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的朋友》說課設計(精選12篇)
《她是我的朋友》說課設計 篇1
《她是我的朋友》是五年制小學語文第七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自瀆課文,下面我將怎樣上這一節課的想法說一下。
一、說教材內容
這篇課文,生動記敘了戰爭時期,孤兒院的孤兒阮恒為緊急救護受傷的同伴,毅然獻出自己的鮮血,表現了阮恒舍己為人的高貴品質。在寫作方法上,通過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描寫,具體展示人物的內心活動。針對以上內容,我提出了以下教學目標 。
1、通過學習課文,理解阮恒為救朋友而無私奉獻的品質;
2、熟讀課文利用以前的學習方法自學課文;
3、體會動作、神態、語言是怎樣展現人物的心理活動的。
二、說教學步驟
為完成以上三個教學目標 ,具體過程這樣安排。
1、激興導入 。
導語 :我們生活在這五彩繽紛的世界里,每個人都有朋友。有人說過“朋友是一種財富。”有的歌中也唱過“朋友多了路好走。”老師想問,你們有朋友嗎? (生:有!)你們之間互相幫助嗎?給老師講一下怎樣?(生:講自己的故事)在同學們答完后,教師總結,朋友之間要互相幫助、互相關心,然后教師說,今天,我們來學習第21課《她是我的朋友》 (板書)看看文中小阮恒是怎樣關心自己的伙伴的?好不好?
2、升華興趣
在同學們很愿意去讀課文的基礎上,師問:“請同學們回憶學習課文的方法都有什么?”(生思考后回答)教師接著問“這一課怎樣學?”教師引導學生去自己學習,然后提出要求:第一步,讀課文,利用字、詞典掃清閱讀中的攔路虎。第二步,在閱讀中提出問題并做記錄。(小組能解決的小組解決,解決不了的留下,等待向教師提問。)第三步,總結課文的主要內容。注意: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
為完成以上三步,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A、要和學生一起討論,廣泛的聽取他們的意見;B、要和學生交流看法,指導學生抓住重點;C、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
3、延續興趣
完成以上學習任務后,我計劃這樣做:
A、要求把你遺留下的問題提出來,教師在黑板上記錄。針對提出的問題由師生共同解決。
B、如學生沒有提出寫作方法上的問題,教師要提出。(找出有關小阮恒動作描寫的句子。提問他當時為什么要這樣做?他是怎樣想的?通過這兩個問題,讓學生了解:語言、動作描寫可以反映出人物的心理活動)
C、教師總結全文。(多媒體課件)
她是我的朋友
/ \
/ \
/ \
/ \
/ \
/ 失 獻 \
小姑娘------》血《---------阮恒(奉獻)
(迫在眉睫)
三、說學法
新的教學理念強調,要重視學習的過程,本節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要有自主性;合作學習得到了加強,使學生養成了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培養了學生主動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通過以上過程,反映的是這樣的教學理念:
1、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2、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體現在教師和學生的對話,以及尊重學生的意見上)
3、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展示教師的主導地位。
四、時間安排
課時 ------------------ 一課時
導入 ------------------ 05分鐘
自學 ------------------ 20分鐘
師生探討 ------------------ 15分鐘
總結 ------------------ 05分鐘
共計 45分鐘
最后,我就用本節課的結束語來結束這次說課吧!“朋友是一種財富,愿你我成為朋友,相互幫助,相互提醒,共同進步!”
------------------------------------------------------------
作者單位 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王寨小學
最新文章:
獻給老師的歌
買文具
《我的老師》教學設計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
人教版小語第三冊歸類識字(一)2教學設計
《她是我的朋友》說課設計 篇2
今天我要為說課的課題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的一篇含蓄雋永的佳作——《她是我的朋友》。
首先,我對本篇課文進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結構與內容簡析
本篇課文在全書及章節的地位:本篇課文是第七組課文中的一篇。第七組課文大多反映了兒童的生活,內容豐富,感情真摯。學習這一組寫人記事的三篇文章,要抓住人物的語言和動作,從中感受人物復雜的心理活動,以便理解課文內容,受到啟發、教育。選編本課的意圖是為了進一步學習從內容中體會思想,引導學生由表及里地探究人物的內心世界,感受朋友之間真摯的友誼,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她是我的朋友》的作者巧妙地設置懸念,先在讀者頭腦中埋下一個謎,以引起強烈的期待和追索,繼而謎底揭開,真相大白,使讀者從中獲得驚喜和教益。這篇課文講的是戰爭時期的一個故事。孤兒院的孤兒阮恒,為了救護受傷的同伴,毅然獻出了自己的鮮血,挽救了同伴的生命,當問他為什么要獻血時,他只是說“她是我的朋友”。課文通過對阮恒獻血神情、動作的真實描述,生動地展現了他為救朋友而無私奉獻的優良品質。
二、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結構與內容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征 ,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目標
知識
① 認識本課13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0個,能正確讀寫生字詞。
② 能抓住描寫阮恒獻血時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內心活動。
③ 能感情朗讀課文。
能力
① 鞏固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② 學會在讀中逐漸深入理解重點語句的能力。
③ 練習表達自己的心理活動及感受的能力。
④培養默讀思考,細讀品味,表達感受的讀書能力。
2、過程方法目標
自始至終整體把握文章,通過多種方法不同層次的讀書活動,抓重點詞句,聯系上下文及課外資料幫助學生在情景中理解課文內容,在不斷的品讀中,突破重難點,揭示文章主題,感受到朋友的深刻含義。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課文,感受朋友真摯的友誼,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三、教學的重點、難點:
本著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立了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阮恒獻血時動作、神情的語句,了解他當時復雜的內心活動。繼續練習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中心思想的閱讀方法。要突破重、難點,教學的著力點應放在結合具體詞句體會阮恒獻血時的感情變化上。要讓學生針對重點語句,提出問題,獨立思考或與同桌講座交流,探究人物的內心活動,體會人物的心情。
下面,為了講清重點、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課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四、教法
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創新精神,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同時也為體現新課程標準中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三個維度的統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
1、情境法,引導感悟。本課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好教材,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師的語言、課文中的插圖,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受到情緒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鳴。本課分三步進行:(1)披文入情,整體感知;(2)精讀品味,體會感情;(3)指導朗讀,陶冶情感。
2、扣題法。本課課題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可在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后,說說“她”是誰?“我”是誰?為什么要用人物的語言作課題?再簡單介紹小女孩、阮恒的情況,用二三句話說清楚這對朋友之間發生了什么事?訓練學生審題和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最后還可組織學生對課題進行進行討論:為什么用阮恒的話當題目?還可用其他什么做題目?引導學生通過題目的比較,更深入地領會作者的寫作目的,更深刻地感受阮恒的品格,從中也學到一些命題的方法。
3、談話法。本課教學,多處采用談話法,導入新課時,為誘發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師可通過談話營造緊張、危急的氣氛。學習過程中,學生在自學、討論后,以自由談話的方式匯報自己的學習收獲。使學生對所理解的內容得到及時反饋,在談話中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活躍思維,發揮主動性。
五、學法
質疑、探究、感悟、朗讀四結合學習法。
一節閱讀課教學是否成功,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是: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有自已的感悟和體驗,是否有創新的欲望。占有大量的表象是創新的基礎。在教學中我首先給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讀課文,通過深入的研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然后給學生提供自我展示和交流的機會,通過鼓勵和誘導,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比如,讓學生通過讀阮恒獻血時,神情和動作的句子,體會他內心的想法時,我引導學生畫、讀、演示來表示阮恒獻血時神情和動作的詞句,通過對表示神態和動作的詞句質疑,來了解他內心變化過程,從而體會阮恒對朋友的真誠和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交流,感悟才會深刻。要讓學生能夠從阮恒一次又一次的掩飾自已的害怕中,看出他心里雖然非常害怕抽血會死去,但是他為了讓他的朋友能快點輸到血而活下去,他強忍著這種痛苦,堅持為小女孩輸血。同時,他又不想讓別人知道他很害怕,因為如果醫生知道他很害怕,就不會給他抽血,他的朋友就會因為不能及時輸到血而死去。讓學生有了深刻的體會后,再結合學生生活實際,體會阮恒為了朋友不惜犧牲自已生命的思想品質。然后,我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課文插圖,再次想象阮恒心里是怎樣想的,醫生會怎樣安慰他,他會怎樣說。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充分揮想象,創新思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在課后我還安排了一個寫對話的小練筆。把醫生和阮恒的對話寫成一段話。這樣,讀寫結合,學生不僅能更深刻地體會到阮恒當時的內心思想,同時也能達到以讀促寫的目的。
最后我來具體談一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六、 教學程序及設想
(一)披文入情,整體感知
1、導入新課時,通過語言描述把學生帶進課文中的“輸血迫在眉睫”的情景,喚起學生對小姑娘安危的關注之情。
2、教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學生帶進故事情節,撥動學生的心弦。
3、默讀課文,自學生字詞,讀中自悟,與作者產生共鳴。
4、引導學生緊扣課題提出問題,啟發學生掌握課文內容。
(二)精讀品味,體會情感
1、抓關鍵詞,了解危急。抓住“迫在眉睫”一詞,質疑、釋疑,了解事情的起因和所面臨的嚴峻情況,明白給小姑娘輸血是救命的關鍵,刻不容緩。
2、品詞析句,感受悲壯。(1)決心獻血。以課后思考練習2為例,讓學生找出其小手的動作:顫抖——舉起——放下——舉起,從這一系列動作變化的語句中,引導學生感悟他獻與不獻思想斗爭非常激烈,但為了救小姑娘,下定決心舉起手來,以自己的死去換取她的生。(2)獻血時的表情、動作。采用以上的方法來學習,先讓學生從文中找出“哭”的詞,引導學生比較“啜泣”、“嗚咽”、“抽泣”這幾個詞的意思,提出問題:阮恒為什么
會這樣?他當時的心情怎樣?再劃出他不斷地掩蓋自己痛苦的動作,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討論,明白:他是在以頑強的意志戰勝害怕和恐懼,再大的痛苦也改變不了他救人的決心,他那不讓別人看到自己為朋友犧牲時的痛苦的高尚靈魂也越來越鮮亮感人。學生在品詞析句中,真切地感受這悲壯的氣概。(3)解除“死亡”警報。醫生用輕柔的聲音安慰他,他立即停止了哭泣,好像沒事似的,這是為什么?引導學生領會雖然輸血不會死,是虛驚,但他那純潔無瑕、愿為朋友獻出一切的美好心靈卻放射出奪目的光彩。
(三)指導朗讀,陶治情感
1、把握環境特點讀。如指導讀面臨嚴峻的局面的句子時,語速要稍快,讀出緊張危急的氣氛。
2、把握感情基調讀。如“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為表現孩子的思想斗爭,“沉默”要讀得緩慢、輕聲;為強調精神緊張,讀“顫抖”的聲音稍帶發顫;“舉——放——舉”這三個動詞要讀出語速的變化(從慢到快),特別是最后“舉起來”語氣要堅定。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品味人物的心聲。
3、圖文對照情景交融讀。插圖與課文內容相輔相成,畫面向學生展現直觀的形象,讓學生圖文對照進行朗讀,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如朗讀課文第九、十自然段,先引導學生看課文插圖,再圖文對照讀,強調重音、停頓、節奏、語調。體味其情感變化,使阮恒的心靈美自然而然滲入學生的心田,受到巨大的感染和教育。
(四)人物評價
阮恒在獻血的過程 有過害怕,甚至是非常害怕,你認為他可愛嗎?說說你們的看法。
(五)寫對話的小練筆。把醫生和阮恒的對話寫成一段話
七、板書(略)
以上,我僅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序上說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闡明了“為什么這樣教”。說課對我們大家仍是新事物,今后我也將進一步說好課,并希望各位領導、老師對本堂說課提出寶貴意見。
《她是我的朋友》說課設計 篇3
《她是我的朋友》是五年制小學語文第七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自瀆課文,下面我將怎樣上這一節課的想法說一下。
一、說教材內容
這篇課文,生動記敘了戰爭時期,孤兒院的孤兒阮恒為緊急救護受傷的同伴,毅然獻出自己的鮮血,表現了阮恒舍己為人的高貴品質。在寫作方法上,通過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描寫,具體展示人物的內心活動。針對以上內容,我提出了以下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理解阮恒為救朋友而無私奉獻的品質;
2、熟讀課文利用以前的學習方法自學課文;
3、體會動作、神態、語言是怎樣展現人物的心理活動的。
二、說教學步驟
為完成以上三個教學目標,具體過程這樣安排。
1、激興導入。
導語:我們生活在這五彩繽紛的世界里,每個人都有朋友。有人說過“朋友是一種財富。”有的歌中也唱過“朋友多了路好走。”老師想問,你們有朋友嗎? (生:有!)你們之間互相幫助嗎?給老師講一下怎樣?(生:講自己的故事)在同學們答完后,教師總結,朋友之間要互相幫助、互相關心,然后教師說,今天,我們來學習第21課《她是我的朋友》 (板書)看看文中小阮恒是怎樣關心自己的伙伴的?好不好?
2、升華興趣
在同學們很愿意去讀課文的基礎上,師問:“請同學們回憶學習課文的方法都有什么?”(生思考后回答)教師接著問“這一課怎樣學?”教師引導學生去自己學習,然后提出要求:第一步,讀課文,利用字、詞典掃清閱讀中的攔路虎。第二步,在閱讀中提出問題并做記錄。(小組能解決的小組解決,解決不了的留下,等待向教師提問。)第三步,總結課文的主要內容。注意: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
為完成以上三步,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A、要和學生一起討論,廣泛的聽取他們的意見;B、要和學生交流看法,指導學生抓住重點;C、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
3、延續興趣
完成以上學習任務后,我計劃這樣做:
A、要求把你遺留下的問題提出來,教師在黑板上記錄。針對提出的問題由師生共同解決。
B、如學生沒有提出寫作方法上的問題,教師要提出。(找出有關小阮恒動作描寫的句子。提問他當時為什么要這樣做?他是怎樣想的?通過這兩個問題,讓學生了解:語言、動作描寫可以反映出人物的心理活動)
C、教師總結全文。(多媒體課件)
她是我的朋友
/ \
/ \
/ \
/ \
/ \
/ 失 獻 \
小姑娘------》血《---------阮恒(奉獻)
(迫在眉睫)
三、說學法
新的教學理念強調,要重視學習的過程,本節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要有自主性;合作學習得到了加強,使學生養成了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培養了學生主動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通過以上過程,反映的是這樣的教學理念:
1、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2、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體現在教師和學生的對話,以及尊重學生的意見上)
3、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展示教師的主導地位。
四、時間安排
課時 ------------------ 一課時
導入 ------------------ 05分鐘
自學 ------------------ 20分鐘
師生探討 ------------------ 15分鐘
總結 ------------------ 05分鐘
共計 45分鐘
最后,我就用本節課的結束語來結束這次說課吧!“朋友是一種財富,愿你我成為朋友,相互幫助,相互提醒,共同進步!”
------------------------------------------------------------
作者單位 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王寨小學
最新文章:
獻給老師的歌
買文具
《我的老師》教學設計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
人教版小語第三冊歸類識字(一)2教學設計
《她是我的朋友》說課設計 篇4
山西 楊君
------------------------------------------------------------
《她是我的朋友》是五年制小學語文第七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自瀆課文,下面我將怎樣上這一節課的想法說一下。
一、說教材內容
這篇課文,生動記敘了戰爭時期,孤兒院的孤兒阮恒為緊急救護受傷的同伴,毅然獻出自己的鮮血,表現了阮恒舍己為人的高貴品質。在寫作方法上,通過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描寫,具體展示人物的內心活動。針對以上內容,我提出了以下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理解阮恒為救朋友而無私奉獻的品質;
2、熟讀課文利用以前的學習方法自學課文;
3、體會動作、神態、語言是怎樣展現人物的心理活動的。
二、說教學步驟
為完成以上三個教學目標,具體過程這樣安排。
1、激興導入。
導語:我們生活在這五彩繽紛的世界里,每個人都有朋友。有人說過“朋友是一種財富。”有的歌中也唱過“朋友多了路好走。”老師想問,你們有朋友嗎? (生:有!)你們之間互相幫助嗎?給老師講一下怎樣?(生:講自己的故事)在同學們答完后,教師總結,朋友之間要互相幫助、互相關心,然后教師說,今天,我們來學習第21課《她是我的朋友》 (板書)看看文中小阮恒是怎樣關心自己的伙伴的?好不好?
2、升華興趣
在同學們很愿意去讀課文的基礎上,師問:“請同學們回憶學習課文的方法都有什么?”(生思考后回答)教師接著問“這一課怎樣學?”教師引導學生去自己學習,然后提出要求:第一步,讀課文,利用字、詞典掃清閱讀中的攔路虎。第二步,在閱讀中提出問題并做記錄。(小組能解決的小組解決,解決不了的留下,等待向教師提問。)第三步,總結課文的主要內容。注意: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
為完成以上三步,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A、要和學生一起討論,廣泛的聽取他們的意見;B、要和學生交流看法,指導學生抓住重點;C、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
3、延續興趣
完成以上學習任務后,我計劃這樣做:
A、要求把你遺留下的問題提出來,教師在黑板上記錄。針對提出的問題由師生共同解決。
B、如學生沒有提出寫作方法上的問題,教師要提出。(找出有關小阮恒動作描寫的句子。提問他當時為什么要這樣做?他是怎樣想的?通過這兩個問題,讓學生了解:語言、動作描寫可以反映出人物的心理活動)
C、教師總結全文。(多媒體課件)
她是我的朋友
/ \
/ \
/ \
/ \
/ \
/ 失 獻 \
小姑娘------》血《---------阮恒(奉獻)
(迫在眉睫)
三、說學法
新的教學理念強調,要重視學習的過程,本節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要有自主性;合作學習得到了加強,使學生養成了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培養了學生主動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通過以上過程,反映的是這樣的教學理念:
1、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2、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體現在教師和學生的對話,以及尊重學生的意見上)
3、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展示教師的主導地位。
四、時間安排
課時 ------------------ 一課時
導入 ------------------ 05分鐘
自學 ------------------ 20分鐘
師生探討 ------------------ 15分鐘
總結 ------------------ 05分鐘
共計 45分鐘
最后,我就用本節課的結束語來結束這次說課吧!“朋友是一種財富,愿你我成為朋友,相互幫助,相互提醒,共同進步!”
《她是我的朋友》說課設計 篇5
山西 楊君
------------------------------------------------------------
《她是我的朋友》是五年制小學語文第七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自瀆課文,下面我將怎樣上這一節課的想法說一下。
一、說教材內容
這篇課文,生動記敘了戰爭時期,孤兒院的孤兒阮恒為緊急救護受傷的同伴,毅然獻出自己的鮮血,表現了阮恒舍己為人的高貴品質。在寫作方法上,通過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描寫,具體展示人物的內心活動。針對以上內容,我提出了以下教學目標 。
1、通過學習課文,理解阮恒為救朋友而無私奉獻的品質;
2、熟讀課文利用以前的學習方法自學課文;
3、體會動作、神態、語言是怎樣展現人物的心理活動的。
二、說教學步驟
為完成以上三個教學目標 ,具體過程這樣安排。
1、激興導入 。
導語 :我們生活在這五彩繽紛的世界里,每個人都有朋友。有人說過“朋友是一種財富。”有的歌中也唱過“朋友多了路好走。”老師想問,你們有朋友嗎? (生:有!)你們之間互相幫助嗎?給老師講一下怎樣?(生:講自己的故事)在同學們答完后,教師總結,朋友之間要互相幫助、互相關心,然后教師說,今天,我們來學習第21課《她是我的朋友》 (板書)看看文中小阮恒是怎樣關心自己的伙伴的?好不好?
2、升華興趣
在同學們很愿意去讀課文的基礎上,師問:“請同學們回憶學習課文的方法都有什么?”(生思考后回答)教師接著問“這一課怎樣學?”教師引導學生去自己學習,然后提出要求:第一步,讀課文,利用字、詞典掃清閱讀中的攔路虎。第二步,在閱讀中提出問題并做記錄。(小組能解決的小組解決,解決不了的留下,等待向教師提問。)第三步,總結課文的主要內容。注意: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
為完成以上三步,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A、要和學生一起討論,廣泛的聽取他們的意見;B、要和學生交流看法,指導學生抓住重點;C、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
3、延續興趣
完成以上學習任務后,我計劃這樣做:
A、要求把你遺留下的問題提出來,教師在黑板上記錄。針對提出的問題由師生共同解決。
B、如學生沒有提出寫作方法上的問題,教師要提出。(找出有關小阮恒動作描寫的句子。提問他當時為什么要這樣做?他是怎樣想的?通過這兩個問題,讓學生了解:語言、動作描寫可以反映出人物的心理活動)
C、教師總結全文。(多媒體課件)
她是我的朋友
/ \
/ \
/ \
/ \
/ \
/ 失 獻 \
小姑娘------》血《---------阮恒(奉獻)
(迫在眉睫)
三、說學法
新的教學理念強調,要重視學習的過程,本節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要有自主性;合作學習得到了加強,使學生養成了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培養了學生主動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通過以上過程,反映的是這樣的教學理念:
1、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2、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體現在教師和學生的對話,以及尊重學生的意見上)
3、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展示教師的主導地位。
四、時間安排
課時 ------------------ 一課時
導入 ------------------ 05分鐘
自學 ------------------ 20分鐘
師生探討 ------------------ 15分鐘
總結 ------------------ 05分鐘
共計 45分鐘
最后,我就用本節課的結束語來結束這次說課吧!“朋友是一種財富,愿你我成為朋友,相互幫助,相互提醒,共同進步!”
《她是我的朋友》說課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抓住描寫阮恒獻血時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朋友真摯的友誼,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教學重、難點:體會阮恒輸血時動作、神情的語句,了解他當時復雜的內心活動。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回顧全文。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8課,板書課題,齊讀。
2、“她”和“我”分別指誰?(板書:小姑娘 阮恒)
3、課文有一個字出現了許多次。(出示血)它有兩個讀音,一個讀xie,另一個讀xue ,現在把這個字放在句子里,你們能讀準確嗎?
4、回憶一下,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呢?(板書:輸血)
二、感悟交流,個性朗讀。
(一)輸血原因
1、對于輸血,阮恒是怎么想的呢?你是從哪知道的,給大家讀讀。(出示12段)
2、會因為輸血而死嗎?是的,懂得一些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每次只需要抽一點血就行了,死不了。所以,阮恒的想法并不是真的。我們再一起讀讀阮恒的想法。
3、發現了嗎?在這段里,有一組反義詞。(板書:死活)阮恒是想讓自己死,而通過輸血的方式讓小姑娘活。
4、而此時,正在死亡邊緣徘徊的是誰啊?找找課文,從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小姑娘瀕臨死亡?(出示:經過查看,……死去。)
(1)說說你的體會。
(2)把危急的狀況讀出來。
5、醫生和護士都想趕快救她,單但都因為不具有她的血型而無能為力,小姑娘又想死亡逼近了一步,但只有“輸血”才是救活她的唯一的辦法。書中有一個詞就說明了輸血的緊迫性。誰能快速地找到它?
6、什么是“迫在眉睫”?
7、是呀,危險已經到了眼前,醫生只好把救助的眼光投向了那幾個孤兒,問是否有人愿意獻血?這時,誰站出來了?
(二)輸血前
1、我們來看看阮恒獻血前的樣子。(出示第5段)指讀。
2、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害怕)你從哪看出來的?讀出害怕來。他會想些什么?
3、你為什么又舉起了手?
4、這里有兩次“舉手”,有什么不同?
5、你能把阮恒這種矛盾的心情讀出來嗎?配上動作讀。
6、這段是對人物的(動作)描寫,從阮恒的動作中,我們感悟到了他矛盾的內心。
(三)輸血時
那么輸血時,又有哪些地方也體現出阮恒這種矛盾的心情呢?默讀課文8-11段用~~~畫出他害怕的句子,用——畫出她堅決地去救小姑娘的句子。
1、先來讀讀表現阮恒害怕的句子。(3句)
2、找出這三句話中意思相近的詞,相同點是什么?
3、“啜泣”是怎樣一種哭?“嗚咽”呢?“哭泣”呢?這三個詞,從順序上,你發現了什么?
4、是什么讓他哭得越來越厲害?他想到了什么?
5、填空:當針扎進他血管的時候,他以為——,當鮮血汩汩外流的時候,他更以為——
6、那我們通過朗讀來表現阮恒對死亡的恐懼的逐漸加深。
7、阮恒的內心,作者是通過對人物的(表情)描寫來表現。
8、雖然阮恒對死亡越來越害怕,但他退縮了嗎?我們繼續匯報哪些句子能看出他的堅決?
(1)叫阮恒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墊上。你體會出什么?
(2)抽血過程中阮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表面上一句話不說,內心一定補平靜,他想些什么?
(3)阮恒搖搖頭。
(4)醫生又問是不是針刺疼了他,他又搖了搖頭。當醫生兩次問他疼嗎,他都搖搖頭,你們平時打針、抽血化驗時疼嗎?如果阮恒說疼會怎樣?
(5)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前邊說他快控制不住了,所以他……
阮恒為了不影響醫生輸血,為了盡快救活那個小姑娘,在一直克制,在竭力掩飾。句讓我們再讀讀這些句子,再一次體味這份痛苦的煎熬,偉大的抉擇。(8-10段)
9、現在讓我們把目光鎖定在阮恒輸血時的畫面。畫面上的阮恒多么痛苦啊,你們忍心嗎?讓我們來安慰安慰他吧!先寫在紙上。再交流
三、升華主題,拓展延伸。
1、學到這,我們來探討一下,阮恒以為輸血會死,他還堅決的去輸血,去死;抽血過程中他越來越害怕,可以隨時叫停,而他卻沒有,他這樣做到底為了什么?
2、沒有高大偉岸的理由,只有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她是我的朋友”因為她是我的朋友,所以我輸血去救她,因為她是我的朋友,所以我選擇死,而把活的希望留給她。
3、此時,肯定有兩個字在你們心中升騰,那就是——友情(板書:友情)
4、友情讓我們忘記了死亡的可怕,戰勝了死亡(擦除死),是友情讓小姑娘活了下來,讓小姑娘的生命之花開得更加鮮艷。
5、此刻,你們一定對朋友有了更深的認識,說一說。
6、總結:同學們你們說的多好啊!朋友是什么?朋友就是你在困難的時候幫助你的人,雪中送炭見真情,助人為樂獻愛心。讓我們記住這種愛,在今后的人生中能播種這種愛,相信我們每個人的一生中也定能收獲一份這樣的愛!
四、作業
1、把描寫阮恒表情、動作的句子積累下來。
2、為你的好朋友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板書:
18 她是我的朋友
輸血
小姑娘——————阮恒
友情
活
表情
動作
內心
《她是我的朋友》說課設計 篇7
一、談話導入,關注課題
師:這么多老師聽課,緊張嗎?
生1:緊張
生2:不緊張
師:(對生2)敢舉起手來嗎?無論老師問什么問題。
生2:(大聲地)敢!
師:聲音真的很自信,就問你了。今天我們學習什么課文?
生2:(更加大聲地)她是我的朋友
師:回答非常正確!(對其他同學)后悔了吧,機會就是這樣,是給那些自信的人的。(板書課題)一起讀。
生:她是我的朋友
師:這個題目和以往我們看到的課題有點不一樣。認真讀過課文的同學一定知道這個題目的特點。
生3:這個題目是一個小男駭說的話。
師:老師喜歡你的聲音。你把小男駭的話讀出來。
生3:“她是我的朋友”
師:“她”是誰?“我”是誰?
生3:“她”是小姑娘,“我”是阮恒。
師:原來,人物說的話也可以用來做題目。引用人物的語言,是要加引號的,但當它做題目的時候,標點符號就省去了。這也是劉老師剛剛發現的一個秘密,原來我寫文章也用人物的語言做過題目,但都沒有把引號去掉。有的同學們在寫作文的時候,也喜歡在題目中加書名號。看來,我們都要注意了。再讀課題。
生:她是我的朋友
二、學習字詞,掃清障礙
1、關于多音字“血”
師:下面我們來做一個觀察練習,看一組詞語(小黑板出示與“血”有關的詞語),這些都是課文里的詞語,看看有什么發現?
流血、輸血、獻血、抽血、失去的血、所有的血
血型、血管
生1:這些都是帶有血(xuě)的詞
師:老師告訴你,字典里可沒有血(xuě)這個字,不信,課后你去查字典。好,請大家認真聽我讀一遍,注意它們的讀音。
生2:我發現第一排的(血)都讀xiě;第二排的(血)都讀xu? 師:是的,這是一個多音字,xiě和xu枋撬牧礁齠烈簦氪蠹胰險娑烈槐椋純叢趺醇親∷畝烈簟? 生3:我發現讀xiě的時候,血在詞的后面;讀xu璧氖焙潁詿實那懊妗? 師:你很善于觀察,發現了一個識記多音字的好方法,用這個方法還可以幫助我們記住其他的多音字,比如:“薄”等,有興趣,課后你可以和同學一起研究。下面我們把這些多音字的詞再放回到課文中,再認真地把課文讀一遍。(生讀書,教師巡查指導)
2、關于生字詞
(教師小黑板出示本課生字,指名讀,開火車讀,教師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
師:(對讀錯“柔”的學生)你把“柔”讀成了“軟”,是不是在想柔字組的詞?讀字的時候想詞是一個很好的習慣。請大家想想這些生字在課文中組的詞。(出示課文生字組的詞和課文重點詞)想想,它們怎么讀。(學生讀詞,教師重點指導“嗚咽”、“啜泣”等)
3、關于寫字
師:請同學們拿出筆,把今天的生字中,你認為難寫的字,或者說你覺得容易寫錯的字寫下來,寫哪幾個,寫多少遍,你們自己做主。第一次寫這些字,一定要記住它們正確的身影。寫完了以后給同座位同學看,全對的可以畫一顆星。時間是三分鐘,注意先寫最難的字。(學生寫字)
師:(三分鐘到)時間到,有一個字寫了半頭的同學請不要停筆,你一定把這個字寫完,因為漢字里面可沒有半個字。(學生交流、檢查、評價)
三、整體感知,巧設練筆
師:接下來完成一個任務: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需要再讀讀課文嗎?
生:不需要
師:但我覺得必要,我希望大家的回答是概括的,語言是精練的。這樣吧,給大家一點時間,迅速把課文再默讀一遍。(板書“概括”)
師:(對讀完的學生)像這樣快速地把課文默讀一遍的方法叫什么?
生1:默讀
師:默讀也可以慢慢地讀啊!
生2:瀏覽
師:楊老師(旁邊聽課的老師)告訴你的吧,其實,學習的途徑就是多樣的。恭喜你!下面我們來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3:課文主要講的是,在一次戰爭中,一個小姑娘受了傷,急需要輸血,一個叫阮恒的男孩子給他輸了血。
師:你把這么長一篇文章讀成了一句話,真了不起!其他同學還有機會,因為會讀書的人不僅能把一篇文章讀成一句話,還能將一篇文章讀成一個詞。誰來試試?
生4:朋友
師:你很聰明,你用了課題中的一個詞,誰還能說?
生5:輸血
師:你更聰明,你把剛才那個同學的話濃縮成了一個詞。請你把這個詞寫在黑板上。
(生上臺寫“輸血”,師糾正“血”字寫錯的筆畫)
師:能把課文讀成一個詞,是一種高度的概括能力,已經很不簡單了,但挑戰無極限,還能不能把課文讀成一個字呢?(生疑惑)現在,劉老師心中就裝著一個字,想不想知道這是一個什么字?
生:想!
師:非常想知道嗎?
生:非常想!
師:迫切想知道嗎?
生:迫切想!
師:我可以告訴你們,但你們必須答應我的兩個要求。
生:可以!
師:不管什么要求都可以?
生:是的!
師:君子一言
生:駟馬難追
師:行,聽清楚要求:1、把聽到這個字以后,你的第一反應(包括你的表情、動作、心理活動等)寫下來告訴我;2、通過這一個字讀出另一個字。好了,下面看我寫這個字。(板書“死”)我認為這篇課文從頭至尾是在講一個“死”字。請把你們的第一反應寫下來。(出示“我迫切地想知道老師心里究竟裝著一個什么字……”)可以用這個開頭,也可以自己想一個開頭。看誰的速度快,計時開始,寫完后舉手示意我。
……(學生快速練筆,教師巡視)
師:(對舉手的學生)我想知道你的第一反應。
生1:我迫切地想知道老師心里究竟裝著一個什么字,目光緊緊地盯老師,老師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了一個死。我很奇怪,老師為什么把文章讀成了這個字呢?
師:動作、神態,心理活動都寫到了,注意“死”字要加引號。誰再來?
生2:我迫切地想知道老師心里究竟裝著一個什么字,老師好象在“賣關子”,她并不急于告訴我們。我靜靜地等待著,并在心里猜著老師心里裝著的那個字。終于,老師拿起了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了一個“死”字,真是沒有想到啊!
師:“終于”這個詞用的好,突出了你迫切想知道的心情。
生3:老師心里裝著一個什么字呢?會不會和我想的字一樣呢?我瞪大了眼睛,目不轉睛地望著老師在黑板上一筆一畫地寫下了“死”,啊!我的想法和老師的想法不約而同,我激動的心一下子跳到了嗓子眼。
師:你沒有用老師的開頭,而是用問題開頭,更吸引人。而且你的描寫也很細致,詞語很豐富,我再送你一個詞——不謀而合。
……
師:(下課鈴響)這節課上到這里。第一個要求大家完成得很很漂亮,下一節課我們繼續完成第二個要求。
四、讀辯結合,明理悟情
師:這一節課我們的主要任務是要完成第二個要求:通過這個“死”字,你還能讀出一個什么字呢?(對舉手的學生)先別忙著舉手,既然這個字是通過“死”字讀出來的,我們得先來“讀這個字”。請同學們拿出筆,劃出課文中帶有“死”字的句子,小聲讀一讀。
……(學生批劃,教師巡視)
師:(對生1)你劃了幾處?
生1:四處
師:其他同學也是四處嗎?
生:是的
師:(對生2)請你讀出第一處。
生2:“兩名兒童當場被炸死。”
師:認真聽老師讀:“兩名兒童被炸死。”(生3)有什么發現?
生3:你沒有讀“當場”
師:是的,你聽得很認真!下面換過來,你們讀我的話,我讀書上的話,比較一下,有什么感覺?
生:兩名兒童被炸死
師:“兩名兒童當場被炸死”(強調“當場”)
生4:有了當場,就感覺速度很快
師:是的,讀的時候,可以急促一些。我們把前面一句也加上讀一讀。
生:“戰爭時期,有一天,幾發炮彈落在一所孤兒院里。兩名兒童當場被炸死。”
師:感覺戰爭怎么樣?
生5:很激烈。
師:還有什么詞可以形容?
生6:猛烈
師:不能說戰爭猛烈,但可以說炮彈猛烈。還有詞嗎?
生7:慘烈
師:這個詞很好!這是一場慘烈的戰爭,是一場殘酷無情的戰爭。(對生8)請你讀第二處。
生8:“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
師:你讀了一個半頭句,漢字里面沒有半個字,漢語里面也沒有半句話。你仔細看看這句話再讀。
生8:“經過查看,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傷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
師:情況緊不緊急?
生9:緊急
師:用課文中的一個詞來說
生:迫在眉睫
師:這個詞是什么意思?
生10:就是情況很緊急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10:我根據上文
師:你把上文讀出來
生10:“經過查看,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傷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
師:你沒有讓我感到情況緊急。誰再來讀?想一想,危險已經到了眼跟前。
生10:“經過查看,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傷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注意了語氣)
師:輸血迫在眉睫!(對生11)請你讀第三處。
生11:“一位女醫生告訴這幾個孤兒,如果他們不能補足這個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會死去,問是否有人愿意獻血。”
師:這一句和剛才的句子很相似,都用了什么關聯詞?
生12:如果……就……
師:第二句中的“就”省去了,加上了“一定”,語氣更堅決了。我們一起讀。
生:“一位女醫生告訴這幾個孤兒,如果他們不能補足這個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會死去,問是否有人愿意獻血。”
師:第四處出現“死”字在哪里?
生13:在倒數第三自然段:事后,醫生對周圍的人說:“他是以為自己就要死了。他想準會讓他把所有血都給那個小姑娘,好讓她活下來。”
師:(對生14)你覺得小男駭會不會死?
生14:不會
師:為什么?
生14:因為醫生不會把阮恒身上的血抽光的。
師:是的,抽一定量的血是不會死人的,相反,定期抽適量的血,獻給醫院,不僅可以挽救一些病人的生命,而且可以促進自身血液循環,對人的身體是有好處的。我們從這段話中的哪個詞也可以知道阮恒不會死?
生15:以為。
師:不錯,那只是他心里的想法,并不是真的,我們一起讀阮恒心里的想法。
生:“他是以為自己就要死了。他想準會讓他把所有血都給那個小姑娘,好讓她活下來。”
師:四處寫到“死”的部分,我們都讀到了。讀到這里,同學們有疑問嗎?課文寫“死”的段落都集中在哪里?
生15:課文寫與“死”有關的段落都集中在開頭和結尾,
師:寫輸血的段落呢?
生15:在中間。
生16:(驚喜地)中間寫輸血的部分沒有出現“死”字。
師:你反應很快!那你想向劉老師提一個什么問題呢?
生16:(想了想)我想問:劉老師為什么說這篇文章是講一個“死”字呢?
師:是啊,這篇課文主要是寫阮恒給小姑娘獻血,輸血的過程是課文的重點,但這一部分里并沒有出現“死”字,劉老師怎么可以說“這篇文章是寫一個‘死’ 字”呢?古人說“疑則思”,有了疑問,才會去思考,去探究。我很想把輸血的部分讀一讀,誰愿意給我幫個小忙?(指兩個舉手的學生)很簡單,這一段里面有人物的對話,你們一個讀醫生的話;另一個讀阮恒的話,請格外注意,爭取一次讀正確。
……(師生分角色讀輸血的部分)
師:(對生17)阮恒說了幾次話?
生17:一次,他只說了“阮恒”兩個字。
師:多不多?
生17:不多
師:(對生18)醫生的話多不多?
生18:也不多
師:就是說作者在寫輸血的過程中,對人物的語言寫得很少?那么,對什么寫的比較多呢?
生19:動作寫得多
師:請同學們再讀這個部分,把寫阮恒動作、表情的詞劃出來。
(學生邊劃,教師邊指名學生將劃出來的表示動作表情的詞,板書到黑板上)
師:(指黑板上學生的板書)黑板上寫了這么多的詞,可見作者把阮恒的動作和表情寫得非常具體。讀文章要學會概括,寫文章要學會具體,這篇課文就是一篇 “如何把人物動作、表情寫具體”的范文(板書“具體”)。那么,阮恒的這些動作和表情與“死”有什么關系呢?你們覺得阮恒怕死還是不怕死?
生20:我覺得阮恒是怕死的。
師:(對生21)你覺得呢?
生21:我覺得阮恒不怕死。
師:(對全班)同意阮恒怕死的舉手。剩下的是同意阮恒不怕死的。我們來開展一場辯論,辯題是“阮恒怕死還是不怕死”。舉手的同學是正方,其他的同學是反方。先請給各自的觀點尋找依據,觀點一致的同學可以一起準備,時間是三分鐘,開始。
生:……(學生準備)
師:時間到,辯論的時候要注意陳述自己的理由,還要注意聽對方的理由,這樣才能準確有力地回擊對方的觀點。辯論開始。
生22:我覺得阮恒是怕死的。他把手舉起來,又放下去了,說明他很害怕。
生23:阮恒最后還是舉起了手,所以,我覺得他不怕死。
生24:“一陣沉默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從這里的“沉默”,可以看出阮恒是害怕的。
生25:“抽血過程中阮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可以說明阮恒害怕。
生26:“叫阮恒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墊上。”阮恒是很快地躺在草墊上的,如果說他害怕,他應該是慢騰騰的。
生27:從阮恒的哭可以看出他害怕,如果不怕為什么會哭呢?
生28:那是因為他以為自己要死了生27:是啊,說明他怕死啊!
師:(對生28)你剛才踢了一個烏龍球。(哈哈~)繼續辯論?
生29:“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這里的“啜泣”、“顫抖”,還有“捂”字,都說明阮恒害怕。
生30:我不同意!“捂”是阮恒想掩蓋他的痛苦,還有他“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說明阮恒是很勇敢的。
師:(示意停止)同學們都知道,辯論的題目是沒有標準答案的,辯論的目的是為了培養思維和表達的能力。而今天的辯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通過辯論體會阮恒獻血時的心情。那是一種怎樣的心情?
生31:矛盾的心情
生32:復雜的心情
師:是啊,阮恒畢竟是一個和我們年齡相仿的孩子,哪有孩子不怕死的?所以,課文描寫阮恒的這些動作表情是很真實的。正因為有了這樣的真實,阮恒的形象才是可愛的;正因為有了這些真實的描寫,這篇文章才是生動的。(板書“真實”)因為有了真實,我們再讀那個男駭說的話時,就不會驚天動地,大義凜然……好,讓我們把心靜下來讀課文最后幾段話。
師生:事后,醫生對周圍的人說:“他是以為自己就要死了。他想準會讓他把所有血都給那個小姑娘,好讓她活下來。”“但是他為什么愿意這樣做呢?”有人問。醫生轉身向那個小男陔提出同樣的問題。小男孩回答說:“她是我的朋友。”
師:“她是我的朋友。”請再輕一點
生:“她是我的朋友。”
師:“她是我的朋友。”請再淡一點
生:“她是我的朋友。”
師:“她是我的朋友。”請再真一點
生:“她是我的朋友。”
五、回歸整體,提升認識
師:讀到這里,別忘了我們還有任務。從“死”字中,你們讀出了什么字?
生:活
師:異口同聲啊!(板書“活”)是的,戰爭中,一些孤兒被炸死,一個小姑娘的生命面臨著死亡的威脅,阮恒雖然和害怕自己會死去,但他還是愿意給這個小姑娘輸血,為的是讓自己的朋友能活下來,活下來……“活”才是這次獻血的目的,“活”才是這篇文章要反映的中心。同學們,圍繞“死”和“活”兩個字,你想說什么?
生:阮恒愿意死為朋友輸血,是因為他想讓自己的朋友活下來。
生:小姑娘因為失血過多,就要死了,是阮恒的血救活了她。
生:阮恒雖然怕死,但他還是獻血救活了那個小姑娘,我很佩服他。
……
師:是的,僅僅用“死”來概括這篇文章是不深刻的。如果說“死”在這篇課文里是血與肉,那么,“活”便是這篇課文的靈魂。讀文章,就是要透過表面的文字,讀出它深含的意義。死亡是可怕的,在死亡面前,是朋友讓我們看到了活的希望。(指課題)再讀課題。
生:她是我的朋友
師:今天的課上到這里,布置幾道作業題。
附1:作業題
1、抄寫本課生字詞
2、積累詞匯
課文中與哭有關的詞:
……
寫幾個與笑有關的詞:
……
2、你認為課文中醫生對阮恒說了什么話,使阮恒立刻停止了哭泣?請寫下來。
《她是我的朋友》說課設計 篇8
課文細致的描寫展現了人物深刻的內心世界,是學生學習的范文。這篇課文講的是戰爭時期的一個故事。孤兒院的孤兒阮恒,為了救護受傷的同伴,毅然獻出了自己的鮮血,挽救了同伴的生命,當問他為什么要獻血時,他只是說“她是我的朋友”。課文通過對阮恒獻血神情、動作的真實描述,生動地展現了他為救朋友而無私奉獻的優良品質。
1、情境的創設
在一開課,通過配樂描述回顧課文,創設一個情景,讓學生更好投入到課堂,更快進入文本,本課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好教材,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受到情緒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鳴。
2、從讀中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本課著力于結合具體詞句體會阮恒獻血時的感情變化,但是并不是把這些重點詞句都拿出來給學生分析,而是讓學生在積極主動讀句子,畫詞語,從個性化的讀中感悟文中人物的內心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我抓住一個例句,讓學生默讀,自主感悟句子,接下來通過朗讀把個人的體會讀出來,通過引導他:“為什么這樣讀?讓學生理清自己的從哪里感受到的,從而歸結出,剛才是從讀當中重讀了某些詞語,就是抓住了重點詞句體會人物,這個學習方法是在學生的學中總結的,從引導當中水到渠成的,并適時評價“你已經學會了這種方法。”讓學生增強學習的信心。
3、學生在每個句子中不斷運用這種方法體會人物的心理
當教師創設好情境,使學生迅速進入課文規定的情境,入境而入情,在情感上與作者產生共鳴,與作者同喜同悲,同愛同憎,甚至能收到震撼心靈、影響一生的教育效果。通過加強默讀、自讀自悟和加強朗讀,培養語感,把理解語言和體會思想感情結合起來,使學生憑借準確、鮮明、生動的語言,體會到豐富的思想感情,并在感悟語言的基礎上,學生積累和運用語言,從整體上提高語文素養。文章讀通了讀透了,這時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也會水到渠成。
《她是我的朋友》說課設計 篇9
一、我會寫,看我寫的字多美。
jiǔ jīng yǎn gài zhì zhǐ pò zài méi jié
二、辨音大師。(選擇正確的讀音,打“√”。)
嗚咽(yān yè) 顫抖(chàn zhàn)
咽(yān yè)喉 打顫(chàn zhàn)
三、請聯系上下文,想一想,寫一寫。
醫生問小男孩:“你為什么這樣哭呀?”
男孩哭著說:“____________。”醫生用輕柔的聲音安慰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
四、讀句子,根據課文填空。
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沉默”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顫抖”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忽然又放下去”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她是我的朋友》說課設計 篇10
【目標導航】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描寫阮恒獻血時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朋友真摯的友誼,樹立正確的朋友觀。
【實踐支點】
一、我會讀拼音,寫漢字
shū quán diàn xíng fǒu
( )血 ( )頭 草( ) 血( ) 是( )
yǎn zhì pò zài méi jié chí xù bú duàn
( )蓋 ( )止 ( ) ( )
二、我會用同音字組詞
( )序 ( )號
zhì ( )止 xíng ( )態
旗( ) ( )為
( )敬 ( )場
三、我知道課文寫什么
“她是我的朋友”中“她”指_______,“我”是_______,這對朋友之間發生的一件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跳板】
一、我會讀句子,聯系上下文填空
1、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⑴ “沉默”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顫抖”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舉起來,又放下去”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然后又舉起來”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用四個詞語分別概括出阮恒的心理變化: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2、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剛才什么事也沒有發生一樣。
⑴ “男孩”指的是____________。
⑵ “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好像剛才什么事也沒有發生一樣”說明男孩對輸血這件事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會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迫在眉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持續不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創新臺階】
一、我知道課文為什么用阮恒的話當題目
根據課文的內容,題目還可以擬為“獻血”、“可敬的阮恒”等,然而,作者卻用阮恒的話當題目。從“她是我的朋友”中,我理解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醫生在給阮恒抽血的過程中,用輕柔的聲音安慰他,使他停止了哭泣。請想象一下醫生可能對阮恒說些什么話?寫幾句在下面的橫線上
《她是我的朋友》說課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積累“迫在眉睫”、“啜泣”、“抽泣”、“嗚咽”等具有表現力的詞語。
2.引導學生從小男孩為了挽救朋友垂危的生命,毅然獻出自己鮮血的動人故事中,學習他無私奉獻的品格。
3.通過揣摸人物動作、語言、神態感受阮恒面對自己的生命及朋友的生命作出抉擇的艱難的心理過程。
4.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感受阮恒因為錯誤,卻錯出了一段高貴選擇的人性亮點。
教學重難點:
1.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的動作、神情的句子,了解他當時復雜的內心活動。
2.感受阮恒因為錯誤,卻錯出了一段高貴選擇的.人性亮點。
教學過程:
一、揭題,初步了解課文
師:今天,我們一同來關注一則發生在越南戰場上的小故事——(讀題《她是我的朋友》)說起戰爭,自然就想到了流血、死亡,面對生命和死亡,有一個叫阮恒的小男孩作出了不一般地選擇。而這種選擇的理由很簡單,僅僅是因為——(再次讀題《她是我的朋友》)(想進一步了解嗎,打開課文77頁讀吧!)
(兩次讀題從情感上逐漸提升,為進一步理解文章主題奠定基調。)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詞,把課文讀順暢)
2.文中的生字詞,不教你會讀嗎?(出示部分詞語)
(1)指名分組讀正音;分組齊讀。
(2)請運用這一組組詞語簡要說說課文內容。
可以連成一句話或想象成一個畫面;(借此檢測學生對課文的了解程度及詞語地理解和再運用)
3.在文中出現最多的是“血”字。板書:輸血。血。當它單獨成詞,作口頭語運用時念作xiě如(一滴血、血糊糊、血淋淋)當它作書面語,像文中合成詞語時念xuè。
(1)出示詞語:(齊讀)
流血、輸血、血型、獻血、血管、抽血。
(2)出示詞條了解輸血。
輸血是醫療的一種急救措施,運用于各種急性大失血、休克、慢性嚴重貧血及消耗性疾病和出血性疾病,輸血前必須先確定血型,確定后先從獻血者的血管中抽血,然后再輸入病人的血管中。
(出示輸血詞條目的在于①讀準合成詞“X血”在詞流中的發音;②了解輸血是平常的事。)
4.文章中還有一個詞也多次運用,不過它們躲在句子中,需要你去發現。
(1)出示句子。
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2)指名讀啜泣、嗚咽、低聲哭泣、抽泣。
(了解這幾個都是表示哭的詞語,而且都是指小聲地哭。)
二、體會男孩失去生命的恐懼
1.輸血很平常,可這個小男孩為什么風次三番地哭出聲呢?請結合這4句話聯系上下文,走進阮恒心里,了解他當時的感受?(再次讀課文)
2.交流
引導學生抓住4次哭及顫抖等詞理解:小男孩在錯誤地認為輸血會失去生命的情況下,那份面對死亡(不舍、留戀、恐懼、痛苦)的心情。
3.指導感情朗讀
飽受失去父母的痛楚,經歷戰爭的殘酷,又要面對“失去生命”的恐懼,作為一個小孩子又怎能不哭?
(以激發學生深深的同情,讀出感受,讀出感情。)
三、感受男孩救活朋友的決心
1.既然那么害怕,為什么不大聲哭出來?
你從哪里感受到他此時的壓抑和掩飾。
出示句子:
抽血過程中阮恒一動也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手捂住了臉。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哭泣。
2.他“一動不動的”表面上的平靜卻難以掩飾內心的波瀾。
引導學生抓住“捂住、掩蓋、制止”理解盡管男孩(不舍、恐懼、痛苦)但一次也沒有動搖他救活朋友的決心。
3.師生對讀8、9、10自然段,通過補白引導想象,豐滿人物。
小結:他哭泣是因為(即將失去的生命)他掩飾卻是為了(救活朋友)的決心。這兩份情感像水與火一樣在他心中煎熬著、撕扯著;這份掙扎早在獻血前就開始了。
四、感悟選擇的可貴
出示句子:
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1)抓住兩次“舉起”進行比較,理解男孩作出選擇的艱難與可貴。
(2)引導學生明白,生命對于每個人都只有一次,即使小男孩選擇退卻也沒有什么可指責;誰都想好好活著,尤其是災難之后。
(3)聯系上文3、4自然段,結合“迫在眉睫”這個詞了解情況危急,理解小男孩面對朋友的死亡那份選擇的可貴,及隱在其中的那份人性的善。
(4)讀文討論,提升價值。
小男孩的手從一陣沉默中顫抖地舉起來了,因為他想到了(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舉手就意味著( ),小男孩很想好好活著,所以忽然又放了下去。
可是,小男孩的手還是舉起來了,從一片沉默中堅強地舉了起來,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感動錯誤的美麗
小結:輸血讓小男孩經歷了一次(生與死)的選擇,因為(她是‘我’的朋友)他把死的恐懼(留給了自己),把生的希望(讓給了朋友)。因為(她是我的朋友)他在錯誤的認識中,作出了高貴的(選擇)。
出示句子:
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1)再讀句子,此時小男孩舉起的僅僅是一只手呢?(引導聯想舉起了什么,獻出了什么進一步感受人性的光輝)
(師:沒有豪言壯語,僅僅一句(她是我的朋友)凸現了一個高貴而美麗的靈魂。
我有幸讀到了原文《有一種愛,很小》一時感動,便寫下了一段話送給男孩。)
出示片斷:
●有人在面對災難時會留下痛楚,有人在經歷險惡時會舍棄善心,但是孩子,你不會,你只會讓磨礪淀積,就像茶,沖淡的是苦澀,散發的是清香……面對生命的脆弱,你表現了人性的堅強!有一種愛很小,卻很崇高。
(領略了我的感動,現在我想靜聽你們的心聲。)
請選擇一種身份寫下你對阮恒的感動。
請選擇以下一種身份對阮恒寫幾句話:1.醫生、護士。2.搶救過來的小女孩。3.其他孤兒。4.你個人。
《她是我的朋友》說課設計 篇12
《她是我的朋友》這篇課文寫的是戰爭時期的一個故事。教學時,我首先讓學生自讀課文,在閱讀中自由感悟。通過自讀讀準字詞,理順文章脈絡,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并提出自己的問題。接著,我就把著力點放在引導學生結合具體詞句體會阮恒獻血時的情感變化上,通過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神情的語句,點撥學生圍繞中心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深入探究人物的內心活動,體會人物的心情。
為了讓學生能夠盡快抓住文章的主線,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請學生邊讀邊畫出描寫阮恒獻血前、獻血時動作、神態的句子。我想讓學生從阮恒的獻血前、獻血時的表現來感悟阮恒的心情是怎樣的,阮恒的心情究竟是怎樣的呢?讓學生在閱讀中感悟并歸納:阮恒的心情很復雜,一方面是害怕自己瀕臨死亡,另一方面為了朋友又堅決地要獻血。為了讓學生感受到阮恒在抽血中內心的痛苦,更好地感受阮恒害怕但卻堅決獻血救朋友的美好心靈,我引導學生對這三句話中描寫阮恒哭泣的詞語進行一次梳理:阮恒在獻血的過程中,從啜泣一下,到又開始嗚咽,再演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說明了什么?讓學生在比較中認識到隨著血液一點一點被抽出,阮恒感覺自己離死亡越來越接近,所以害怕越來越明顯。這樣,在理解了句子所表達的內涵后,再來讓學生模擬想象阮恒的心里具體是怎么想的?有了前面理解的鋪墊,后面的語言說話訓練就顯得順理成章,讓學生把內心的觸動通過感情朗讀宣泄出來,深化理解和感悟。
在教學中,我感覺自己的課堂教學機智還不夠,如學生思路打開后,要講的很多,我沒有那種收放自如的`機智,導致授課時間不足,有些重點部分只是匆匆收場,也沒有給學生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在備課過程中對學生的預設太少了,另外,板書過于簡單了。