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燕子
2、學生聽老師范讀課文。3、聽完后大家有什么感受呢?3、學生談感受!《、自學課文。1、老師看得出,小朋友很喜歡讀這篇課文,現在就請你們自讀課文,看你們能讀懂多少。
這是一篇"看圖學文",課文中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先看看插圖,看了插圖還不懂就做上記號。(復習自學符號之一,表示疑問的:"_____?"1、學生自讀課文。三、指導看圖。1、小燕子在空中飛著,一會兒飛到東,一會兒飛到西,我們不大容易看清楚,現在就請小朋友先看一看燕子的模樣。(教師出示燕子剪影)教師提示:注意一下,你是按照什么順序觀察的。1、學生觀察并口述觀察順序。四、講讀課文。
學習第一自然段。1.現在我們來看課文上是怎么來寫燕子的模樣的。請一個小朋友讀一讀。
2.課文上寫燕子的模樣是從什么寫到什么?也就是敘述的順序是怎樣的?
教師指點:也就是從全身寫到局部。1、學生讀課文第一自然段。2、學生讀文回答。3、那么小燕子的全身以及各個部分長得怎么樣呢?我們大家一齊輕輕地讀課文。
4.你們覺得燕子長得怎么樣?從哪些詞語里可以看出為,把有關詞語畫下來。(復習自學符號之二,表示重點詞句的——)3、學生讀文。4、學生勾畫相關詞語。5、指導朗讀:同學們已經看出來了,從"光滑漂亮、俊俏、剪刀似的"寫出了小燕子外形的美,所以語調柔和一些,聲音輕些。(示范)5、學生各自練習,然后再指名讀。
6、現在我們來體會體會,這一小節最后一句話在小節中起了什么作用?為什么說"湊"成了?
教師指點:羽毛是美的,翅膀是美的,尾巴又是美的,合起來就組成了小燕子完整的美的形象。這一句在小節中起了一個概括的作用,朗讀時,音調可提高些, "小燕子"的"小"要輕些,突出"小",以突出它的可愛。6、學生思考回答。7、另外,這一節三個量詞用得很準,哪三個?("一身、一對、一個")7、學生回答并齊讀第一自然段。學習第二自然段。1.這么活潑可愛的燕子,在春天里從南方飛來了,那是一種怎樣的情景呢?請同學們看圖。(出示放大插圖)
2.指導看圖。
提示觀察順序:觀察圖畫,我們可以按照什么順序觀察。(由近遠;由上下)
3.現在請同學們當小燕子,這時候,你們從南方飛來了。啊,春天是這樣的美,你們得仔細地欣賞一下。(讓學生擔任角色,把學生帶入課文描寫的情境,這樣,學生的觀察伴隨著情感,同時對教材產生親切感。)1、學生觀察圖畫!4.誰能把你們觀察的美景說出來。(教師提供導語:"春天來了,我們從南方飛來了,_________。"進行語言訓練。)4、學生回答。5、現在我們再來看課文上是怎么寫的。你們看課文,再對照圖,看課文上寫春天的美景,寫了哪些景物。把主要的詞語畫下來! 6、請同學們再讀課文,這些景物,我們用最簡單的說法,怎么把它們聯成句子。
(學生回答后出示小黑板:三月,下過雨。風吹拂著柳、草、葉、花,都聚攏來,形成了春天。)
7.你們覺得這樣寫很干巴,沒有美感,那么課文上怎么寫的呢,請同學們自學,讀一讀,再比一比。課文上寫的和黑板上的這一段意思相同,但又有怎樣的不同呢?
△"三月","陽春三月","陽春"即明亮的充滿陽光的春天。這是春天最好的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