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自己的祖國去》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4)小結:透過這激動的神情,讓我們分明看到了他那顆赤誠的——愛國心啊!(板書:愛國心)
【設計意圖】:通過媒體播放開國大典實況片斷,激起學生的感情共鳴,把學生更好的帶入文本所描寫的情境之中,也突出了文本主題。
(三)、學習第四至九自然段
1、過渡:說回去就回去嗎?那在美國的一切怎么處理呢?請你讀讀課文第四至九自然段。
2、指名兩人分角色朗讀第四—九自然段。結合學生朗讀,評議:你從他們的朗讀中感受到了什么,是從哪兒感受到的?結合理解“斬釘截鐵”
3、男女生對讀
4、引讀中心句,華羅庚的話多么的斬釘截鐵啊——“回自己的祖國去!”
6、透過這斬釘截鐵的話語,讓我們又一次感受到了華羅庚那顆赤誠的——愛國心
7、出示華羅庚說到祖國的三句話,引導學生體會他對祖國的情感越來越濃。
中國解放了!
我們的祖國解放了!
回自己的祖國去!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環節,使學生更真切地了解了華羅庚在美國生活的舒適,對他毫不猶豫丟開一切毅然回國的愛國情懷產生由衷敬佩。
(二)、學習第十至十三自然段。
1、過渡:帶著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1950年初春的一天,華羅庚帶著妻兒來到舊金山海灣碼頭準備回國。一些美國朋友也趕來送行。
2、默讀第十至十三自然段,找找看,在華羅庚回國這件事情上,美國朋友是什么看法,用曲線表示,華羅庚又是什么看法,用直線表示。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環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3、指名交流美國朋友的看法。
(1)媒體出示句子:“您學識淵博,令人敬佩。如果把這一切拋到貧窮落后的土地上去,難道不覺得遺憾嗎?”
(2)指名讀。理解“遺憾”及文中“遺憾”的具體內容
(3)討論:站在美國朋友的角度看,你覺得他們的想法有道理嗎?(有)說說你的理由。
(4)根據學生交流,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有關語句,把當時美國和中國的生活水平作比較。教師適當補充有關資料片(媒體播放美國舒適優越的生活畫面和我國建國初期貧窮落后百廢待興的生活畫面)
(5)指導讀好這句話
(6)出示句子:有位美國教授緊緊握住華羅庚的手,說:“先生,您真的要走?”
引導學生從美國教授的語言和動作中體會遺憾挽留之情。
【設計意圖】:通過美國舒適生活和中國貧窮生活的對比,使學生更深切的體會到華羅庚的一顆報效祖國的赤子之心。
4、指名交流華羅庚的看法。
(1)媒體出示句子:“不!把學識獻給自己的祖國,永遠不會遺憾。我是一個中國人,我要為自己的祖國盡力!”
(2)指名朗讀這句話
(3)華羅庚認為遺憾嗎?說說你的理由。
(4)華羅庚回自己的祖國去是一時沖動嗎?聯系上文,說說你的理由
(5)根據學生回答,出示句子比較:
回去,回自己的祖國去!
恩,回自己的祖國去!
引導學生體會不同的語氣,表達的卻是同樣的情感。
小結:(板書:奉獻情)
(6)齊讀華羅庚說的話。
(7)華羅庚義正言辭的話語再一次讓我們感受到他堅定的信念,――“回自己的祖國去!”
(8)多媒體播放電視劇《我親愛的祖國》主題曲《共和國之戀》
在樂曲聲中感情朗讀第十至十三自然段
【設計意圖】:通過在華羅庚回國這件事情上,美國朋友和華羅庚的不同看法,使學生深切地感受華羅庚報效祖國的奉獻情,激起學生的感情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