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通用13篇)
《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
【設計理念】
1、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引導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語文課應讓學生動腦、動心、動情。本課從教材特點出發,從學生的閱讀心理出發,將教材作三度呈現的處理,試圖讓學生的感悟逐步深入,情感逐步提升,最后達到刻骨銘心的教學效果。
2、語文教學的落腳點應是語言文字。抓住課文重點詞句,反復咀嚼,反復品味、反復朗讀,在個性化的讀中有所感悟,在形式多樣的讀中有所積累,在有感情的讀中培養語感,是本課努力的方向。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略)
1、讀通讀熟課文,初步感受小主人公不怕疼痛堅持給小女孩輸血的勇敢。
2、學習生字新詞,理解“休克、迫在眉睫、顫抖、啜泣、嗚咽、竭力“等詞語的意思。正確書寫課文生字。
第二課時
【預設目標】
1、感受阮恒對朋友的忠誠和無私,體會“朋友”的含義。
2、抓住重點詞句逐漸深入地體會阮恒的“勇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預設過程】
一、導入,提煉整體感受
1、在我們的身邊有一則令人感動的小故事,我知道你們課文已經讀得很流利,對課文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誰來用比較簡單的話說說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主人公名字叫──阮恒,他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嚼讀,體驗“忍痛”之“勇敢”
1、課文那些地方讓你感覺到了阮恒的勇敢,老師請你們再次與課文去對話,把有關句子劃出來,并且選擇其中一句或幾句細細品味,用心感受,然后用朗讀把你的感受表達出來,好嗎?
2、交流。
、拧 耙魂嚦聊,一只小手顫抖地──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你從哪兒體會到他的勇敢?
(“然后又舉起來”“顫抖”)
研究阮恒“又舉起來”是怎樣舉起來的,體會其勇敢并指導朗讀。
。íq豫的,堅決的)
還有哪個地方也能讓你感覺到阮恒很勇敢?
一片沉默,但卻有一只小手顫抖卻堅決地舉了起來,多令人感動的場面呀!齊讀這句話。
⑵ “過了一會兒,他忽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了臉”。
誰聽出了勇敢?
那些詞告訴你他想哭?理解“啜泣”。
為什么“捂住臉”?
想哭卻要努力控制,這對一個孩子來說,多不容易!一起讀。
⑶ “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嗚咽”是一種怎樣的哭?和“啜泣”相比呢?
引導學生從“試圖掩蓋痛苦”感受阮恒的勇敢。
這就是勇敢啊,請你用朗讀來表達。
、取 敖又,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從哪里讀懂“竭力制止”?
誰能把“竭力”的樣子表達地更好?
連起來輕聲讀讀這段話,體會體會阮恒的勇敢。
指名讀,齊讀。
、伞 敖腥詈愕男∧泻⒑芸斓靥稍诓輭|上。”
⑹ “抽血過程中阮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你怎么理解他的“不動”和“不說”?
其實,針已經扎進他的血管,你說他會不疼、不怕嗎?
一起讀,感受他的勇敢。
⑺ “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象剛才什么事也沒有發生一樣!
“立刻停止”,多么堅決!
三、悟讀,體會“舍生”之勇敢
1、同學們,對一個十歲左右的孩子來說,輸血是疼痛的,是可怕的,所以阮恒他──啜泣,他──嗚咽,他──哭泣,但他卻一直勇敢地在控制自己的害怕,掩蓋自己的痛苦?墒牵阒绬幔克ㄆ,他嗚咽,他哭泣,不僅僅是因為疼痛啊。其實,課文還有一段。輕輕地反復地用心地讀讀這段話,相信你對阮恒的勇敢會有新的認識!
出示課文結尾一,自由朗讀。
事后,醫生對周圍的人說:“他是以為自己就要死了。他想準會讓他把所有的血都給那個小姑娘,好讓她活下來!
2、你想說什么?
原來阮恒是以為輸血要付出生命的代價呀!
3、讓我們再回到課文中去讀讀那些曾經打動你的句子吧,相信你們會讀得更好!。
4、一起來感受阮恒,感受他的勇敢。(出示課文文字,配樂引讀)
“一陣沉默之后──這是一位男孩,名叫阮恒──他的胳膊用酒精擦拭后,一根針扎進了他的血管──過了一會兒──“疼嗎,阮恒”醫生問,阮恒搖搖頭,但──醫生又問是不是針扎疼了他,他又搖搖頭,接著──
5、看哪,孩子們,他在顫抖地舉起手的時候,就以為──
他在躺到草墊子上的時候,也以為──
當針扎進他血管的時候,他還以為──
當鮮血汩汩外流的時候,他更以為──
6、死亡的恐懼越來越深,但阮恒卻一直在克制,在掩蓋!孩子們,這是一份怎樣的勇敢。∵@是一份連生命都可以舍棄的勇敢
假如你是那位醫生,你親眼目睹了這樣感人的場景,你會用怎樣的語氣對周圍的人說這句話?
(示結尾一)
是的,假如我是醫生,我要鄭重地對周圍的人說──
假如我是醫生,我要激動地對更多的人說──
假如我是醫生,我要把阮恒牢牢刻在心里,我這樣輕輕地對自己說──
四、品讀,感悟“朋友”之涵義
1、敢于放棄自己的生命,去換得別人的生命,這份勇敢讓所有的人為之動容,但是,他為什么愿意這么做呢?是一種怎樣巨大的力量使他如此勇敢呢?想知道嗎?其實呀,課文還有一段呢。(出示課文結尾二,師配樂朗誦)
醫生轉過身向那個小男孩提出同樣的問題。小男孩回答說:“她是我的朋友!
2、沒有高大偉岸的理由,沒有滔滔不絕的回答,只有簡簡單單的一句──他是我的朋友。
因為他是我的朋友,所以我──
因為他是我的朋友,所以我──
此時,肯定有兩個字在你們心中像花兒一樣粲然開放,像樹一樣落地生根,那就是──友情(朋友、友誼)
是的,生命雖然可貴,朋友卻是無價的呀!
3、課文還沒有題目,如果請你取題目,你會用什么?
你們的題目都很好,作者和一位同學想到了一塊兒,那就是──
(出示課題,齊讀。)
阮恒口中簡簡單單的幾句話,被用作了文章的題目,你覺得還簡單嗎?請你讀出不簡單。
這么不簡單的幾個字,讓我們把他端端正正寫在課題的位置上!
4、課文寫到阮恒的話就戛然而止了,但我們的想象可以繼續:阮恒的鮮血順著輸血管一滴一滴流入了小姑娘的身體,幾個小時后,小姑娘蘇醒了,得知她休克時這感人的一幕,她會?很多年過去了,小姑娘長大了,回首往事,她感慨萬千,她會怎么說?請你選擇一種情景,展開想象,寫一兩句話。
(出示寫話練習)
選擇一種情景,展開想象,寫一兩句話:
幾個小時后,小姑娘醒了,她得知這感人的一幕,她。
多年過去了,小姑娘長大了,回首往事,她感慨萬千。
交流朗讀
5、總結:
是呀,為了朋友,兩自己的生命都可以放棄,像阮恒這樣的朋友值得一生珍藏!這樣的朋友,一輩子能有一位,足矣!這樣的朋友啊,讓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話,愿意讀讀嗎?
。ǔ鍪荆
有一種愛很小很小,但在最關鍵的時候,卻能為你獻出生命。
這種愛,在課文中就是──友愛。
讓我們記住這種愛,也愿我們在今后的人生中能播種這種愛,我更愿意相信我們每個人的一生中也定能收獲一份這樣的愛!
《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2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課文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的課文《她是我的朋友》。下面我將從教材的特點,教學目標的確定,教法學法的選擇和教學程序的預設四個方面作簡單的說明。
一、說教材
《她是我的朋友》是一篇敘事寫人的文章,全文共11個自然段。主要敘述了在戰爭時期,孤兒院的孤兒阮恒,為了救助受傷的同伴,毅然獻出自己的鮮血,挽救了同伴的生命。事后,別人問他為什么這么做時,他只是簡單的說了句“她是我的朋友”。課文通過對阮恒鮮血時神情、動作的真實描述,生動得展現了他為救朋友而無私奉獻的品質。這是一篇適合對小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培養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好教材。
二、說教學目標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初步形成了獨立識字的能力,閱讀水平也在不斷提高,能初步養成與他人交流閱讀感受的能力;趯滩牡睦斫夂蛯W情的分析,我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考慮,制定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會讀會認會寫輸、睫、否、恒等生字,理解并積累迫在眉睫、擦拭、啜泣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把握文章大意
3.能揣摩阮恒鮮血時神情、動作的描寫,了解他當時復雜的心情,體會阮恒舍己救人的品質
本課的教學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把握大意,體會阮恒鮮血時神情、動作描寫的語句,了解他當時復雜的心情
本課的教學難點是通過對重點語句的理解來體會阮恒舍己救人的品質
三、說教法學法
語文一門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的科學,并在此基礎上形成理解和運用祖國文字的能力!墩Z文課程標準》也指出,閱讀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對話的關系,閱讀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理解,觀察,欣賞,評價的能力。結合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法和學法。
在教法上,我會創設一定的情境,以朗讀感悟情境,聲音渲染情境,使學生入境動情。尤其對于一篇情感教育的教材,我會充分運用教師的語言,課文中的插圖,多媒體課件等等,使學生身臨其境,如見其人,受到情緒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鳴。
在學法上,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引導學生以讀促悟,注重學生討論、交流、合作、體會,以此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精神,促進學生的發展。
四、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在上課前,我可以這樣說:同學們,我們中國有句古話,叫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就是說,有朋友從遠方過來,難道不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嗎?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一篇關于朋友之間的故事。揭示課題《她是我的朋友》。讀了這個課題,你有什么想問的嗎?這個“她”是誰呢!拔摇庇质钦l呢,到底講了我跟她之間的什么事情呢?
在這一板塊中,我創設情境,把學生帶入了特定的情景,使學生產生好奇心,求知欲,自然引出下一環節的教學。
2、初讀課文,學習字詞,整體感知
在上一教學的版塊中,學生已經對教師的問題產生了一定的興趣,所以我很自然的要求學生帶著這些問題自由朗讀整篇課文,并且完成兩個任務。學習本文的生字詞以及把握文章的大意。三年級的字詞教學其實也是比較重要的,我安排的是讀——講——讀——默這樣的方式。先指名學生站起來讀新的生字詞,再叫個別同學講講難寫的字或者難讀的字,再全班齊讀,然后將難寫的字在邊上寫一寫,默一默。至于文章主要講了什么事情這樣的問題,我相信三年級的同學能夠在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在教師不斷點拔的過程中,大部分同學都能用自己的話講出來
3、細讀課文,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在這一部分當中,更多的是對課文的品讀,體會人物的情感。我首先會點出文章當中的關鍵詞“迫在眉睫”,質疑學生,為什么獻血迫在眉睫。學生自然會帶著這個問題瀏覽課文,尋找答案,從而了解了事情的起因和所面臨的嚴峻情況,明白給小姑娘輸血是救命的關鍵,刻不容緩。
接著我會以課后問題二為例,質疑學生,阮恒鮮血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呢?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講,一下子回答這樣的問題,是有點難度的。我試著引導學生,找出阮恒鮮血時小手的動作,也就課文的第五自然段。 “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這里我會讓自己自己原來演一演,帶著感情來讀一讀。比如說,沉默可以讀的緩慢、輕聲,顫抖可以帶點顫音來朗讀,舉放舉,要讀出語速的變化,特別是最后一個“舉起來”,語氣要堅定。學生通過自己的朗讀,通過自己的表演,能夠明白阮恒在獻與不獻的過程當中,心理是十分矛盾的,斗爭是十分激烈的,因為他一直認為,獻血就以為著要付出自己的生命!但為了救小姑娘,最后還是下定決心舉起手來,以自己的死來換他人的生。
接著我以同樣的方法,讓學生找出描寫阮恒獻血時神情、動作的句子,也就是課文的第九第十自然段。比如單單描寫“哭”這個字,就有“啜泣,嗚咽,哭泣”三個詞語,我會引導學生比較它們的不同。再讓學生劃出,為了掩蓋自己的痛苦,阮恒又有哪些動作?如一動不動,用手捂住臉,眼鏡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等等一系列動作。為了讓學生感同身受,我會讓學生聯系課文插圖來朗讀。插圖與文章相輔相成,向學生展現直觀的形象,讓學生體會阮恒的情感變化,明白他以頑強的意志戰勝害怕和恐懼,再大的痛苦也改變不了他救人的決心。
最后我會聯系課后問題三,醫生用輕柔的聲音安慰阮恒,阮恒立即停止了哭泣。這是為什么,醫生會對他說寫什么呢?讓學生明白,原來輸血并不會死,只不過是虛驚一場!阮恒原本以為輸血就意味著失去性命,可是他還是義無反顧的去挽救他人,原因很簡單,因為“她是我的朋友”。此時阮恒的心靈美自然而然的滲入到學生的心田,他那純潔無暇,愿為朋友獻出一切的美好心靈也放射出奪目的光彩。
4、拓展練習,總結全文
在拓展練習這個版塊中,我會課件出示情境:如果現在阮恒站在你面前,你想對他說什么呢?經過同學激烈的討論和交流,,阮恒那舍己救人的品質更會深深刻在學生的心里,對阮恒的崇拜之情也油然而生。我趁勢對本文做總結:同學們,我們應該學習阮恒那種舍己為人的精神啊,當別人、當朋友有困難時,我們應當給與真誠的幫助,獻上一份愛心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3
【片段】:
師:剛才同學們讀出了緊張、害怕、痛苦的表情,那你們是從哪里讀出來的?
(生找出文中的三句話,把三個句子出示在屏幕上)
師:阮恒由啜泣到嗚咽,到哭泣,到最后的抽血,我們感覺到他的痛苦在逐漸加深。誰能走進他的內心世界,去感受他的心情。
。▽W生自由讀,指名讀。)
師:(創設情景,語氣凝重)我們仿佛看到在草地上,一根針扎進了阮恒的胳膊,血正一點一點地從他的身體里抽出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他覺得自己的血就要流完了。請同學們自由讀句子,一邊想畫面,讀出自己的感受。
(學生自由讀)
師:阮恒矛盾、害怕,但并沒有抽回自己的胳膊,這是為什么?再讀這部分,注意看阮恒的動作,再說說你的感受。
師:把你讀出的`感受和身邊的伙伴交流交流。
生:阮恒想竭力掩蓋痛苦。
生:哪怕再害怕,他為朋友輸血的決心也沒有動搖
生:“她是我的朋友”這句話始終在阮恒心里。
【感受】:
《她是我的朋友》是一篇特別感人的文章,一句平淡的“她是我的朋友”始終把阮恒對朋友純真的感情貫穿全文,我通過讓學生反復朗讀,從朗讀中把握感情基調,讓學生自然的融進文本,,達到對文本的深入體會和理解。學生也能通過朗讀,對課文的認識也由“感知”到“理解”直至“深入理解”,心理也從“平靜”到起“波瀾”直至到“被感動”的過程。
《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4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阮恒無私奉獻的品格。
2、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3、學會本課11個生字,掌握“孤兒院、休克、輸血、顫抖、迫在眉睫、草墊、擦拭、嗚咽、抽泣、竭力、輕柔”等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了解他當時的復雜心情;繼續練習抓住課文主要內容。其中,前者還是教學難點。
三、課時:
1課時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
第一課時
基本教法:指導學生用自己提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和合作交流方法讀懂重點語句,進而讀懂課文;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名言導入,揭示課題
2、揭示課題:20、她是我的朋友
二、檢查預習效果,教學生字
1、檢查朗讀
課前老師要求大家讀讀課文,現在就請兩個組的同學用開火車的形式讀。一個同學讀一個自然段,其他同學認真聽,字音都讀準了嗎?(注意正音)
2、教學生字
這一課共有11個生字,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把它記。ㄖ攸c指導讀準“輸”、“試”的讀音)。
3、再讀課文
三、引導學生交流初步的閱讀感受,并質疑問難。
1、請同學們再看看課文,想一想,從課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要點:知道小女孩傷勢嚴重,要馬上輸血。知道了小男孩為小女孩輸血。)
2、小女孩傷勢嚴重,輸血迫在眉睫,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3、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想想還有什么疑問,把你最想知道的問題提出來。
。ㄖ饕獑栴}:小男孩在獻血時,心里怎么想?)
。ò澹簝刃幕顒樱
四、探究小男孩獻血時的內心活動
1、要想知道小男孩獻血時心里是怎樣想的,就要從小男孩獻血過程中神態、動作入手。(板:神態、動作)預習時,同學們已經把有關描寫小男孩動作、神態的句子畫了出來,現在同桌交流一下,看看找的是不是一樣。
2、我們要從小男孩的神態、動作去想象他的內心,思考·練習2的句子可以幫我們的忙。
出示課件1
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來,然后又舉起來。(阮恒舉手時為什么“顫抖”?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舉起來”?)
先指名讀重點句,再問課文提了什么問題。
2、請同學們再把這個句子讀一讀,一邊讀一邊模仿阮恒的動作,想象阮恒的內心,他舉手時為什么“顫抖”?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舉起來”?
。ㄗ寣W生在讀句和動作的模仿中體會到:阮恒心里很害怕,舉手時才會發抖,才會把手放下,但一想到如果沒有馬上獻血,小女孩就會死去,所以又把手舉起來。聯系《爬天都峰》理解猶豫的心情。
。ò鍟号e放舉猶豫)
3、指導學生在朗讀中體會阮恒的心情。
(1)指名讀。
(2)老師范讀。
老師也來讀一讀這個句子,大家比一比,想一想,老師為什么要這樣讀。你們自己再把句子讀一讀,體會小男孩害怕、猶豫的心情。
。3)再指名讀。
。4)從同學的朗讀中,老師仿佛看到了小男孩輸血前的害怕、猶豫,卻又不乏勇敢,全班一起把這個句子有感情地朗讀一遍。
。ㄈ┲攸c句2、3、4
1、終于有個孩子愿意為小女孩輸血了,他就是阮恒,輸血前,他害怕過、猶豫過,但是仍然數他最勇敢,只有他愿意為小女孩獻血。在輸血過程中,他又是怎么想的?請同學們分小組學習,一組討論一個重點句,先提問題,再想答案。等會兒,每組一個同學在班上匯報。
2、小組討論。
3、重點句2
。1)課件2
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臉。“疼嗎?阮恒?”醫生問道。阮恒搖搖頭。
。2)哪個小組匯報一下,剛才你們提了什么問題?找到什么答案?
。▎栴}:阮恒為什么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發抖?為什么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臉?)
。ò澹亨ㄆ、捂)
(答案要點:阮恒心里越來越害怕,所以他突然啜泣一下,而且全身發抖;他想掩飾自己的害怕,所以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臉。)
。ò澹汉ε、掩飾)
(3)小結。血就從阮恒的身上抽出來了,此時,他心里越來越害怕,越來越痛苦,但是為了救那個小女孩,他卻在掩飾自己的這種害怕和痛苦,多么可愛可敬的小男孩!
4、重點句3
。1)出示課件3
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醫生又問是不是針剌疼了他,他又搖了搖了頭。
。2)哪個小組來說一說?
。▎栴}:阮恒過了一會兒,為什么又哭了?為什么又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板:嗚咽、掩蓋)
。ù鸢敢c:阮恒心里越來越害怕,越痛苦,所以又哭了。他不想影響給小女孩輸血,所以又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ò澹焊ε隆⒂盅陲棧
5、重點句4
(1)出示課件4
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2)哪個組要匯報?
。▎栴}:他那不時的啜泣為什么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為什么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
。ù鸢敢c:阮恒心里更害怕,更痛苦,所以總是不停地哭,但是他仍然在想救小女孩,所以竭力制止抽泣,掩飾自己的害怕。)
。ò澹悍浅:ε、竭力掩飾)
6、小結。阮恒在獻血的過程中,從啜泣一下,到又開始嗚咽,到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說明什么?他一次又一次地掩飾自己的害怕,又說明什么?
7、感情朗讀。
。1)出示課件5
請同學們看屏幕,仔細觀察小男孩的神情、動作,想象他可能在想些什么,然后把這幾個重點句有感情地讀一讀。
。2)誰來讀給大家聽,把自己認為讀得最好地方讀出來。
五、人物評價
阮恒在獻血的過程有過害怕,甚至是非常害怕,你認為他可愛嗎?說說你們的看法。
六、布置作業
回去把課文讀熟,也可以把課文中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5
一、教材解讀:
這篇課文寫的是戰爭時期的一個故事。孤兒院的孤兒阮恒,誤以為獻血會死,但為了搶救受了重傷的同伴,還是毅然獻出了自己的鮮血。當問他為什么要獻血時,他只是說“她是我的朋友”。課文通過對阮恒獻血時神情、動作的細致描述,生動地展現了他為救朋友而無私奉獻的好品質。
二、學情分析:
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朋友”一詞已非常熟悉,但對朋友間真摯的友誼卻只能停留在表面上,大多數學生不能樹立真正的友情觀。另外,學生對獻血的情況不是很了解,這就為教學提高了難度。
三、教學目標:
1、抓住描寫阮恒獻血時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朋友真摯的友誼,樹立正確的友情觀,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鞏固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練習表達自己的心理活動及感受的能力
3、養成默讀思考,輕讀品味,朗讀表達的讀書能力。
教學重難點:
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神情的語句,了解他當時復雜的內心活動。
四、教學過程:
。ㄒ唬┱n題質疑,激趣引入:
1、齊讀課題。
2、師:題目中“她”指的是誰?“我”指的又是誰?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呢?快速瀏覽課文,然后試著說一說。
3、生自由說
三、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1、師:請同學們再讀課文,看看你對小女孩和阮恒又有了哪些了解?從哪兒了解到的?想好后和同桌說一說,再在全班匯報。
2、學生交流對小女孩了解的過程中
。1)、你能說說“迫在眉睫”是什么意思嗎?
(2)、讀讀課文,說說迫在眉睫的是什么事?(在這里出示小女孩的圖片,畫面上的小女孩受了很重的傷,很痛苦,無助,以喚起學生的同情。)
。3)、為什么說這件事迫在眉睫呢?能找出書中的語句讀出來嗎?
。4)、指導朗讀。
四、細讀課文,突破重難點。
。▽W生在交流對阮恒的了解時,可能會說到他是一個勇敢的人、高尚的人、為朋友著想的人等等,這時,教師可引導:你是從哪兒知道的?從而進入課文的重點進行學習。)
1、師:請同學們默讀5-11自然段,邊讀邊畫出描寫阮恒的表情與動作的詞語,畫完后讀一讀,再想想他當時是怎么想的。
2、學生匯報(抓住以下幾個重點環節進行指導)
第5自然段: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1)讀一讀這句話,畫出表示阮恒動作的詞語。
(2)為什么阮恒的手舉起來又放下然后又舉起來呢,這時候他都會想到些什么呢?你能試著填一填嗎?
出示練習: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他想( ),忽然又放下去,他想( ),然后又舉起來。
填空: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 )地舉起來。(3)指導朗讀。
3、學習第8、9、10自然段描寫阮恒表情與動作的句子:
生畫出句子:
a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
b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c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1)讀一讀,說說阮恒這時在想些什么?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2),邊讀邊思考在整個獻血的過程中最讓小阮恒害怕的到底是什么呢?
。3)那么阮恒在什么時候就有了這樣的想法呢?你能把阮恒害怕的心理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嗎?
。4)阮恒就是帶著恐懼的心理接受了醫生的抽血,那么在獻血過程中,阮恒又是怎樣做的呢?再讀讀這幾句話,從中你體會到什么了?
(5)阮恒在面臨死亡的威脅時,沒有因為恐懼而退縮,而他卻是在竭力地掩蓋著,不讓別人知道,還這樣勇敢,能讀出來嗎?(再次朗讀句子后思考)他為什么這樣做呢?他還想到什么了呢?再次讀全文,找到答案。
4、學習第11自然段。
師:小阮恒雖然害怕,但是他還是為了朋友,勇敢地選擇并面對了獻血的整個過程,在文中還有描寫小阮恒的語句嗎?
。ㄉ嫵鼍渥樱┳x了這段話你有什么問題嗎?(醫生對阮恒說些什么?阮恒為什么不害怕了呢?)讓我們來看一段錄像(放映一段有關獻血知識的幻燈片內容)
看了這段內容,你的問題解決了嗎?(學生的答案可以是多元的)
5、師:“她是我的朋友”,多么簡單而又摯樸的回答呀,但是就是這樣簡簡單單的六個字,卻震憾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讓我們把這感人的情景記在我們心中吧!自己再來讀一讀5-11自然段的內容。
五、創設情境,練習表達
1、師:“小阮恒的鮮血流入了小女孩的身體內,她慢慢地睜開了眼睛,她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她的朋友。是朋友將她幼小的生命挽回,是朋友讓她感到了這世界的溫暖,是朋友使阮恒勇敢地舉起了手,是朋友使他有了戰勝面臨死亡的勇氣。他們的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同學們,你們現在的心里有著怎樣的想法?最想說些什么?快快寫下來,一會讀給大家聽。”
六、回歸“朋友”,提升認識
師小結:朋友,隨著你對人生感悟的增加,你對朋友的了解還會更多更深。希望大家珍惜朋友之間真摯的友誼,樂于為朋友做力所能及的事,讓我們友誼地久天長。
《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6
一、 說教材
這篇精讀課文寫的是戰爭時期的一個故事。孤兒院的孤兒阮恒,誤以為獻血會死,但為了搶救受傷的同伴,還是毅然獻出了自己的鮮血。當問他為什么要獻血時,他只是說“她是我的朋友”。課文通過阮恒獻血事的神情、動作的描述,生動地展現了他為救朋友而無私奉獻的優良品質。
二、說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阮恒無私奉獻的品格。
2、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3、學會本課11個生字,掌握“孤兒院、休克、輸血、顫抖、迫在眉睫、草墊、擦拭、嗚咽、抽泣、竭力、輕柔”等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了解他當時的復雜心情;繼續練習抓住課文主要內容。其中,前者還是教學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ㄒ唬 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
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在教學中,既要抓住教學重點讓學生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了解他當時的復雜心情;又要 讓學生“繼續練習抓住課文主要內容。”課堂上要體現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教育思想,學生的個性和能力得到比較充分的發揮。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圈畫、思考、討論、匯報、.表演..... 加上足夠的時間保證,民主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自由、廣闊的空間得到比較充分的發展。
(二)關注學生的素質發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我們要把學習的過程還給學生,主要還得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我們常說的要"授之以漁",而非"授之以魚"也是這個道理。在教學中我比較注重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比如,在引導學生抓住阮恒獻血時的神情、動作的句子體會他當時的內心活動時,我以課后思考題3為切入點,運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學會通過抓住關鍵詞提出問題、尋找答案的方法來體會阮恒的心理活動。然后引導學生學法遷移,運用這種方法學習其他重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有了較好的學習方法,再加上寬松的學習環境,學生學習起來才會興趣盎然, 匯報交流時,才會爭先恐后,一個個思維的火花才會在課堂上閃光。
(三)讓學生在讀中感悟,激發創新欲望。
一節閱讀課教學是否成功,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是: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有自已的感悟和體驗,是否有創新的欲望。占有大量的表象是創新的基礎。在教學中我首先給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讀課文,通過深入的研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然后給學生提供自我展示和交流的機會,通過鼓勵和誘導,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比如,讓學生通過讀阮恒獻血時,神情和動作的句子,體會他內心的想法時,我引導學生畫、讀、演示來表示阮恒獻血時神情和動作的詞句,通過對表示神態和動作的詞句質疑,來了解他內心變化過程,從而體會阮恒對朋友的真誠和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交流,感悟才會深刻。要讓學生能夠從阮恒一次又一次的掩飾自已的害怕中,看出他心里雖然非常害怕抽血會死去,但是他為了讓他的朋友能快點輸到血而活下去,他強忍著這種痛苦,堅持為小女孩輸血。同時,他又不想讓別人知道他很害怕,因為如果醫生知道他很害怕,就不會給他抽血,他的朋友就會因為不能及時輸到血而死去。讓學生有了深刻的體會后,再結合學生生活實際,體會阮恒為了朋友不惜犧牲自已生命的思想品質。然后,我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課文插圖,再次想象阮恒心里是怎樣想的,醫生會怎樣安慰他,他會怎樣說。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充分揮想象,創新思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在課后我還安排了一個寫對話的小練筆。把醫生和阮恒的對話寫成一段話。這樣,讀寫結合,學生不僅能更深刻地體會到阮恒當時的內心思想,同時也能達到以讀促寫的目的。
在整個教學中,把學習的過程還給學生,把說話的舞臺讓給學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地成為學習地主人,在語文課堂上才能有所收獲。
四、說教學程序
。ㄒ唬┟詫,揭示課題
1、導語:我們中國有句古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意思是說,有朋友自遠方來,難道不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課文,寫的就是朋友間的故事。
2、揭示課題: 她是我的朋友
。ǘz查預習效果,教學生字
。ㄈ┮龑W生交流初步的閱讀感受,并質疑問難。
。ㄋ模┨骄啃∧泻I血時的內心活動
1、要想知道小男孩獻血時心里是怎樣想的,就要從小男孩獻血過程中神態、動作入手。
2、我們要從小男孩的神態、動作去想象他的內心,思考·練習2的句子可以幫我們的忙。
3、請同學們再把這個句子讀一讀,一邊讀一邊模仿阮恒的動作,想象阮恒的內心,他舉手時為什么“顫抖”?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舉起來”?
4、指導學生在朗讀中體會阮恒的心情。
。ㄎ澹┤宋镌u價
阮恒在獻血的過程 有過害怕,甚至是非常害怕,你認為他可愛嗎?說說你們的看法。
。┎贾米鳂I
寫對話的小練筆。把醫生和阮恒的對話寫成一段話。
《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7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阮恒無私奉獻的品格。
2、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3、學會本課11個生字,掌握“孤兒院、休克、輸血、顫抖、迫在眉睫、草墊、擦拭、嗚咽、抽泣、竭力、輕柔”等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了解他當時的復雜心情;繼續練習抓住課文主要內容。其中,前者還是教學難點。
三、課時:2課時
四、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揭示課題
以音樂《友誼地久天長》為背景
1、導語:你有沒有朋友?你想不想擁有一份天長地久的友誼。今天,我們要學習,寫的就是朋友間的故事。
2、揭示課題:16、她是我的朋友
3、指導學生讀課題:你不能告訴老師,誰是你的朋友?大聲完整的告訴大家,讓我們感受你的真情。
二、檢查預習效果,教學生字
1、導語:文中的“她”是誰?“我”又是誰?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
2、檢查朗讀
課前老師要求大家讀讀課文,現在就請兩個組的同學用開火車的形式讀。一個同學讀一個自然段,其他同學認真聽,字音都讀準了嗎?(注意正音)
3、教學生字詞
重點指導讀準“啜泣”、“嗚咽”、“竭力”、“血”的讀音
三、引導學生交流初步的閱讀感受,并質疑問難。
1、請同學們再看看課文,想一想,從課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要點:知道小女孩傷勢嚴重,要馬上輸血。知道了小男孩阮恒為小女孩輸血。)
2、小女孩傷勢嚴重,輸血迫在眉睫,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從哪里看出是小阮恒為小女孩輸血?( 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來,然后又舉起來。)阮恒舉手時為什么“顫抖”?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舉起來”?
3、阮恒為什么害怕?(害怕抽血會死去)
4、要想知道小男孩獻血時心里是怎樣想的,就要從小男孩獻血過程中神態、動作入手。請同學們找一找輸血過程中寫阮恒神情動作的句子,畫出來多讀幾遍,體會體會。我們下節課交流。
第二課時
一、課件展示:
1、 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臉。
2、 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3、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二、交流討論:
1、小組交流討論自己對這幾句話的理解。
2、阮恒在獻血的過程中,從啜泣一下,到又開始嗚咽,到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說明什么?他一次又一次地掩飾自己的害怕,又說明什么?
3、感情朗讀。
三、人物評價
阮恒在獻血的過程 有過害怕,甚至是非常害怕,有人認為他不勇敢,你認為呢?說說你們的看法。
四、交流收集得有關朋友的名言警句。
附:板書
20、她是我的朋友
神情動作 內心活動
舉 放 舉 猶豫
啜泣 捂 害怕 掩飾
嗚咽 掩蓋 更害怕 又掩飾
哭泣 咬 非常害怕 竭力掩飾
《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8
【學習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區別“啜泣、嗚咽、哭泣”在詞義上的差別。感受朋友真摯的友誼,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2、通過描寫小男孩神情、動作的句子,體會人物內心活動的變化,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重點】
1、引導學生用自己提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和合作交流的方法讀懂重點語句。
2、通過描寫人物神情、動作的詞句,探究人物的內心活動,體會人物的心情,進而讀懂課文,并在理解的基礎上讀出自己的感悟。
【教學設計】
一、讀題導入
1、齊讀課題。
2、她是誰?我又是誰?
3、這句話是誰在怎樣的情況下說的?
阮恒在輸血過程中有些怎樣的神情和動作?這些神情體現了阮恒當時怎樣的心情呢?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這一課。
二、出示提示,分組學習
1、自學:輕聲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劃出課文中描寫阮恒表情、動作的句子。
2、小組學習:把你劃出的句子與小組的同學交流交流,談談你對這些句子的理解或疑問。
。ㄐ〗M學習時可以參照屏幕上的學習提示進行)
幻燈出示小組學習提示:
(1)讀:讀出你想交流的描寫阮恒表情、動作的句子。
(2)想:從阮恒的舉動中,你讀懂了什么?
。3)說:阮恒當時心里是怎么想的?
3、引導學生自學并交流各自的閱讀感受,質疑問難,教師巡視指導。
三、研讀句子,體會內心
1、在獻血前后,阮恒的心情究竟是怎樣的呢?
。êε露謭詻Q,是一種復雜的矛盾心理)
2、哪些句子描寫阮恒很堅決?請用“△”做標記。
哪些句子描寫阮恒很害怕?請用“⊙”做標記。
3、著重通過以下幾個重點句子,引導學生從描寫小男孩神態、動作的關鍵詞中去揣摩他的內心,進而體會小男孩精神的可貴。
4、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展示課件。
。1)哪些句子表現了阮恒給小女孩獻血很堅決?
、俪鍪揪渥1:
叫阮恒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墊上。
A、哪些同學讀懂了這句話?為什么要很快?此時阮恒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B、還有哪個句子也寫出了小男孩的這種堅決?
C、點擊出示句子:抽血過程中阮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D、為什么他“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呢?誰能讀出阮恒這時的堅決?
、谥笇в帽容^堅定的語氣,讀好句1和句2這兩句話,以讀促解。
。▊人讀、全班齊讀)
。2)哪些句子寫出了阮恒害怕而又堅決的矛盾心情呢?
、俪鍪揪渥3:
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A、哪些詞反映了當時阮恒的心理?通過這些詞你讀懂了什么?
引導學生一邊讀句子一邊模仿阮恒的動作,想象阮恒的內心。
。ㄈ詈闩e手時為什么“顫抖”?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舉起來”?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B、讓學生在讀句和動作的模仿中體會到:阮恒心里很害怕,舉手時才會發抖,才會把手放下,但一想到如果沒有馬上獻血,小女孩就會死去,所以又把手舉起來。
、谥笇W生在朗讀中再次體會阮恒的心情。
。3)出示句子4:
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臉。
、佟班ㄆ笔鞘裁匆馑?
②這句話你讀懂了什么?
、垡龑W生抓住重點詞“啜泣”、“全身顫抖”、“捂住臉”,來體會阮恒既怕又不想被別人知道的矛盾心理。
(4)你還找到了哪些句子也是描寫他忍不住哭的?
。S著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句子5和6。)
、俪鍪揪渥5:
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A、哪個詞是寫哭的?怎么樣的哭叫“嗚咽”?
B、這句話你讀懂了什么?
C、指導朗讀。
、诔鍪揪渥6:
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A、指名讀句。
B、這時課文是怎么描寫小男孩哭的?
C、引導梳理并比較詞語:
啜泣:斷斷續續地哭
嗚咽:低聲哭泣
哭泣:哭
。5)阮恒在獻血的過程中,從啜泣一下,到又開始嗚咽,再演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說明了什么?(說明阮恒哭得越來越厲害,感覺死亡離自己越來越近,心里越來越害怕)
。6)指導學生隨著老師的手勢演讀句子3~6,讀出男孩越來越害怕的心里,在讀中深化理解和感悟。
5、最后男孩是怎么知道自己會沒事的?這時的男孩是什么樣的表現?
。1)出示句子7:
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剛才什么事也沒有發生一樣。
、俾撓瞪舷挛南胍幌耄t生是怎么安慰阮恒的,讓阮恒一下子就停止了哭泣?他會對阮恒說些什么?
②這時阮恒心里又會想些什么呢?
(2)指導朗讀。
四、模擬情景,升華主題
1、隨著一滴一滴的血從阮恒的身體里被抽出,他感到越來越害怕。他為什么這么害怕呢?他心里想到了什么?
2、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理解阮恒害怕但又堅決地要為小女孩獻血的矛盾心理。
即使如此,但是___________(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出對課文中阮恒的反常舉動的理解)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是一名善于發現問題的小記者,面對這樣的阮恒你有什么問題要采訪他?作為阮恒你又是怎么想的?
4、小記者模擬采訪。
問1:你認為自己要死了的這種想法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產生的?
答1:從我猶豫著舉手開始就一直是這樣認為的。
問2:既然如此,那你為什么還要堅決地給小女孩輸血呢?
答2:因為她是我的朋友。
5、師:是。《嗝礃銓嵍终嬲\的話語!同學們,你們是怎么理解“朋友”這個詞的?課文中的阮恒呢?
6、評價小男孩:
。1)你覺得阮恒是個怎樣的孩子?
(2)如果你是那位小女孩,你怎么評價阮恒?獲救后你又會對阮恒說些什么?
五、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演示板書小結課文:課文主要寫了阮恒給小姑娘獻血這件事。圍繞著這件事,課文寫了兩個關鍵字。是哪兩個字呢?請大家再瀏覽一遍課文,往深里讀。
2、這兩個字一個是……(死),一個是……(活)。誰(小姑娘)傷勢嚴重,瀕臨死亡?如果不輸血、不搶救就會……死;在生與死的抉擇面前,誰(阮恒)雖然害怕但卻堅決地站出來了?他為了挽救小姑娘的生命,寧愿自己去死,也要獻血讓小姑娘活,為什么呢?因為“她是我的朋友”。
3、雖然他的擔心只是一場虛驚,但他那愿為朋友而犧牲自己的美好心靈卻永遠放射出奪目的光彩。這就是真誠的友誼,這就是真正的朋友!這更是一種無私的奉獻!
4、播放歌曲《朋友》,結束全課。
《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9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片斷及反思
新課標提出了“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痹谶@三方互動的“對話”中,尤其以“學生和文本的對話”為最終出發點和歸宿。因為只有學生和文本真正對起話來,才能真正建構起文本的意義,為學生體驗情感內化語言做好鋪墊。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和文本進行“對話”呢?我在教學《她是我的朋友》一文時,把讀作為最根本的學習手段,通過讓學生個別讀、默讀、自由讀、看畫面想象讀等不同方式全方位地接觸文本語言。讓學生親近文本,與文本碰撞;親近作者,與作者交流。讓學生與文本和作者進行“零距離”的心靈對話。
【教學片段一】
教師:阮恒在獻血過程中的神態、心理、動作有什么樣的變化?請同學們圍繞這個問題來讀課文,把表現他變化的句子畫出來,可以出生讀,也可以默讀。
。ㄉ杂勺x書,用筆在書上勾畫)
教師:哪位同學愿意為大家讀一讀你勾畫的句子?
(指名讓學生讀自己勾好的句子。)
教師:請同學們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這些句子,邊讀邊思考,針對阮恒的這些表現你有什么問題嗎?
。▽W生再次讀文,思考提問)
教師:請把你的問題提出來,讓同學們和你一起思考。
(學生提問題 )
教師:你們很會讀書,也很會提問,現在就請大家帶著這些問題再讀課文,尋找問題的答案。
。▽W生自由學文)
【反思】
學生與文本的對話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和點撥。在這節課上,我給學生提供了充足的讀書時間,讓學生充分的閱讀文本。在學生大體把握文本內容的基礎上,不斷加以指導,使學生在感知文本的同時順利地進入文本。“針對阮恒的這些表現你有什么問題嗎?”讓他們自己深入研讀文本,在思想上、情感上與文本產生共鳴。
【教學片段二】
教師:剛才同學們讀出了緊張、害怕、痛苦,你為什么要這樣讀?
(學生聯系課文中的有關句子來談)
教師:阮恒由啜泣,到嗚咽,到最后的持續不斷的哭泣,我們感覺到他的痛苦在不斷加深,誰能走進他的內心世界,去感受他的心情。
。▽W生感情朗讀有關文字)
教師:我們仿佛看到在草地上,一根針扎進了阮恒的胳膊,血正一點一點地從他的身體里抽出來,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他覺得自己的血要流完了。下面請大家一邊讀句子,一邊想象畫面,讀出自己的感情。
。▽W生再次練習朗讀)
教師:阮恒矛盾、害怕,但并沒有抽回自己的小手,這是為什么?再讀這部分,注意阮恒的動作,再說說你感受到了什么。
。▽W生讀文思考)
教師:讀完課文,和同學交流一下自己的體會,要對自己有信心。
。▽W生交流讀后感)
【反思】
這是一篇特別感人的文章,我將純真的感情基調貫穿全文,讓學生通過對朗讀中感情基調的把握來進一步理解課文,達到對課文的深入體會和理解。因此,我通過創設情境、想象畫面、默讀思考,小組交流等多種手段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朗讀,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平淡到感人,學生對課文的認識也完成了由“感知”到 “理解”直至“深入理解”的過程。
《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抓住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朋友之間的真摯友情,初步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
2、抓住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朋友之間的真摯友情,初步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教學難點】
抓住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朋友之間的真摯友情,初步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背景
1、同學們喜歡聽故事?你聽過些什么故事?
2、今天啊,我也想講個故事給同學們聽聽!想聽嗎?
。ǹ谑2至3段。)
3、在這迫在眉睫的緊急關頭,事情會怎樣發展呢?
二、初讀感知,讀通課文
1、出示友情提示,導入初讀:
在這迫在眉睫的緊急關頭,事情會怎樣發展呢?想不想知道?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細細地讀讀課文,碰到難讀的地方就做上記號多讀幾遍,爭取把字音讀準確,句子讀通順。
(學生讀課文)
出示友情提示:
輸血(xuè):血型、血管
抽血(xiě):獻血、流血過多、失去的血、所有的血
2、檢查生字:
輸血、抽血、啜泣、嗚咽。
3、檢查理解課文情況:
同學們很能干,這么快就讀通了課文。在女孩生命岌岌可危的緊急關頭,事情是怎樣發展的?
三、細讀課文,讀懂課文
在女孩生命岌岌可危的緊急關頭,事情是怎樣發展的?
。▽W生回答)
男孩子為什么要救女孩呢?(朋友)同學們都這樣認為嗎?噢,因為是朋友,男孩決定獻血救女孩。我可以這樣理解嗎?那這是一個不經思考的突然決定嗎?同學們從哪里看出來的?
1、體會阮恒舉手過程中的心理活動狀況:
。ㄕn件出示)“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同學們找到這句話了嗎?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讀這句話,用筆圈圈有關的詞語,想一想你讀懂了什么?(學生讀圈句子)讀好圈好想好的同學跟你的同桌交流一下,你讀懂了什么?(學生交流)好了嗎?從這句話中同學們讀懂了什么?
。w交流)
你從哪里讀懂的?帶著你感受讀讀這句話。(引導評價)同學們還讀懂了什么?
(相機板書:害怕)
是啊,你簡直就是當時的阮恒啊。請你來讀讀這句話。你為什么這么讀?
(他讀得怎么樣?)
是啊,出于對死亡的恐懼,阮恒顫抖了、猶豫了、退縮了,同學們想讀嗎?
是啊,盡管害怕,可最后他還是舉起了手,他是怎么舉起的?
課件出示: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 )舉起來。
是啊,阮恒堅強地舉起了手,他用堅強戰勝了?(板書──堅強)同學們能讀好這句話嗎?我們一起來讀。
2、細讀課文,體會阮恒抽血過程心理活動狀況:
是啊,在阮恒的舉手過程中我們認識了一個害怕,但更?的阮恒。我們還能從哪些地方認識到這樣的阮恒?請同學們細細地讀讀課文,劃出課文中有關阮恒表現的語句,并想一想你從中讀懂了什么?
(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課件出示(學習要求):
、 劃出有關阮恒表現的語句。
⑵ 想一想從中你讀懂了什么?
。▽W生研讀課文)請讀好、劃好、想好的同學在四人小組里說一說“我讀懂了什么”。
〖交流學生研習成果
主問題: 我們還能從哪些地方認識到害怕,但更堅強的阮恒?
重點句1:
。▎尉涑霈F,同頁)
“抽血過程中阮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為什么一動不動,一句話不說?)
1、你讀懂了什么?(評價)同學們也來讀讀句話!你讀懂了什么?帶著你的感受讀讀這句話!
2、你為什么這么讀?
。ㄋx得怎么樣?)
3、是啊,阮恒一動不動那是他無形的舉動,阮恒一言不發那是他無聲的話語,為了不影響輸血,阮恒默默地堅持著。帶著我們的敬意一起來讀讀這句話。
4、還從哪里認識到了害怕,但更堅強的阮恒?
重點句2:
(單句出現,同上頁)
“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臉!
1、你讀懂了什么?你從哪里讀懂的?同學們也來讀讀這句話!同學們讀懂了什么?(細心的同學還發現了什么理由?)帶著你的感受把這句話讀一讀!
2、他讀得怎么樣?(你為什么這么讀?)誰還想來試試?
3、是啊,是什么讓阮恒用手捂住了臉,捂住了恐懼?(友情)。是啊,在他的眼里友情高于痛苦啊。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
(接讀:出示重點句3)
4、引讀出示重點句3:“痛嗎?阮恒。”醫生問道。阮恒?但過了一會兒,他又?
重點句3:
。▎尉涑霈F,同上頁)
“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1、同學找到這句話了嗎?請同學們來讀讀這句話,圈出這句話中能夠體現阮恒害怕但堅強的詞語,想一想你讀了什么?
。▽W生讀句)
2、你讀懂了什么?說說你的理由。帶著你的感受來讀讀這句話。能讀一讀嗎?他讀得怎么樣?同學們想試試嗎?好,帶給你的感受讀給同桌聽一聽。
3、同學們能讀好這句話!
4、引讀:醫生又問是不是針刺疼了他,他又?
5、展開想像:既然沒有抽血的疼痛,那嗚咽時的阮恒在想些什么呢?
6、是啊,在死亡來臨的面前,阮恒想得更多的,考慮得更多的還是?
7、這是一個多么重友情的朋友啊,同學能用我們的朗讀來表達我們對阮恒的敬意。
8、阮恒的害怕但更堅強還表現在哪里?
重點句4:
(單句出現,同上頁)
“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1、你讀懂了什么?還有誰也找到了這句話?你還讀懂了什么?
2、同學們也來讀讀這句話!還能讀懂什么?你為什么這么讀?
。ㄋx得怎么樣?)
誰還想試試?
3、是啊,從阮恒持續不斷的哭泣聲中,我們仿佛看到阮恒已經淚流滿面,泣不成聲了。可他還是咬著牙堅持了下來。多么偉大的男孩。∥覀円黄饋碜x讀這句話。
四、整體比較,深化感情
1、(整體出示四句重點句)
是啊,同學們真是一群會讀書的孩子,找到了這么多有關阮恒表現的語句。現在就請同學們再細細地讀讀這幾句話,想一想你有什么新的發現?
提示語:開始時阮恒……過了一會兒……又過了一會兒……接著……
2、體會阮恒心理變化過程:
阮恒從“一句話不說”,到“啜泣”,到“嗚咽”,到“持續不斷的哭泣”,從“一動不動”,到“捂”,到“掩蓋”,到“竭力制止”。
(理解“啜泣”,“嗚咽”,“持續不斷的哭泣”的意思。它們有什么不同?阮恒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表現?)
(學生未找全三個詞語)
是啊,阮恒從一句話不說,到啜泣,到嗚咽,到持續不斷的哭泣,他的害怕是一樣的嗎?說說你的理由。同學感受到了嗎?那他在怕什么呢?面對著恐懼和痛苦同學們發現阮恒是怎么做的?是啊,越來越害怕的阮恒,也變得越來越堅強了。是什么讓他這么堅定地為女孩獻血?因為?
(學生找全了三個詞語)說說你的理由。是啊,同學們都發現了嗎?阮恒越來越怕,他在怕?面對著恐懼和痛苦同學們發現阮恒是怎么做的?是啊,阮恒也變得越來越堅強了。是什么讓他這么堅定地為女孩獻血?因為?
3、是啊,是作為一個朋友的忠誠和信義使得阮恒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挽救女孩生命的重擔。同學們想一想用自己話來夸夸這位害怕但更堅強的朋友。讓我們再一次呼喚:她是我的朋友。
《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1
一、教材分析:
《她是我的朋友》是人教版第七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講的是戰爭時期的一個故事。孤兒院的孤兒阮恒誤以為獻血會死的情況下為挽救受重傷的朋友還是毅然的獻出了自己的血。課文通過對阮恒獻血時神情. 動作的細致描寫,生動的展現了他為救朋友而無私奉獻的優良品質。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深入閱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通過某些語句的分析和理解,體會阮恒無私奉獻的品格。
2、能力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培養學生能通過人物的動作、神態體會人物心理活動的能力;
3、情感目標: 感受阮恒的美好心靈, 理解朋友的真正含義。
三、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的動作、表情的語句,體會他當時的復雜心情。
四、教學準備
學生:熟讀課文,了解有關抽血、輸血的常識。
教師:多媒體課件(課文插圖及主要段落、教學主要環節要求等。)
五、課時安排: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講故事創設情景
有一對好朋友—胖子和瘦子。有一天,他們到野外去玩,忽然遇到一頭熊向他們逼來。瘦子手腳麻利,迅速地爬上了身邊的大樹,而胖子怎么也爬不上去,他著急地向瘦子求救:“嗨,拉我一把!”這時,只要瘦子停下來拉他一下,他就可以爬上去,可瘦子好象沒有聽見一樣,只顧自己往上爬。眼看著危險一步步逼近,胖子在情急之想起了熊不吃死人,于是馬上屏住呼吸,倒地裝死,終于躲過了這場劫難。當危險過去以后,胖子對瘦子說了一句話:
1、同學們,假如你是胖子,你會說什么?
2、你們說的很有道理,胖子說的話是“我終于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朋友!钡降资裁词钦嬲呐笥涯?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相信學了之后你會對什么是真正的朋友有更深刻的理解。
3、(板書課題)看了課題,你們有什么疑問嗎?(學生可能問“她”和“我”分別、指誰,這對朋友間發生了什么事等),請同學們自由讀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把課文讀準確、流利,想想課文講了阮恒和朋友之間的什么事。
2、指名歸納主要內容。
3、是啊,在阮恒的心里,他認為獻血是有巨大危險甚至會失去生命,可他為什么要獻血呢?他是怎么想的?請找出描寫阮恒動作神態的句子,同桌交流是否找對了。
4、學生活動。
三、研讀
1、交流匯報:
⑴獻血前,“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弊寣W生從中圈出表示動作的詞,提出問題同大家討論。如:沉默之后,阮恒為什么顫抖地舉起小手?阮恒舉起手為什么又放下,然后又舉起來?兩次“舉”起手,有什么不同?
⑵獻血時,“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薄暗^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薄敖又遣粫r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浅鍪菊n文插圖的投影片,請學生仔細觀察圖片,并且聯系課文內容進一步體會阮恒內心的痛苦。
2、總結學法:
引導學生回憶自己提出的問題,反思自己是怎么提問的,幫助學生概括提問的方法。
、抛プ》闯,F象及矛盾之處提問。
⑵抓住關鍵語句,聯系上下文提問。
⑶由人物的神態、動作去推測人物的內心提問。
⑷聯系生活實際或有關知識提問。
四、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聽寫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讀出阮恒感情變化的層次,體會他當時心情的變化。
二、發揮想象,合作釋疑
1、我們學習到這里,同學們有沒有什么問題?(阮恒為什么會哭呢?阮恒輸血時為什么那么痛苦?阮恒是不是后悔為小姑娘輸血呢?阮恒當時在想什么呢)
2、請同學們自由讀下面幾句話,結合下文,以小組的形式討論下面的幾句話,想象一下阮恒當時可能在想什么?(出示文字投影)
在里寫上阮恒當時的想法,愿寫幾句就寫幾句,然后在小組內交流。
⑴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此時他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 )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此時他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__ )
⑵抽血過程中阮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此時他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__ )
、沁^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此時他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 )
⑷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此時他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
、伤劬o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此時他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_ )
3、各小組派同學匯報本小組的想法:
引導學生由表及里地探究阮恒的內心世界,體會阮恒雖然誤以為獻了血自己就會死去,但為了朋友能活下去,仍然堅持獻血的可貴品質。
三、角色扮演,深入理解
1、醫生到底跟阮恒說了什么,使他有了這么大的變化?請同學們結合當時的情景,想象一下醫生說的話,然后同桌合作,將它改編成一段醫生和阮恒的對話,并表演出來,看誰說得好,想象得合理,再選幾組同學在班上表演。
2、表演完了,同學們還有什么問題想問阮恒嗎?(引導出示問題:小男孩能夠這樣做的原因是什么)(他們同在孤兒院里生活,平時一定互相關心和愛護,就成了朋友,所以在小姑娘生命垂危的關鍵時刻,阮恒決定獻出自己的生命,來救他的朋友)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反復朗讀課文的最后一句話,讀出表達的感情。
四、總結,擴展
同學們,這篇課文我們學完了,然而阮恒舍己救人的高貴品質,相信一定會深深地印在同學們的心中,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大家都能夠互相幫助。
1、這個故事可以什么為題?課文為什么用阮恒的話作為題目?你從阮恒的這句話想到了什么?
2、結合自己的親身體會,談談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在困難時能夠互相幫助、互相關心。)
3、請同學們選擇一件你和朋友之間發生的感人的事情,講給同學們聽。
五、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朗讀課文。
2、你想對阮恒說些什么?請把要說的話寫下來。
《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2
【目標導航】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描寫阮恒獻血時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朋友真摯的友誼,樹立正確的朋友觀。
【實踐支點】
一、我會讀拼音,寫漢字
shū quán diàn xíng fǒu
( )血 。ā。╊^ 草( ) 血( ) 是(。
yǎn zhì pò zài méi jié chí xù bú duàn
。ā。┥w 。ā。┲埂 ( ) 。ā )
二、我會用同音字組詞
。ā 。┬颉 ( 。┨
zhì ( )止 xíng ( 。⿷B
旗( 。 ( 。
。ā 。┚础 ( 。﹫
三、我知道課文寫什么
“她是我的朋友”中“她”指_______,“我”是_______,這對朋友之間發生的一件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跳板】
一、我會讀句子,聯系上下文填空
1、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拧 俺聊笔且驗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啤 邦澏丁笔且驗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舉起來,又放下去”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取 叭缓笥峙e起來”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用四個詞語分別概括出阮恒的心理變化: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2、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剛才什么事也沒有發生一樣。
、拧 澳泻ⅰ敝傅氖莀___________。
⑵ “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好像剛才什么事也沒有發生一樣”說明男孩對輸血這件事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會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迫在眉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持續不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創新臺階】
一、我知道課文為什么用阮恒的話當題目
根據課文的內容,題目還可以擬為“獻血”、“可敬的阮恒”等,然而,作者卻用阮恒的話當題目。從“她是我的朋友”中,我理解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醫生在給阮恒抽血的過程中,用輕柔的聲音安慰他,使他停止了哭泣。請想象一下醫生可能對阮恒說些什么話?寫幾句在下面的橫線上
《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描寫阮恒鮮血時動作、神情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朋友真摯的友誼,學習阮恒無私奉獻的精神。
授課教師:楊立峰
授課班級:濟源市西街小學三年級一班
課堂實錄:
一、談話導入,激發情趣
1、師:同學們提起朋友這個稱呼我們每個人都不陌生,因為在我們成長的歷程中總會有一些小伙伴陪伴在我們的身邊,那么今天老師也要請咱班的同學談談朋友之間的事。
交流話題:你的朋友是誰?你認為應該怎樣對待朋友?
生:我最好的朋友是王思文,我會好好對待她,不和她吵架。
生:我最好的朋友是張天浩,我有好的東西會和他一起分享。
生:我最好的朋友是張強,我會把玩具送給他玩。
師:那么朋友遇到困難時,你會怎么做?
生齊答:共同分擔。
。ǚ此迹和ㄟ^交流朋友之間的事能勾起美好的回憶和對友情那種溫馨的內心體驗,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為學習課文埋下了伏筆。但是如果在深入問:當年你的朋友生病了,需要輸血,你會怎么辦?這樣學生就更能容易地進入課文的情景之中。)
2、師:那么今天我們也要共同探討一篇和朋友有關的課文,《她是我的朋友》。
我們齊讀課題。
師:誰是我的朋友?用朗讀告訴我
生:她是我的朋友(重讀“她”字)
師:她是誰的朋友?
生:她是我的朋友。(重讀“我”字)
師:她是我的什么?
生:她是我的朋友。(重讀“朋友”)
(反思:這樣做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課后都艷老師說,如果老師走下去和單個學生隨機交流,效果會更好,我感覺她說的挺有道理的。)
師:她是指誰?我是指誰?講了他們之間的什么事?
生:“她”是一個受重傷的小姑娘,“我”是阮恒,講了小姑娘受了重傷,急需輸血,阮恒為他鮮血。
二、自主合作,以讀悟情,探知課文
1、師:那么小男孩為什么要為小女孩獻血呢?誰能用一個詞語概括一下。
生:迫在眉睫
師:迫在眉睫
生:形容非常緊急,十萬火急
師:很好!這個同學說了一個成語來解釋迫在眉睫,真有學問!那么課文中怎么說這件事迫在眉睫?
生:課文說如果不輸血小女孩就會因為失血過多而死去。
生:好,誰能讀出迫在眉睫的味道?
生讀:輸血迫在眉睫。
師:有一點緊急的味道,誰能讀得更緊急一些?
生讀
師:這樣讀就更緊急了,我們一起來讀。
生齊讀。
(反思:引導學生聯系課文內容有效地理解了“迫在眉睫”這個成語,通過多次朗讀,更好地讓學生感受到當時的緊急情況。一到四自然段不是文章的重點,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是一代而過,同時培養學生抓住文章的主次。)
2、師:在這緊急時刻,我們看看阮恒是怎么做的,有哪些表情、動作?
課件出示:
自讀提示: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5——11自然段,畫出描寫阮恒表情動作的句子。
2、和同桌一起,選擇一句或幾句體會阮恒,當時是怎么想的。(可以抓住重點詞體會;可以聯系上下文體會;可以質疑體會;可以聯系生活體驗去體會……)
3、學生默讀課文,畫重點句,交流,教師巡回指導。
。ǚ此迹阂驗檫@個班級,很少運用這樣的自讀提示讓學生自讀課文,小組交流,所以學習效果不太好,我們應該時刻牢記從學生實際出發。)
4、交流
師:我們集體交流一下,在輸血之前,有個句子,誰找到了?
生: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師:當時她在想什么?
生沉默不語。
師:老師這里根據這句話提問了幾個問題:為什么“顫抖”?為什么“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我們想想怎么回答。
生:“顫抖”是因為害怕。
生:“忽然又放下去”是因為,他在猶豫,他害怕。
生:“然后又舉起來”是因為他不想讓朋友死去。
師:這時他已經下了決心。你們看這句寫得多好,小男孩開始時是害怕,后來因為害怕有些猶豫,后來終于下定決心了。那么我們該怎么讀這句話?同學們先練習一下。
學生聯系讀書
師:好,誰愿意來讀?
生讀。
師:他讀得怎么樣?同桌評價一下
生:差不多。
師:評價太簡單,我們應該從語氣、語調、感情、流利程度、停頓等方面來評價。接下來老師來讀一下。
。ǚ此迹鹤寣W生互相評價朗讀情況很重要,這個能力我們應逐漸培養學生。)
師范讀。
師:老師讀得怎么樣?來評價一下
生:有感情,讀出了小男孩的感情變化。
師:好,我們來齊讀一下。
生齊讀。
師:那么在輸血過程中,小男孩有哪些表現?
生: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
師:那么當時他是怎么想的?
無人舉手。
師:我們可以學著老師提問幾個問題。
生:為什么“啜泣”,“顫抖”“捂臉”呢?
師:問得真好!那誰能回答呀?
生:“啜泣”,“顫抖”是因為太害怕,捂臉是想掩蓋痛苦,不讓醫生知道。
師:為什么不想讓醫生知道?
生:因為怕醫生不讓他抽血,不抽血就救不了他的朋友了。
師: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小男孩?
生:勇敢,善良,堅強
師:你真會動腦子!讓我們讀出這個勇敢堅強的孩子。
指名讀。
師:你“迅速”這個詞讀的真到位,我感覺到了小男孩的勇敢,如果把“啜泣”,“顫抖”強調一下,就會更好地讀出小男孩的表現。
生再讀。
師:真是一次比一次好,真是熟能生巧呀!讓我們向他那樣來讀一讀。
齊聲感情朗讀。
師:還有那些句子?
生: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師:走進人物內心的最好辦法就是,多問幾個為什么,抓住重點詞。誰能問幾個為什么?
生:他為什么“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他眼睛緊閉著”,為什么“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
生:“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他眼睛緊閉著”是因為太害怕,以為自己就要死了。“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是因為想竭力制止抽泣。
師:我們再來評價小男孩。
生:很勇敢,為了朋友可以放棄自己的生命,重視友情。
師:讓我們來讀一讀,讀出對男孩的感覺。
指名讀。
師:讀的很有味道,我們一起來讀讀。
生齊讀。
(反思:放手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通過揣摩人物的內心活動來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和重點,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豐富內心體驗,加強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師:那男孩后來為什么不哭泣?我們來讀后面的幾個段落。
生:因為醫生來安慰他了。
師:那么,醫生是怎么安慰他的?我們來找兩個同學表演一下。
生1(扮醫生):阮恒,你為什么哭泣呀?是因為針刺疼你了嗎?
生2(扮阮恒):因為我的血快抽完了,我快要死了。
生1:阮恒,不是這樣的,我們只是抽你少量的血,不會危及你的生命,你休息一下就好了。
生2:哦,原來這樣,真是虛驚一場,我放心了。
師:表演的真棒!
。ǚ此迹哼@個表演是我校教學文娛特色的體現,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讓學生在表演中輕松理解課文。當然時間有限,表演沒有展開,有些遺憾。)
師:男孩為什么愿意把所有的血獻給小女孩呢?
生:因為她是我的朋友!
師:是啊,這才是真正的朋友。相信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對朋友有了更深的理解。請看這幾句有關朋友的名言,自己讀一讀。
課件出示:
。1)坎坷的道路上可以看出毛驢的耐力,患難的生活中可以看出友誼的忠誠。
--米南德
。2)世界上沒有比友誼更美麗,更會令人愉快的東西了,沒有友誼,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陽。
。魅_
。3)一個好朋友,當看到對方的錯誤時,會真誠的指出,當朋友遇到好事時,會真心地感到高興,當朋友遭受痛苦的時候,會守在朋友的身邊,鼓勵他,支持他。
--佛經
師:相信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對朋友的含義有了更深的理解。下去之后請同學們創作一句有關朋友的名言,寫上未來的 家
寫。好嗎?
生:好的!
師:好了,這節課就到這里,下課!
(反思:語文是課內和課外的延伸,如果只把學生的思維盯在課堂,那么學生學到的不是語文,只是一些枯燥的實用性不大的知識,而我注意引導學生讀書,引導學生創作,開發學生的創新思想和學習語文的興趣和潛質,豐富學生想象力的同時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豐富他們的內心體驗。)
整體反思:
1、語文老師要學會鋪路子。對于和學生生活聯系的不太緊密的的文章,要做好鋪墊。如導入部分再深入問:當年你的朋友生病了,需要輸血,你會怎么辦?這樣學生就更能容易地進入課文的情景之中。
2、語文老師要注重拓展。語文課就是個例子,我們要學會依托文本,讓學生學會寫作。如依托“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這句話,讓學生運用“舉——放——舉”這個動作描寫,仿寫一個動作來反映人物內心。讓學生根據有關朋友的名言來寫有關朋友的名言,也是這個初衷。
3、語文老師要經常培養學生語感。語感有了,語文學習就簡單多了。所以每節課中都要設計一些重點詞品味訓練,引導學生學會質疑,體會人物情感,讀出人物情感來。
4、語文老師要讓學生學會表演。很多課后題都設計有“分角色朗讀課文”,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讓學生繪聲繪色演一演,演出課文的精彩來,長此以往,學生的理解能力何愁不能提高?
總之,語文課要讓學生書聲瑯瑯,議論紛紛,讀讀寫寫,讀讀演演,上出濃濃的語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