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上冊復習資料(人教版)
課文中對小人國、居民、玩具三個詞語加了引號,這是對微觀世界和微生物的擬人說法和對顯微鏡的形象表述(借代),加上引號,不僅起到強調的作用,還使這些詞語具有特殊的意味,避免了使用一些術語的枯燥,增強了所要表達意思的趣味性和可感性。
《找駱駝》故事改編自阿拉伯民間故事。人物有兩個:商人和老人。商人走失了一只駱駝,老人在沒有見過駱駝的情況下,憑著對觀察到的現象的準確分析和判斷,使商人終于找到了駱駝。
第五單元:燦爛的中華文化
《孔子拜師》這篇課文講述了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為師的故事,體現了孔子謙虛好學、孜孜以求的治學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孔子認為“學無止境。”
《盤古開天地》傳說很久以前,天和地沒有分開,宇宙混沌一片。后來,有個叫盤古的巨人,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這就是盤古開天地的傳說。這是一個神話故事。
《趙州橋》是篇說明性的課文,向我們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和美觀。
“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這句話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隱含的意思就是前面的內容講了“堅固”,下面的內容即將要講“美觀”。
第六單元:壯麗的祖國山河
《望天門山》描繪的是天門山夾江對峙,長江波瀾壯闊的雄奇秀麗景色;《飲湖上初晴后雨》描繪的是西湖在不同氣候下呈現的不同風姿。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譯文:波濤洶涌的長江把天門山從中間沖開,碧綠的江水浩浩蕩蕩向東流去,在這里激起回旋。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譯文:兩岸的青山相對聳立,巍峨險峻,一葉孤舟從太陽落山的地方飛速漂來。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譯文:晴天的水光: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蕩漾,波光閃閃,十分美麗。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非常奇妙。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譯文: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濃妝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妝的西施,都是同樣的美麗無比。
《富饒的西沙群島》圍繞“這里風景優美,特產豐富”這句話來寫,作者是按照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具體介紹西沙群島的風光和物產。
海底的巖石上長著各種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運用“總分”式介紹了海底的巖石上長著各種各樣的珊瑚。
《美麗的小興安嶺》講述了我國東北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和豐富物產,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香港,璀璨的明珠》從多個方面介紹了香港的美麗和繁華。結尾用一句話概括主題,贊頌了香港真是“一顆璀璨無比的明珠”,與課文的開頭相呼應。
第七單元:科學的思想方法
《矛和盾的集合》發明家手持矛和盾,與朋友對打過程中,為了保護自己,由盾想到了鐵屋子;為了進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兩者結合起來,發明了坦克。由此說明“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的道理。
“難以招架”的意思是,對方來勢猛,很難抵擋。“固然”有本來、原本的意思。 “善于”,就是很會觀察、很會思考的意思。
《科利亞的木匣》講的是科利亞5歲的時候從家門口向前數了10步埋下自己的小木匣,4年后數了5步挖出了木匣,從這件事中感悟到時間在變化,自己在變化,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化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