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的朋友教案(精選11篇)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 篇1
教材說明:《她是我的朋友》是一篇“樸實中見真情,平淡中見新奇”的課文,講述的是戰爭時期的一個故事,記敘了一位孤兒院的小男孩阮恒為挽救同伴垂危的生命,在“她”與“我”、“生”與“死”的關鍵時刻,毅然獻血的感人事跡。
學法說明:學習本課時,將“以人為本”,發展學生的主體性的教學理念貫穿整個教學環節中,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我給足學生學習時間,首先學生初讀感知,在略讀課文的基礎上,提出探究研讀專題;然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討論、探究,最后通過各個側面問題的匯總交流和品味重點語句,讓學生體會小男孩獻血時內心活動的變化,進而讀懂課文;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滲透無私奉獻的友愛教育,學習探究性閱讀方法。我的課堂結構是:初讀感知——質疑定向——探究體驗——反思升華——自主作業。
學習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
2、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抓住描寫阮恒獻血時的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4、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朋友真摯的友誼,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師板書:“朋友”,看到這個詞,你想到了什么?生交流。
師:看來大家對朋友這個話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今天想與同學們分享一個有關朋友的感人故事,板書:她是我的朋友
(生)齊讀課題,(師)讀后你還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感知
1、師:老師想讓同學們自己學習課文,請看屏幕,師讀自學提示。
a、認真默讀課文,想一想,你讀懂了什么?把不理解的詞畫出來。
b、借助字典等工具書學習理解生字、新詞,也可請教同學。
c、你覺得課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標出。
2、學生自學。(給足學習時間)
3、檢查預習情況
⑴認讀生字卡片,詞語卡片
采用指名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式。
⑵指導書寫,你覺得哪個字(詞)難寫?老師幫助你,生找出自己認為難寫的字,師指導,生練習。
⑶檢查課文朗讀。
a、學生自由讀課文。
b、指名分段讀課文,其余學生邊聽邊正音。
⑷學生交流
a、通過自學你讀懂了什么?
b、你覺得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讀一讀。
三、通讀全文,提出研讀問題。
師:同學們通過朗讀,對課文有了自己的理解,接下來我們分學習小組來學習,請看大屏幕
1、出示“學習小建議”,小組合作學習。
圍繞課文內容,共同商量,給大家提一個你們最感興趣,最關心的問題,把問題寫下來,看看哪個小組提的問題最讓大家感興趣。
2、師生梳理歸納出幾個有代表性的研讀問題,板書
a、小男孩獻血時是怎么想的?
b、小男孩在獻血過程中內心活動有什么變化?
c、醫生對小男孩說了什么,小男孩就立刻停止了哭泣?
d、小男孩說:“她是我的朋友。”這句話時心里怎么想的?
四、小組合作,探究研讀問題。
師過度引言:同學們認真動腦,提出了很多的問題,我給時間讓同學們小組討論黑板上的問題,你們組能解答哪個問題就解答哪個問題。
1、討論研讀方法,小組所選問題要從哪幾方面入手研究,提出研讀方法。教師參與討論,并相機給予指導。
2、合作研讀課文,各小組進行合作研讀所確定的問題,教師巡回了解研讀情況和感悟程度,并給予適時適度的啟發與指導。
五、交流—反饋研讀情況。
1、準備發言提綱。討論發言內容
(1)本組確定的研讀問題是什么?
(2)本組是怎樣研讀的?
(3)研讀后有什么收獲?
2、交流研讀情況,各小組派代表發言。
交流一:你知道他獻血時是怎么想的嗎?你是從什么地方知道的?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1)學生:我們組討論是第一個問題,要想知道小男孩獻血時心里是怎樣想的,我們組先讀課文,從小男孩獻血過程中的神態、動作知道了答案。
(2)師:你們組真會學習,知道從小男孩的神態、動作去想象他的內心,課后思考·練習2的句子可以幫我們的忙。
出示課件1: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來,然后又舉起來。
師:阮恒舉手時為什么“顫抖”?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舉起來”?
(3)學生讀后交流。
師:請同學們再把這個句子讀一讀,一邊讀一邊模仿阮恒的動作,想象阮恒的內心,聯系生活實際理解猶豫的心情。
(讓學生在讀句和動作的模仿中體會到:阮恒心里很害怕,舉手時才會發抖,才會把手放下,但一想到如果沒有馬上獻血,小女孩就會死去,所以又把手舉起來。
(師板書:舉放舉猶豫)
(4)指導學生在朗讀中體會阮恒的心情。
a、指名讀。
b、老師范讀。
老師也來讀一讀這個句子,大家比一比,想一想,老師為什么要這樣讀。你們自己再把句子讀一讀,體會小男孩害怕、猶豫的心情。
c、再指名讀。
d、從同學的朗讀中,老師仿佛看到了小男孩輸血前的害怕、猶豫,卻又不乏勇敢,全班一起把這個句子有感情地朗讀一遍。
交流二:小男孩在獻血過程中內心活動有什么變化?
師:哪個小組匯報一下,剛才你們討論了什么問題?找到什么答案?
(1)生交流我們組解答了第二個問題,我們組是這樣做的,先找出有關句子,再有感情朗讀。
(2)師相機課件2:
a、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手捂住了臉。
b、阮恒搖搖頭,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c、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師:你們組找的這幾句話都是有關阮恒神情和動作的,請同學們仔細讀一讀有什么相同之處。
(學生說到哭,找。說到抑制,先放著。說別的導)
師:讓我們先找到描寫“哭”的詞語:啜泣嗚咽哭泣(板書豎的)
師:我們來辨析三個詞語不同的地方。(感悟:痛苦越來越深)
師:到底是什么事令他如此痛苦呢?(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文字的更深處)
根據學生的回答作隨機點評
師小結:阮恒想到自己輸完血,生命就要結束,想到再也看不到明媚的陽光了,再也看不到昔日的花草,看不到曾朝夕相處的朋友,所以他痛苦,而且越來越傷心。但是為了救那個小女孩,他卻在掩飾自己的這種害怕和痛苦,多么可愛可敬的小男孩啊!
(3)有感情地朗讀。注意讀出層次。
師:多么難能可貴的一份真誠啊!為了朋友,他寧愿舍棄自己那么年少的生命,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的5—10段,回想一下阮恒的那份痛苦的煎熬,偉大的抉擇。
老師來讀其它句子,你們讀好這四句。(練讀后師生接讀)
(4)對照插圖,復述內容。
交流三:醫生對小男孩說了什么,小男孩就立刻停止了哭泣?
(1)生交流:我們組討論這個問題時是用表演解答的。假如我是醫生,我會這樣用輕柔的聲音安慰小男孩
阮恒:啜泣嗚咽哭泣
醫生:阮恒,輸血不會影響身體健康,更不會有生命危險,只會用你的一小部分血,救活你的伙伴。你放心好了,勇敢的孩子!
阮恒:是真的嗎?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剛才什么事也沒有發生一樣。
(2)你們組能用自己獨特的方法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非常棒!同學們趕快和你的同桌演一演。
(3)同桌表演醫生和阮恒的對話。
交流四:小男孩說‘她是我的朋友’這句話時心里是怎么想的?
(1)學生交流。
(2)師:其實,阮恒和我們一樣,他會不懂自己的生命只有一次嗎?然而,在生與死之間艱難地抉擇,但最終還是舉起了手,此時此刻他心中唯一的想法是什么?
生:她是我的朋友
師:是啊,她是我的朋友,就是這六個字,就是這樣的信念激勵著他,支撐著他,(最后一個入情入境的)深沉地:同學們,什么是朋友?這就是朋友!!
(3)回歸朋友,賦予它新的意義。
師:同學們,課文學到這里,我想你們對朋友這個詞的內涵一定有了更新的認識,拿起你的筆寫下來。
(把你對朋友最直接的感受寫下來)學生自由書寫,教師巡視-----交流
交流時的隨機點評:
小結:雖然是幾句平凡的語言,道出的卻是朋友的真諦。
六、融合一升華研讀成果。
1、指導學生練習帶著感悟進行有感情朗讀課文。
2、課后延伸。
(1)寫讀后感。(你想對小男孩說什么)
(3)收集有關朋友的名言。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人物復雜而矛盾的內心活動,體會人物精神品質。
2.理解課文內容,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并體會重點詞語和句子。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體會阮恒復雜的內心活動,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質。
2.指導學生體驗并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初讀,切入重點,感知人物外在表現
1、快速地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題目中的“她”和“我”分別指誰?這篇課文講述了“她”與“我”之間的一件什么事?
2、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把描寫阮恒在獻血時動作和神態的句子劃出來。
3、師生交流。
4、自由朗讀并思考:這些句子中,阮恒的哪些動作是相近或是相同的。(板書:哭、掩)
二、再讀,突出重點,體驗人物內心活動
1、自由朗讀描寫阮恒“哭”的句子,邊讀邊體會,阮恒每次都是怎么在哭?(板書:怎么?)
2、引導學生從“啜泣”、“嗚咽”、“持續不斷”等詞語理解并體會阮恒哭得很傷心。
3、指導學生邊讀邊比較阮恒哭的程度是越來越傷心。
4、指導朗讀并體驗阮恒內心的痛苦。
5、出示課件,激發學生想象:以為自己快要死了的阮恒想到了些什么?
6、再次鼓勵學生體驗朗讀。
三、精讀,強化重點,感情人物精神品質
1、自由朗讀描寫阮恒掩蓋痛苦的句子,邊讀邊思考,阮恒是怎么在掩蓋自己的痛苦?他為什么要掩蓋自己的痛苦?
2、小組合作學習。
3、師生交流。
①阮恒是怎么在掩蓋自己的痛苦?指導學生從“捂”、“掩蓋”、“竭力”等詞語體會阮恒是在竭盡全力地不讓自己哭,并指導朗讀。
②阮恒為什么掩蓋自己的痛苦?
a、小組再次討論。
b、引導學生想象,阮恒擔心別人會怎么勸他?體會阮恒復雜的內心活動。
3、展示課件,激發學生想象,阮恒為了朋友能活下去,為了鼓勵自己為小姑娘獻血,他會不斷地對自己說什么?
4、指導朗讀,再次體驗阮恒復雜而矛盾的內心活動。
四、品讀,回歸重點,升華學生情感體驗
1、引導學生在阮恒“怕失去生命”和“怕失去朋友”兩句話中間加一個字,來表現在阮恒的心中朋友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2、引導學生體會并朗讀阮恒在輸血過程中“哭”和“掩”的句子,體會阮恒真實、樸實、感人的精神品質。
3、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談談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和幫助自己的朋友。
板書設計
她是我的朋友
哭 掩
怕失去生命 更怕失去朋友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 篇3
教學目標:1、學習理解課文的生詞,理解課文主要內容。(知識目標)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抓住動作、神態體會人物心理的能力。(能力目標)
3、感受阮恒的美好心靈,理解朋友的真正含義。(情感目標)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心理。
教學難點:理朋友的真正含義。
教學過程:
一、講故事創設情景
有一對好朋友—胖子和瘦子。有一天,他們到野外去玩,忽然遇到一頭熊向他們逼來。瘦子手腳麻利,迅速地爬上了身邊的大樹,而胖子怎么也爬不上去,他著急地向瘦子求救:“嗨,拉我一把!”這時,只要瘦子停下來拉他一下,他就可以爬上去,可瘦子好象沒有聽見一樣,只顧自己往上爬。眼看著危險一步步逼近,胖子在情急之想起了熊不吃死人,于是馬上屏住呼吸,倒地裝死,終于躲過了這場劫難。當危險過去以后,胖子對瘦子說了一句話:
1、同學們,假如你是胖子,你會說什么?
2、你們說的很有道理,胖子說的話是“我終于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呢?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相信學了之后你會對什么是真正的朋友有更深刻的理解。
3、板題,生讀題,提問:這里的朋友指的是誰和誰?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把課文讀準確、流利,想想課文講了阮恒和朋友之間的什么事。
2、指名歸納主要內容。
3、是啊,在阮恒的心里,他認為獻血是有巨大危險甚至會失去生命,可他為什么要獻血呢?他是怎么想的?請找出描寫阮恒動作神態的句子,同桌交流是否找對了。
4、學生活動。
三、出示句一: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1、齊讀,這是寫阮恒的什么?(動作)
2、他為什么舉起來又放下去,又舉起來?心里是怎么想的?出示填空,補白心理:
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他想。忽然又放下去,他想,然后又舉起來,他想。
3、多讀幾遍想象人物的心理,然后小組交流。
4、匯報,師相機點撥朗讀。
5、齊讀。
過渡:就要輸血了,當針頭插進他的血管時,他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忽然,他哭了,他是怎么哭的呢?
四、體會抽血時人物心理。
1、出示連線題,理解四種不同的哭,并演示一下。
2、他為什么哭得這么傷心呢?
3、他是盡情地哭嗎?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他為什么要抑制自己的哭泣?
4、多么可愛又多么偉大的小男孩呀,能讀好這段嗎?打算怎么讀好?
個人練習讀—指名讀,生評價—推薦朋友讀自評—個人再讀
五、小結課文:
過渡:阮恒在擔心自己會死的情況下毅然舉起了手,在極度難過中一動不動地讓針頭插進自己的血管。他為什么要這么做?用書上的一句話回答老師。(她是我的朋友)
是啊,阮恒的這句話回答了所有的問題。為什么在猶豫不決之后他毅然舉起了手?因為—(生接:她是我的朋友)為什么在輸血的過程中他極力抑制自己的哭泣?也因為—(生接:她是我的朋友)為什么為了小女孩他甘愿犧牲?更因為—(生接:她是我的朋友。)可見,“朋友”這兩個字的分量有多重!
六、拓展閱讀:(播放背景音樂《朋友》)
1、今天我還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個感人的故事,請同學們在音樂聲中放聲朗讀,想想這個故事最打動你是什么?
2、讀故事《皮斯阿斯和達蒙》,匯報自己最感動的地方。
七、升華主題。
1、學習了阮恒和阿蒙達的故事,相信同學們對什么是真正的朋友有更新的認識,更深刻的理解,那怎樣的人是真正的朋友呢,請同學們用一句話在書上寫下來,指名兩生到黑板上寫。
2、生有感情地讀自己寫的話,然后齊讀黑板上的話。
3、總結升華:同學們,你們說的多好啊!當你的朋友遇到困難需要幫助時,請別忘了—(生接:她是我的朋友);當你的朋友遭到挫折需要鼓勵時,請別忘了—(生接:她是我的朋友);當你的朋友遇到危險需要救助時,請別忘了—(生接:她是我的朋友);當你的朋友在一切需要你的時候,請伸出你熱情的雙手吧,因為—(生接:她是我的朋友)!
八、課外作業:搜集并學唱與朋友有關的歌曲,然后唱給你親愛的朋友聽。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 篇4
一、課前與學生交流“朋友”(板書)這個話題,只與學生泛泛而談,為下面的課文的學習奠定一個情感基調。(不作任何的提升和總結)
在學生交流完之后,師:看來大家對朋友都有著各自的理解和感受,今天想與大家分享一個就是有關朋友的故事。以此切入文本。
二、板書:她是我的朋友
師:請大家打開課文,認真地讀讀,想一想文章中講了在什么樣的情況下,誰為誰做了一件什么事?
1、生自由朗讀,師巡視學生的朗讀情況,適時地點撥指導。
2、學生交流(目標:概括事情;提練:迫在眉睫)
一個小姑娘生命危在旦夕,在這迫在眉睫之時,阮恒為她輸血,挽救了小姑娘。
操作:以老師中肯地評價引導學生將事情說簡單(能夠大概的說出,并點到迫在眉睫即可)
三、引:剛才有同學說情況危急----迫在眉睫。板書后
1、通過剛才的朗讀,老師相信大家對迫在眉睫一定有所感受了。
2、請仔細地讀讀3、4兩小節,哪些句子也讓你感受到那種危急的氣氛。把它畫下來,反復地讀讀,待會我們用朗讀來表現。
(學生交流時,如先說到第二句,放著別動,還有嗎?引一下)
▲經過查看,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傷得最嚴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
點評:(如讀得不到位)眼看著你的朋友情況如此危急,你還能如此平靜,如此無動于衷嗎?請你再讀讀。
(讀得到位)1、是啊,“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時間多緊急(誰再來讀)
2、看來你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情況的危急。@領:讓我們一起讀一讀。
過渡到下面一句:是啊,情況如此危急,醫生告訴我們如果……
▲醫生告訴這幾個孤兒,如果他們不能補足這個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會死去。
四、引:小姑娘在生死邊緣上徘徊著,扎掙著。就在這迫在眉睫之時,阮恒舉起了手,愿意為她輸血。在下面在輸血的過程中,阮恒一直很少說話,作者描寫更多的是他的表情和動作。
1、請大家快速地瀏覽5―10段,找出描寫小阮恒的神情和動作的句子,畫下來。
學生交流句子的同時,糾正語音上的錯誤,集體的(屏幕出示)
▲過了一會兒,一只小手緩慢而顫抖舉了起來,但忽然又放下了,然后又一次舉起來。
▲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手捂住了臉。
▲阮恒搖搖頭,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2、幾句話中有些詞語是我們不常見的,認真讀讀把它讀正確。(看情況確定這個環節)
3、師引:同學們,這就是阮恒輸血過程中,一系列的神情與動作,讓我們回到課文,讀讀5---10段,透過他每一次神情的變化,來猜測一下他當時在想什么?把它寫在句子旁邊。
老師從容地參與其中與之交流點撥。(放時間展開)
▲過了一會兒,一只小手緩慢而顫抖地舉了起來,但忽然又放下了,然后又一次舉起來。
引:讓我們先來讀懂他的第一次舉動,好嗎? (學生自由交流)
從他的舉動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學生整體去感受)
引:讓我們一起來看--小手緩慢而顫抖地舉了起來,此時他在想什么?
但忽然又放下了,這時他又在想什么?
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斗爭,最終他作出了什么樣的抉擇?
引:同學們你們看,他舉起的是一只手,但舉起的僅僅是一只手嗎?(停頓)他舉起的分明是別人的生命,卻因此要放棄自己的生命。這樣的抉擇對于年少的阮恒來說實在太沉重,太艱難了,能不猶豫,能不徘徊嗎?當你體會到這些再讀讀這句話。(學生練讀-----指名讀)
隨機的點評:
1、我感覺到你在猶豫,你在抉擇!
2、你在生與死之間艱難地抉擇,但最終還是舉起了手。
3、(最后一個入情入境的)拍拍他的肩膀示意坐下,深沉地:同學們,什么是朋友?這就是朋友!!
引發“她是我的朋友”齊讀時
師:其實,阮恒和我們一樣,他會不懂自己的生命只有一次嗎?然而當他又一次舉起手時,腦海里定格的是哪句話?
師:他難道不明白當他舉起別人生命時,就意味著要舍棄自己的生命。這時在他內心里在大聲地喊……
師:同學們,可即便如此最終他還是堅強地舉起了手,此時此刻他心中唯一的想法是什么?
引:是啊,她是我的朋友,就是這六個字,就是這樣的信念激勵著他,支撐著他,“于是,過了一會兒,一只小手………(齊讀)”
▲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手捂住了臉。
▲阮恒搖搖頭,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師:下面的幾句話也是有關阮恒神情和動作的,請你仔細讀一讀有什么相同之處。
(學生說到哭,找。說到抑制,先放著。說別的導)
1、讓我們先找到描寫“哭”的詞語: 啜泣 嗚咽 哭泣(板書豎的)
2、來辨析三個詞語不同的地方。(感悟:痛苦越來越深)
3、到底是什么事令他如此痛苦呢?(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文字的更深處)
根據學生的回答作隨機點評
小結:阮恒想到自己輸完血,生命就要結束,想到再也看不到明媚的陽光了,再也看不到昔日的花草,看不到曾朝夕相處的朋友,所以他痛苦,而且越來越傷心。
師:我們來看看阮恒哭泣背后的舉動。
1、請大家試著把它找出來: 捂住臉 掩蓋痛苦 竭力制止(板書豎的)
2、一個詞一個詞入情入境地讀下來,你感覺到了什么?(抑制自己的情感越來強烈)
3、引: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支持著他強烈地克制對死亡的恐懼呢?
師:多么難能可貴的一份真誠啊!為了朋友,他寧愿舍棄自己那么年少的生命,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的5—10段,回想一下阮恒的那份痛苦的煎熬,偉大的抉擇。
老師來讀其它句子,你們讀好這四句。(練讀后師生接讀)
五、回歸朋友,賦予它新的意義。
師:同學們,課文學到這里,我想你們對朋友這個詞的內涵一定有了更新的認識,拿起你的筆寫下來。
(把你對朋友最直接的感受寫下來)學生自由書寫,教師巡視-----交流
交流時的隨機點評:
小結:雖然是幾句平凡的語言,道出的卻是朋友的真諦。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 篇5
教學設計:
目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究竟是怎樣的?它到底應有哪些其本的特征?它怎樣體現時代的明顯標記?“洋思”經驗給我們的課堂教學帶來了哪些有益的啟示?怎樣有效地實施主體教育、創新教育?這些都是我們所迫切探究的事。筆者在這方面也不斷進行了苦苦探索。現通過一篇完整課時的教案設計和它的賦諸實施,來試圖提出個人的一點不成熟的看法。
一、遵循先學后教原則,給足學習時間,調動主體自主發展 學習課文前,重視對學生預習情況的檢查,以如“你覺得課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等探究、詢問式的提問引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思考。在學習過程中,始終堅持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獨立思考,給足思考的時間,絕不走過場,搭“花架”。充分鼓勵學生該畫的在書上畫下來,該寫的在紙上寫下來,該說的自己要主動地說出來。
二、展現學習“心理歷程”,追求自主發展,著眼學生終身學習學習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學習主體的自我感悟、選擇、重建、組合、交融、評價、小結的歷程。在這一歷程中,學習者知識得到不斷地積累,能力有了不斷地增強,久而久之,才能夠形成綜合素質。教學過程 中,我突出:引導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我個性特點的學習方式,如讓學生使用自已喜歡的符號在書上作出標記,便體現了這一思想。通過集體的智慧,幫助小結、點出有關受益終身的學習方式。如在歸納主要內容時,相機點出運用了連段意的方法。讓學生熟練使用好工具書,這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也是一項必備的基本功,在教學中抓住“迫”一字字義的理解,培養了學生選擇字義的能力。
三、開展互助合作學習,激活參與熱情,提高課堂學習效率課堂教學過程 ,是若干個充滿生命和活力的個體共同協作、相互提升和影響的過程。充分發揮每一個體學習的積極性,讓每一個體都主動參與,這是促使主體主動地最大可能地發展的有力保證,更能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教學主要通過個人自學、小組討論、集體交流的形式來展開,讓每一個體廣泛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和主張,大膽地交流不同觀點和看法,允許有爭論,允許有疑意。
四、調動多種感覺器官,活躍表象儲備,開發學生創造潛能教學中通過聽錄音、圈畫寫、動手查、看畫面、感情讀,相機說等多種有效途徑,調動了學生的感官,完全解放了學生的眼、耳、手、腦,同時大大豐富了學生的表象源。還學生一個可以自由馳騁的天地,讓學生的思想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這里得到了實現。靈感的再現,思維火花的頻頻燃起,體現了生命的延續和創新。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概括主要內容。 3、講讀課文第一部分。
教學過程 :
一、揭題、審題
1、通過預習課文,你知道課題中的“她”指的是誰?“我”又指的是誰?指點“恒”的讀音。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呢?2、通過預習課文我們還知道課題“她就是我的朋友”這句話就是阮恒要救小姑娘的原因。3、示標。
二、初步感知課文
1、出示預習要求:A、請一個同學來讀讀。B、從這篇課文的預習要求看,共講了三方面。[介紹了事情發生的背景;概括了主要內容;提出了預習的要求。理解“挽救”、“垂危”。]
2、這篇課文非常的感人,下面首先請同學們聽錄音,想想看:A、播音員阿姨是怎樣的讀的?你能像她那樣讀嗎?你能達到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的目的嗎?B、想想阮恒獻血的經過是哪幾個自然段寫的?畫出描寫他獻血時的神情、動作的句子,用波浪線作標記。C、你覺得課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用你喜歡的記號標出。
3、交流:A、你覺得課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請讀一讀,再說說你覺得它為什么感人。B、課文中5--11自然段講的是阮恒獻血的經過。請你讀出描寫他獻血時神態、動作的語句。C、分別指名讀讀1----4自然段、12----14自然段。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D、出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休克 輸血 迫在眉睫 阮恒 草墊 擦拭 抽泣 捂住 嗚咽 竭力 E、分小組讀課文。
4、這篇課文是寫事的文章,可以按事情發展的順序給這篇課文分段。請在草稿紙上寫出來。
5、請運用連接段意的方法歸納主要內容。
6、朗讀課文。
三、講讀課文第一部分
1、指名讀課文,思考:阮恒是在怎樣的情況下輸血的?請用三角標出關鍵的詞語。并畫出有關的重點句。
2、出示:A、經過查看,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傷得最嚴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B、輸血迫在眉睫。醫生和護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C、一位女醫生告訴這幾個孤兒,如果他們不能補足這個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會死去,問是否有人愿意獻血。
3、交流:A、“迫”的部首是,再查幾畫,用用音序查字法應查音序,在字典中的解釋有:a 逼迫;b 急促;c 接近 “迫在眉睫”中的“迫”的意思應為。B、用“如果.......就.........說話。C、小姑娘的急需輸血的這種情況還可用哪些成語來形容呢?D、指導朗讀。
4、小結:A、結標。B、提示下節課的內容。阮恒正是在這樣的緊要關頭挺身而出,主動獻血的。他是怎樣獻血的呢?阮恒具有怎樣的品質?這正是我們下一節課要研究的內容。
四、作業 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講讀課文第二部分,抓住阮恒獻血時的神態、動作的描寫,來體會他當時的心情。2、講讀課文第三部分,了解阮恒獻血的原因,體會他的高尚的品質。3、對照課文插圖,想象說話。4、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1、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初步閱讀了課文,能夠做到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了。下面老師就來檢查一下。A、出示生字詞。B、昨天我們又學了課文的第一部分,這部分講了什么?2、小姑娘生命危在旦夕,輸血迫在眉捷,這時阮恒舉起了顫抖的小手,阮恒是怎樣獻血的呢?他為什么要主動獻血給那個小姑娘?這就是這一節課學習的重點。〔借機點出教學目標 〕
二、講讀課文第二部分:
1、默讀課文,思考:A、一陣沉默之后,阮恒是怎樣舉起小手的?請劃出有關的動詞。想想通過這些詞說明了什么?B、課文從哪一小節開始真正寫阮恒獻血的?他開時表現怎樣?劃出有關的語句。C、獻血時,阮恒為什么不停地哭?請找出這樣的句子,用三角劃出表示“哭”的意思的詞。
2、以四人一小組進行交流。
3、全班交流:A、出示: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B、出示:抽血過程中阮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C、出示: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抓住情感的變化來體會人物緊張、痛苦的復雜內心。〕
4、有感情地朗讀。注意讀出層次。
5、對照插圖,復述內容。
6、小結。這一段真切地寫了阮恒輸血時的動作、神情以及小作者的感情變化。
三、講讀課文第三部分:
1、阮恒為什么哭得很傷心?他為什么要獻血給那個小姑娘?自由讀課文第三部分。2、交流。3、你從這里能看出阮恒是個怎樣的孩子嗎?注意聯系上下文思考問題。
四、結標、質疑:
五、對照插圖,想象說話。要求:認真觀察插圖,用自己的話說說畫上各個人物的動作、神態以及他們的心情怎樣。〔可選擇其中的一個人物重點說。〕
六、作業 : 1、摘抄表示“哭”的詞。---------、 ------------、 ---------- 2、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試圖 竭力 安慰 持續不斷 3、填空。 他眼睛著,用牙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抽泣。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阮恒的心情[ ]。
教后記:
通過這兩節課的教學,我最深的感觸有三點:一是,較好地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自悟自得、自主發展的主體教育的思想,學生的個性和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和培養。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始終成為學習的主人,尋思、討論、爭辯,圈畫、說寫、聽讀、查選,加上足夠時間的保證,民主的課堂氛圍,學生在自由、廣闊的空間中得到充分的發展。二是,通過聽課文錄音,體現人物感情變化的有層次性的朗讀,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假想,對照圖畫有針對性地選擇人物想象說話等教學活動,使學生的情緒被調動,心靈受到觸動,被人物美好品質深深感動。三是,學生靈感的被激發,創新欲望的被喚起,首先要依賴于占有大量的表象,這是創新的基礎。其次要多給予鼓勵,多提供機會,多誘導,多用童心看孩子。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 篇6
一、談話導入
朋友(板書)你們有朋友嗎?你的朋友是誰?你和朋友是怎樣相處的?
(板書)“她是我的”。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她是誰?我是誰?我和她之間發生了什么事?)
二、自瀆課文
a、 帶著疑問讀課文
要求:1、借助拼音讀準生字、新詞讀音;遇到難讀的詞語、句子多讀幾遍。
2、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不理解的打上“?”。
3、解決疑問:她是誰?我是誰?我和她之間發生了什么事?
b、 交流:1、詞語
抽血 獻血 血型 血管
竭力 捂住 擦拭 迫在眉睫
啜泣 嗚咽 哭泣 抽泣
2、解決疑問
她是誰?我是誰?我和她之間發生了什么事?
三、品讀課文
a、 當時小姑娘的情況怎樣?你從課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
1、“經過檢查小姑娘傷的最重……如果……就會休克或失血過多而死去。”
什么是休克?
最重 立刻 如果……就…… (看出情況的危急)
怎樣用朗讀來體現呢?
2、“她一定會死的……”一定(說明救她只有一條路輸血。)
3、能用一個詞概括當時危急的情況嗎?迫在眉睫,聯系上下文說說什么意思?
師小結:為救小姑娘輸血是救命的關鍵,刻不容緩。請你用朗讀來展示你的理解。
(朗讀“戰爭時期……獻血”)
b、 面對如此危急的情況,誰愿意為生命垂危的小姑娘獻血?——阮恒
請你仔細讀課文,找出課文中描寫阮恒在獻血時的動作、神態的句子、詞語,并想想從句子中你體會到什么?并把你體會到的用朗讀來展示。
1、“一陣沉默之后,顫抖地舉起來,然后又放下。然后又舉起來。”
顫抖?為什么顫抖?而又為什么舉起?
舉起又為什么放下?放下又為什么舉起?
(從中可以看出阮恒激烈地思想斗爭死亡與救朋友之間掙扎,最后還是舉起手來,阮恒為救朋友無私奉獻的精神)
展示朗讀
2、“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
啜泣 是怎樣地哭泣?這里為什么顫抖?
①既然不是針扎疼那哭泣什么?
②為什么用手捂住臉?
③阮恒心里怎樣想?
展示朗讀
3、“但過了一會兒……嗚咽,并再次掩蓋……”
嗚咽是怎樣?跟上文有什么變化?說明什么?
展示朗讀
4、“……啜泣變成了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從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說明什么?
為什么咬拳頭?
竭力什么意思?為什么要竭力制止抽泣?
展示朗讀
(出示以上四句)讀了以上四句,你感受到了什么?
啜泣→嗚咽→持續不斷的哭泣→抽泣 說明什么?
(恐懼一步一步加深,他認為自己的血一滴一滴地流光,死亡已慢慢來臨。)
怎樣用朗讀來展示這恐懼一步一步加深?試一試
c、 讀到這里你想對阮恒說些什么?
二、升華
是呀,多善良多堅強多偉大的小男孩!我相信阮恒那為朋友犧牲自己的美好心靈所放射出的光芒已經照亮了我們每個人的心。是呀,有一種愛(出示小詩)齊讀
板書: 18、她是我的朋友
啜泣
失 獻 嗚咽
小姑娘 ---------→血←---------阮恒
←-輸------ 哭泣
抽泣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 篇7
教學設計:
目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究竟是怎樣的?它到底應有哪些其本的特征?它怎樣體現時代的明顯標記?“洋思”經驗給我們的課堂教學帶來了哪些有益的啟示?怎樣有效地實施主體教育、創新教育?這些都是我們所迫切探究的事。筆者在這方面也不斷進行了苦苦探索。現通過一篇完整課時的教案設計和它的賦諸實施,來試圖提出個人的一點不成熟的看法。
一、遵循先學后教原則,給足學習時間,調動主體自主發展 學習課文前,重視對學生預習情況的檢查,以如“你覺得課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等探究、詢問式的提問引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思考。在學習過程中,始終堅持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獨立思考,給足思考的時間,絕不走過場,搭“花架”。充分鼓勵學生該畫的在書上畫下來,該寫的在紙上寫下來,該說的自己要主動地說出來。
二、展現學習“心理歷程”,追求自主發展,著眼學生終身學習學習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學習主體的自我感悟、選擇、重建、組合、交融、評價、小結的歷程。在這一歷程中,學習者知識得到不斷地積累,能力有了不斷地增強,久而久之,才能夠形成綜合素質。教學過程 中,我突出:引導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我個性特點的學習方式,如讓學生使用自已喜歡的符號在書上作出標記,便體現了這一思想。通過集體的智慧,幫助小結、點出有關受益終身的學習方式。如在歸納主要內容時,相機點出運用了連段意的方法。讓學生熟練使用好工具書,這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也是一項必備的基本功,在教學中抓住“迫”一字字義的理解,培養了學生選擇字義的能力。
三、開展互助合作學習,激活參與熱情,提高課堂學習效率課堂教學過程 ,是若干個充滿生命和活力的個體共同協作、相互提升和影響的過程。充分發揮每一個體學習的積極性,讓每一個體都主動參與,這是促使主體主動地最大可能地發展的有力保證,更能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教學主要通過個人自學、小組討論、集體交流的形式來展開,讓每一個體廣泛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和主張,大膽地交流不同觀點和看法,允許有爭論,允許有疑意。
四、調動多種感覺器官,活躍表象儲備,開發學生創造潛能教學中通過聽錄音、圈畫寫、動手查、看畫面、感情讀,相機說等多種有效途徑,調動了學生的感官,完全解放了學生的眼、耳、手、腦,同時大大豐富了學生的表象源。還學生一個可以自由馳騁的天地,讓學生的思想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這里得到了實現。靈感的再現,思維火花的頻頻燃起,體現了生命的延續和創新。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概括主要內容。 3、講讀課文第一部分。
教學過程 :
一、揭題、審題
1、通過預習課文,你知道課題中的“她”指的是誰?“我”又指的是誰?指點“恒”的讀音。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呢?2、通過預習課文我們還知道課題“她就是我的朋友”這句話就是阮恒要救小姑娘的原因。3、示標。
二、初步感知課文
1、出示預習要求:a、請一個同學來讀讀。b、從這篇課文的預習要求看,共講了三方面。[介紹了事情發生的背景;概括了主要內容;提出了預習的要求。理解“挽救”、“垂危”。]
2、這篇課文非常的感人,下面首先請同學們聽錄音,想想看:a、播音員阿姨是怎樣的讀的?你能像她那樣讀嗎?你能達到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的目的嗎?b、想想阮恒獻血的經過是哪幾個自然段寫的?畫出描寫他獻血時的神情、動作的句子,用波浪線作標記。c、你覺得課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用你喜歡的記號標出。
3、交流:a、你覺得課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請讀一讀,再說說你覺得它為什么感人。b、課文中5--11自然段講的是阮恒獻血的經過。請你讀出描寫他獻血時神態、動作的語句。c、分別指名讀讀1----4自然段、12----14自然段。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d、出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休克 輸血 迫在眉睫 阮恒 草墊 擦拭 抽泣 捂住 嗚咽 竭力 e、分小組讀課文。
4、這篇課文是寫事的文章,可以按事情發展的順序給這篇課文分段。請在草稿紙上寫出來。
5、請運用連接段意的方法歸納主要內容。
6、朗讀課文。
三、講讀課文第一部分
1、指名讀課文,思考:阮恒是在怎樣的情況下輸血的?請用三角標出關鍵的詞語。并畫出有關的重點句。
2、出示:a、經過查看,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傷得最嚴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b、輸血迫在眉睫。醫生和護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c、一位女醫生告訴這幾個孤兒,如果他們不能補足這個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會死去,問是否有人愿意獻血。
3、交流:a、“迫”的部首是,再查幾畫,用用音序查字法應查音序,在字典中的解釋有:a 逼迫;b 急促;c 接近 “迫在眉睫”中的“迫”的意思應為。b、用“如果.......就.........說話。c、小姑娘的急需輸血的這種情況還可用哪些成語來形容呢?d、指導朗讀。
4、小結:a、結標。b、提示下節課的內容。阮恒正是在這樣的緊要關頭挺身而出,主動獻血的。他是怎樣獻血的呢?阮恒具有怎樣的品質?這正是我們下一節課要研究的內容。
四、作業 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講讀課文第二部分,抓住阮恒獻血時的神態、動作的描寫,來體會他當時的心情。2、講讀課文第三部分,了解阮恒獻血的原因,體會他的高尚的品質。3、對照課文插圖,想象說話。4、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1、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初步閱讀了課文,能夠做到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了。下面老師就來檢查一下。a、出示生字詞。b、昨天我們又學了課文的第一部分,這部分講了什么?2、小姑娘生命危在旦夕,輸血迫在眉捷,這時阮恒舉起了顫抖的小手,阮恒是怎樣獻血的呢?他為什么要主動獻血給那個小姑娘?這就是這一節課學習的重點。〔借機點出教學目標 〕
二、講讀課文第二部分:
1、默讀課文,思考:a、一陣沉默之后,阮恒是怎樣舉起小手的?請劃出有關的動詞。想想通過這些詞說明了什么?b、課文從哪一小節開始真正寫阮恒獻血的?他開時表現怎樣?劃出有關的語句。c、獻血時,阮恒為什么不停地哭?請找出這樣的句子,用三角劃出表示“哭”的意思的詞。
2、以四人一小組進行交流。
3、全班交流:a、出示: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b、出示:抽血過程中阮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c、出示: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抓住情感的變化來體會人物緊張、痛苦的復雜內心。〕
4、有感情地朗讀。注意讀出層次。
5、對照插圖,復述內容。
6、小結。這一段真切地寫了阮恒輸血時的動作、神情以及小作者的感情變化。
三、講讀課文第三部分:
1、阮恒為什么哭得很傷心?他為什么要獻血給那個小姑娘?自由讀課文第三部分。2、交流。3、你從這里能看出阮恒是個怎樣的孩子嗎?注意聯系上下文思考問題。
四、結標、質疑:
五、對照插圖,想象說話。要求:認真觀察插圖,用自己的話說說畫上各個人物的動作、神態以及他們的心情怎樣。〔可選擇其中的一個人物重點說。〕
六、作業 : 1、摘抄表示“哭”的詞。---------、 ------------、 ---------- 2、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試圖 竭力 安慰 持續不斷 3、填空。 他眼睛著,用牙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抽泣。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阮恒的心情[ ]。
教后記:
通過這兩節課的教學,我最深的感觸有三點:一是,較好地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自悟自得、自主發展的主體教育的思想,學生的個性和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和培養。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始終成為學習的主人,尋思、討論、爭辯,圈畫、說寫、聽讀、查選,加上足夠時間的保證,民主的課堂氛圍,學生在自由、廣闊的空間中得到充分的發展。二是,通過聽課文錄音,體現人物感情變化的有層次性的朗讀,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假想,對照圖畫有針對性地選擇人物想象說話等教學活動,使學生的情緒被調動,心靈受到觸動,被人物美好品質深深感動。三是,學生靈感的被激發,創新欲望的被喚起,首先要依賴于占有大量的表象,這是創新的基礎。其次要多給予鼓勵,多提供機會,多誘導,多用童心看孩子。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 篇8
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阮恒獻血時表情動作的句子,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朋友真摯的友誼,樹立正確的友誼觀。
重難點:
1抓住阮恒獻血時表情動作的句子,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朋友真摯的友誼,樹立正確的友誼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27課《她是我的朋友》,板書課題,齊讀
2上節課我們通過讀課文知道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誰能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課文主要講了戰爭時期,一個小姑娘在戰爭的炮彈中受了重傷,急需輸血,叫阮恒的小男孩愿意為她輸血。)
3當時形勢怎么樣?用書上的一個詞來形容。(迫在眉睫)
4齊讀1~4自然段,再次感受當時形勢的緊迫。
二學習課文第二部分,理解輸血過程。
(一)課文的題目是:《她是我的朋友》,她是誰,我又是誰?
(二)在這緊急的時刻,我的那哪些舉動表現了她是我的朋友?
1在5~11自然段中找出表示阮恒動作表情的句子并勾畫出來,
2出示表格,沒找對的學生訂正
3齊讀表格中的句子,思考從這些句子中你發現了什么?(阮恒的動作表情在不斷發生變化)
4為什么會發生這些變化呢?我們接著學習。
(三)獻血前阮恒是怎么做的?有什么樣的動作表情?指名讀。
a出示: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了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齊讀
b為什么會出現“一陣沉默”(他們還是孩子,獻血對他們來說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他們在思考獻還是不獻)
c沉默之后,誰把小手舉起來了?阮恒舉起手時為什么“顫抖”?
d阮恒為什么把手“舉起來”又“放下去”?這一舉一放之間他在想什么呢?出示課件,指名回答
e再讀第五自然段
(四)獻血時我又是怎么做的,有什么樣的動作表情呢?
1出示句子:叫阮恒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墊上。
a阮恒如此緊張害怕,為什么又“很快地躺在草墊上”?
2出示句子:抽血過程中阮恒一句話也不說,一動不動。
a剛開始獻血,阮恒為什么“一句話也不說,一動不動”?
3指名讀句子,體會阮恒心里活動
4過了一會兒,阮恒又怎么樣了呢?出示句子: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指名讀
a為什么阮恒要用手捂住臉呢?
b“疼嗎,阮恒?” 阮恒搖了搖頭。既然不是針刺痛了他,為什么要突然啜泣呢?
5又過了一會兒,阮恒又怎樣了?出示句子: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齊讀句子
a從這一句中你體會到了什么?他可能在想什么呢?
b指名讀句子
6出示句子: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 ,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教師讀
a不時:時有時無 一直:持續不斷
b為什么不時的啜泣會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
c“他眼睛緊閉著 ,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他很痛苦,但是他又為什么要“想竭力制止抽泣”?
d這時他大概會想些什么呢?你能讀出阮恒的感受嗎?指名讀
e齊讀句子
7最后阮恒怎么樣了?出示句子: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剛才什么事也沒有發生一樣。
a為什么他現在什么事也沒有了?我們來看看阮恒哭泣害怕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師讀表示阮恒緊張的原因的段落。
b醫生問他什么原因,然后說了一些話來安慰他,醫生會說什么呢?指名說
三學習最后一部分
(一)齊讀十二自然段,再次了解阮恒害怕的原因。
(二)他以為自己要死了的想法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他顫抖地舉起手他嗚咽啜泣都是因為他以為自己就要死了)
(三)阮恒以為自己就要死了,但是他又為什么還堅持讓醫生輸血呢?(因為:她是我的朋友)他一次又一次地掩飾自己的痛苦害怕都是因為小女孩是他的朋友。
(四)假如你就是為朋友輸血的小男孩,你會怎么回答呢?指名學生拌角色
(五)從小男孩的回答中你懂得什么?
(六)再讀阮恒的回答
四總結
齊讀課文
板書:
她是我的朋友
迫在眉睫
深
啜泣 嗚咽 哭泣 抽泣 厚
阮恒獻血 友
緊閉咬緊拳頭 情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 篇9
一、課前談話導入新課:
談話:同學們,古今中外,人們對于“朋友”二字都看得很重。著名的愛死斯坦說(名言用課件出示):
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于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嚴正的朋友。
——〔美〕愛因斯坦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文學家孔子說: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孔子
看來,“朋友”是一個很溫暖的稱呼,是一個人終生的財富!今天我們就走進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去體會“朋友”的真正含義!
看老師寫課題 。18 她是我的朋友 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一)、檢查生字詞。
過渡:課前我們已經初步閱讀了課文大家能讀通這個故事嗎老師覺得課文里有幾個詞語不太好讀,你們覺得呢?
擦拭 捂著
是否 拳頭(是否比較容易讀錯)
啜泣 嗚咽(這兩個詞容易讀錯,教師及時正音,但到讀課文的時候還是出錯)
竭力 迫在眉睫(“竭”容易讀成xié)
(在學生讀正確的情況下,可以不再強調)
談話:老師很高興,這些詞語你們掌握地很不錯。養成課前認真預習的習慣,將來我們才成成為學習的小主人。
(二)、了解課文大意
除了難讀的詞語,老師還想看看大家對故事的內容了解了哪些。通過讀課文,你知道課題中的“她”指的是誰?“我”又指的是誰呢?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小姑娘 阮恒
他們圍繞著什么問題發生的故事呢?(在學生提到“血”字的時候,導下:)
(三)、檢查帶“血”的讀音。
1、讀句子
過渡:這樣詞語就讀準確了,看下面的句子你能讀通順嗎?
(1)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
(2)輸血迫在眉睫。
(3)一位女醫生告訴這幾個孤兒,如果他們不能補足這個小姑娘失去的血,他一定會死去,問是否有人愿意獻血。
(4)抽血過程中阮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5)他想準會讓他把所有的血都給那個小姑娘,好讓她活下來。
(讀這些句子的時候,“血”的讀音讀錯的很多。出示這五個句子是不是太多?)
2、對“血”進行正音。
過渡:在這些句子中,有一個字多次出現?它就是“血”。這個字有兩個讀音,一個讀“xuè”,一個讀“xiě”不管讀哪個音,意思都一樣,但是一般情況下:課件展示:
在這些詞語中,都讀“xuè”:輸血 血型 血管
在這些詞語中,都讀“xiě”:獻血 抽血 流血
失去的血 所有的血
3、再認真讀一讀這幾個句子,一邊讀一邊想,用自己的話說說這是一個什么故事?
用用課文中的詞語填空,說說這篇課文的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兒:
我知道啦,課文寫了這樣一件事兒:
一次戰爭中,一位小姑娘生命垂危,輸血 ,阮恒冒著失去生命的危險,給小姑娘 ,她說小姑娘是 。
三、感受阮恒獻血的過程
(一)、了解事情的起因,理解“迫在眉睫”
為什么會發生這個情況?教師配樂誦讀2.3自然段。
小姑娘正處在生死的邊緣,此時他最需要的是什么?輸血
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的3.4兩個自然段,看看從哪些句子能夠看出小姑娘急需輸血。
學生讀找出的句子,教師整理出示:
如果不立刻搶救,她就會因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
如果他們不能不足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會死去。
齊讀句子。
(學生找到“如果”和“死去”,有的學生還說出了“血”,如果提出這個字,應怎樣恰當處理?)
同學們再去讀句子,注意兩個“如果”和“死去”,看你能明白什么?(學生能說出小姑娘的情況比較嚴重,如果不立刻輸血,她就會立刻死去)
所以說輸血——迫在眉睫。
讀了“迫在眉睫”這個詞語,讓你聯想到了哪些詞語呢?(一發千鈞 刻不容緩 迫不及待……)
教師總結:正像同學們說的那樣:小姑娘的情況非常危急,如果不立刻輸血,她就會死去。這種情況就叫“迫在眉睫”。
帶著我們的理解來讀這個詞語。
把這種緊張的感覺帶到句子中去讀出來。指生讀。齊讀。
(這個環節設計不太緊湊,學生的回答零散,達不到預期效果。)
(二)通過動作、表情感受阮恒矛盾、復雜的心理變化。
1、 過渡:可憐的孩子們,戰爭讓他們懼怕了鮮血,他們都覺得流血就意味著死亡!面臨生命的選擇,阮橫……
出示句子:
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得舉起來,然后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
問題提出來了,那該怎么解決呢?同學們可以試試這種方法:透過幾個動作,走進人物內心。我們試試看。出示: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得舉起來。(他想:————)
(學生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就會把后面的問題直接直接回答出來,這個地方不太會處理。舉起來,然后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一起出來就行。)
下面我們就用這種方法讀讀后面的,先想一想,再和同位交流。
出示:然后又放下去,(他想:————)
然后又舉起來。(他想:————)
過渡:通過這幾個動作,同學們一定讀懂小男孩的內心了,讓我們來聽聽他的心聲吧!班內交流。
在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提示:是“顫抖”地舉起來的。并引導到“她是我的朋友”。
小結:在朋友遇到危險時,熱情的幫助,哪怕是獻出自己的生命!這是多么真摯的情誼呀!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些句子,感受“朋友”的真情吧。指生讀。
評價:我仿佛看到那只顫抖的小手了。我好像看到阮恒那矛盾復雜的神情了。
2、用同樣的方法學習8-10自然段。
過渡:剛才同學們抓住了“舉-放-舉”這三個動詞讀懂了小男孩的內心。讀書就要這樣,可以通過人物的動作、表情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下面我們也用抓重點詞的方法來學習8-10自然段。
阮恒痛苦的的選擇主要只通過什么動作表現出來的?請大家找一找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詞語。
啜泣 嗚咽 哭泣 抽泣
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臉。
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在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
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引導學生說出:害怕、痛苦
小結:他以為自己快要死了,所以心里越來越害怕,越來越痛苦,哭聲就越來越大了。是啊,他還是一個孩子呢,他多么希望自己能長久地活著!可是,為了朋友,他還是
堅持給小姑娘獻血,多么令人敬佩、多么令人感動啊!請同學們帶著自己的感受來讀自然段。自由讀。
師生接讀。學生讀黑色字體,老師讀藍色字體。
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用手掩蓋他的痛苦。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了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四、總結中心 感情升華
同學們聲情并茂地朗誦,讓我再一次從這些精彩的詞句中,從這些細致的刻畫中,看到了一個令人敬畏的男孩!
1、她是我的朋友。
多么樸實,多么感人的一句話呀!但愿每個人都有好朋友!
2、小姑娘終于醒來了,她聽說了阮恒給她獻血的整個過程,來到阮恒的身邊,對他說:——————
(注意關于友情的評價語言)
用質疑的方式結束課堂。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 篇10
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正確朗讀課文,理解課文講了件什么事。
2、抓住描寫阮恒獻血時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內心活動。
3、在朗讀與交流中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誼。
教學重點:抓住描寫阮恒獻血時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內心活動。
教學難點:讓學生從人物的表情與動作中感受到內心的猶豫、害怕與掙扎,從而感悟他對友誼的執著與忘我。
課前準備:教師準備幾句關于友誼的名言。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感受友誼
1、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對于朋友間的友誼,大家有著自己不同的見解,今天老師將帶你們走近世界名人,去傾聽他們對友誼看法。
2、出示名人名言,指名學生讀
3、說說這些名人名言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 讓我們一起來朗讀這些名人的心聲,感受這動人的語言。
學生齊讀名言。
二、談話導入,讀懂課題
1、 師:在人們的心中,朋友就像太陽,帶來幸福;朋友就像生命,不可或缺;擁有好朋友,就是擁有了世間最美好的東西。今天讓我們一起回到那戰火紛飛的年代,認識一位年紀與你們相仿的男孩,看看他是怎樣看待友誼,如何對待朋友的?
2、出示課題,指名讀題。——指名評價,他讀得怎么樣?——再指名讀,突出“朋友”一詞——齊讀
3、課題質疑,(預設題目中的她是誰? “我”是誰?發生了什么事?)
請大家打開書本讀一讀,想一想。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了解文章大意并適時板書。
師板書: 小姑娘←獻血←阮恒
四、研讀句子,體會內心
1、在獻血前后,阮恒的心情究竟是怎樣的呢?(害怕而又堅決,是一種復雜的矛盾心理)
2、讀課文,找出描寫阮恒表情動作的句子。
哪些句子描寫阮恒很堅決?請用“△”做標記。
哪些句子描寫阮恒很害怕?請用“⊙”做標記。
3、著重通過以下幾個重點句子,引導學生從描寫小男孩神態、動作的關鍵詞中去揣摩他的內心,進而體會小男孩精神的可貴。
4、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展示課件。
(一)哪些句子表現了阮恒給小女孩獻血很堅決?
1、出示句子1
a.叫阮恒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墊上。
b.抽血過程中阮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哪些同學讀懂了這兩句話?此時阮恒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2、指導用比較堅定的語氣,讀好句1和句2這兩句話,以讀促解。(個人讀、全班齊讀)
(二)哪些句子寫出了阮恒害怕而又堅決的矛盾心情呢?
1、出示句子3
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1)哪些詞反映了當時阮恒的心理?通過這些詞你讀懂了什么?
引導學生一邊讀句子一邊模仿阮恒的動作,想象阮恒的內心。(阮恒舉手時為什么“顫抖”?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舉起來”?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2)讓學生在讀句和動作的模仿中體會到:阮恒心里很害怕,舉手時才會發抖,才會把手放下,但一想到如果沒有馬上獻血,小女孩就會死去,所以又把手舉起來。
2、指導學生在朗讀中再次體會阮恒的心情。
3、還有哪些句子表現出阮恒鮮血時心情的句子?(相機出示句子)
a.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臉。
b.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c.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①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來體會阮恒既怕又不想被別人知道的矛盾心理。
②這時課文是怎么描寫小男孩哭的?
③引導梳理并比較詞語:
啜泣:斷斷續續地哭
嗚咽:低聲哭泣
4、阮恒在獻血的過程中,從啜泣一下,到又開始嗚咽,再演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說明了什么?(說明阮恒哭得越來越厲害,感覺死亡離自己越來越近,
5、指導學生隨著老師的手勢演讀句子3-6,讀出男孩越來越害怕的心里,在讀中深化理解和感悟。
(三)最后男孩是怎么知道自己會沒事的?這時的男孩是什么樣的表現?
1、出示句子7
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剛才什么事也沒有發生一樣。
(1)聯系上下文想一想,醫生是怎么安慰阮恒的,讓阮恒一下子就停止了哭泣?他會對阮恒說些什么?
(2)這時阮恒心里又會想些什么呢?
2、指導朗讀。
四、小練筆
同學們,課文通過精彩的任務動作及表情描寫,就讓讀者猜到阮恒鮮血時的心理活動,我們寫人物的人物的時候也可以運用這種方法,通過描寫一個人動作表情從而反映出人物的心情。
今天我們這堂客很特別,大家的爸爸媽媽都來到課室里與大家一起上課,我們現在就回頭看看自己的爸爸媽媽,觀察他們的動作表情,通過這個句式試寫下他們的心情吧。
出示句式:
我回頭看了看爸爸(媽媽) ,他(她)一定是在想 。
① 學生觀察寫話,提示可以觀察幾個表情、動作描寫。
② 四人小組里交流,評出最佳的作品。
③ 展臺展示其中優秀的作品。
五、根據換題目思考,體會中心思想
大家覺得根據課文意思,還能給課文起什么題目?(預設會出現:獻血、勇敢的阮恒、一個勇敢的男孩等),再問為什么作者最后還是用“她是我的朋友”為題目呢?(提示:圍繞“朋友”)
通過換題思考,引導學生更深刻阮恒的品格,“她是我的朋友”就是阮恒鮮血前最真實、樸實的想法。總結雖然阮恒誤認為給別人鮮血自己就要死掉,但他還是選擇了鮮血,可見“朋友”在阮恒心目中多么重要。也從中可以感受到阮恒在幫助朋友時那種無私的精神。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 篇11
她是我的朋友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抓住阮恒獻血時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內心的活動。
4、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朋友真摯的友誼,樹立正確的友誼觀。
教學重點 體會阮恒內心的活動
教學難點 感受朋友真摯的友誼,樹立正確的友誼觀。
教具準備 搜集朋友的格言
導 學 過 程 二 次 備 課
預習提綱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2、自由讀課文,提出不明白的問題。
第一課時
一、 格言導入
出示:士為知已者死。
為朋友而死不難,難在找一個值得為之而死的朋友。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一位勇敢的小朋友----阮恒
二、自主讀書,整體感知
1、通過學生的自主預習,向學生提問“她”是誰?“我”是誰?。(板書:小女孩 阮恒)
2、出示閱讀提示:
a)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懂的地方多讀幾遍。
b) 邊讀邊想想,主要出現了幾個人物,這些人身上分別發生了什么事情。
3、檢查生字詞
詞語: 啜泣 嗚咽 哭泣 抽泣 顫抖 擦拭 掩蓋 輕柔是否 迫在眉睫 拳頭 竭力 休克
4、讓學生說說課文講了哪幾個人物?并簡單說說每個人物各發生了什么事請?(板書:醫生 需要輸血 愿意獻血 不停夸獎)
三、學習第一部分:1-4自然段
1、讓學生默讀課文第1-4自然段,找找當時情況迫在眉睫的原因并讓學生試著讀一讀當時的情況危急,體會當時迫在眉睫的狀況。
a) 經過查看,他們確定這個小姑娘傷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
b) 醫生和護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
2、讓學生在指導當時情況的危急條件下,讓學生試著用文中的情況假設著說說“如果……就……”,如:如果醫生有小女孩的血型,她就能生存下去了。
3、訓練學生說話,讓學生談一談“假如你是當時的小女孩,你心里會怎么想?”
(引導學生說說對生存的渴望與生命的期待)
四、生字書寫指導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第19課,請齊讀課題。
二、情感激勵,引導自學。
同學們,小姑娘的生命危在旦夕,輸血迫在眉睫,在這緊要關頭,阮恒主動獻血,那么他是怎樣獻血的呢?讓我們一起來關注阮恒獻血的全過程。
選擇你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5-11自然段,用你喜歡的簡單符號標出描寫阮恒表情、動詞的句子,反復品讀最打動你的句子,抓住關鍵詞仔細地體會,感受人物的內心世界
三、朗讀感悟,匯報交流。
1、(一陣沉默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2、生抓住重點詞,自由談感受。
這只小手帶著對疼痛的害怕,帶著猶豫舉起來的。你對“顫抖”這個詞的感覺很到位。
你想象一下,這一次他是怎么舉起來的?堅定、勇敢
誰在沉默?一片沉默,但卻有一只小手顫抖而堅決地舉了起來,多令人感動的場面啊!我們一起讀這句話 。
四、學習課文5-11自然段,感受阮恒的勇敢。
同學們,你們看,從舉手到躺到草墊上,到針扎進血管,到輸血,阮恒一直表現得非常勇敢。過了一會兒,他忽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了臉。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1、請你輕聲讀這三句話,你發現了什么?
這三次哭有什么變化?請找出有關的句子,用△畫出表示“哭”的意思的詞。比較理解:啜泣、嗚咽、哭泣,從這幾個詞可以看出什么?
2、指名有感情的朗讀讀。
3、齊讀。
出示: 事后,醫生對周圍的人說:“他是以為自己就要死了。他想準會讓他把所有的血都給那個小姑娘,好讓她活下來。
(1)﹑指名朗讀。
(2)、請生談體會。
(3)、再回到課文中去讀讀那些曾經打動你的句子。
過了一會兒,他忽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了臉。
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思考:為什么阮恒以為獻血會死還要繼續這樣做呢?是一種怎樣巨大的力量使他如此勇敢呢?想知道嗎?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出示課文結尾二,師深情朗讀)
“但是他為什么愿意這樣做呢?”有人問。醫生轉身向那個小男陔提出同樣的問題。小男孩回答說:“她是我的朋友。”
5、結合課文內容回答:
簡簡單單的一句—她是我的朋友。
因為她是我的朋友,所以我——
因為她是我的朋友,所以我——
五、小結。
為了朋友,連自己的生命都可以放棄,像阮恒這樣的朋友值得一生珍藏!
六、課后拓展。新課 標第一 網
此時,想對你的朋友說幾句心里話嗎?想給朋友幾句贈言嗎?
板
書
設
計 她是我的朋友
阮恒 真正的朋友 小姑娘
(勇敢、舍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