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 13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精選13篇)

13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

發布時間:2022-12-05

13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精選13篇)

13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 篇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0個字只識不寫,認識一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任何發創造都離不開觀察和實踐,我們應該從小養成愛觀察、肯動腦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任何發明創造都來自于實踐的道理。激發學生從小善于發現、勤于觀察,長大為人類造福的志趣。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出示圖片:同學們,你們看這是什么?指名說,板書:聽診器。伸出你的右手和老師一塊兒寫“診”字。注音:診,前鼻音,一起讀準這個詞兒。

  你在哪兒見到過聽診器,能為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嗎?

  2、你們接觸過聽診器嗎?知道聽診器是干什么用的嗎?

  3、看來同學們知道的知識還挺多的,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是?補全課題,加上這幾個字,你最想知道什么?

  預設:

  (1)誰發明的第一個聽診器?

  (2)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什么樣子的?

  (3)怎樣發明出第一個聽診器的?

  (4)為什么要發明聽診器?

  (5)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有什么用?

  4、相信學習完課文,這些問題就都清楚了,讓我們一起走進《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 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要弄懂大家提出的問題,我們必須要認真讀課文。下面,請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完后把預習時圈出來的詞語自己先讀兩遍,同桌之間再交換著讀一讀,相互糾正讀音。

  2、檢查預習效果

  a、出示:雷奈克 沿著 仔細 分析

  診斷 木管 效果 喇叭狀

  誰來讀讀這些詞語?哪些字的讀音你要提醒你的小伙伴?生提醒時師相機標部分音節。區別:“狀”與“壯”,“郊”與“效”。

  現在,老師給你一分鐘快速記一記字形,然后帶著小伙伴的提醒自己讀讀詞語。開火車讀詞。

  在這些詞語中有哪些已經理解了的或是還有什么不理解的提出來討論討論。

  帶著對詞語的理解再讀一讀。

  b、還有一些詞語寶寶也迫不及待地等著你們喊出它們的名字呢!

  出示: 肺結核 心臟 疾病 清楚

  劃 鐵釘 靠著 胸腔 湊近

  生齊讀。強調“臟”是多音字,指名說另一個讀音并組詞。

  同學們詞語讀得真是又準又好。下面把這些詞語寶寶送入課文,邊讀課文邊思考剛才提出的問題。

  3、交流:

  (1)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誰發明的?相機簡介:雷奈克是法國著名的醫生,曾經是巴黎醫科大學教授,他不僅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而且在臨床診斷方面采用聽診法,描述胸部疾病的許多體征,改革了對這些疾病的研究方法。他還在肺結核病研究上取得了不少成績。

  聽了老師的介紹,讓我們懷著敬佩之情一起來讀讀這位偉大人物的名字。

  (2)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什么樣兒的?文中哪兒寫到它的樣子,讀給大家聽一聽。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剛才有同學問雷奈克為什么要發明聽診器?他是怎樣發明的?請你默讀課文,找出相應的段落。讀好了嗎?現在能告訴老師雷奈克發明聽診器的原因嗎?

  你有一雙火眼金睛,一下子就準確地找到了。課文第一小節講述了雷奈克發明聽診器的原因,再請人來讀一讀。

  2、原因我們知道了,那么他是怎么發明的呢?在課文的第幾小節?你找到了嗎?讀一讀。

  3、老師覺得你們很會讀書,讀幾遍課文,就把上課開始時提出的幾個問題給輕而易舉地解決了。那么再回頭看看這篇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你能完成老師這道填空題嗎?

  出示: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講的是一名叫________的醫生,從兩個孩子________的過程中受到啟發,通過________發明了________的故事。

  同學們發現了嗎?將幾個自然段內容連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

  4、出示:

  (1)看到許多病人痛苦地死去,雷奈克想:一個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內臟運動就( )。

  (2)他整日思索,如果能及早發現人體內的異常變化,醫生就( )。

  (3)看到男孩們玩蹺蹺板,他想:鐵釘劃木板的聲音能傳過來,如果做一個筒搭在病人的身體上,病人內臟聲音就( )。

  你會填嗎?

  這兒用了關聯詞“如果……就……”就一步一步說出了雷奈克的思考。瞧,一個詞就貫穿了全文。

  你還能用“如果……就……”說句話嗎?

  翻開《補充習題》,我們一起完成這上面的相關題目。

  四、指導寫字

  1、重點指導“管”字:上小下大,寶蓋頭要比竹子頭寬,下面的豎要出頭,兩個橫折第二個橫折比第一個長。

  2、描紅練寫,完成《習字冊》。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3課。伸出手,跟老師一起寫課題。(板書: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 關于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一定獲得了許多相關的知識。誰來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過渡:是什么原因促使雷奈克發明聽診器的呢?我們來看第1自然段。

  二、精讀感悟

  (一)學習第1自然段

  1、自由讀,思考雷奈克發明聽診器的原因。

  2、知道“肺結核”嗎?相機介紹:慢性傳染病,癥狀是低熱,夜間盜汗,咳嗽,多痰,消瘦,有時咯血。俗稱癆病。

  補充:你們知道嗎,雷奈克的媽媽在他六歲那年也是死于肺結核病。

  3、看到這樣的情景,雷奈克心情怎樣?

  為什么十分難過?

  指導朗讀:是啊,作為一名醫生,救死扶傷是天職,而他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病人痛苦地死去,怎么不傷心難過呢?體會雷奈克心情的沉重、焦慮。

  4、從這里,我們看到雷奈克把病人的痛苦當成了自己的痛苦,時刻放在心上。你覺得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善良,有高尚的醫德,強烈的責任感)

  5、還有哪個詞能看出他把病人時刻放在心上?(板書:整日思索)

  雷奈克整日思索些什么?指名讀,齊讀。相機理解“異常”。

  過渡:帶著這樣的問題,一天,雷奈克緩步從一個花園走過,突然被兩個正在玩蹺蹺板的男孩吸引住了。那他是怎么從小男孩身上受到啟示的呢?(板書:受到啟示)

  (二)學習第2自然段

  1、兩個小男孩是怎樣玩蹺蹺板的?雷奈克看到后是怎么想、怎么做的?默讀第2自然段,思考。

  2、指名回答:小男孩是怎樣玩蹺蹺板的?

  這樣做能聽到些什么?我們來試一試。

  同桌實驗演示:一生在用手指在桌上輕劃,一生俯耳在桌上聽。再交換聽。

  3、你聽到了什么?聽得清楚嗎?整日思索的雷奈克立刻想到了這一點,并為這一意外的發現興奮不已。我們來看這句話:

  出示句子,朗讀:原來,通過木板,在另一頭能清楚地聽到劃木頭的聲音!

  指導朗讀:這句話后用了什么標點?試著讀讀,讀出興奮的語氣。股癬是什么

  4、雷奈克不但這么想,還動手試了試,聲音果然沿著木板傳了過來。為什么說果然?你能用“果然”說一句話嗎?

  5、引讀:證實了自己的想法后,雷奈克馬上跑回醫院。他把一本筆記簿卷成筒兒,一頭靠著病人的胸腔,另一頭湊近自己的耳朵。啊!呼吸聲、心跳聲,都聽到了!

  實驗:真是這樣嗎?我們也來體會一下。同桌合作,用書筒去聽對方的心跳。

  此時雷奈克的心情,你能用一個詞語來概括嗎?指導讀出驚喜的語氣。

  顯然就在一瞬間,一個卷起的紙筒使醫學向前邁進了一大步!讓我們再來一起回顧這個偉大的瞬間。齊讀第二自然段。

  6、雷奈克看到小孩玩蹺蹺板這個極其普通的現象能加以留心和思考,并能親自實踐有所發現(板書:發現),你從他身上發現了什么可貴的品質?(板書:善于觀察、勤于思考、敢于實踐)

  (三)學習第3、4自然段

  1、就這樣,雷奈克每天用筆記簿卷成的筒兒仔細聽病人內臟的聲音,然后分析研究,作出診斷。

  2、想象:在做這一切時,雷奈克又會想些什么?(聯系前文、后文。預設:這下好了,可以及早發現人體內臟運動的異常了;有沒有比這更方便更有效的東西呢?)

  3、說得真好。正是有著這樣不斷探索、精益求精的精神,雷奈克在研究中又有什么新發現?于是他又作了什么改進?(板書:改進)

  4、就這樣,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誕生了。聽診器的發明,也使得雷奈克能診斷出許多不同胸腔疾病,故他被后人尊為“胸腔醫學之父”。從圖上,我們看到雷奈克醫生正用它傾聽病人內臟的聲音,診斷病情。現在,面對雷奈克醫生,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三、總結全文

  1、看著板書,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雷奈克發明聽診器的過程嗎?

  2、從中你受到了什么啟發?

  3、看看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與我們今天的聽診器相比,有哪些異同?

  總結:時代在發展,人類在進步。聽診器從一開始的一根小木棍到今天這樣功能齊全的聽診器,經過了多少的努力。但是“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的發明者雷奈克最值得我們欽佩。如果沒有他,也就沒有今天的聽診器。

  四、拓展延伸

  1、你還知道哪些發明創造呢?自由說。

  2、發明創造給我們帶來了更加美好的生活,讓我們記住這些人的名字:

  出示:中國 魯班鋸

  英國 貝爾德 電視

  法國 貝蘭 傳真機

  美國 斯潘塞 微波爐

  美國 愛迪生 電燈、電影放映機、留聲機等1093種發明

  3、激情:你渴望你的智慧之花早日開放嗎?你渴望你的創造靈感早日到來嗎?那么,就仔細地觀察生活吧!多動腦筋,說不定下一個雷奈克、愛迪生就是你!

  課堂板書:

  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

  整日思索

  受到啟發 善于觀察 勤于思考 敢于實踐

  發現改進

13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 篇2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3、憑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懂得任何發明創造都來自于實踐的道理,從而培養學生從小愛觀察、肯動腦的良好習慣。

  教學準備:課前查閱相關資料、錄音、卡片等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提出問題

  1、你們聽說過聽診器嗎?誰能說說它的樣子和作用。

  2、你們想知道是什么樣兒的嗎?板書課題

  3、讀了課題之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1、聽課文錄音朗讀

  2、學生自由讀課文,進行自學

  (1)、借助拼音讀準生字

  (2)、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想想它們在句中的意思,并標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默讀課文,邊讀邊想:是誰發明的?它是什么樣子?

  3、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

  (2)指名讀,重點讀準翹舌音、后鼻音

  (3)了解詞語的掌握情況

  (4)分自然段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5)交流“是誰發明的?它是什么樣子?

  三、質疑問難,指導朗讀

  1、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

  2、指導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3、小結

  四、學習生字

  1、讀生字,分析字形。

  2、學生描紅,教師巡視。

  第二課時

  一、聽寫詞語,復習鞏固

  聽診器  肺結核  思索  緊貼   沿著   木棍  分析 效果

  巴黎   胸腔湊近   蹺蹺

  二、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默讀課文,思考:是怎樣發明出來的?,畫出相關句子。

  2、小組討論

  3、反饋、交流、指導朗讀。

  (1)出示句子:有沒有辦法及早發現人體內的這些變化呢?他整日思考著。

  *整日思索是什么意思?

  *雷奈克醫生為什么要“整日思索”?

  *練習朗讀,突出“整日思索”。

  (2)通過木板,在另一頭能清楚地聽到劃木頭的聲音!

  *應讀出怎樣的語氣?

  *練習朗讀

  (3)他把小木棍的一頭靠著病人的胸腔,另一頭湊近自己的耳朵。啊!呼吸聲,心跳聲,都聽到了!

  *去掉句中的“啊”,讀一讀,有什么不同?

  *比較朗讀,體會驚喜激動的心情。

  *練習朗讀,突出驚喜激動之情。

  (4)以后,雷奈克又發現空心木管聽診效果更好。

  *“又發現”中的“又”是什么意思?

  *“又發現”說明什么?

  *練習朗讀,突出“又發現”。

  4、復述發明的經過。

  5、同桌練習

  三、總結課文

  1、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雷奈克醫生發明的與現在的聽診器有什么不一樣?

  3、小結

  4、學了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想法呢?

  四、作業 

  收集中外發明家搞創造發明的小故事,講給同學聽。

  板書:

  18  

  整日思索

  清楚地聽到 善于思考

  都聽到了 勤于思考

  有發現

13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 篇3

  教學要求: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心情。2、了解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的外形,復述雷奈克發明聽診器的經過。學會用“如果……就……”“果然”造句。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任何發明創造都離不開觀察與實踐,我們應該從小養成愛觀察、肯動腦的習慣。教學重點:復述雷奈克發明聽診器的經過。學會用“如果……就……”“果然”造句。教學準備:課件教學流程:(課前游戲:同桌敲桌子聽聲音)一、讀題導入、認識聽診器1.讀題:  示圖:這是什么?對,這是現在我們常見的聽診器。看病的時候,醫生用它在病人的胸部或背部來聽音診斷。2.今天,我們要認識的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可不是這樣的,它是什么樣的呢?請小朋友聽清楚要求,打開書,先把全文讀一遍,然后找出描寫聽診器樣子的句子用直線劃出來。3.交流:好,我發現同學們讀得非常專心,一下子找到了課文最后一節。(示屏幕)4.自讀:那么,就請你再次讀讀最后一節,再看看書上的插圖,然后自己來說說第一個聽診器是什么樣的?好,大聲讀吧。5.交流:我們來說說 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什么樣的?生: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空心木管。師:好,還有補充嗎?想想是怎樣的空心木管呢?生: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兩端做成喇叭狀的空心木管。(點屏幕)6.(教師板畫):說得多清楚!這么一說,大家就知道這聽診器的模樣了,我們還可以畫出來了。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兩端做成喇叭狀的空心木管(指圖)7.(齊說):來,一起看著畫說: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怎樣的?二、讀好情景,復述過程。渡:小朋友們說的真不錯,不一會兒就記住了聽診器的模樣。那么,法國醫生雷奈克是怎么會想到發明出這樣的聽診器的呢?這里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你們想知道嗎? 其實,課文的第二節就清楚地告訴了我們。 1、自讀:請同學們認真讀一讀第二節,注意把這個故事讀通順、讀流利。讀完后,用上“果然”說說雷奈克是怎樣發明第一個聽診器的?2、先講給同桌聽聽。  3、剛才大家講得可帶勁了,相信同學們一定能完整地講好這個故事,哪些同學愿意來講給大家聽?4、說故事▲交流 (師板書) 男孩吸引劃木聽音卷簿聽音評:很好,能靈活地運用文中的語言,把故事講得有聲有色。三、朗讀“高興”,再現情景1.小游戲:是的,一種普通的生活現象帶給了雷奈克深深的啟示。同學們,現在我們每個小朋友也來當一當小醫生,小雷奈克,好不好?請同桌兩個小朋友把準備的卷筒拿出來,一個小朋友在一頭輕聲說上一句話,另一個聽聲音。▲這位小雷奈克,請你說說當你聽到從另一端傳來的清晰聲音時,你的心情怎樣?(高興,興奮)▲渡:,你們興奮的心情溢于言表,而當時雷奈克醫生意外成功地聽見了病人的心跳聲,呼吸聲,他確實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真的是高興極了。2.指名讀詞,3、讀句:“原來,通過木板,在另一頭能清楚地聽到劃木頭的聲音!雷奈克試了試,聲音果然沿著木板傳了過來。他高興極了,馬上跑回醫院。他把一本筆記簿卷成筒兒,一頭靠著病人的胸腔,另一頭湊近自己的耳朵。啊!呼吸聲、心跳聲都聽到了!”齊讀。(1)理解“果然”,從這個“果然”中你讀出了什么?(說明雷奈克的判斷非常正確)此時此刻,他會怎么想?(2)生活中你們有過這樣的體驗嗎?原先的判斷,猜測得到了驗證,你的心情怎樣?誰能讀好這句話。(3)結合你的生活實際,也來用“果然”說一句話。(3)自讀:同學們,雷奈克醫生為自己的發現而高興,你能把高興的心情送到句子中好好讀一讀嗎?自己盡情地讀吧。過渡:同學們讀得好極了。看到大家一臉的喜悅,我感到高興的雷奈克就在我們面前。來,誰來讀給我們聽?a評:很好,你的朗讀讓老師感受到雷奈克的迫不及待,急著跑回了醫院。b評:看,跑回醫院的雷奈克在高興地聽呢。他把一本筆記簿卷成筒兒,一頭——頭——。讀這句時,你的動作、表情,讓我們看到了雷奈克在很細心的嘗試呢。誰再來。c評:這位學生讀得很有味道!讓我們感到雷奈克試驗成功后的興奮與高興。來,一起讀最后一句。 d師范讀:小孩子高興會大聲地喊起來,大人與小孩不一樣,是在心里暗暗高興,“啊!呼吸聲、心跳聲都聽到了!”(教師點撥)★指名讀,兩個感嘆號說明了什么?(激動)誰來這樣讀,讀出他心里的激動。★一起來齊讀句群:多高興啊,我們一起來讀這段話,注意,你就是雷奈克! 四、探究原因,評價人物。過渡:雷奈克聽到了病人的呼吸聲,心跳聲,高興極了,他為什么會這么高興? 1.請大家自讀1、3 兩節,到1和3小節中去找答案,用因為…所以…來說。(生自讀)2.和同桌互相說說。3.交流:(指3名說)(因為-----所以-----說得很清楚)*雷奈克因無法治療肺結核病而難過,無法及早發現病人體內的變化而整日思索, 現在,整日思索的問題解決了。 出示:一個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內臟運動就會出現異常。

  (1)理解:異常。

  (2)用“如果……就……”練習說話。

  ①如果內臟運動出現了異常,就                    ②如果能及早發現人體內的這些變化,就                     ③如果能及時診斷,就                            ④如果能治療肺結核病,                          。4.小結: 同學們,原來,看到病人痛苦地死去,雷奈克十分難過,現在整日思索的問題解決了,這下,能聽到病人內臟的聲音了,及時診斷病情了,病人有救了! 能不高興嗎?雷奈克醫生是為病人而憂,為病人而喜。同學們,雷奈克通過觀察孩子劃木聽聲,就聯想到聲音是可以通過物質來傳遞的,于是就卷簿聽音。不過,雷奈克并沒有停止思考、實踐,后來,他發現空心木管聽診效果更好,又做成了兩端是喇叭狀的空心木管,這就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板書:發成)同學們,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終于誕生了,由于聽診器的發明,使得雷奈克能診斷出許多不同的胸腔疾病,他被后人稱為胸腔醫學之父。5.學到這里,在你的心中,雷奈克是個怎樣的醫生? 交流: 評:好,首先說出自己的觀點,然后再具體說明。▲善良:為病人憂而憂,為病人喜而喜,把病人的苦痛始終牢記心中,善良偉大的雷奈克!(翹起大拇指)▲偉大:小孩玩蹺蹺板,用卷成筒兒的筆記簿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只有雷奈克醫生把它與疾病的診斷聯系起來了,這是一種偉大的發現,可見他是個善于發現,思考,一心撲在工作中的偉大的醫生!▲執著、責任心強、救死扶傷的好醫生。有愛心、細心—連小孩玩蹺蹺板的事也不放過,他每時每刻都在思索,由于他的善于思考,才想到了辦法發明了聽診器。▲精益求精!(善于實踐,不斷研究)師:能不能說得詳細一些。生:能!他一開始用小木棍聽,是能夠聽見的,可是他后來發現空心木管聽診效果更好,就馬上改造成一個更好的聽診器。師:你說得太好了,是呀 ,正是由于他的精益求精的精神,才有了真正的聽診器。(稍停)后來的人們,也正是因為有了精益求精的精神,人們不斷地改造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才會有現在這么先進的聽診器。(先讓學生自由地說,教師在說的基礎上加以升華,或者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再深入說說)5.總結,再讀題:是啊,偉大的、救死扶傷的雷奈克醫生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善于實踐,才發明了這第一個聽診器。第一個聽診器,多么讓人自豪,雷奈克,多么令人敬佩。6.讓我們再次深情地讀題目。雷奈克醫生因為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善于實踐,才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后來的人們也像雷奈克一樣不斷地觀察、思考、實踐,才改造出現在先進的聽診器。同學們,相信,只要我們也像雷奈克一樣不斷地觀察、思考、實踐,做生活的有心人,那么更多的發明就會在我們手中誕生。五 作業1、用“如果……就……”“果然”造句。2、法國醫生雷奈克發明了聽診器,我國的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你還知道哪些發明創造的小故事,說給伙伴們聽聽。板書:         13  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男 孩 吸 引   (板畫)劃 木 聽 聲                    卷 簿 聽 音               發 現 做 成

13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 篇4

  教材分析:

  課文是一篇科學故事,講述了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誕生的經過。故事告訴我們只要平時善于觀察,肯動腦筋,就能有所發現、有所創造。

  第一段交代雷奈克發明聽診器的起因。

  第二段講述了雷奈克受孩子玩蹺蹺板的啟示,用小木棍聽到了病人的心跳和內臟的聲音。

  第三段寫雷奈克靠著這種小木棍為病人診斷。

  第四段寫雷奈克在實踐中不斷改進,終于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

  在線輔導:

  1、寫字指導

  肺,注意右邊的第一筆是橫,最后一筆是豎。

  效,第六畫是點,不是捺。

  核,最后一筆是點,不是捺。

  2、近義詞

  痛苦(難過  難受)    思索(思考  考慮)

  突然(忽然  驟然)    仔細(細心  細致)

  3、反義詞

  痛苦(快樂)  仔細(馬虎)  清楚(模糊)

  4、難句理解

  原來,通過木板,在另一頭能清楚地聽到劃木頭的聲音!雷奈克試了試,聲音果然沿著木板偉了過來。

  從這兩句話可以看出,雷奈克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勤于實踐他從孩子司空見慣的蹺蹺板游戲中受到啟發。由此可見,細致觀察生活是進行創造發明的基礎。

  5、成語天地

  含有人體器官的成語:

  提心吊膽    肝膽相照    肝腸寸斷    胸有成竹

  沁人肺腑    鐵石心腸    赤膽忠心    牽腸掛肚

  張口結石    口是心非    明目張膽  

  在線測試

  1、 比一比,再組詞。

  診(      )肺(      )沿(      )棍(      )

  珍(      )柿(      )沒(      )混(      )

  效(      )析(      )狀(      )索(      )

  郊(      )折(      )壯(      )系(      )

  2、 按要求填空。

  肺:共(        )畫,第八畫是(      )

  沿:部首是(    ),共(    )畫,擴詞(      )(      )

  沿:部首是(    ),共(    )畫,擴詞(      )(      )

  3、 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

  如果……就……      一……就      果然    竟然

  (1)(    )我昨天認真復習了,這次測試成績(    )不會那么差。

  (2)天上布滿了烏云,我估計要下雨。(    ),沒一會兒,天下起雨來。

  (3)我是個小書迷,(    )到了圖書館,(    )忘了時間。

  (4)這兒的污染十分嚴重,(    )連天空都是灰蒙蒙的。

  4、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原來,通過木板,在另一頭(          )的聲音!雷奈克(      ),聲音果然(            )。”這時的感嘆號和“果然”表現出(                    )

  (2)“一天,雷奈克緩步(       ),突然被兩個正玩蹺蹺板的(      )吸引住。”“緩步”說明他連走路都在思索著(                           )。

  5、 讀一讀,背一背。

  (1)有志者事竟成。

  只要有根,就會開出花來;只要有志,就會做出事情。

  6、搜集一些發明家的小故事,和同學交流一下。

  小資料:

  醫者之笛——聽診器:聽診器在一位經驗豐富的醫生手里,在做臨床檢查時,它的作用甚至可以抵過許多儀器因為當病人肺部感染或心臟不適時,通過聽診器聽到聲音是異常的,聽診器在醫生診察病情時立下汗馬功勞。隨著醫學科學的不斷發展,它們的種類也越來越多,如:多頭聽診器、電子聽診器、產婦聽診器等。這些本領高超的聽診器成了醫生的得力助手。

13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 篇5

  (第一課時)

  教 學 目 標 備注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理清文章脈絡。 

  教 學 過 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你們聽說過聽診器嗎?誰能說說它的樣子和作用。(出示實物或圖片)

  2、你們想知道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什么樣兒的嗎? 

  3、板書課題13、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

  4、讀了課題之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讀感知。

  1、帶問題自學課文。

  要求:(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詞語意思。

  (2)把課文讀順,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努力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詞語:異常思索緩步沿著分析木棍研究效果聽診器肺結核克服形狀

  (2)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3)說說自己理解的詞語的意思或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

  (4)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其余仔細聽聽與老師一起糾錯。

  注意:多音字:臟

  診、棍:前鼻音

  (5)四人小組練讀,說說每一小節的意思。再交流。

  3、朗讀全文。作到流利再講將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三、指導寫字。

  1、分析字形,說說容易寫錯的地方。

  2、指導寫好“肺”、“索”、“狀”。

  3、學生描紅。

  四、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朗讀課文。 

  教學反思

  13、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第二課時)

  教 學 目 標 備注

  憑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懂得任何發明創造都來自于實踐的道理,從而培養學生從小愛觀察、肯動腦的良好習慣。 

  教 學 過 程 

  一、復習

  1、聽寫詞語。

  2、說說課文講了個什么故事?

  二、精讀感悟。

  1、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什么樣的?看看圖片,讀讀課文,找出有關的句子說說。

  2、雷奈克發明這樣的一個聽診器的原因是什么呢?指名朗讀第一小節。

  (1)“心里難過”能讓你感受到雷奈克是個怎樣的醫生?(盡職)

  (2)出示:一個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內臟運動就會出現異常。有沒有辦法及早發現人體內的這些變化呢?他整日思索著。

  “整日思索”什么意思?

  整日思索什么呢?(有沒有辦法及早發現人體內的這些變化呢?)

  為什么要整日思索這個問題,而不是別的問題?(一個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內臟運動就會出現異常。)(了解“如果……就……”的用法)

  雷奈克為什么要整日思索?

  (3)指導朗讀,突出“整日思索”。

  3、雷奈克是怎樣發明第一個聽診器的呢?

  (1)自由朗讀第二段,了解發現的經過,用自己的話說說。

  (2)指名說說,其余補充。

  (3)四人小組來演一演事情的經過,想象一下雷奈克當時會說什么,做什么,又會想到什么?請表演雷奈克的同學在表演中通過自言自語的方式表現出來。

  (4)指名表演,在表演過程中請同學們一起做“導演”幫助“演員”說戲。

  a、“緩步”與“整日思索”相照應要表現出來。

  b、雷奈克“被吸引”是因為孩子們的“貼”、“劃”要表現出來。

  c、孩子們為什么要這么做呢?雷奈克做了猜測:通過木版,在另一頭能清楚地聽到劃木頭的聲音。并且親自做了實驗。這里要將想到的和動作表現出來。

  d、“果然”是什么意思?(事實與猜想的一樣)

  e、正因為如此,才會有“高興極了”、“馬上”體現雷奈克的迫不及待,應該表現出來。

  f、“啊!呼吸聲,心跳聲,都聽到了!”指導表演出來。

  去掉句中的“啊”,讀一讀,有什么不同?

  比較朗讀,體會驚喜激動的心情。

  (5)四人小組再演一次。

  4、朗讀第3小節。

  5、從孩子司空見慣的游戲中,雷奈克能夠受到啟示,解決醫療難題,從這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只要做有心人,細致觀察生活,肯動腦筋,便會有所發現。)

  6、但是,雷奈克并沒有就此滿足,還在不斷研究、不斷改進。齊讀第四自然段。

  “又發現”中的“又”是什么意思?

  “又發現”說明什么?

  師總結:第一個聽診器的發明正是雷奈克對醫學事業不懈追求的表現。

  三、總結全文。

  1、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雷奈克醫生發明的“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與現在的聽診器有什么不一樣?

  3、學了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想法呢?

  (任何發明創造都離不開觀察和實踐,我們應該從小養成愛觀察、肯動腦的習慣。)

  四、指導造句。(如果……就…………果然……)

  五、布置作業。

  1、抄詞。

  2、造句。

  課外:

  復述故事的經過,要求靈活運用課文中的詞句,發揮自己的想象,加入自己的語言,把故事說得具體、生動。

  收集中外發明家搞創造發明的小故事,講給同學聽。

  教學反思

  練習4(第一課時)

  教 學 目 標 備注

  1、通過描寫秋景的詞串進行字詞句的結合練習。

  2、讀讀背背成語和古今賢文。

  3、寫好左右都有豎筆的鋼筆字。 

  教 學 過 程 

  一、教學第一題:學用字詞句

  1、第一部分

  (1)出示:美麗秋景圖。看到這么美麗的秋景圖,想不想學習和它有關的詞語呀?這些詞語就藏在我們的語文書里,翻開書,自己讀一讀。要求:讀準字音,有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

  (2)誰來當小老師帶大家誰準它?

  (3)自由讀:一邊誦讀一邊想象詞串表現的情景。

  (4)小組合作練習:在小組里美美地讀一讀,看看誰讀得最有味。小組推薦同學讀給大家聽。

  (5)評議。

  2、第二部分。

  (1)審題明確題意。

  (2)選一個你喜歡的詞語,美美地讀一讀,說說詞語所描繪的優美情景。

  (3)學生自由確定作畫方法(獨立、合作),完成繪畫。教師巡視指導。

  (4)反饋:舉辦“小畫展”,在展示自己的圖畫的同時,向大家介紹自己的想法;師生共評,選出“小畫家”。

  3、第三部分。

  (1)審題:指名讀。

  (2)你知道哪些詩是描寫秋天的?能吟一吟嗎?

  (3)能把你們吟誦的詩句和你們畫的畫聯系起來嗎?

  二、教學第二題:讀讀背背

  1、審題:指名讀題目,弄清題目的要求。

  2、教學第一部分。

  (1)指名復述《臥薪嘗膽》。

  (2)自由讀,要求能邊讀邊聯系課文思考這些成語的大概意思。

  (3)教師范讀:讓學生邊聽邊體會每排的兩條成語之間有什么關系。

  (4)小組學習:理解、交流自己的認識和發現。

  (5)練說這些成語的意思。

  (6)練習讀背:自由讀背、同座位互相練背。

  (7)反饋:指名試背,齊背。

  (8)說一說你曾經在哪些地方見過這些成語。

  3、教學第二部分。

  (1)自由練讀,要求讀通順,讀正確。

  (2)教師范讀:體會這些名言警句強調了什么。

  (3)討論:你讀懂了什么?

  教師對難點進行講解:“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4)自由練讀,指名讀,要求讀出韻味來。

  評議:引導學生評議是否能讀出感情和韻味來。

  (5)練習背誦:自由背誦。

  (6)反饋:指名背,齊背。

  三、教學第三題:學寫鋼筆字

  1、認識要寫的字。

  2、指導觀察:它們是什么結構呢?左右兩部分都有一個相同的筆畫,是什么?

  3、怎么寫才好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我的發現”吧:右邊的豎要比左邊的豎寫得長些才好看。

  4、在田字格里觀察這三個字,注意間駕結構和布局。

  5、練寫鋼筆字,教師提示握筆和坐姿,巡視指導。

  6、展示寫得好的字,并指出在描、臨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及時進行矯正性訓練。 

  教學反思

  練習4(第二課時)

  教 學 目 標 備注

  1、說說寫寫——留言條。

  2、學寫毛筆字——基本筆畫“撇”。 

  教 學 過 程 

  一、教學第四題:說說寫寫

  1、審題。

  (1)揭示說說寫寫的話題:學寫留言條。

  (2)學生自讀范例。

  2、指導

  (1)教師談話:“留言條”就是用書畫形式留下要說的話,一般是離開某個地方或某個場所時留下的。在生活中經常需要寫“留言條”。

  (2)說說什么時候需要寫留言條,寫留言條應該注意什么。

  小組內討論。

  (3)匯報交流:寫清給誰看的,寫清留下的話,還要寫上留言人的名字和留言的時間。

  (4)指名說格式:

  ①先寫條子留給誰,稱呼要頂格寫。

  ②再寫具體內容,另起一行空兩格寫。

  ③最后寫留言人的姓名,另起一行靠右邊寫。再另起一行靠右寫日期。

  (根據自己留言的內容,同桌互說,并糾正。注意禮貌用語)

  3、打開作業本,試寫留言條。(注意格式)

  二、教學第五題:學寫毛筆字

  1、審題明意:今天我們學生“斜撇”和“長撇”的運筆方法。

  2、教師書寫斜撇和長撇,指導運筆方法。

  斜撇,從豎中線稍右起筆,向左底角線撇出,筆鋒有略向左上提起之意。

  長撇,起筆同懸針豎,下行到橫中線下向左撇,提筆出鋒,懸空收筆。

  學生練寫長撇。 

  教學反思

13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 篇6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讀通課文;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過程:

  一、出示實物,誘發學習興趣

  1出示聽診器并板書:聽診器。領讀。講:“聽診器”就是俗說的“聽筒”。醫生靠它從人的體表聽取體內的聲音來檢查胸部和腹部的情況。

  2再板書:世界上第一個。提問:加上這幾個字,又看到現在的聽診器,你們想提出什么問題? ((1)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什么樣子的?(2)是誰發明的?(3)他是怎樣發明的?)

  3簡介雷奈克醫生:法國醫師。他不僅創制了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而且在臨床診斷方面采用聽診法,描述胸部疾病的許多體征,改革了對這些疾病的研究方法。他還在肺結核病研究上取得了不少成績。

  二、初讀指導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學生提出生字詞:肺結核、疾病、內臟、思索

  (1)指名領讀。

  (2)教師講:內臟:人或動物胸腔和腹腔內器官的統稱。包括心、肺、胃、肝、脾、腎、腸等。 肺結核:慢性傳染病,癥狀是低熱,夜間盜汗,咳嗽多痰,消瘦,有時咯血。俗稱癆病。

  2學生朗讀第二自然段,學生提出生字詞:蹺蹺板、一枚、鐵釘、著、木棍、靠、湊、胸腔。

  (1)指名領讀。

  (2)教師講: 胸腔:體腔的一部分,是胸骨、胸椎和肋骨圍成的空腔,上部跟頸相連,下部有橫膈膜和腹腔隔開。心、肺等器官都在胸腔內部。

  3學生輕聲讀第三、四自然段,畫出生字詞:分析、效果、喇叭狀。

  (1)聯系課文內容講:分析:根據了解到的病人的情況研究,找出病根所在。

  效果:(用空心木管聽診)產生的結果。

  (2)聯系插圖講:喇叭狀——像喇叭的樣子

  4集中揭示生字詞:領讀,對讀,指名讀,相機正音。

  三、寫字指導

  1講解字形。

  左右結構,寫時左窄右寬,右邊部分“市”的第一筆是橫。最后一筆是“豎”,寫時要穿過第一筆“橫”。

  2學生描紅、仿影。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默讀課文,復述雷奈克醫生發明“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的經過。

  3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從小善于觀察,勤于思考,長大為人類造福的志趣。

  4會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復述雷奈克醫生發明“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的經過。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二、精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你認為文中寫雷奈克醫生能發明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的最重要的詞語是什么?為什么這樣說? (“整日思索”)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第一自然段中,“難過”要讀得低沉,“整日思索”要讀重音,速度較慢。

  (2)第二自然段。

  出示句子,讀一讀,原來,通過木板,在另一頭能清楚地聽到劃木頭的聲音!

  (句末用的是感嘆號,要讀出高興的語氣)

  啊!呼吸聲,心跳聲,都聽到了!(要把兩個感嘆號所表達的激動、興奮的語氣讀出來)

  (3)學生練習朗讀。

  (4)指名朗讀。

  3學生默讀課文,說說雷奈克發明聽診器的經過。

  (1)討論:雷奈克發明聽診器分哪幾個階段?(板書:難過——思索——啟示——試試——又發現)

  (2)輕聲讀兩個男孩玩蹺蹺板的情節,回憶并口述。

  (3)復述雷奈克試驗的情況。

  (4)看課文插圖,圖上畫的是什么? (雷奈克用喇叭狀的空心木管靠著病人的胸腔仔細聽)

  (5)指名復述雷奈克發明聽診器的經過。

  三、讀讀下面的句子,并用帶點的詞語造句。

  (1)一個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內臟運動就會出現異常。

  (2)通過木板,在另一頭能清楚地聽到劃木頭的聲音!雷克試了試,聲音果然沿著木板傳了過來。

  (3) 指名讀句子,想一想帶點的詞語在什么情況下用?

  (4)小結:“如果”是假設某種情況成為現實,“就”是產生的結果。

  “果然”表示事實與所說或所預料的相符。

  (5)指名造句。

  板書設計:

  13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 

  思索——啟示——發現——做成

  教學反思: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在學習生字時,獨立探索,掌握識記生字的方法。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了解聽診器:俗稱“聽筒”,從體表聽取體內聲音的醫療診斷器具,主要用于檢查胸部和腹部的聽診、測量血壓等。

  雷奈克:法國醫師。他不僅創制了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而且在臨床診斷方面采用聽診法,描述胸部疾病的許多體征,并改革了對這些疾病的研究方法。他還在肺結核病研究上取得了不少成績。肺結核:慢性傳染病,病原體是結核桿菌。癥狀是低熱,夜間盜汗,咳嗽,多痰,消瘦,有時咯血

13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 篇7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 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重難點:

  1.學習本課生字,能正確書寫。

  2.通過初讀,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準備:掛圖、插圖、投影片、詞卡。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提出問題

  1、你們聽說過聽診器嗎?誰能說說它的樣子和作用。

  2、你們想知道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什么樣兒的嗎?

  板書課題13、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

  3、讀了課題之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1、聽課文錄音朗讀

  2、學生自由讀課文,進行自學

  (1)、借助拼音讀準生字

  (2)、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想想它們在句中的意思,并標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默讀課文,邊讀邊想: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誰發明的?它是什么樣子?

  3、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

  (2)指名讀,重點讀準翹舌音、后鼻音

  (3)了解詞語的掌握情況

  (4)分自然段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5)交流“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誰發明的?它是什么樣子?

  三、質疑問難,指導朗讀

  1、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

  2、指導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3、小結

  四、學習生字

  1、讀生字,分析字形。

  2、學生描紅,教師巡視。

  作業 設計:

  1、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 能正確、流利地朗誦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憑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懂得任何發明創造都來自于實踐的道理,從而培養學生從小愛觀察、肯動腦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通過誦讀感悟,知道任何發明創造都來源于實踐的道理。

  教學準備:

  掛圖;生字卡片;錄音磁帶;實物

  教學過程 :

  一、聽寫詞語,復習鞏固

  聽診器 肺結核 思索 緊貼 沿著 木棍

  分析 效果 巴黎 胸腔 湊近 蹺蹺

  二、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默讀課文,思考: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怎樣發明出來的?,畫出相關句子。

  2、小組討論

  3、反饋、交流、指導朗讀。

  (1)出示句子:有沒有辦法及早發現人體內的這些變化呢?他整日思考著。

  整日思索是什么意思?

  雷奈克醫生為什么要“整日思索”?

  練習朗讀,突出“整日思索”。

  (2)通過木板,在另一頭能清楚地聽到劃木頭的聲音!

  應讀出怎樣的語氣?

  練習朗讀

  (3)他把小木棍的一頭靠著病人的胸腔,另一頭湊近自己的耳朵。啊!呼吸聲,心跳聲,都聽到了!

  去掉句中的“啊”,讀一讀,有什么不同?

  比較朗讀,體會驚喜激動的心情。

  練習朗讀,突出驚喜激動之情。

  (4)以后,雷奈克又發現空心木管聽診效果更好。

  “又發現”中的“又”是什么意思?

  “又發現”說明什么?

  練習朗讀,突出“又發現”。

  4、復述發明“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的經過。

  5、同桌練習

  二、總結課文

  1、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雷奈克醫生發明的“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與現在的聽診器有什么不一樣?

  3、小結

  4、學了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想法呢?

  作業 設計:

  收集中外發明家搞創造發明的小故事,講給同學聽。

  板書設計 :

  13、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

  整日思索

13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 篇8

  教學內容:《13  》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3、憑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懂得任何發明創造都來自于實踐的道理,從而培養學生從小愛觀察、肯動腦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1、弄清聽診器發明的過程。

  2、通過誦讀感悟,知道任何發明創造都來源于實踐的道理。

  教學準備:

  課件插圖;實物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課時目標:熟悉課文內容,了解雷奈克發明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的經過。學習理解生字詞,并能正確書寫。

  一、出示實物,誘發學習興趣

  1、 出示聽診器并板書:聽診器。

  2、 認讀“聽診(zhen)器(qi)”。講:“聽診器”就是俗說的“聽筒”。醫生靠它從人的體表聽取體內的聲音來檢查胸部和腹部的情況。

  3、 再板書:世界上第一個。提問:加上這幾個字,又看到現在的聽診器,你們想提出什么問題?

  (估計會提出下列問題):

  (1)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什么樣子?(2)是誰發明的?(3)他是怎樣發明的?

  4、 板書:雷奈克。教生字:“克”(kè),認讀。

  簡介雷奈克醫生:法國醫師。他不僅創制了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而且在臨床診斷方面采用聽診法,描述胸部疾病的許多體征,改革了對這些疾病的研究方法。他還在肺結核病研究上取得了不少成績。

  5、 讓我們認真研究課文,弄懂大家剛才提出的一些問題。

  二、熟悉課文內容,學習生字

  1. 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 檢查字音,理解詞意,出示詞語:

  雷奈克   思索   緊貼  仔細

  肺結核   分析   沿著  診斷

  喇叭狀   木管   效果

  3. 檢查朗讀(采用輪讀的方式),根據朗讀的情況適時正音、正句。

  4.  我的十分鐘

  (1)默讀全文,a用剛才這些詞語中橫排或豎排的幾個詞語說一段話,說一說課文主要內容內容。b邊讀邊思考上面提出的問題。

  (2)1860年,巴黎流行著肺結核病,雷奈克在思索及早發現體內變化的辦法。一次他從偶然的發現中受啟發,把空心木管做成喇叭狀,診斷效果較好,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

  (3) 是誰發明的?(板書:雷奈克,指讀、齊讀正音)

  (4)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怎樣的?你能否畫一張簡圖來介紹?

  ① 指名板畫,其余學生自畫。

  ② 以書本內容為依據,討論是否正確,并指名介紹聽診器的形狀。(正形:喇叭狀)

  小結:能解決這些問題是我們認真閱讀的結果。

  三、再讀課文,理清段落。

  1. 默讀,思:為什么要發明?怎樣發明的?分別是課文哪些段落的內容?

  2. 交流,弄清這些內容相應的段落。

  3. 小結課文的先后內容。

  四、當堂練習

  1、 用鋼筆描紅。

  2、  比一比,再組詞。

  診(      )肺(      )沿(      )棍(      )

  珍(      )柿(      )沒(      )混(      )

  效(      )析(      )狀(      )索(      )

  郊(      )折(      )壯(      )系(      )

  3、 按要求填空。

  肺:共(        )畫,第八畫是(      )

  沿:部首是(    ),共(    )畫,擴詞(      )(      )

  第 二 課 時

  課時目標:通過閱讀課文內容,能說說雷奈克發明聽診器的經過,懂得任何發明都離不開觀察與實踐,我們應該從小養成愛觀察、肯動腦的習慣。

  一、復習檢查

  1、 聽寫詞語:思索  木棍  分析  效果  形狀  肺結核

  2、 寫出帶下列偏旁的字。

  木(             ) 讠(             )月(             )  氵(             )

  二、精讀訓練

  1、 我的十分鐘:

  自由讀課文,你認為文中寫雷奈克醫生能發明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的最重要的詞語是什么?為什么這樣說?(留給學生充分讀書、思考的時間,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不妨開展爭論,最后教者可以用商量的口吻歸納本文最重要的一個詞語是“整日思索”)

  可能有下列幾種情況:

  (1)難過:這個詞表現了雷奈克作為一個醫生,把救死扶傷當做自己的天職,看到許多肺結核病人痛苦地死去時的心情。這種心情是他能發明聽診器的動力。

  (2)整日思索:雷奈克所以能發明聽診器,是他不斷思考的結思。正因為他“整日思索”,所以他看到兩個男孩在蹺蹺板上玩游戲,他就能留心觀察;正因為他“整日思索”,所以他能試驗;正因為他“整日思索”,所以他能發現空心木管聽診效果更好,繼續改進。

  (3)吸引:因為有了男孩做游戲的“吸引”,他才會去聽、去試驗。

  (4)又發現:雷奈克醫生不滿足現狀,繼續研究,繼續改進,才做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

  2、結合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第一自然段中,“難過”要讀得低沉,“整日思索”要讀重音,速度較慢。

  (2)第二自然段。

  出示下面兩組句子,讀一讀,看看區別在哪里。

  原來,通過木板,在另一頭能清楚地聽到劃木頭的聲音!

  原來,通過木板,在另一頭能清楚地聽到劃木頭的聲音。

  (上句句末用的是感嘆號,下一句用的是句號。讀上一句要讀出高興的語氣)

  啊!呼吸聲,心跳聲,都聽到了!          啊!呼吸聲,心跳聲,都聽到了。

  (讀上一句,要把兩個感嘆號所表達的激動、興奮的語氣讀出來)

  3、默讀課文,說說雷奈克發明聽診器的經過。

  (1)討論:雷奈克發明聽診器分哪幾個階段?(板書:難過——思索——啟示——試試——又發現)

  (2)輕聲讀兩個男孩玩蹺蹺板的情節,回憶并口述,同座對說。        

  (3)復述雷奈克試驗的情況。

  (4)看課文插圖,圖上畫的是什么?(雷奈克用喇叭狀的空心木管靠著病人的胸腔仔細聽)

  (5)指名復述雷奈克發明聽診器的經過。

  4、讀讀下面的句子,并用帶點的詞語造句。

  (1)一個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內臟運動就會出現異常。

  (2)通過木板,在另一頭能清楚地聽到劃木頭的聲音!雷奈克試了試,聲音果然沿著木板傳了過來。

  指名讀句子,想一想帶點的詞語在什么情況下用,討論后小結:

  ①“如果”是假設某種情況成為現實,“就”是產生的結果。②“果然”表示事實與所說或所預料的相符。

  三、拓展練習

  1、 練習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2、 復述雷奈克發明聽診器的經過。        

  3、 搜集發明家的小故事,開個小型故事會。

  板書設計

  13  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

  思索——啟示——發現——做成

  智慧瞬間

13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 篇9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雷奈克醫生發明聽診器的經過;

  2、懂得任何發明創造都離不開觀察與實踐,養成愛觀察、肯動腦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雷奈克醫生是如何發明聽診器的,并從中受到啟發。

  教學用具 投影

  教學過程

  一、導入教學

  世界上許多重大的發明,為我們人類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聽診器的發明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板書:聽診器)。它的出現,使得醫生能隔著病人的胸腔就對內臟運動的異常作出準確的判斷,從而及早發現病情,對癥下藥。你想知道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如何發明的嗎(板書:世界上第一個)?

  二、精讀訓練

  1、投影出示自學提綱:

  輕聲讀課文,說說雷奈克醫生是如何發明聽診器的。

  (生輕聲讀課文,和小組同學展開討論,然后交流匯報)

  2、過渡:雷奈克醫生為什么想要發明聽診器呢?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思考:看到許多肺結核病人痛苦地死去,雷奈克醫生會想到些什么呢?

  (思考,交流)

  3、過渡:雷奈克醫生整日思索著。一天,他走過一個花園,被一個有趣的場面吸引住了。請大家大家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完成下面的提綱。

  a、投影出示:

  (1)雷奈克醫生被什么情景吸引住了?

  (2)從這兩個男孩的游戲中,雷奈克醫生發現了什么?

  (3)“他高興極了”此時他可能會想些什么?

  b、編排課本劇,進行表演,師生共同評議。

  c、指導感情朗讀。

  4、過渡:從此,雷奈克醫生每天就靠著這根小木棍仔細聽病人內臟的聲音,然后分析研究,作出診斷。后來,他又作了哪些改進呢?

  (生讀第四自然段,思考回答。)

  5、分組討論:

  (1)指導觀看課文插圖,看到雷奈克醫生這一重大發明,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2)從雷奈克醫生發明聽診器的經過中,你受到了怎樣的啟發?

  (分組討論,交流發言。)

  6、小結:從聽診器的發明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世界上任何發明創造都離不開觀察與實踐,只要愛觀察、肯動腦、勇于實踐,我們也能成為小小發明家。

  三、拓展延伸

  1、你還知道哪些發明家的故事?他們都發明了些什么?是怎樣發明的?

  2、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需要改進,你能找出更好的改進方法嗎?老師相信,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動腦思考,一定能想出更多更好的改進方法。你能把你的發明告訴老師嗎?希望大家積極行動起來,爭做小小的發明家!

  附:板書設計

  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

  雷奈克醫生

  難過——思索——受到啟發——改進——做成

  (動機) (觀察、動腦) (實踐)

  附:課本劇表演

  (兩個小男孩在玩蹺蹺板,甲站在這頭彎著腰聽,乙蹲在那頭用鐵釘在木板上輕輕地劃著。)

  甲:(驚喜地)真的可以聽到劃木板的聲音!太有趣了!

  乙:是嗎?讓我也來試試!

  (甲乙二人交換位置,繼續玩剛才的游戲。)

  乙:是啊,真的能聽到,還特別清楚呢!

  (雷奈克醫生一邊低頭思索,一邊緩步走上。)

  雷:一個人有了疾病,他的內臟運動就會出現異常。可是,怎樣才能及時發現人體內的這些變化呢?哎!(搖搖頭,繼續走。猛一抬頭,發現了這兩個小朋友,好奇地)小朋友,你們在玩什么呀?

  甲:叔叔,我們在玩一個有趣的游戲。我用一根鐵釘在這頭輕輕地劃,他在那頭能清楚地聽到劃木板的聲音。

  雷:真的嗎?我能來聽一聽嗎?

  甲:當然可以了。

  (乙讓開,雷彎下腰,耳朵貼著木板仔細聽)

  雷:啊!我真的聽到了!(猛一拍頭)這下可好了,既然在這頭能聽到劃木板的聲音,利用一根小木棍,不是就可以清楚地聽到病人體內的聲音嗎?(高興得跳起來)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啊!小朋友,再見!(快步跑下)

  (甲乙二人下)

  病人:(邊咳嗽邊上)醫生,快給我看看病吧!

  雷:(手拿一根小木棍,快步走上)請坐下,讓我先來給你聽聽吧。(拿木棍聽)我聽到了!我聽到了!呼吸聲,心跳聲,全聽到了!我成功了!

13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 篇10

  今天第一節課和第二節課,連著上了兩堂語文課,把整篇課文的教學拿出來和大家切磋了一下。循著教學進度,上的是《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其實極為簡單的教學過程。

  因下午關于評估細則的討論過于疲倦,沒了心思寫整個的實錄,暫將大體的教學過程錄如下:

  一、激趣導入

  用ppt出示一醫生拿著聽診器的圖,請學生根據平時的經驗猜猜那是什么;再出示第二幅圖----聽診器,請學生談談自己在哪里見過聽診器,醫生是怎么用。

  (這里學生自由談話,興致很高,因聽診器之普及,學生都有感性認識,再結合圖,可說的很多。)

  板書:聽診器,請學生看老師寫每一個字,注意邊看邊記。

  過渡:這是我們今天看到的聽診器,那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什么樣的呢?又是誰發明出來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13課------(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3分鐘自由練讀課文,對照書后的生字表,讀準生字的音,努力做到讀正確、通順,不多字,不少字,不讀破句,不隨意停頓。

  2、學生對照要求自由練讀。

  (限時讀書,較之于沒有時間要求放手讓學生讀,有其自身的優執。時間的緊迫,促使每一個學生在這短短幾分鐘內集中注意力,使閱讀的效率達到優化。)

  3、指名分節課課文。

  4、對照提出的讀書要求,評議。

  (學生能不能有效地聽,在于有沒有具體的聽的目標。正因為前面讀書時提出明確的要求,所以學生在聽的時候便有了聽的標準,此時能夠對照標準來評議某某同學讀得怎么樣,聽得出別人讀書存在的問題,于他們,也是一種收獲,使人人都能享受到學習的成功。)

  三、再讀課文

  1、對照剛才評議時同學提出的存在的問題,再讀課文,2分鐘。要求全部做到讀得正確通順,如果能夠在此基礎上有自己的理解,能通過聲音的抑揚頓挫、高低快慢來把課文讀得有聲有色就更好了。

  (別人讀書存在的問題也極有可能就是自己的問題,在發現問題之后,再有意識地練讀,能較迅速地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而語感較佳、語文閱讀能力較強的同學,則可以向著第二個目標------繪聲繪色努力。分層次的要求,能讓每個學生都有提升。)

  2、指名分節讀課文。

  提出聽的要求:一聽,聽有沒有做到正確、通順;二聽,聽哪里有高低快慢的變化,你欣賞怎樣讀?你認為應該怎么讀?

  ( 此時提出“二聽”的要求,在于引導學生邊聽邊品味課文的語言文字,體會文章詞句中蘊含的深意和感情,從而理解課文內容。)

  3、結合各人讀書的情況,大家自由評議。

  在學生讀不出、品不出的時候,教師有意識地范讀,較夸張地強調某些字詞,引導學生品讀、體會。

  重點引導這幾句的讀和悟:

  (1)有位名叫雷奈克的醫生,看到許多病人痛苦地死地去,心里十分難過。

  (“十分難過”,學生能品味到雷奈克醫生的善良和作為一個醫生的職責。)

  (2)一個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內臟運動就會出現異常。

  (“如果......就......”是個新的關聯詞語,學生未能讀出來,教師范讀,引導學生理解,并運用這個詞來說幾句話。)

  (3)有沒有辦法及早發現人體內的這些變化呢?他整日思索著。

  (“整日思索”體現了雷奈克強烈的責任感,非常盡職。)

  (4)通過木板,在另一頭能清楚地聽到劃木頭的聲音!

  (“!”表現了什么?這里面蘊含著的極度興奮和喜悅。)

  (5)啊!呼吸聲、心跳聲都聽到了!

  (兩個“!”,興奮,激動,喜悅,學生體會到了之后,就能讀好這個“啊”了。)

  (6)以后,雷奈克又發現空心木管聽診效果更好。

  (“又發現”說明了什么?這是老師有意識地提出來的。只是,課堂討論的時候,學生并不能理解,有的說因為筆記簿做的聽診器不便于揩帶,要改進;有的說筆記本不牢,不便于出診,等等。于是,暫時放一邊,說好等能夠復述課文之后,再來探討為什么要“又發現”。)

  (在引導理解上述句子時,隨機地組織學生有感情地讀文。有時一個詞,有時一句話,有時一段話。)

  {這里就下課了,第一課時暫結束。}

  四、復述課文。

  1、用8分鐘時間,做好充分的準備,要求能夠完整地復述課文;如果能夠繪聲繪色地復述,就更好了。

  (學生練習復述的時候,因為有時間限定,而且有兩個分層要求,都練得非常投入。在還有1分鐘的時候,請學生暫停,默想一下整篇課文的內容,想不起來的時候可以用自己的話來說,這樣避免復述的時候學生像背課文一樣,想不起原句的時候只能愣在那兒的狀況,使學生能夠有差異體現。)

  2、指名復述。

  (一生較為熟練,但更多地像背書,少了復述的自如和投入;第二個學生復述得比較好,盡量用了課文中的句子,適當地加進了自己的理解,復述得有聲有色,贏得了大家的掌聲。)

  3、組織評議。

  4、反饋。

  (因課堂時間有限,不可能讓很多的人來復述。為了了解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情況,也為了給復述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幫助,特用三個問題組織反饋。)

  (1)誰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

  (2)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什么樣的?

  (3)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怎樣發明的?

  (三個問題之中,較有難度的是第三個問題。能較有條理地對這個問題作出解答,課文教學重點和難點也就解決了。因此特意請了一個學習水平較差的同學,。邊解答邊引導,特別強調“緊貼”一詞不能少, 以此一步一步帶動一批后面的學生理解課文;再請一個學習水平較好的同學,簡潔完整地講一下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發明的經過。)

  5、提升。

  (1)為什么雷奈克能發明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

  (課文要通過雷奈克發明聽診器的故事,讓學生明白一個道理。通過這個問題,引導學生感悟道理。

  學生能從他仔細觀察、用心思考、勤于試驗來感悟。)

  (2)再來看這個“又發現”,這時,你能讀出什么?

  (此時,再結合上一節課的問題“又發現”進行引導,學生體會到了他永不滿足,不怕失敗的精神,經過反復嘗試,終于取得成功。)

  五、學習字詞

  1、雷奈克就是這樣一個仔細觀察、用心思考的人,正因為這樣,他取得了成功,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而他因此也被后人牢記于心。我們也要像他這樣,仔細觀察,用心思考,來學習本課的生字。

  2、先來看本課中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有哪些。

  (學生找出文中的生字詞,并對有些詞適當組詞。)

  3、就這些詞語,用2分鐘時間準備,然后默寫。

  4、指名一男生一女生到小黑板默寫,其他同學自己默寫。

  5、校對,修改。

  (生字詞的教學,可以隨機地穿插于教學的整個過程之中。本篇課文的生字詞相對簡單,對學生的初讀課文并沒有多大困難,所以可以放在最后進行教學;如果生字詞相對較難,則可以在一開始就組織教學,然后再開始讀文,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

13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 篇11

  《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一篇記敘文,課文講述的是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誕生的經過,是一篇科學故事。文中寫了一名叫雷奈克的醫生一次偶然的發現,從中受到啟發,通過反復實驗,發明了世界上地一個聽診器。告訴我們只要平時善于觀察,肯動腦筋,就能有所發現,有所創造的道理。

  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我抓住課前質疑,課中實踐,課外延伸的教學步驟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走出文本。

  課伊始,先板書課題,指名說說見過的聽診器是什么樣子的。再讀課題質疑。學生們提的問題有: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誰發明的?是什么樣子的?是什么東西做的?是怎么發明的?問題直奔主題,自然進入新課的教學。

  課中,學習課文第二段,講的是雷奈克從兩個孩子玩蹺蹺板的游戲中得到啟示,用小木棍聽到了病人的心跳和內臟的聲音。這是本文的重點段落。教學這一段先讀課文,再指復述,接著演一演,說一說雷奈克會怎么想,怎么做,體會雷奈克整日思索著“有沒有辦法及早發現人體內的這些變化?”這種致力于醫學研究的盡職精神。

  接著,我讓學生也來學習課文做個試驗,以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和興趣。同桌一人耳朵緊貼桌子一頭,另一人在桌子另一頭用筆劃著桌子。那么在一頭的同學就能聽到了響亮清楚的劃桌子聲。如此同桌互聽。第二個試驗是將紙卷成筒兒,一頭靠著同桌的胸腔,一有關當局湊近自己的耳朵,聽對方的呼吸聲、心跳聲。由于試驗時做得不夠嚴密,紙筒會露風,而且班上并不是十分安靜,所以聽到的大多是轟隆隆的空氣聲。也有同學聽到了咚咚咚的心跳聲。實踐給學生們帶來了一個驚喜,一個發現和一次體驗,增強對課文的理解。他們有了實踐發現后非常興奮,對聽診器的可行性有了感受,也對雷奈克的高興有了感悟。

  課后,我布置同學們寫一篇日記“做試驗”,要求將做試驗的過程感受寫下來。再找一找有關科學家發明創造的故事讀一讀。寫日記的過程是將文本語言內化為自己語言的過程,也是學習課文之后的升華,有利于積累運用文本語言。而讀科學家發明創造的故事則是有目的的培養學生讀好書。

13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 篇12

  1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38

  七月 發表

  今天第一節課和第二節課,連著上了兩堂語文課,把整篇課文的教學拿出來和大家切磋了一下。循著教學進度,上的是《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其實極為簡單的教學過程。

  因下午關于評估細則的討論過于疲倦,沒了心思寫整個的實錄,暫將大體的教學過程錄如下:

  一、激趣導入

  用ppt出示一醫生拿著聽診器的圖,請學生根據平時的經驗猜猜那是什么;再出示第二幅圖----聽診器,請學生談談自己在哪里見過聽診器,醫生是怎么用。

  (這里學生自由談話,興致很高,因聽診器之普及,學生都有感性認識,再結合圖,可說的很多。)

  板書:聽診器,請學生看老師寫每一個字,注意邊看邊記。

  過渡:這是我們今天看到的聽診器,那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什么樣的呢?又是誰發明出來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13課------(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3分鐘自由練讀課文,對照書后的生字表,讀準生字的音,努力做到讀正確、通順,不多字,不少字,不讀破句,不隨意停頓。

  2、學生對照要求自由練讀。

  (限時讀書,較之于沒有時間要求放手讓學生讀,有其自身的優執。時間的緊迫,促使每一個學生在這短短幾分鐘內集中注意力,使閱讀的效率達到優化。)

  3、指名分節課課文。

  4、對照提出的讀書要求,評議。

  (學生能不能有效地聽,在于有沒有具體的聽的目標。正因為前面讀書時提出明確的要求,所以學生在聽的時候便有了聽的標準,此時能夠對照標準來評議某某同學讀得怎么樣,聽得出別人讀書存在的問題,于他們,也是一種收獲,使人人都能享受到學習的成功。)

  三、再讀課文

  1、對照剛才評議時同學提出的存在的問題,再讀課文,2分鐘。要求全部做到讀得正確通順,如果能夠在此基礎上有自己的理解,能通過聲音的抑揚頓挫、高低快慢來把課文讀得有聲有色就更好了。

  (別人讀書存在的問題也極有可能就是自己的問題,在發現問題之后,再有意識地練讀,能較迅速地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而語感較佳、語文閱讀能力較強的同學,則可以向著第二個目標------繪聲繪色努力。分層次的要求,能讓每個學生都有提升。)

  2、指名分節讀課文。

  提出聽的要求:一聽,聽有沒有做到正確、通順;二聽,聽哪里有高低快慢的變化,你欣賞怎樣讀?你認為應該怎么讀?

  ( 此時提出“二聽”的要求,在于引導學生邊聽邊品味課文的語言文字,體會文章詞句中蘊含的深意和感情,從而理解課文內容。)

  3、結合各人讀書的情況,大家自由評議。

  在學生讀不出、品不出的時候,教師有意識地范讀,較夸張地強調某些字詞,引導學生品讀、體會。

  重點引導這幾句的讀和悟:

  (1)有位名叫雷奈克的醫生,看到許多病人痛苦地死地去,心里十分難過。

  (“十分難過”,學生能品味到雷奈克醫生的善良和作為一個醫生的職責。)

  (2)一個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內臟運動就會出現異常。

  (“如果......就......”是個新的關聯詞語,學生未能讀出來,教師范讀,引導學生理解,并運用這個詞來說幾句話。)

  (3)有沒有辦法及早發現人體內的這些變化呢?他整日思索著。

  (“整日思索”體現了雷奈克強烈的責任感,非常盡職。)

  (4)通過木板,在另一頭能清楚地聽到劃木頭的聲音!

  (“!”表現了什么?這里面蘊含著的極度興奮和喜悅。)

  (5)啊!呼吸聲、心跳聲都聽到了!

  (兩個“!”,興奮,激動,喜悅,學生體會到了之后,就能讀好這個“啊”了。)

  (6)以后,雷奈克又發現空心木管聽診效果更好。

  (“又發現”說明了什么?這是老師有意識地提出來的。只是,課堂討論的時候,學生并不能理解,有的說因為筆記簿做的聽診器不便于揩帶,要改進;有的說筆記本不牢,不便于出診,等等。于是,暫時放一邊,說好等能夠復述課文之后,再來探討為什么要“又發現”。)

  (在引導理解上述句子時,隨機地組織學生有感情地讀文。有時一個詞,有時一句話,有時一段話。)

  {這里就下課了,第一課時暫結束。}

  四、復述課文。

  1、用8分鐘時間,做好充分的準備,要求能夠完整地復述課文;如果能夠繪聲繪色地復述,就更好了。

  (學生練習復述的時候,因為有時間限定,而且有兩個分層要求,都練得非常投入。在還有1分鐘的時候,請學生暫停,默想一下整篇課文的內容,想不起來的時候可以用自己的話來說,這樣避免復述的時候學生像背課文一樣,想不起原句的時候只能愣在那兒的狀況,使學生能夠有差異體現。)

  2、指名復述。

  (一生較為熟練,但更多地像背書,少了復述的自如和投入;第二個學生復述得比較好,盡量用了課文中的句子,適當地加進了自己的理解,復述得有聲有色,贏得了大家的掌聲。)

  3、組織評議。

  4、反饋。

  (因課堂時間有限,不可能讓很多的人來復述。為了了解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情況,也為了給復述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幫助,特用三個問題組織反饋。)

  (1)誰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

  (2)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什么樣的?

  (3)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怎樣發明的?

  (三個問題之中,較有難度的是第三個問題。能較有條理地對這個問題作出解答,課文教學重點和難點也就解決了。因此特意請了一個學習水平較差的同學,。邊解答邊引導,特別強調“緊貼”一詞不能少, 以此一步一步帶動一批后面的學生理解課文;再請一個學習水平較好的同學,簡潔完整地講一下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發明的經過。)

  5、提升。

  (1)為什么雷奈克能發明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

  (課文要通過雷奈克發明聽診器的故事,讓學生明白一個道理。通過這個問題,引導學生感悟道理。

  學生能從他仔細觀察、用心思考、勤于試驗來感悟。)

  (2)再來看這個“又發現”,這時,你能讀出什么?

  (此時,再結合上一節課的問題“又發現”進行引導,學生體會到了他永不滿足,不怕失敗的精神,經過反復嘗試,終于取得成功。)

  五、學習字詞

  1、雷奈克就是這樣一個仔細觀察、用心思考的人,正因為這樣,他取得了成功,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而他因此也被后人牢記于心。我們也要像他這樣,仔細觀察,用心思考,來學習本課的生字。

  2、先來看本課中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有哪些。

  (學生找出文中的生字詞,并對有些詞適當組詞。)

  3、就這些詞語,用2分鐘時間準備,然后默寫。

  4、指名一男生一女生到小黑板默寫,其他同學自己默寫。

  5、校對,修改。

  (生字詞的教學,可以隨機地穿插于教學的整個過程之中。本篇課文的生字詞相對簡單,對學生的初讀課文并沒有多大困難,所以可以放在最后進行教學;如果生字詞相對較難,則可以在一開始就組織教學,然后再開始讀文,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

  (搜索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jcsycorp.com)

  本文轉載;id=1810

13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 篇13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78

  趙慶娟 發表

  這篇課文是一篇科學故事,講的是一位叫做雷耐克的醫生,從生活中的一個偶然發現中受到啟發,通過反復的實驗研究,最后終于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的過程。告訴我們只要平時善于觀察、肯動腦筋,就會有所發現、有所創造的道理。     

  教學中,主要采取讓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進行教學。揭示課題后,讓學生圍繞著課題質疑: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誰發明的? 發明的過程是怎樣的?它到底有什么作用?帶著這一系列問題來學習課文,學生學得頗有興致。

  在學習課文重點段落第二小節時,有的學生忍不住將頭貼到了桌面上,以做試驗,看到這一情景,我臨時對教學內容做了調整,讓一個同學在一頭用鉛筆輕輕地敲,而另一個同學則在另一端聽,學生聽得很投入……學生通過自己的

  (搜索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jcsycorp.com)

  本文轉載;id=3766

13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精選13篇) 相關內容:
  • 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

    (第一課時)教 學 目 標備注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理清文章脈絡。 教 學 過 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1、你們聽說過聽診器嗎?誰能說說它的樣子和作用。...

  • 13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教學難點:讀通課文;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教學過程:一、出示實物,誘發學習興趣1出示聽診器并板書:聽診器。...

  • 13、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

    教學目標1、理解課文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雷奈克醫生發明聽診器的經過;2、懂得任何發明創造都離不開觀察與實踐,養成愛觀察、肯動腦的習慣。教學重點難點理解雷奈克醫生是如何發明聽診器的,并從中受到啟發。...

  • 13、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練習設計)

    教材分析:課文是一篇科學故事,講述了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誕生的經過。故事告訴我們只要平時善于觀察,肯動腦筋,就能有所發現、有所創造。第一段交代雷奈克發明聽診器的起因。...

  • 13、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0個字只識不寫,認識一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 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

    教學要求: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如果……就……“果然”造句。3、憑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懂得任何發明創造都來自于實踐的道理,從而培養學生從小愛觀察、肯動腦的良好習慣...

  • 13《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 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重難點: 1.學習本課生字,能正確書寫。 2.通過初讀,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 香港,璀璨的明珠(通用11篇)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了解課文內容,知道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香港的,激發學生熱愛香港,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過程與方法1、自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2、細讀課文,弄清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香港的。...

  • 《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教學設計(通用15篇)

    1作者:佚名轉貼自:轉載點擊數:74第一課時一、出示實物,誘發學習興趣1、出示聽診器并板書:聽診器。領讀“聽診(zhen)器(qi)”。講:“聽診器”就是俗說的“聽筒”。醫生靠它從人的體表聽取體內的聲音來檢查胸部和腹部的情況。...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区在线不卡 | 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软件 | 无套内谢孕妇毛片免费看看 | 亚洲人成网在线播放 | 熟女毛多熟妇人妻在线视频 | 自拍亚洲一区 | 国产超碰人人爽人人做AV | 久久精品一二区 | 色吊丝AV中文字幕 | 男女啪啪抽搐一进区 |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播放 | 精品九九在线 | 好屌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色五月第一门户 | 自拍视频啪| 桔子影院午夜免费观看 | 色偷偷2019免费视频观看 | xvideos官网入口 | 在线免费精品视频 | 人人爱爱人人 | 欧洲成在人线视频免费 | 亚洲精品视频二区 | 精品国产91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小雪奶水翁胀公吸小说 | 啊灬啊灬别停啊灬用力啊免费 |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 午夜国产精品影院在线观看 | 婷婷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 亚洲无人区码一二三码区别图片 | 午夜写真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 精品av在线播放 | 怀孕挺大肚子疯狂高潮AV毛片 | 亚洲精品三区 | 蜜桃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欧美日韩精品伦理作品在线免费观看 | 国色天香一卡2卡三卡4卡乱码 |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超碰人人爽人人做人人添 | 亚洲成人av在线播放 | 无码专区丰满人妻斩六十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