里的學生跟我們那里的學生相處那么大的。事后問了其他的老師,他們說原本這里的學生好多了,我只知道的學生成績跟我們不分上下,想不到課堂表現相差那么大。
上一堂課,讓我覺得自己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