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通用13篇)
《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
【設計理念】
1、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引導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語文課應讓學生動腦、動心、動情。本課從教材特點出發,從學生的閱讀心理出發,將教材作三度呈現的處理,試圖讓學生的感悟逐步深入,情感逐步提升,最后達到刻骨銘心的教學效果。
2、語文教學的落腳點應是語言文字。抓住課文重點詞句,反復咀嚼,反復品味、反復朗讀,在個性化的讀中有所感悟,在形式多樣的讀中有所積累,在有感情的讀中培養語感,是本課努力的方向。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略)
1、讀通讀熟課文,初步感受小主人公不怕疼痛堅持給小女孩輸血的勇敢。
2、學習生字新詞,理解“休克、迫在眉睫、顫抖、啜泣、嗚咽、竭力“等詞語的意思。正確書寫課文生字。
第二課時
【預設目標】
1、感受阮恒對朋友的忠誠和無私,體會“朋友”的含義。
2、抓住重點詞句逐漸深入地體會阮恒的“勇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預設過程】
一、導入,提煉整體感受
1、在我們的身邊有一則令人感動的小故事,我知道你們課文已經讀得很流利,對課文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誰來用比較簡單的話說說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主人公名字叫──阮恒,他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嚼讀,體驗“忍痛”之“勇敢”
1、課文那些地方讓你感覺到了阮恒的勇敢,老師請你們再次與課文去對話,把有關句子劃出來,并且選擇其中一句或幾句細細品味,用心感受,然后用朗讀把你的感受表達出來,好嗎?
2、交流。
、拧 耙魂嚦聊,一只小手顫抖地──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你從哪兒體會到他的勇敢?
。ā叭缓笥峙e起來”“顫抖”)
研究阮恒“又舉起來”是怎樣舉起來的,體會其勇敢并指導朗讀。
(猶豫的,堅決的)
還有哪個地方也能讓你感覺到阮恒很勇敢?
一片沉默,但卻有一只小手顫抖卻堅決地舉了起來,多令人感動的場面呀!齊讀這句話。
、啤 斑^了一會兒,他忽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了臉”。
誰聽出了勇敢?
那些詞告訴你他想哭?理解“啜泣”。
為什么“捂住臉”?
想哭卻要努力控制,這對一個孩子來說,多不容易!一起讀。
、恰 斑^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嗚咽”是一種怎樣的哭?和“啜泣”相比呢?
引導學生從“試圖掩蓋痛苦”感受阮恒的勇敢。
這就是勇敢啊,請你用朗讀來表達。
、取 敖又,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從哪里讀懂“竭力制止”?
誰能把“竭力”的樣子表達地更好?
連起來輕聲讀讀這段話,體會體會阮恒的勇敢。
指名讀,齊讀。
、伞 敖腥詈愕男∧泻⒑芸斓靥稍诓輭|上。”
、省 俺檠^程中阮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你怎么理解他的“不動”和“不說”?
其實,針已經扎進他的血管,你說他會不疼、不怕嗎?
一起讀,感受他的勇敢。
、恕 澳泻⒘⒖掏V沽丝奁,好象剛才什么事也沒有發生一樣。”
“立刻停止”,多么堅決!
三、悟讀,體會“舍生”之勇敢
1、同學們,對一個十歲左右的孩子來說,輸血是疼痛的,是可怕的,所以阮恒他──啜泣,他──嗚咽,他──哭泣,但他卻一直勇敢地在控制自己的害怕,掩蓋自己的痛苦?墒,你知道嗎?他啜泣,他嗚咽,他哭泣,不僅僅是因為疼痛啊。其實,課文還有一段。輕輕地反復地用心地讀讀這段話,相信你對阮恒的勇敢會有新的認識!
出示課文結尾一,自由朗讀。
事后,醫生對周圍的人說:“他是以為自己就要死了。他想準會讓他把所有的血都給那個小姑娘,好讓她活下來!
2、你想說什么?
原來阮恒是以為輸血要付出生命的代價呀!
3、讓我們再回到課文中去讀讀那些曾經打動你的句子吧,相信你們會讀得更好!。
4、一起來感受阮恒,感受他的勇敢。(出示課文文字,配樂引讀)
“一陣沉默之后──這是一位男孩,名叫阮恒──他的胳膊用酒精擦拭后,一根針扎進了他的血管──過了一會兒──“疼嗎,阮恒”醫生問,阮恒搖搖頭,但──醫生又問是不是針扎疼了他,他又搖搖頭,接著──
5、看哪,孩子們,他在顫抖地舉起手的時候,就以為──
他在躺到草墊子上的時候,也以為──
當針扎進他血管的時候,他還以為──
當鮮血汩汩外流的時候,他更以為──
6、死亡的恐懼越來越深,但阮恒卻一直在克制,在掩蓋!孩子們,這是一份怎樣的勇敢啊!這是一份連生命都可以舍棄的勇敢
假如你是那位醫生,你親眼目睹了這樣感人的場景,你會用怎樣的語氣對周圍的人說這句話?
(示結尾一)
是的,假如我是醫生,我要鄭重地對周圍的人說──
假如我是醫生,我要激動地對更多的人說──
假如我是醫生,我要把阮恒牢牢刻在心里,我這樣輕輕地對自己說──
四、品讀,感悟“朋友”之涵義
1、敢于放棄自己的生命,去換得別人的生命,這份勇敢讓所有的人為之動容,但是,他為什么愿意這么做呢?是一種怎樣巨大的力量使他如此勇敢呢?想知道嗎?其實呀,課文還有一段呢。(出示課文結尾二,師配樂朗誦)
醫生轉過身向那個小男孩提出同樣的問題。小男孩回答說:“她是我的朋友!
2、沒有高大偉岸的理由,沒有滔滔不絕的回答,只有簡簡單單的一句──他是我的朋友。
因為他是我的朋友,所以我──
因為他是我的朋友,所以我──
此時,肯定有兩個字在你們心中像花兒一樣粲然開放,像樹一樣落地生根,那就是──友情(朋友、友誼)
是的,生命雖然可貴,朋友卻是無價的呀!
3、課文還沒有題目,如果請你取題目,你會用什么?
你們的題目都很好,作者和一位同學想到了一塊兒,那就是──
。ǔ鍪菊n題,齊讀。)
阮恒口中簡簡單單的幾句話,被用作了文章的題目,你覺得還簡單嗎?請你讀出不簡單。
這么不簡單的幾個字,讓我們把他端端正正寫在課題的位置上!
4、課文寫到阮恒的話就戛然而止了,但我們的想象可以繼續:阮恒的鮮血順著輸血管一滴一滴流入了小姑娘的身體,幾個小時后,小姑娘蘇醒了,得知她休克時這感人的一幕,她會?很多年過去了,小姑娘長大了,回首往事,她感慨萬千,她會怎么說?請你選擇一種情景,展開想象,寫一兩句話。
。ǔ鍪緦懺捑毩暎
選擇一種情景,展開想象,寫一兩句話:
幾個小時后,小姑娘醒了,她得知這感人的一幕,她。
多年過去了,小姑娘長大了,回首往事,她感慨萬千。
交流朗讀
5、總結:
是呀,為了朋友,兩自己的生命都可以放棄,像阮恒這樣的朋友值得一生珍藏!這樣的朋友,一輩子能有一位,足矣!這樣的朋友啊,讓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話,愿意讀讀嗎?
(出示)
有一種愛很小很小,但在最關鍵的時候,卻能為你獻出生命。
這種愛,在課文中就是──友愛。
讓我們記住這種愛,也愿我們在今后的人生中能播種這種愛,我更愿意相信我們每個人的一生中也定能收獲一份這樣的愛!
《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2
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阮恒獻血時表情動作的句子,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朋友真摯的友誼,樹立正確的友誼觀。
重難點:
1抓住阮恒獻血時表情動作的句子,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朋友真摯的友誼,樹立正確的友誼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27課《她是我的朋友》,板書課題,齊讀
2上節課我們通過讀課文知道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誰能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課文主要講了戰爭時期,一個小姑娘在戰爭的炮彈中受了重傷,急需輸血,叫阮恒的小男孩愿意為她輸血。)
3當時形勢怎么樣?用書上的一個詞來形容。(迫在眉睫)
4齊讀1~4自然段,再次感受當時形勢的緊迫。
二學習課文第二部分,理解輸血過程。
(一)課文的題目是:《她是我的朋友》,她是誰,我又是誰?
。ǘ┰谶@緊急的時刻,我的那哪些舉動表現了她是我的朋友?
1在5~11自然段中找出表示阮恒動作表情的句子并勾畫出來,
2出示表格,沒找對的學生訂正
3齊讀表格中的句子,思考從這些句子中你發現了什么?(阮恒的動作表情在不斷發生變化)
4為什么會發生這些變化呢?我們接著學習。
(三)獻血前阮恒是怎么做的?有什么樣的動作表情?指名讀。
a出示: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了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齊讀
b為什么會出現“一陣沉默”(他們還是孩子,獻血對他們來說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他們在思考獻還是不獻)
c沉默之后,誰把小手舉起來了?阮恒舉起手時為什么“顫抖”?
d阮恒為什么把手“舉起來”又“放下去”?這一舉一放之間他在想什么呢?出示課件,指名回答
e再讀第五自然段
。ㄋ模┇I血時我又是怎么做的,有什么樣的動作表情呢?
1出示句子:叫阮恒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墊上。
a阮恒如此緊張害怕,為什么又“很快地躺在草墊上”?
2出示句子:抽血過程中阮恒一句話也不說,一動不動。
a剛開始獻血,阮恒為什么“一句話也不說,一動不動”?
3指名讀句子,體會阮恒心里活動
4過了一會兒,阮恒又怎么樣了呢?出示句子: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指名讀
a為什么阮恒要用手捂住臉呢?
b“疼嗎,阮恒?” 阮恒搖了搖頭。既然不是針刺痛了他,為什么要突然啜泣呢?
5又過了一會兒,阮恒又怎樣了?出示句子: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齊讀句子
a從這一句中你體會到了什么?他可能在想什么呢?
b指名讀句子
6出示句子: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 ,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教師讀
a不時:時有時無 一直:持續不斷
b為什么不時的啜泣會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
c“他眼睛緊閉著 ,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他很痛苦,但是他又為什么要“想竭力制止抽泣”?
d這時他大概會想些什么呢?你能讀出阮恒的感受嗎?指名讀
e齊讀句子
7最后阮恒怎么樣了?出示句子: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剛才什么事也沒有發生一樣。
a為什么他現在什么事也沒有了?我們來看看阮恒哭泣害怕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師讀表示阮恒緊張的原因的段落。
b醫生問他什么原因,然后說了一些話來安慰他,醫生會說什么呢?指名說
三學習最后一部分
(一)齊讀十二自然段,再次了解阮恒害怕的原因。
。ǘ┧詾樽约阂懒说南敕ㄊ菑氖裁磿r候開始的?(他顫抖地舉起手他嗚咽啜泣都是因為他以為自己就要死了)
(三)阮恒以為自己就要死了,但是他又為什么還堅持讓醫生輸血呢?(因為:她是我的朋友)他一次又一次地掩飾自己的痛苦害怕都是因為小女孩是他的朋友。
。ㄋ模┘偃缒憔褪菫榕笥演斞男∧泻,你會怎么回答呢?指名學生拌角色
。ㄎ澹⿵男∧泻⒌幕卮鹬心愣檬裁?
(六)再讀阮恒的回答
四總結
齊讀課文
板書:
她是我的朋友
迫在眉睫
深
啜泣 嗚咽 哭泣 抽泣 厚
阮恒獻血 友
緊閉咬緊拳頭 情
《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3
第一課時
師:你們一起把今天的課題讀出來。
生:她是我的朋友。
師:“她”是哪個她?
生:女字旁的她。
師:對,女孩子的她。對不對呀?讀過課文沒有?你讀過幾遍?
生:我讀了兩遍。
師:有讀過超過兩遍的舉手?(眾生舉手)太多了。有沒有一次也沒讀過的舉手?(無人舉手)那就是說大家最少都讀過一次。還想不想讀?
生:想。
師:打開書。下面我就讓你們讀書。我對讀書沒有很多要求,只有一個要求。注意聽我的要求:讀完了,你就應該有話要說。我不問你問題,什么問題我也不提。讀完了你站起來就應該有話要說。談你的理解,談你的感想。談你的心得、談你的體會、談你的疑問都可以。行不行?
生:行。
師:咱們試驗一下,以后養成一個習慣,讀完了就有話要說。心里有話,憋也憋不住,站起來就說。
好不好?
生:好。
師:那一邊讀一邊想,我要說什么。還有一個問題,要養成習慣一讀書就要拿出筆來。開始讀,先讀一次。怎么讀都可以,想默讀就默讀;想朗讀就朗讀;想兩個人一起讀,想小組一起讀都可以。開始。
(學生讀文)
師:讀完了嗎?
生:讀完了。
師:還想不想讀?
生:想。
師:唉,真好,好孩子就老想讀書。那么誰想起來自己讀?(有生舉手)一位、兩位、三位、四位。
現在舉手的同學站起來。沒舉手的不許站,你舉手慢了,就沒有權力站了,好了,就這些同學。上課發言,讀書的權力都是你們自己爭取的。你沒有積極爭取,你就沒有資格。比如現在,想讀沒資格了。下次再說,這回想讀也不讓讀了。你們站著的同學讀第一第二自然段,讀完了你們就坐下。想讀下面的同學就趕緊往起站。站得慢了就沒機會了。你們也可以再站起來。好不好?
生:好。
師:第一第二自然段,開始。
生:(讀文)“我聽說過這樣一件事..其中有個小姑娘!
師:好,坐下。想讀的站起來。(學生紛紛起立)你們讀第三段,開始。
生:(讀文)“附近醫院..流血過多而死去。”
師:先別坐。現在坐著的同學,剛才動作慢了一點。他們想讀,但是慢了一會就沒權力了。我們來一次例外,給他們一次機會讀同意嗎?
生:同意。
師:好。咱們請他們讀一次,他們剛才沒有爭取到時間。現在你們沒有讀的同學站起來。你們幾個人說要不要大家幫忙?要不要?
生:不要。
師:不要,好。剛才讀的同學都坐下,你們五位同學讀。一定會讀得很好,開始。
生:(讀文)“輸血迫在眉睫..問是否有人愿意獻血。”
師:好,讀得不錯。請坐。現在全班都讀過了,我就想問一下:誰敢舉起手來,說我是全班讀得最好的?好,你來。她舉手說自己最好,是不是驕傲呀?
生:不是。
師:不是,那不是驕傲是什么?
生:有膽量。
師:有自信。一個人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從小要樹立自信心,我能把這件事做好,我能行。這樣將來一定什么事都能做好,學習也能行。好了,你來讀。
生:(讀文)“一陣沉默之后..然后又舉起來。”
師:你們想不想讓她再讀下去?
生:想。
師:我聽她讀得真好,我真愿意再聽她讀。接著讀。
生:(讀文)“噢,謝謝你..一句話也不說!
師:讀得真不錯,她現在是奧運會第一名。站在領獎臺上。服氣不服氣?
生:服氣。
師:有沒有不服氣的?不服氣的舉手。敢跟她比,把她推下領獎臺的。你來讀。你要讀得比她好,她就坐下。你要讀得沒她好,你就坐下。能不能把她讀坐下?
生:能。
師:試試。下一段。
生:(讀文)“過了一會兒..他又搖了頭!
師:你們倆誰坐下?誰覺得自己應該坐下?(兩生都不坐,眾笑)兩個人讀得差不多。她的音調好點,她的節奏好點。并列第一。倆人都在領獎臺上,誰能把她倆一塊兒讀坐下?你來讀。
生:(讀文)“接著..想竭力制止抽泣!
師:聲音和語調都不錯,可惜讀錯了一個字,是吧?最后還打了一個坎兒。就這一點缺點,你得坐下。要爭取不出一點錯。誰能把她倆讀坐下?你行?要是讀不好呢?
生:不怕。
師:讀不好也不怕?好,起來。讀不好下課給大家演個節目。
生:(讀文)“醫生問他為什么這樣哭..好像剛才什么事也沒有發生一樣!
師:又給我出了難題了,又不相上下,干脆三個人并列吧!好不好!三位并列第一名。剩下的大家一起讀,把他們三個人讀坐下,好不好?現在大家拿起書來,把剩下的讀完。
生:(讀文)“事后,醫生對周圍的人說..她是我的朋友!
師:這回你們三個坐不坐?(三生不坐)應該坐了。(眾笑)再跟我學讀一句話:“他為什么愿意這樣做呢?”
生:(讀)他為什么愿意這樣做呢?
師:好了,把書扣過來。我們集體又讀了兩次。誰有話要說站起來就說,想說什么都可以。
生:阮恒這個小男孩為什么要給小姑娘輸血呢?
師:他提了個問題:“阮恒為什么要給小姑娘輸血!蹦阌涀∧愕膯栴}。你說。
生:因為她是..
師:先不回答問題。你有別的要說沒有?沒有先坐下。先不回答問題,說自己的見解。
生:題目為什么要寫“她是我的朋友呢?”
師:為什么要寫這樣一個題目?對吧,坐下。還有什么?
生:為什么有個炮彈掉進孤兒院里?
師:炮彈怎么就跑到孤兒院里了,是吧?那個炸彈不長眼還專炸小孩子,真可惡!敵人就是可惡。ū娦Γ
生:我很佩服阮恒..
師:哦,她說自己的感覺了!拔曳浅E宸詈恪崩^續說。
生:因為阮恒他以為輸完血自己就要死,可是他還是愿意輸血。
師:好,為什么佩服說得很清楚。現在發言有人得第一了,誰不服氣?有沒有說的?就像她那樣說課文的內容,我有什么感覺,我是怎么想的。要訓練自己,讀完了不管什么都想說。
生:我覺得阮恒很勇敢。因為在他輸血的過程中他會感到痛苦。
師:感到痛苦他還是輸了,對,不錯,還有嗎?
生:我覺得阮恒是一個很頑強的小伙子。他不怕困難,即使痛也把痛埋藏在心里面。
師:“即使痛也要把痛埋藏在心里面”,好,坐下。一會再仔細地讀課文就會想得更深了。還有嗎?沒有的話,你們知道這篇文章講的是什么故事嗎?你能把故事給我講講嗎?越簡單越好,一開始是怎么樣。
生:一開始是飛機把炸彈扔在孤兒院里..
師:然后呢?
生:然后是有兩個兒童當場被炸死,有個小姑娘受了重傷,需要馬上輸血。
師:對了,后來呢?故事的第二部分?沒有發過言的?你說。
生:故事的第二部分是阮恒給小姑娘獻血。
師:對。第二段阮恒獻血,她概括了“阮恒獻血”四個字,非常好。后來呢?課文最后說什么?
生:寫阮恒獻血最主要的原因。
師:對了。為什么要給她獻血?這么一說課文分幾段呀?
生:三段。
師:第一段,問題出現了,第二段阮恒輸血,第三段阮恒為什么獻血。對不對?拿起筆來,課文寫到哪兒,寫到問題出現了——情況很緊急?畫一個勾。下面呢,阮恒獻血寫到哪兒停止了?(學生閱讀)找到沒有?找到了抬起頭來。第一段不用說是課文的開頭。大家一起讀一讀,第二段阮恒獻血的第一句。
生:(讀文)“一陣沉默之后”。
師:好,完全正確,再讀第三段的第一句,開始。
生:(讀)“事后..”
師:好了,分段分得又正確又痛快。現在把書再扣過來。剛才你們提了一些問題,也有幾個同學說了一些關于課文內容的話,不錯。但是你們只看到表面這個故事。我比你們看得深,你信不信?哦,你還有話說嗎?
生:課文里說一陣沉默之后,有一個人舉手了,醫生說:“噢,謝謝你!蔽腋杏X這是西方人的語氣。
師:你為什么認為這不是西方人的故事?
生:我感覺那個醫生是西方人。
師:那個醫生說:“噢,謝謝你”好像西方人在說話,西方人有激qing是不是?好的,你請坐。一會你們看書的插圖,畫得那個女醫生也像西方人,你們發現了嗎?女醫生像不像西方人?黃色的卷曲的頭發,對嗎?好了,把書扣過來。究竟是哪國人不管他。我剛才說了你們看到的是表面故事,我看得比你們深,信不信?
生:信。
師:隨便亂信。我看這篇文往深看,往深想,最后的時候就剩下兩個字了。你們知道我腦子里剩下哪兩個字?這篇文章就寫了這兩個字。
生:獻血。
師:不是。
生:勇敢。
師:不是。
生:精神。
師:不是。這兩個字不是一個詞。不是連在一起的一個詞,這兩個字是什么?
生:友情。
師:不對,友情還是詞。好好再看看書。你說。
生:他、我。
師:他和我?好多課文都在說他和我。你說。
生: 情義。
師:不對,好好想想,有沒有知道的?整個課文不管說了多少故事,實際上就說了兩個字,一個是什么?一個是什么?
生:死、活。
師:對不對呀?對,就講了這兩個字。一個是什么字呀?(教師板書“死”)還有一個是什么?(教師板書“活”),課文就講了這兩字,F在拿起筆來,把寫“死”的課文找出來,畫出來。說“死”的課文比較集中,你們說一下主要有幾個自然段?
生:兩個。
師:對,兩個自然段。抬起頭來,誰讀第一個講“死”的段?
生:(讀文)“戰爭時期,有一天,幾發炮彈落在一所孤兒院里。兩名兒童當場被炸死。還有幾名兒童受了傷,其中有個小姑娘!
師:對了,就是說有的小孩子已被炸死了。這是第一個講“死”的段落。第二個?你起來讀。
生:(讀文)“附近醫院的醫生和護士接到消息,帶著救護用品迅速趕到了。經過查看,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傷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
師:對,這是說誰要死?
生:小姑娘。
師:對了,說小姑娘。(教師板書“小姑娘”)把這句話里最重要的一句話勾出來。我們學課文時要抓主要段落,在主要段落再找主要句子。找到沒有?你找到哪一句是最主要的?舉手的同學都站起來。誰還想站現在就往起站。站起來干什么呢?讀你畫出來的句子。你畫的哪一句就讀哪一句,看你們畫得一樣不一樣,開始。
生:(各自讀句,但讀的內容不一,其中多生讀)“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克而死去。”
師:這一句是對的。有的同學讀剛才第一段:“兩個小孩被炸死!睕]聽清我的話,我說了讀這段里的。你把最重要的再讀一次。(此生重讀一遍)嗯,這句最重要了,從一段里面找出一句,從這一句里面你還能找出最重要的幾個字?你找到哪幾個最重要的字?
生:(讀句)“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
師:找了半句,不是幾個字,就找幾個字。
生:而死去。
師:怎么樣就能死去?
生:小姑娘傷得最重。
師:不是。
支玉恒課堂實錄
第61 頁,共277 頁
生:不立刻搶救就死去。
師:再削掉兩個字。
生:搶救、死去。
師:哦,搶救她就死了?(眾笑)再重說,你去掉了一個重要的字。
生:不搶救就會死去。
師:對了,這小姑娘不搶救就要怎么樣。
生:死去。
師:危險不危險?
生:危險。(師板書“不搶救——就會死”)
師:把這段再讀一下,把緊急的狀況讀出來。誰來讀?你來。
生:(讀文)“附近醫院的醫生..流血過多而死去!
師:“如果不立刻搶救..”這樣讀,大家一起讀(教師有情感地示范帶讀)
生:(讀文)“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
師:你站起來,“這個姑娘傷得最重..”從這兒開始讀。
生:(讀)“這個姑娘傷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
師:她讀得緊張嗎?不緊張。有點不慌不忙,他覺得這事和他沒關似的。誰再讀?讀得緊張些。你來試試。
生:(讀文)“這個小姑娘傷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
師:很好,這次讀得很好,你領著大家讀一次。一個標點停頓一下,大家讀一讀,向他學。(此生帶大家讀這句)把最后這一句讀快點(學生讀)讀得不錯。還有哪兒也寫到“死”了?往下看,你讀一讀,你找到的。
生:(讀文)“事后,醫生對周圍”..
師:是這兒嗎?不是。你來讀。
生:(讀)“輸血迫在眉睫..問是否有人愿意獻血。”
師:這一段里你們和剛才一樣,找一句最重要的話。就剛才讀那一段,哪一句最重要。你來讀。生:
。ㄗx)“如果他們不能補足這個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會死去!
師:解釋介紹了這個小姑娘在什么情況下就會死去,大家再一起讀一次。
(生重讀一遍)
師:這一句里再找幾個像剛才一樣最最重要的字。你來說。
生:未補足血而死去。
師:誰未補足血而死去?為什么?
生:小姑娘,未補足血而死去。
師:這話怎么講?哪個“為”?是為補足血而死去嗎?
生:是不補足血而死的。
師:補不足血就死去,這是(指板書)不搶救就死去,這里是(板書“不補血”)不補血也會怎么樣啊?
生:死去。
師:小姑娘危急不危急?
生:危急。
師:好的,這節課先到這兒,咱們下課休息一會。
到此板書樣式為:
小姑娘
不搶救
不補血就會死
第二課時
師:我們接著上課,誰站起來簡單地說一下,孤兒院被扔進炸彈以后,兩個孩子不幸死去了,好幾個孩子受傷了。其中有一個小姑娘受傷,重到什么程度?簡單地說。你來說。
生:重到快要死了。
師:把情況再說得細一點。
生:如果不搶救就會死,不輸血就會死。
師:說得對不對?
生:對。
師:在這種緊急的情況下,課文上用了個什么詞?說輸血怎么樣?
生:迫在眉睫。
師:什么叫迫在眉睫?你起來,給講一下,迫在眉睫,這里面說了人身上的兩樣東西,哪兩樣?
生:眉毛和睫毛。
師:我有眉毛嗎?
生:有。
師:哪個是眉毛?(生用手指)哪個是睫毛?(生用手指)對嗎?
生:對。
師:她說眼毛是睫,那么迫在眉睫是什么意思?
生:迫在眉睫是說快要落到你眼前了,很緊急。
師:對呀,危險的情況已到了眼前了,快到眉毛和眼毛了,情況緊急嗎?
生:緊急。
師:很緊急。就在這種情況下,誰站出來了?阮恒,對不對?
生:對。
師:阮恒自己補血給小姑娘,讓她怎么樣?
生:活。
師:讓她活。(板書“活”)下面就是寫阮恒了。你們仔細讀一讀阮恒補血這一段。剛才我們研究說整課書就集中寫了兩個字:死與活,現在寫阮恒補血這一段也沒有多寫,也就寫了兩種情況,這兩種情況是什么情況?看誰能看出來。仔細讀,仔細想,不要急著舉手。這個問題比較難,舉手快的不一定說得對。
要爭取說對。先放下手,讓別的同學再想一想。
生:痛苦和顫抖。
師:錯了。(指另一學生)你認為是什么?
生:一種是“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另一種是“突然啜泣了一下!
師:非常遺憾,兩種都不對。(對另一生)你最早舉手,但你不一定說得對,看我猜得對不對。
生:全身顫抖,開始嗚咽。
師:錯了不是?請坐下。
生:一種是很不愿意去輸血,一種是愿意去輸血。
師:你接近邊了,但還沒說對。(對另一舉手的學生,此生學習水平較高)我先不讓你說,你可能能說對,你一說對了別的同學就不能說了。剛才的死和活就是你找出來的。等一會兒沒人能說對再叫你說好嗎?(指另一學生)你說,哪兩種情況?
生:第一種情況是他很愿意輸血,但他又覺得自己快要死了,就把自己的血都給了小姑娘。
師:差不多,剛才那個同學*近了,現在更*近了。再想想,一說馬上就明白。你再來*近一點。
生:不愿意捐血,因為他..
師:他說不愿意獻血你們同意不同意?
生:不同意。
師:行了,第一關你都沒過。你來講講。
生:他猶豫捐不捐血給小姑娘。
師:猶豫給小姑娘捐血,還有一種呢?
生:還有他最后還是獻血了。
師:你說的意思和他差不多,但也不對。埋下頭好好看看書,把剛才*邊的那兩個同學的發言,你再概括一下,換一個說法就對了。你再試試。
生:一個就是阮恒很猶豫,一個就是他很堅決。
師:更*近了。你說,兩個情況。
生:兩個情況我覺得還是死和活。
師:不是啦。(眾笑)
生:一種是很愿意獻血,還是有一種,但是在輸血的過程中,他忍住自己的痛苦。
師:不對,先坐下。阮恒哭了那么半天,一直在哭,說明他害怕嗎?
生:害怕。
師:對。(板書害怕)其實阮恒很害怕死的,對吧?他怕死不怕死?怕,但他又怎么樣啊?轉折一下,你說。
生:他卻不怕死,給別人獻血。
師:對不對呀?
生:對。
師:兩種情況,一個是害怕,一個是不怕。請坐。我們說他又很堅決地去死。(板書“堅決”)注意聽,我為什么說阮恒又害怕又堅決地去死?我不說他是去獻血,我說他堅決地去死。我這么說對不對?
生:不對..不對。
師:看看課文,我說他又害怕但又堅決地去死,對不對?你說我對,你根據什么?說我不對,又根據什么?從書上找到。
生:(讀文)“他想準會讓他把所有的血都給那個小姑娘,好讓她活下來。”
師:對不對呀?
生:對。
師:我剛才說阮恒既害怕死,而又堅決地去死。對不對?
生:對。
師:你們現在懂得輸血抽一點就行了,沒關系死不了,可是阮恒怎么想的?
生:全身的血都得抽。
師:他以為把他全身的血都給小姑娘,好讓她活。他認為他自己會怎么樣?
生:就死。
師:在這種情況面前他當然怎么樣。
生:害怕。
師:但是他又很堅決地去死,這是為了什么?
生:讓她活,讓小姑娘活。
師:所以說,在他獻血這個過程中,一個情況是害怕,一個情況是堅決。或者說是一個害怕一個不害怕。這兩個情況一樣不樣?
生:不一樣。
師:剛才有個同學說阮恒是個什么樣心情呀?
生:猶豫,是矛盾的心情。
師:對了,是一種矛盾的心理。你們現在拿出筆來,默讀課文。把阮恒猶豫,矛盾這種心理勾出來。
用波浪線勾出他害怕的句子,用橫直線勾出他不害怕,很堅決地去死的句子。
。▽W生默讀課文,勾畫,教師行間巡視、指導)
師:(巡視插話)注意,有的同學說,有的地方害怕和堅決是“摻合”在一塊寫的。對,有的甚至一句話就表現了又害怕、又堅決。遇到這種情況,你就統一在這些地方畫一個三角號(“△”)就行了。
師:好,大家差不多都讀完了,勾畫完了,F在我們來讀一下這些句子。讀的時候要用聲調和語氣來表現阮恒的矛盾心理。讀完還要說說你的想法。
生:(讀文)“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边@就表現了阮恒是猶猶豫豫的。
師:說得很對,但讀得并不猶豫。你聽我讀“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你學一下,讀。(學生學讀)
“顫抖”要真的有點顫抖,(讀文)“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大家讀一下這一點,(學生各讀)不錯,心中有點害怕。(指剛才讀的學生)你再讀一次,(學生讀,有進步)好多了,就用這種情感,再讀一次這一小段。(學生重讀一次)別的地方還有這樣的描寫嗎?
生:(讀文)“叫阮恒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墊上..一句話也不說。”這一段是寫阮恒很堅決,很堅強,寫他不怕死,他很快地躺下,就是有點毫不猶豫的樣子,沒有磨磨蹭蹭,輸血中不動也不說話,表現阮恒心里很踏實,也是不害怕的表現。
師:你讀得很好,說得也不錯。我真地似乎看到阮恒在那里躺下輸血的樣子。
生:老師,我有不同意見,(師:請講)阮恒不動,不說話不一定就是很堅決不害怕,也許還是很害怕,嚇呆了。(眾笑)
生:我認為阮恒他嚇壞了,所以不說話,也不敢動彈。
師:那你把這一段再讀一下,表現出心中極度害怕的情緒來。
(該生讀課文,讀得和第一個學生語調不同)
師:(請原來讀文的學生)你再把這段讀一下,你說不害怕,就要讀出不害怕來。
。ㄉ僮x,聽起來確實很堅決,不害怕)
師:大家思考一下,在這里,剛開始輸血時,阮恒究竟害怕不害怕?
生:我認為是不害怕,他要是害怕必然有表現,有一定的表現,就像后面寫的哭呀,全身顫抖呀等等,但這里一點也不動,不說話,說明他心中很沉著..很沉靜。
生:我認為是害怕,人有時候害怕時就是什么也說不出來,像嚇傻了一樣。(眾笑)
師:我覺得不管阮恒這時害怕不害怕,但你們分析得都很有道理,你們可以各自保留自己的看法。我們先繼續往下讀,也許聯系一下后文,問題就解決了。誰再來讀后面的。
生:(讀文)“過了一會兒..他又搖了搖頭!保ǖ9 自然段)這一段寫阮恒既害怕,又在努力不害怕(眾笑),就是努力克服害怕。
師:說詳細具體一點,結合課文。
生:課文上說阮恒哭了,全身顫抖,這肯定是心里怕死,因為醫生以為是他怕疼,他說不疼,那一定就是害怕了。但是他用手捂臉,不想叫人知道他害怕,后來還是用手,書上說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他想讓自己不害怕,就掩蓋害怕..
師:你最后說的這句話不好理解“他想不害怕就掩蓋害怕”?誰還有看法。
生:我覺得是主要說阮恒害怕,而且說他“突然啜泣了一下”。這個“突然”說明他一下子感到了害怕,也說明他原來,就是剛才大家爭論的,那時他是不知道害怕的所以不哭不動,現在知道害怕了,才突然哭了,全身也抖起來,怕得很厲害。
師:也許是他一下子想到想把自己的血全抽走,是吧?好了,說得都很好,我們再來好好讀一讀這段,誰來讀?(一學生舉手被指名)他讀時,大家注意課文用什么詞語來描寫他哭的。(學生讀第9 自然段)
師:找到沒有,課文用什么詞來描寫阮恒的哭?(指一名舉手學生)你來黑板上寫第一個詞語,(又指另一舉手學生)你來寫出第二個詞語。(兩學生板書“啜泣”“嗚咽”兩詞)我們一起再來讀課文中含有這兩個詞的兩個句子,“過了一會兒..”開始,注意情感。(學生讀兩個句子)好,接著發言。
生:(讀文)“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想竭力制止抽泣!边@一段課文寫得非常明顯,阮恒害怕更厲害了,哭得更痛了,但他克服害怕的決心也更大了,“竭力制止抽泣”就說明了這一點。
師:你讀得真不錯,我真想再聽你讀一次,大家想不想再聽一次?(眾答:想)好,既然愛聽,就輕聲跟著他一起讀。
。ㄔ撋僮x課文,其他學生輕聲跟讀)
師:聽我讀:“他眼睛緊閉著”,大家讀。(學生學讀這句)“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讀,(學生學讀)不太像,你們用牙咬住拳頭,想想阮恒怎樣控制情感,“用牙咬著..讀,(學生再讀此句)“想竭力制止抽泣!弊x,(學生學讀)讀得不錯,誰注意到了,這段課文又出現了幾個新的寫哭的詞語?
。▽W生舉手,教師指名學生板書“哭泣”“抽泣”)
生:老師,下一小節寫阮恒完全不害怕了(讀文)“醫生問他..什么事也沒有發生一樣!笨赡苁撬吹匠檠獣r自己并沒死,就不害怕了。(笑聲)
師:不要笑,他說得有道理“實踐出真知嘛!”大家看黑板上這四個寫哭的詞。“啜泣”是怎樣一種哭?
生:想哭,又哭不出聲..
師:你給啜泣一下(眾笑)(學生表演但不像,眾大笑,老師又表演)就是抽抽嗒嗒地哭,有聲音,是一吸一吸的,不是哇哇地哭。(笑聲)嗚咽呢?女孩子一定會嗚咽。(指一女孩上臺表演,女孩嗚嗚地哼著哭)對,很像(眾笑)哭泣呢?就是有聲有淚地哭了。大家看這三個詞,啜泣、嗚咽和哭泣,從它們的順序上,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發現他越哭越厲害,聲音越來越大,快控制不住了。
師:所以,他怎樣?讀后面的句子“他眼睛緊閉著..”開始。(學生讀文“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師:抽泣和啜泣差不多,阮恒已經控制了自己的嗚咽和哭泣。直到下一段,他不哭了。大家再把下兩段讀一下。
。▽W生讀第11、12 自然段)
師:對,阮恒所以這樣害怕,是因為他以為要把自己的血全部輸出去,他就要死了。但他還是堅決地給小姑娘獻血。(板書“自己要——(死)——獻血讓她(活)”。這一切都是為了什么呢?你們說應該讀哪些課文?拿起書,把你認為應該讀的課文齊讀一遍。
。▽W生各讀第13、14 自然段:“但是他為什么愿意這樣做呢..她是我的朋友”)
師:很好。那么(教師指板書上方)我這里應該寫什么呢?
生(齊):她是我的朋友。
師:對。(板書)到此全課板書已完成,樣式如下:
大家把阮恒后面的板書按箭頭讀一下。
生:(讀板書)阮恒→自己要死→獻血讓她活→她是我的朋友。
師:學到這里,你們覺得阮恒是個怎樣的孩子?
生:阮恒是個勇敢的孩子。
師:對,他是個勇敢的孩子,但只有這些嗎?課文寫了這么多,就是為了說阮恒是個勇敢的孩子嗎?
生:是一個又怕死又不怕死的孩子。(大笑聲)
師:又怕死,又要去死,都是為了救朋友,這說明了什么?
生:阮恒是一個舍己救人的人。
師:太高大了吧?快成革命烈士了!(笑聲)
生:是一個善良的孩子。
師:對,是一個善良的孩子,他的心地好不好?(生答好)對,是一個善良的,心地很好,注重友情的孩子。有這些就行了。不一定非得說舍己救人這樣高大光輝的詞兒,實實在在就行了。課文我們學完了,但我還有一個問題要問你們,想答嗎?(生答想)好。請問阮恒是在什么情況下給小姑娘獻血的?我不讓你用口答,我請你從板書中把這個問題的答案勾出來。
學生數人舉手,教師指一人,該生在板書中把如下內容圈了出來。
師:他圈得對不對?
生(齊):對!
師:看來我已經考不住你們了。既然這樣,我們下課吧!(師生互道再見后,臺下聽課的一位老師跑上臺來給老師獻了一束花,老師把花轉交給一位女同學,說:“今天大家學習朗讀,發言都不錯,尤其是這位女同學,發言積極,讀課文也很感人,我把這束花轉獻給全體同學,由這位女同學代表大家,好嗎?”
學生鼓掌。
簡評
本文的講授最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教師深刻地鉆研教材,真正深入地把握了課文的思想內涵。上課時,他引導,啟發學生從課文描述的故事之中,高度概括地抓住“死”與“活”兩個字。他說全文實際上就講了這兩個字。試想,這篇文章不就是說在生與死的面前,一個小孩子的心理和行為嗎?課文的思想內涵不就是在生與死之間表現出來的嗎?抓住了生與死這兩點,就把學生的思維,想象,情感完全集中到最容易突破,最容易感悟,而又是最關鍵的切入點上了嗎?從這一點切入很好,但也很不容易,所以上課老師不厭煩地引導,啟發學生的思維向此*擾,課堂上先后有七個學生發言,才談到了“死”與“活”,雖然占用了時間,但值得,突破了這一點,后面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緊跟著,在討論阮恒輸血時,教師又引導學生說出他輸血時的兩種情況(兩種心情)。這一次,經過十多個學生發言才得出了正確的答案——阮恒既害怕又堅決的矛盾心理。這樣的討論也是值得的,只有認識和體會人物的這種心情,才能更真切地感受課文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只有這樣,才是真實的人的情感。
抓住了課文的要旨,接下來就是反復的讀誦。通過讀來領悟,通過讀來體驗,通過讀來感受,讀后的表達、爭辯,反映了學生學習的深入。
《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了解人物復雜而矛盾的內心活動,體會人物精神品質。
2.理解課文內容,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并體會重點詞語和句子。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體會阮恒復雜的內心活動,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質。
2.指導學生體驗并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初讀,切入重點,感知人物外在表現
1、快速地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題目中的“她”和“我”分別指誰?這篇課文講述了“她”與“我”之間的一件什么事?
2、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把描寫阮恒在獻血時動作和神態的句子劃出來。
3、師生交流。
4、自由朗讀并思考:這些句子中,阮恒的哪些動作是相近或是相同的。(板書:哭、掩)
二、再讀,突出重點,體驗人物內心活動
1、自由朗讀描寫阮恒“哭”的句子,邊讀邊體會,阮恒每次都是怎么在哭?(板書:怎么?)
2、引導學生從“啜泣”、“嗚咽”、“持續不斷”等詞語理解并體會阮恒哭得很傷心。
3、指導學生邊讀邊比較阮恒哭的程度是越來越傷心。
4、指導朗讀并體驗阮恒內心的痛苦。
5、出示課件,激發學生想象:以為自己快要死了的阮恒想到了些什么?
6、再次鼓勵學生體驗朗讀。
三、精讀,強化重點,感情人物精神品質
1、自由朗讀描寫阮恒掩蓋痛苦的句子,邊讀邊思考,阮恒是怎么在掩蓋自己的痛苦?他為什么要掩蓋自己的痛苦?
2、小組合作學習。
3、師生交流。
、偃詈闶窃趺丛谘谏w自己的痛苦?指導學生從“捂”、“掩蓋”、“竭力”等詞語體會阮恒是在竭盡全力地不讓自己哭,并指導朗讀。
、谌詈銥槭裁囱谏w自己的痛苦?
a、小組再次討論。
b、引導學生想象,阮恒擔心別人會怎么勸他?體會阮恒復雜的內心活動。
3、展示課件,激發學生想象,阮恒為了朋友能活下去,為了鼓勵自己為小姑娘獻血,他會不斷地對自己說什么?
4、指導朗讀,再次體驗阮恒復雜而矛盾的內心活動。
四、品讀,回歸重點,升華學生情感體驗
1、引導學生在阮恒“怕失去生命”和“怕失去朋友”兩句話中間加一個字,來表現在阮恒的心中朋友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2、引導學生體會并朗讀阮恒在輸血過程中“哭”和“掩”的句子,體會阮恒真實、樸實、感人的精神品質。
3、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談談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和幫助自己的朋友。
板書設計
她是我的朋友
哭 掩
怕失去生命 更怕失去朋友
《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5
教學設計:
目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究竟是怎樣的?它到底應有哪些其本的特征?它怎樣體現時代的明顯標記?“洋思”經驗給我們的課堂教學帶來了哪些有益的啟示?怎樣有效地實施主體教育、創新教育?這些都是我們所迫切探究的事。筆者在這方面也不斷進行了苦苦探索,F通過一篇完整課時的教案設計和它的賦諸實施,來試圖提出個人的一點不成熟的看法。
一、遵循先學后教原則,給足學習時間,調動主體自主發展 學習課文前,重視對學生預習情況的檢查,以如“你覺得課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等探究、詢問式的提問引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思考。在學習過程中,始終堅持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獨立思考,給足思考的時間,絕不走過場,搭“花架”。充分鼓勵學生該畫的在書上畫下來,該寫的在紙上寫下來,該說的自己要主動地說出來。
二、展現學習“心理歷程”,追求自主發展,著眼學生終身學習學習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學習主體的自我感悟、選擇、重建、組合、交融、評價、小結的歷程。在這一歷程中,學習者知識得到不斷地積累,能力有了不斷地增強,久而久之,才能夠形成綜合素質。教學過程 中,我突出:引導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我個性特點的學習方式,如讓學生使用自已喜歡的符號在書上作出標記,便體現了這一思想。通過集體的智慧,幫助小結、點出有關受益終身的學習方式。如在歸納主要內容時,相機點出運用了連段意的方法。讓學生熟練使用好工具書,這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也是一項必備的基本功,在教學中抓住“迫”一字字義的理解,培養了學生選擇字義的能力。
三、開展互助合作學習,激活參與熱情,提高課堂學習效率課堂教學過程 ,是若干個充滿生命和活力的個體共同協作、相互提升和影響的過程。充分發揮每一個體學習的積極性,讓每一個體都主動參與,這是促使主體主動地最大可能地發展的有力保證,更能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教學主要通過個人自學、小組討論、集體交流的形式來展開,讓每一個體廣泛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和主張,大膽地交流不同觀點和看法,允許有爭論,允許有疑意。
四、調動多種感覺器官,活躍表象儲備,開發學生創造潛能教學中通過聽錄音、圈畫寫、動手查、看畫面、感情讀,相機說等多種有效途徑,調動了學生的感官,完全解放了學生的眼、耳、手、腦,同時大大豐富了學生的表象源。還學生一個可以自由馳騁的天地,讓學生的思想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這里得到了實現。靈感的再現,思維火花的頻頻燃起,體現了生命的延續和創新。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概括主要內容。 3、講讀課文第一部分。
教學過程 :
一、揭題、審題
1、通過預習課文,你知道課題中的“她”指的是誰?“我”又指的是誰?指點“恒”的讀音。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呢?2、通過預習課文我們還知道課題“她就是我的朋友”這句話就是阮恒要救小姑娘的原因。3、示標。
二、初步感知課文
1、出示預習要求:A、請一個同學來讀讀。B、從這篇課文的預習要求看,共講了三方面。[介紹了事情發生的背景;概括了主要內容;提出了預習的要求。理解“挽救”、“垂!薄
2、這篇課文非常的感人,下面首先請同學們聽錄音,想想看:A、播音員阿姨是怎樣的讀的?你能像她那樣讀嗎?你能達到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的目的嗎?B、想想阮恒獻血的經過是哪幾個自然段寫的?畫出描寫他獻血時的神情、動作的句子,用波浪線作標記。C、你覺得課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用你喜歡的記號標出。
3、交流:A、你覺得課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請讀一讀,再說說你覺得它為什么感人。B、課文中5--11自然段講的是阮恒獻血的經過。請你讀出描寫他獻血時神態、動作的語句。C、分別指名讀讀1----4自然段、12----14自然段。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D、出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休克 輸血 迫在眉睫 阮恒 草墊 擦拭 抽泣 捂住 嗚咽 竭力 E、分小組讀課文。
4、這篇課文是寫事的文章,可以按事情發展的順序給這篇課文分段。請在草稿紙上寫出來。
5、請運用連接段意的方法歸納主要內容。
6、朗讀課文。
三、講讀課文第一部分
1、指名讀課文,思考:阮恒是在怎樣的情況下輸血的?請用三角標出關鍵的詞語。并畫出有關的重點句。
2、出示:A、經過查看,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傷得最嚴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B、輸血迫在眉睫。醫生和護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C、一位女醫生告訴這幾個孤兒,如果他們不能補足這個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會死去,問是否有人愿意獻血。
3、交流:A、“迫”的部首是,再查幾畫,用用音序查字法應查音序,在字典中的解釋有:a 逼迫;b 急促;c 接近 “迫在眉睫”中的“迫”的意思應為。B、用“如果.......就.........說話。C、小姑娘的急需輸血的這種情況還可用哪些成語來形容呢?D、指導朗讀。
4、小結:A、結標。B、提示下節課的內容。阮恒正是在這樣的緊要關頭挺身而出,主動獻血的。他是怎樣獻血的呢?阮恒具有怎樣的品質?這正是我們下一節課要研究的內容。
四、作業 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講讀課文第二部分,抓住阮恒獻血時的神態、動作的描寫,來體會他當時的心情。2、講讀課文第三部分,了解阮恒獻血的原因,體會他的高尚的品質。3、對照課文插圖,想象說話。4、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1、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初步閱讀了課文,能夠做到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了。下面老師就來檢查一下。A、出示生字詞。B、昨天我們又學了課文的第一部分,這部分講了什么?2、小姑娘生命危在旦夕,輸血迫在眉捷,這時阮恒舉起了顫抖的小手,阮恒是怎樣獻血的呢?他為什么要主動獻血給那個小姑娘?這就是這一節課學習的重點!步铏C點出教學目標 〕
二、講讀課文第二部分:
1、默讀課文,思考:A、一陣沉默之后,阮恒是怎樣舉起小手的?請劃出有關的動詞。想想通過這些詞說明了什么?B、課文從哪一小節開始真正寫阮恒獻血的?他開時表現怎樣?劃出有關的語句。C、獻血時,阮恒為什么不停地哭?請找出這樣的句子,用三角劃出表示“哭”的意思的詞。
2、以四人一小組進行交流。
3、全班交流:A、出示: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B、出示:抽血過程中阮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C、出示: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沧プ∏楦械淖兓瘉眢w會人物緊張、痛苦的復雜內心。〕
4、有感情地朗讀。注意讀出層次。
5、對照插圖,復述內容。
6、小結。這一段真切地寫了阮恒輸血時的動作、神情以及小作者的感情變化。
三、講讀課文第三部分:
1、阮恒為什么哭得很傷心?他為什么要獻血給那個小姑娘?自由讀課文第三部分。2、交流。3、你從這里能看出阮恒是個怎樣的孩子嗎?注意聯系上下文思考問題。
四、結標、質疑:
五、對照插圖,想象說話。要求:認真觀察插圖,用自己的話說說畫上各個人物的動作、神態以及他們的心情怎樣!部蛇x擇其中的一個人物重點說!
六、作業 : 1、摘抄表示“哭”的詞。---------、 ------------、 ---------- 2、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試圖 竭力 安慰 持續不斷 3、填空。 他眼睛著,用牙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抽泣。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阮恒的心情[ ]。
教后記:
通過這兩節課的教學,我最深的感觸有三點:一是,較好地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自悟自得、自主發展的主體教育的思想,學生的個性和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和培養。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始終成為學習的主人,尋思、討論、爭辯,圈畫、說寫、聽讀、查選,加上足夠時間的保證,民主的課堂氛圍,學生在自由、廣闊的空間中得到充分的發展。二是,通過聽課文錄音,體現人物感情變化的有層次性的朗讀,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假想,對照圖畫有針對性地選擇人物想象說話等教學活動,使學生的情緒被調動,心靈受到觸動,被人物美好品質深深感動。三是,學生靈感的被激發,創新欲望的被喚起,首先要依賴于占有大量的表象,這是創新的基礎。其次要多給予鼓勵,多提供機會,多誘導,多用童心看孩子。
《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6
課文細致的描寫展現了人物深刻的內心世界,是學生學習的范文。這篇課文講的是戰爭時期的一個故事。孤兒院的孤兒阮恒,為了救護受傷的同伴,毅然獻出了自己的鮮血,挽救了同伴的生命,當問他為什么要獻血時,他只是說“她是我的朋友”。課文通過對阮恒獻血神情、動作的真實描述,生動地展現了他為救朋友而無私奉獻的優良品質。
1、情境的創設
在一開課,通過配樂描述回顧課文,創設一個情景,讓學生更好投入到課堂,更快進入文本,本課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好教材,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受到情緒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鳴。
2、從讀中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本課著力于結合具體詞句體會阮恒獻血時的感情變化,但是并不是把這些重點詞句都拿出來給學生分析,而是讓學生在積極主動讀句子,畫詞語,從個性化的讀中感悟文中人物的內心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我抓住一個例句,讓學生默讀,自主感悟句子,接下來通過朗讀把個人的體會讀出來,通過引導他:“為什么這樣讀?讓學生理清自己的從哪里感受到的,從而歸結出,剛才是從讀當中重讀了某些詞語,就是抓住了重點詞句體會人物,這個學習方法是在學生的學中總結的,從引導當中水到渠成的,并適時評價“你已經學會了這種方法!弊寣W生增強學習的信心。
3、學生在每個句子中不斷運用這種方法體會人物的心理
當教師創設好情境,使學生迅速進入課文規定的情境,入境而入情,在情感上與作者產生共鳴,與作者同喜同悲,同愛同憎,甚至能收到震撼心靈、影響一生的教育效果。通過加強默讀、自讀自悟和加強朗讀,培養語感,把理解語言和體會思想感情結合起來,使學生憑借準確、鮮明、生動的語言,體會到豐富的思想感情,并在感悟語言的基礎上,學生積累和運用語言,從整體上提高語文素養。文章讀通了讀透了,這時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也會水到渠成。
《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7
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七冊第20課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阮恒無私奉獻的品格。
2、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3、學會本課11個生字,掌握“孤兒院、休克、輸血、顫抖、迫在眉睫、草墊、擦拭、嗚咽、抽泣、竭力、輕柔”等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了解他當時的復雜心情;繼續練習抓住課文主要內容。其中,前者還是教學難點 。
三、課時:2課時
四、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
第 一 課 時
基本教法:指導學生用自己提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和合作交流方法讀懂重點語句,進而讀懂課文;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名言導入 ,揭示課題
1、導語 :我們中國有句古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意思是說,有朋友自遠方來,難道不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課文,寫的就是朋友間的故事。
2、揭示課題:20、她是我的朋友
二、檢查預習效果,教學生字
1、檢查朗讀
課前老師要求大家讀讀課文,現在就請兩個組的同學用開火車的形式讀。一個同學讀一個自然段,其他同學認真聽,字音都讀準了嗎?(注意正音)
2、教學生字
這一課共有11個生字,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把它記住(重點指導讀準“輸”、“試”的讀音)。
3、再讀課文
三、引導學生交流初步的閱讀感受,并質疑問難。
1、請同學們再看看課文,想一想,從課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要點:知道小女孩傷勢嚴重,要馬上輸血。知道了小男孩為小女孩輸血。)
2、小女孩傷勢嚴重,輸血迫在眉睫,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3、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想想還有什么疑問,把你最想知道的問題提出來。
(主要問題:小男孩在獻血時,心里怎么想?)
。ò澹簝刃幕顒樱
四、探究小男孩獻血時的內心活動
1、要想知道小男孩獻血時心里是怎樣想的,就要從小男孩獻血過程中神態、動作入手。(板:神態、動作) 預習時,同學們已經把有關描寫小男孩動作、神態的句子畫了出來,現在同桌交流一下,看看找的是不是一樣。
2、我們要從小男孩的神態、動作去想象他的內心,思考·練習2的句子可以幫我們的忙。
出示課件1
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來,然后又舉起來。(阮恒舉手時為什么“顫抖”?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舉起來”?)
先指名讀重點句,再問課文提了什么問題。
2、請同學們再把這個句子讀一讀,一邊讀一邊模仿阮恒的動作,想象阮恒的內心,他舉手時為什么“顫抖”?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舉起來”?
(讓學生在讀句和動作的模仿中體會到:阮恒心里很害怕,舉手時才會發抖,才會把手放下,但一想到如果沒有馬上獻血,小女孩就會死去,所以又把手舉起來。聯系《爬天都峰》理解猶豫的心情。
(板書:舉 放 舉 猶豫)
3、指導學生在朗讀中體會阮恒的心情。
(1)指名讀。
(2)老師范讀。
老師也來讀一讀這個句子,大家比一比,想一想,老師為什么要這樣讀。你們自己再把句子讀一讀,體會小男孩害怕、猶豫的心情。
(3)再指名讀。
(4)從同學的朗讀中,老師仿佛看到了小男孩輸血前的害怕、猶豫,卻又不乏勇敢,全班一起把這個句子有感情地朗讀一遍。
(三)重點句2、3、4
1、終于有個孩子愿意為小女孩輸血了,他就是阮恒,輸血前,他害怕過、猶豫過,但是仍然數他最勇敢,只有他愿意為小女孩獻血。在輸血過程中,他又是怎么想的?請同學們分小組學習,一組討論一個重點句,先提問題,再想答案。等會兒,每組一個同學在班上匯報。
2、小組討論。
3、重點 句2
(1) 課件2
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臉。“疼嗎?阮恒?”醫生問道。阮恒搖搖頭。
(2)哪個小組匯報一下,剛才你們提了什么問題?找到什么答案?
(問題:阮恒為什么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發抖?為什么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臉?)
(板:啜泣、捂)
(答案要點:阮恒心里越來越害怕,所以他突然啜泣一下,而且全身發抖;他想掩飾自己的害怕,所以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臉。)
(板:害怕、掩飾)
(3)小結。血就從阮恒的身上抽出來了,此時,他心里越來越害怕,越來越痛苦,但是為了救那個小女孩,他卻在掩飾自己的這種害怕和痛苦,多么可愛可敬的小男孩啊!
4、重點句3
(1) 出示課件3
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醫生又問是不是針剌疼了他,他又搖了搖了頭。
。2)哪個小組來說一說?
(問題:阮恒過了一會兒,為什么又哭了?為什么又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板:嗚咽、掩蓋)
(答案要點:阮恒心里越來越害怕,越痛苦,所以又哭了。他不想影響給小女孩輸血,所以又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板:更害怕、又掩飾)
5、重點句4
(1)出示課件4
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2)哪個組要匯報?
(問題:他那不時的啜泣為什么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為什么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
(答案要點:阮恒心里更害怕,更痛苦,所以總是不停地哭,但是他仍然在想救小女孩,所以竭力制止抽泣,掩飾自己的害怕。)
(板:非常害怕、竭力掩飾)
6、小結。阮恒在獻血的過程中,從啜泣一下,到又開始嗚咽,到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說明什么?他一次又一次地掩飾自己的害怕,又說明什么?
7、感情朗讀。
(1)出示課件5
請同學們看屏幕,仔細觀察小男孩的神情、動作,想象他可能在想些什么,然后把這幾個重點句有感情地讀一讀。
(2)誰來讀給大家聽,把自己認為讀得最好地方讀出來。
五、人物評價
阮恒在獻血的過程 有過害怕,甚至是非常害怕,你認為他可愛嗎?說說你們的看法。
六、布置作業
回去把課文讀熟,也可以把課文中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第 二 課 時
內容要點:思考·練習第3題和第1題。練習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有感情朗讀課文。指導寫字。
基本教法:理解課文用引導想象法;概括主要內容用連接問題答案法;寫字指導用重點部位指導法。
附:板書
20、她是我的朋友
神情 動作 內心活動
舉 放 舉 猶豫
啜泣 捂 害怕 掩飾
嗚咽 掩蓋 更害怕 又掩飾
哭泣 咬 非常害怕 竭力掩飾
《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抓住描寫阮恒獻血時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朋友真摯的友誼,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教學重、難點:體會阮恒輸血時動作、神情的語句,了解他當時復雜的內心活動。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回顧全文。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8課,板書課題,齊讀。
2、“她”和“我”分別指誰?(板書:小姑娘 阮恒)
3、課文有一個字出現了許多次。(出示血)它有兩個讀音,一個讀xie,另一個讀xue ,現在把這個字放在句子里,你們能讀準確嗎?
4、回憶一下,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呢?(板書:輸血)
二、感悟交流,個性朗讀。
(一)輸血原因
1、對于輸血,阮恒是怎么想的呢?你是從哪知道的,給大家讀讀。(出示12段)
2、會因為輸血而死嗎?是的,懂得一些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每次只需要抽一點血就行了,死不了。所以,阮恒的想法并不是真的。我們再一起讀讀阮恒的想法。
3、發現了嗎?在這段里,有一組反義詞。(板書:死活)阮恒是想讓自己死,而通過輸血的方式讓小姑娘活。
4、而此時,正在死亡邊緣徘徊的是誰啊?找找課文,從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小姑娘瀕臨死亡?(出示:經過查看,……死去。)
(1)說說你的體會。
。2)把危急的狀況讀出來。
5、醫生和護士都想趕快救她,單但都因為不具有她的血型而無能為力,小姑娘又想死亡逼近了一步,但只有“輸血”才是救活她的唯一的辦法。書中有一個詞就說明了輸血的緊迫性。誰能快速地找到它?
6、什么是“迫在眉睫”?
7、是呀,危險已經到了眼前,醫生只好把救助的眼光投向了那幾個孤兒,問是否有人愿意獻血?這時,誰站出來了?
(二)輸血前
1、我們來看看阮恒獻血前的樣子。(出示第5段)指讀。
2、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害怕)你從哪看出來的?讀出害怕來。他會想些什么?
3、你為什么又舉起了手?
4、這里有兩次“舉手”,有什么不同?
5、你能把阮恒這種矛盾的心情讀出來嗎?配上動作讀。
6、這段是對人物的(動作)描寫,從阮恒的動作中,我們感悟到了他矛盾的內心。
。ㄈ┹斞獣r
那么輸血時,又有哪些地方也體現出阮恒這種矛盾的心情呢?默讀課文8-11段用~~~畫出他害怕的句子,用——畫出她堅決地去救小姑娘的句子。
1、先來讀讀表現阮恒害怕的句子。(3句)
2、找出這三句話中意思相近的詞,相同點是什么?
3、“啜泣”是怎樣一種哭?“嗚咽”呢?“哭泣”呢?這三個詞,從順序上,你發現了什么?
4、是什么讓他哭得越來越厲害?他想到了什么?
5、填空:當針扎進他血管的時候,他以為——,當鮮血汩汩外流的時候,他更以為——
6、那我們通過朗讀來表現阮恒對死亡的恐懼的逐漸加深。
7、阮恒的內心,作者是通過對人物的(表情)描寫來表現。
8、雖然阮恒對死亡越來越害怕,但他退縮了嗎?我們繼續匯報哪些句子能看出他的堅決?
(1)叫阮恒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墊上。你體會出什么?
。2)抽血過程中阮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表面上一句話不說,內心一定補平靜,他想些什么?
(3)阮恒搖搖頭。
(4)醫生又問是不是針刺疼了他,他又搖了搖頭。當醫生兩次問他疼嗎,他都搖搖頭,你們平時打針、抽血化驗時疼嗎?如果阮恒說疼會怎樣?
。5)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前邊說他快控制不住了,所以他……
阮恒為了不影響醫生輸血,為了盡快救活那個小姑娘,在一直克制,在竭力掩飾。句讓我們再讀讀這些句子,再一次體味這份痛苦的煎熬,偉大的抉擇。(8-10段)
9、現在讓我們把目光鎖定在阮恒輸血時的畫面。畫面上的阮恒多么痛苦啊,你們忍心嗎?讓我們來安慰安慰他吧!先寫在紙上。再交流
三、升華主題,拓展延伸。
1、學到這,我們來探討一下,阮恒以為輸血會死,他還堅決的去輸血,去死;抽血過程中他越來越害怕,可以隨時叫停,而他卻沒有,他這樣做到底為了什么?
2、沒有高大偉岸的理由,只有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她是我的朋友”因為她是我的朋友,所以我輸血去救她,因為她是我的朋友,所以我選擇死,而把活的希望留給她。
3、此時,肯定有兩個字在你們心中升騰,那就是——友情(板書:友情)
4、友情讓我們忘記了死亡的可怕,戰勝了死亡(擦除死),是友情讓小姑娘活了下來,讓小姑娘的生命之花開得更加鮮艷。
5、此刻,你們一定對朋友有了更深的認識,說一說。
6、總結:同學們你們說的多好啊!朋友是什么?朋友就是你在困難的時候幫助你的人,雪中送炭見真情,助人為樂獻愛心。讓我們記住這種愛,在今后的人生中能播種這種愛,相信我們每個人的一生中也定能收獲一份這樣的愛!
四、作業
1、把描寫阮恒表情、動作的句子積累下來。
2、為你的好朋友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板書:
18 她是我的朋友
輸血
小姑娘——————阮恒
友情
活
表情
動作
內心
《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9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阮恒無私奉獻的品格。
2、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3、學會本課11個生字,掌握“孤兒院、休克、輸血、顫抖、迫在眉睫、草墊、擦拭、嗚咽、抽泣、竭力、輕柔”等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了解他當時的復雜心情;繼續練習抓住課文主要內容。其中,前者還是教學難點。
三、課時:2課時
四、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揭示課題
以音樂《友誼地久天長》為背景
1、導語:你有沒有朋友?你想不想擁有一份天長地久的友誼。今天,我們要學習,寫的就是朋友間的故事。
2、揭示課題:16、她是我的朋友
3、指導學生讀課題:你不能告訴老師,誰是你的朋友?大聲完整的告訴大家,讓我們感受你的真情。
二、檢查預習效果,教學生字
1、導語:文中的“她”是誰?“我”又是誰?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
2、檢查朗讀
課前老師要求大家讀讀課文,現在就請兩個組的同學用開火車的形式讀。一個同學讀一個自然段,其他同學認真聽,字音都讀準了嗎?(注意正音)
3、教學生字詞
重點指導讀準“啜泣”、“嗚咽”、“竭力”、“血”的讀音
三、引導學生交流初步的閱讀感受,并質疑問難。
1、請同學們再看看課文,想一想,從課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要點:知道小女孩傷勢嚴重,要馬上輸血。知道了小男孩阮恒為小女孩輸血。)
2、小女孩傷勢嚴重,輸血迫在眉睫,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從哪里看出是小阮恒為小女孩輸血?( 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來,然后又舉起來。)阮恒舉手時為什么“顫抖”?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舉起來”?
3、阮恒為什么害怕?(害怕抽血會死去)
4、要想知道小男孩獻血時心里是怎樣想的,就要從小男孩獻血過程中神態、動作入手。請同學們找一找輸血過程中寫阮恒神情動作的句子,畫出來多讀幾遍,體會體會。我們下節課交流。
第二課時
一、課件展示:
1、 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臉。
2、 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3、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二、交流討論:
1、小組交流討論自己對這幾句話的理解。
2、阮恒在獻血的過程中,從啜泣一下,到又開始嗚咽,到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說明什么?他一次又一次地掩飾自己的害怕,又說明什么?
3、感情朗讀。
三、人物評價
阮恒在獻血的過程 有過害怕,甚至是非常害怕,有人認為他不勇敢,你認為呢?說說你們的看法。
四、交流收集得有關朋友的名言警句。
附:板書
20、她是我的朋友
神情動作 內心活動
舉 放 舉 猶豫
啜泣 捂 害怕 掩飾
嗚咽 掩蓋 更害怕 又掩飾
哭泣 咬 非常害怕 竭力掩飾
《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從神態、動作變化中體會人物內心,感受阮恒身上所體現出的真誠的友誼和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神情的語句,了解他當時復雜的心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說說1~4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什么?
師:同學們,昨天我們已經學習了課文的前部分,了解了事情發生的起因,誰來跟大家說說1~4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什么?
2、學生回顧
3、教師小結,引入主題
師:情況萬分緊急,輸血迫在眉睫,在這緊要關頭,發生了什么事?(阮恒主動獻血)那么,阮恒在獻血過程中又是怎么想的呢?這就是這節課我們要重點研究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得從小男孩的神情動作入手,來探究他的內心活動。板書:神情動作、內心活動
二、自讀體會
1、默讀課文5~11自然段,結合課后的思考練習2,把描寫阮恒動作神情的句子畫出來。
2、同桌交流一下,看看找的是不是一樣,一起讀讀畫出的句子。
三、合作探究小男孩的內心活動
(一)、朗讀感悟獻血前的內心活動
1、師:哪些句子是描寫阮恒獻血前的表現的?
出示課件1
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學生齊讀
2、師:你讀懂了什么?
學生交流,教師相機板書:舉 放 舉
3、師:在阮恒舉起手,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手的過程中,你體會出他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板書:猶豫
師:你能通過朗讀體現阮恒當時的心情嗎?
4、指導朗讀,體會阮恒的心情
。1)、自讀句子
(2)、點名朗讀(注意學生讀后的評價,如:我感到你在猶豫在徘徊;你在生與死之間選擇,但還是舉起了手;同學們,什么是朋友?這就是朋友。)
。3)、教師范讀(4)、全班齊讀
師:讀得真好,從你們的朗讀中,我仿佛看到小男孩輸血前的害怕、猶豫,卻又不乏勇敢,那么獻血時,阮恒又是怎么想的呢?
(二)、合作探究獻血時心理想法
1、交流找出的句子,朗讀
2、課件出示句子,齊讀
。1)抽血過程中阮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2)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疤蹎幔詈悖俊贬t生問到。阮恒搖搖頭。
。3)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醫生又問是不是針刺疼了他,他又搖了搖頭。
。4)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師:這些句子生動形象地描述了阮恒獻血時的表現,那么他當時在想什么呢?
3、分組學習,一組討論一句重點句。
出示學習提示:
(1)讀讀句子,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從哪些詞、句你體會到阮恒當時的心情怎樣?
(3)他在想什么呢?
4、交流體會,升華情感
學生暢談,教師相機板書
師小結:阮恒想到自己輸完血生命就要結束,想到自己再也見不到明媚的陽光了,再也見不到昔日的花草了,再也見不到朝夕相處的好朋友了,他的心理是多么的害怕,多么的痛苦啊。但他為什么愿意這樣做呢?(因為她是我的朋友)
多么勇敢的小男孩!
5、導讀
。1)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他心里默默的念叨:她是我的朋友。(學生接著讀)
。2)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他又再一次告訴自己:她是我的朋友
。3)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他一次又一次的對自己說:她是我的朋友,她是我的朋友……
師:這就是阮恒,一個勇敢的小男孩,一個富有愛心的阮恒,沒有比這更偉大的愛了——為了朋友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
6、此時,看到草墊上痛苦又堅強的阮恒,假如你是醫生,你會對他說什么呢?阮恒又會說什么呢?請你展開想象的翅膀,把他們的對話寫下來。
課件出示
醫生用輕柔的聲音安慰阮恒說:
阮恒
醫生
阮恒
7、學生課堂練筆,小組交流表演
8、全班交流,請幾組同學到臺前表演
師:聽了醫生的話,阮恒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剛才什么事也沒有發生一樣。
四、贈送小詩,總結全文
師:多么了不起的小男孩啊!這樣的朋友值得一生珍藏。古往今來,就有許多歌頌朋友的詩句,今天老師也送給大家一首小詩。
課件出示,全班齊讀
夜行路上,他是一盞明燈。
半途逢雨,他是一件雨具。
烈日炎炎,他是一縷清風。
寒風凜凜,他是一束火炬。
他就是朋友,他就是友誼。
五、作業
1、收集有關友情的名言,選擇一句制作成書簽
2、閱讀一篇關于友情的文章(推薦《同步閱讀》中的《平分生命》)
3、想想和好朋友之間的故事,寫一篇關于友情的文章
板書: 18 她是我的朋友
神情動作 內心活動
舉 放 舉 猶豫
啜泣 捂 害怕 掩飾
嗚咽 掩蓋 更害怕 又掩飾
哭泣 咬 非常害怕 竭力掩飾
教學反思:
可以說每一次開課即是一次成長的過程。本次教學,課前課后受到了許多老師的指導和幫助,萬分感激。一學年,我與學生在不斷的磨合中產生了默契,在身邊老師的幫助下,我也成長進步了。上完本課反思如下:1、本堂課,我巧妙的結合課后的思考練習二,抓住描寫阮恒表情動作的句子,來體會阮恒當時的內心活動,這樣能較好的突破文章的重難點,通過學生的自讀,小組合作學習,以及老師的導讀,較好的完成教學目標。2、我發現教師激勵性語言對學生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課堂上,我能及時捕捉學生的信息,對學生的發言能及時的評價,并做到評價有效。3、本堂課我也能較好組織教學,學生在自讀自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受到了情感的熏陶。當然,也存在不足之處。一是時間上把握不是太好,后半部分教學太匆忙,二是讓學生根據學習提示學習時,課件投影上不是太合理等,這些以后應盡量避免。希望老師們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1
【課業設計】
一、我會寫
炸(zà zhà) 型(xíng xín) 輸(sū shū)
二、我會比
炸( 。 【疲ā 。 ≥敚ā 。 ≌疲ā 。 ∫Вā 。
昨( ) 灑( ) 偷( ) 拳( ) 狡( )
三、根據課文內容選詞填空
啜泣 抽泣 哭泣
1、他的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 。
2、過了一會兒,他突然( 。┝艘幌拢眍澏恫⒀杆儆昧硪恢皇治孀∧槨
3、他持續不斷地低聲( 。。
【能力遷移】
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疼嗎?阮恒?”醫生問道。阮恒搖搖頭。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醫生又問是不是針刺疼了他,他又搖了搖頭。
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1、詞語積累
這兩段話中有關“哭”這一意思的詞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還知道一些與“哭”有關的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阮恒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他有什么痛苦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仔細體會阮恒在獻血過程中的神情、動作的變化,我發現阮恒內心的痛苦是越來越__________。既然獻血如此痛苦,阮恒仍然堅持,從中看出他是一個____________的孩子。
【挑戰奧賽】
課文中描寫阮恒獻血時的神情,動作的變化多生動呀!你也能試著用一段話來描寫一下人物的神情與動作嗎?
《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阮恒無私奉獻的品格。
2.學習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了解他當時的復雜心情。
2.繼續學習連接每段的方法,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ㄒ唬┏踝x課文,按預習要求想想小男孩是怎樣獻血的,畫出描寫小男孩獻血時的神情、動作的句子,初步體會小男孩獻血時的復雜感情。
。ǘ┩ㄟ^查工具書,聯系上下文理解新出現的字詞。
。ㄈ┌醋匀欢胃爬ǘ我猓▽υ捫问降淖匀欢芜m當歸并),劃分段落,歸納段意,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二、教學重點、難點
以相關的自然段意的歸并劃分段落,再連接、綜合為課文主要內容。
三、教學過程
。ㄒ唬┳杂勺x或默讀課文,按“預習”要求想想小男孩怎樣獻血的,畫出描寫小男孩獻血時神情、動作的句子,初步體會小男孩獻血時的復雜心情。
(二)指名讀課文,正音正字,并把不理解的詞語畫出來以備質疑問難。
1.讀準本課出現帶“血”字的詞。書面語(一般為固定詞語)讀“(xu8)”,口語(一般單獨出現)讀(xi7):“輸血”、“流血”、“血管”,應讀書面語;“獻血”、“抽血”、“他把所有的血都給那個小姑娘”這句話里的“血”和“小姑娘失去的血”中的“血”應讀口語。
2.“胳膊(bo)”的“膊,“消息(xi)”的“息”應讀輕聲。
3.注意以下生字字形:
“迫在眉睫”的“睫”與眼睛有關,左邊是“目”旁;“草墊”的“墊”的右上部是“丸”,不要少寫一點;“擦拭”的“拭”的右半部不要多一撇;“名字”的“字”不要丟掉“宀”,寫成“子”。
4.通過查工具書并聯系上下文,初步了解生詞的意思:
“迫在眉睫”,比喻事情臨近眼前,十分緊迫。課文指小姑娘流血過多,急需輸血搶救。
帶“泣”(q@)的詞語較多,應初步了解它們的不同含義。(在閱讀課文時,結合人物感情的變化再深入理解。)
啜(chu^)泣——抽抽搭搭地哭。
哭泣——輕聲哭。
抽泣——同“啜泣”。
嗚咽(y8)——低聲哭泣。
(三)按自然段讀課文,概括出自然段的段意(對話形式的自然段可適當合并),再以相關自然段合并方法劃分段落。最后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1.概括自然段段意(對話形式可適當合并):
第1自然段:我聽說的一件事。
第2自然段:炮彈炸死炸傷幾名兒童。
第3自然段:一個小姑娘傷重,要立刻搶救。
第4自然段:女醫生問誰愿意獻血。
第5~7自然段:阮恒舉起小手表示愿意。
第8自然段:阮恒躺下,醫生抽他的血。
第9自然段:阮恒緊張、痛苦地嗚咽起來。
第10自然段:阮恒竭力制止抽泣。
第11自然段:醫生安慰,阮恒才停止了哭泣。
第12自然段:阮恒以為自己要死了,好讓小姑娘活下來。
第13、14自然段:小男孩愿意這樣做,因為“她是我的朋友”。
2.討論相關的自然段歸并為一個段落,為課文分段,并提示以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劃分段落,再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4自然段):幾名兒童在炮彈爆炸中死傷,一個小姑娘傷重,急需搶救輸血。
第二段(第5~11自然段):阮恒愿意,醫生抽了他的血。
第三段(第12~14自然段):阮恒表示,獻血是為了朋友。
討論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一個小姑娘在戰爭的炮彈爆炸中受傷,急需輸血。小男孩阮恒愿意獻血,醫生抽了他的血。他這樣做是為了自己的朋友。
比較歸納后的主要內容和三個段落大意的原封連接有什么區別。由此應注意語言的簡潔,避免重復。
。ㄈ┳杂勺x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ㄒ唬┥钊腴喿x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通過某些語句的分析和理解,體會阮恒無私奉獻的品格。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的動作、表情的語句,體會他當時的復雜心情。
三、教學過程
。ㄒ唬z查、復習課文主要內容的歸納。提問:《她是我的朋友》這篇課文記述了一件什么事?
。ㄕn文記述了一個小姑娘在戰爭的炮彈爆炸中受傷,急需輸血。小男孩阮恒愿意獻血,醫生抽了他的血,他這樣做是為了自己的朋友。)
。ǘ╅喿x、分析課文第一段。
故事是怎樣發生的?讀第一段,進一步了解事情的起因。
(一個小姑娘在炮彈中受了重傷,輸血搶救迫在眉睫。這就是事情的起因,也是這一段的段意。)
在議論事情起因的同時,順便了解“確認”、“休克”、“血型”和“未受傷”的“未”,“是否”的“否”兩個反義詞的意思?梢栽谧h論中自行解答,但要大家認同:
“確認”,明確承認小姑娘傷勢嚴重。
“血型”,血液的類型,分成四種。輸血時,除O型可輸給任何型,AB型可以接受任何型外,其它血型輸血時必須用同型的血。
“未”,沒的意思。
“否”,不的意思!笆欠瘛,就是“是不是”。
再解釋“迫在眉睫”(答案見“第一課時”)
。ㄈ┳x第二段,邊讀邊思考:
阮恒是在怎樣的情況下為那位受傷的小姑娘獻血的?獻血時,他有哪些動作和表情?這些動作和表情反映了什么復雜的心情?
1.讀第5自然段:
“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想一想,再解答:當女醫生問孩子們誰愿意獻血的時候,出現了“一陣沉默”!耙魂嚦聊北砻髁耸裁矗
。ū砻髁藥讉沒有受傷的孩子都在思考,是獻還是不獻,拿不定主意。)
就在大家“一陣沉默之后”,阮恒的“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阮恒舉手的時候為什么“顫抖”?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舉起來”?這一“舉”一“放”,又一“舉”,反映了什么內心活動?
。ㄈ詈愕男∈峙e起來“顫抖”,說明他愿意獻血,但由于情緒激動、緊張,小手不由地抖動起來。一“舉”一“放”又一“舉”,反映他先愿意獻;因為緊張、害怕,又不愿意獻了;接著想到為了朋友,還是要獻的。說明內心獻與不獻的思想斗爭很激烈。)
2.默讀第二段第8~11自然段,描寫抽血過程中阮恒的表情、動作,體會他當時的心情是怎樣激動的?
提示:注意第8自然段,第9、10自然段,第11自然段,所寫三個階段阮恒的表情、動作是截然不同的,是有很大變化和起伏的。看看有哪些變化和起伏?
。ǖ8自然段是寫醫生抽阮恒的血的。從躺在草墊上“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看出這時的心情還是平靜的。)
3.再讀第9、10自然段,阮恒的心情還平靜嗎?從阮恒的不同的表情、動作,不難看出他情緒是非常激動的,內心活動的變化是激烈的。
大家議一議,把情緒變化的詞語和句子找出來,歸納、整理,用下面的表格說明。學生邊說,老師邊填寫:
這里,“一只手捂住臉”和“用手掩蓋他的痛苦”兩個動作一樣不一樣?
。ㄒ粯。)
“掩蓋”是什么意思?
(遮蓋。)
跟前邊哪個詞的作用一樣?
。ǜ拔妗钡淖饔靡粯印#
小結:從這兩個自然段的描寫不難看出,阮恒在獻血的過程中,內心是非常激動的。從平靜到緊張,再從緊張到痛苦,失望。但這種緊張、痛苦和失望不肯表露出來,同時,又沒法掩蓋、制止。
4.這兩段描寫用了不少描寫“哭”的詞:“啜泣”、“哭泣”、“抽泣”、“嗚咽”,想一想,它們的意思各是什么?為什么用表示不同的哭的詞?
。ā班ㄆ焙汀俺槠笔浅槌榇畲畹乜蓿弧翱奁焙汀皢柩省笔堑吐暱蕖:髢蓚較前兩個哭得厲害些?薜那樾尾灰粯,要表現得準確就要選擇最準確的詞語,還可以避免用詞重復單調。)
5.阮恒在獻血時這樣緊張、痛苦,是因為針刺痛了嗎?讀一讀第11自然段,看看能不能打破這個疑問。
“醫生用輕柔的聲音安慰他!比詈恪傲⒖掏V沽丝奁孟駝偛攀裁词乱矝]有發生一樣!边@里,沒有說明醫生安慰他的內容,能不能猜測出醫生安慰阮恒的話是什么?假如你是醫生,怎樣用輕柔的聲音安慰小男孩?試試看。
。ㄡt生會告訴小男孩:“阮恒。輸血不會影響身體健康,更不會有生命危險,只會用你的一小部分血,救活你的伙伴。你放心好了,勇敢的孩子!”)
6.寫阮恒獻血時感情的激動和變化,集中在第8~11四個自然段。從開始平靜得“一動不動、一句話不說”到“痛苦”到“持續不斷的哭泣”,最后,好像“什么事也沒發生一樣”。生動地表現出阮恒復雜的思想感情。
有感情地朗讀這一部分,注意表現這種復雜的思想感情。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ㄒ唬╅喿x分析課文第三段,明確阮恒為小伙伴獻血表現的無私奉獻的精神。
。ǘ┳x讀寫寫“思考·練習”第4題中的詞語。
。ㄈ┯懈星榈乩首x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阮恒無私奉獻的精神,并能受到啟發和教育,說出自己的感受。
三、教學過程
。ㄒ唬╅喿x第三段。
1.提問,思考并議論解答:
事后,醫生對周圍的人說,“他是以為自己就要死了。”“他是以為自己就要死了”的想法是在什么時候產生的?
(是在醫生問是否有人獻血,一陣沉默之后,阮恒的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的時候就產生了。之后,阮恒獻血過程中“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一直到“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竭力制止抽泣”為止,這一段時間,這種想法始終在困擾威脅著他。也就是在課文第9、10兩個自然段所描寫的情節之中。)
2.由此可見,阮恒在獻血過程中表現出的痛苦,不是因為針刺痛了他,而是以為自己怎樣了?
(以為自己就要死了。)
阮恒獻血時“以為自己就要死了”,盡管他很痛苦,為什么還堅持讓醫生抽自己的血呢?
。ā八霚蕰屗阉械难冀o那個小姑娘,好讓她活下來!保
阮恒為什么以為自己就要死了,可是還愿意這樣做呢?
(用他自己的話說,因為“她是我的朋友”。)
3.總結:
小男孩阮恒以為獻了血,自己就會死的,可是為了救活自己的好朋友,還是愿意這樣做的。盡管獻血過程中,由于思想斗爭的激烈而感到很痛苦。這種行為是一種高尚的品格,一種可貴的精神。是什么高尚的品格,可貴的精神呢?讓我們議一議。
(感受中應肯定高尚的品格是無私奉獻,可貴的精神是舍己救人。)
。ǘ┯懈星榈乩首x課文。
。ㄈ┳x讀寫寫以下詞語:
休克 輸血 顫抖 草墊 擦拭 孤兒院 捂住 掩蓋 嗚咽 抽泣 竭力 輕柔 制止 迫在眉睫 持續不斷
《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1、學習理解課文的生詞,理解課文主要內容。(知識目標)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抓住動作、神態體會人物心理的能力。(能力目標)
3、感受阮恒的美好心靈,理解朋友的真正含義。(情感目標)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心理。
教學難點:理朋友的真正含義。
教學過程:
一、講故事創設情景
有一對好朋友—胖子和瘦子。有一天,他們到野外去玩,忽然遇到一頭熊向他們逼來。瘦子手腳麻利,迅速地爬上了身邊的大樹,而胖子怎么也爬不上去,他著急地向瘦子求救:“嗨,拉我一把!”這時,只要瘦子停下來拉他一下,他就可以爬上去,可瘦子好象沒有聽見一樣,只顧自己往上爬。眼看著危險一步步逼近,胖子在情急之想起了熊不吃死人,于是馬上屏住呼吸,倒地裝死,終于躲過了這場劫難。當危險過去以后,胖子對瘦子說了一句話:
1、同學們,假如你是胖子,你會說什么?
2、你們說的很有道理,胖子說的話是“我終于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呢?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相信學了之后你會對什么是真正的朋友有更深刻的理解。
3、板題,生讀題,提問:這里的朋友指的是誰和誰?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把課文讀準確、流利,想想課文講了阮恒和朋友之間的什么事。
2、指名歸納主要內容。
3、是啊,在阮恒的心里,他認為獻血是有巨大危險甚至會失去生命,可他為什么要獻血呢?他是怎么想的?請找出描寫阮恒動作神態的句子,同桌交流是否找對了。
4、學生活動。
三、出示句一: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1、齊讀,這是寫阮恒的什么?(動作)
2、他為什么舉起來又放下去,又舉起來?心里是怎么想的?出示填空,補白心理:
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他想。忽然又放下去,他想,然后又舉起來,他想。
3、多讀幾遍想象人物的心理,然后小組交流。
4、匯報,師相機點撥朗讀。
5、齊讀。
過渡:就要輸血了,當針頭插進他的血管時,他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忽然,他哭了,他是怎么哭的呢?
四、體會抽血時人物心理。
1、出示連線題,理解四種不同的哭,并演示一下。
2、他為什么哭得這么傷心呢?
3、他是盡情地哭嗎?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他為什么要抑制自己的哭泣?
4、多么可愛又多么偉大的小男孩呀,能讀好這段嗎?打算怎么讀好?
個人練習讀—指名讀,生評價—推薦朋友讀自評—個人再讀
五、小結課文:
過渡:阮恒在擔心自己會死的情況下毅然舉起了手,在極度難過中一動不動地讓針頭插進自己的血管。他為什么要這么做?用書上的一句話回答老師。(她是我的朋友)
是啊,阮恒的這句話回答了所有的問題。為什么在猶豫不決之后他毅然舉起了手?因為—(生接:她是我的朋友)為什么在輸血的過程中他極力抑制自己的哭泣?也因為—(生接:她是我的朋友)為什么為了小女孩他甘愿犧牲?更因為—(生接:她是我的朋友。)可見,“朋友”這兩個字的分量有多重!
六、拓展閱讀:(播放背景音樂《朋友》)
1、今天我還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個感人的故事,請同學們在音樂聲中放聲朗讀,想想這個故事最打動你是什么?
2、讀故事《皮斯阿斯和達蒙》,匯報自己最感動的地方。
七、升華主題。
1、學習了阮恒和阿蒙達的故事,相信同學們對什么是真正的朋友有更新的認識,更深刻的理解,那怎樣的人是真正的朋友呢,請同學們用一句話在書上寫下來,指名兩生到黑板上寫。
2、生有感情地讀自己寫的話,然后齊讀黑板上的話。
3、總結升華:同學們,你們說的多好啊!當你的朋友遇到困難需要幫助時,請別忘了—(生接:她是我的朋友);當你的朋友遭到挫折需要鼓勵時,請別忘了—(生接:她是我的朋友);當你的朋友遇到危險需要救助時,請別忘了—(生接:她是我的朋友);當你的朋友在一切需要你的時候,請伸出你熱情的雙手吧,因為—(生接:她是我的朋友)!
八、課外作業:搜集并學唱與朋友有關的歌曲,然后唱給你親愛的朋友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