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專列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目標很明確,一顆愛心貫穿全文,就是要讓孩子們從故事的字里行間感受到人們為保護燕子所表現出來得博大愛心。因此課堂上我所設計的環節并不是很多,主要采取以讀促情的方法來達到預期目的。學生也在我的逐步引導之下感受、領悟,從而上升到情感。當燕子遇到了麻煩,瀕臨死亡之際,孩子們讀起來語調低沉,似乎被這惡劣的環境感染,心情非常沉重。于是有孩子說:“這天氣來得太突然,小燕子一點準備都沒有,真是沒有想到它們就要死了”。有的說:“小燕子能吃的昆蟲都凍死了,它又冷又餓,再加上飛了那么長時間,真可憐啊!童心的善良由此可見一斑。此時,孩子們對燕子的愛蒙上了深深的同情。
難道眼看著燕子就這樣死亡?緊接著我話鋒一轉,馬上宣布了瑞士政府的決定,孩子們歡呼雀躍,看著他們的高興勁,我迅速讓學生在文中找出政府決定好好讀讀,讀后又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出怎樣代表瑞士政府去向人們呼吁,現場直播。孩子們有的當播音員,有的當電視主持人,熱情洋溢且激動萬分地向人們呼吁倡議:救助燕子吧!不同的話語表達了同樣的心境,甚至于有的孩子并不是呼吁,而是告訴人們這世上如果沒有了燕子,生態的平衡將會遭到破壞,害蟲將無法消滅……此處的教學將孩子們對燕子的愛上升到了環境保護的層次,真是一個突破,我分外高興,孩子們的表現真棒!
隨之而來的就是怎樣解決本課的教學難點,即領會描寫惡劣氣候與環境的內容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我主要來抓重點詞句,反復朗讀來感受。孩子們從那些帶點的詞語中體會到了人們尋找燕子的焦急,體會到了人們不畏嚴寒的高尚品德,從小貝蒂在皚皚白雪的山間巖縫中的尋找都深深體會到了瑞士人民對小小燕子的真摯熱愛!此刻我并沒有要求學生按著課文順序來一段段讀,而是讓他們選擇自己最感動的句子或段落來讀,勿需我強加給他們什么樣的感情,孩子們已經讀得聲情并茂,因為他們已被愛深深感動!
列車開動了,燕子要走了,帶走的是一顆顆濃濃的愛心,留下的是人與動物的永恒友情,最后我留給孩子們的只有一個問題:“如果你是得救的燕子,你是什么心情,你會說什么?你還能講一個這樣的故事嗎?”這正是這個感人故事所要呼吁的主題,孩子們悟出來了:親愛的人們,感謝你們所做的一切,人與動物是朋友,應該和諧相處!全文結束了,我的教學也接近了尾聲,但所有的愛之曲已隨著和諧之音奏響了,永久地吟唱!
《燕子專列》教學反思
《燕子專列》這篇文章是冀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的內容,我作為一個工作了十余年的“老教師”是頭一次講授。本應該仔細備課,認真準備的,但由于此前曾經聽過學校的某位教師講的這篇課文的公開課,到現在為止印象還是很深刻的,所以在我的頭腦里簡單得認為,講好這篇文章對于我來說,那就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因此在教這篇文章之前,我并沒有像講別的課文那樣精心準備,只是走馬觀花的看了一下以前的聽課記錄,便寫出了一個比較簡練的備課教案------因為我覺得這樣做足夠了。
結果卻出現了令我意想不到的問題(實際上也是情理之中的):當讓同學們扮演主持人發布倡議,號召人們立即行動起來救助燕子的時候,全班34名同學舉手的只有一個人。這是我心想:也行,好歹有一個捧場的呢!但是他的發言卻讓人很是失望,其他的同學面對這種情況還是無動于衷。這可怎么好?……本來我認為應該很熱鬧的場面一下子變得冷冷清清,頓時,站在講臺上的我傻了眼了,怎么回事?人家別的老師講至一課的時候這個地方可是一個非常亮的亮點呀,怎么到了我這里卻……唉沒有辦法,眼看著下課時間到了,我靈機一動把它作為家庭作業明天再接著說說吧!草草的收了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